Modbus軟件開發實戰指南

Modbus軟件開發實戰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楊更更 著
圖書標籤:
  • Modbus
  • 工業協議
  • 軟件開發
  • 嵌入式
  • PLC
  • SCADA
  • 通信協議
  • 數據采集
  • Modbus RTU
  • Modbus TCP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464754
版次:1
商品編碼:1205334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3
字數:2810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Modbus是工業自動化領域使用*廣泛的通信協議之一,隨著電子、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彆是物聯網以及“互聯網+”等概念的興起,Modbus通信技術也從串行總綫發展到瞭Modbus TCP,方興未艾。為瞭讓廣大在校學生、工業控製和自動化工程師、技術人員瞭解Modbus協議的內涵,特彆是徹底掌握Modbus通信技術的軟件開發方法,作者從初學者的角度,由淺入深,循循善誘,以文字和畫麵相結閤的方式撰寫瞭本書。

  本書分為11章,依次介紹瞭Modbus協議,特彆是功能碼消息幀的定義,然後從軟件開發的角度,詳細介紹瞭輔助調試工具、軟件開發環境的構築,重點介紹和解析瞭libmodbus開發庫的源代碼,以及使用libmodbus在不同語言環境下的開發技巧。閱讀本書,可快速入門並精通Modbus軟件開發技術。作為一本軟件技術開發指南的書籍,本書不僅僅局限於Modbus通信協議,對其他通信協議的軟件開發也有很強的參考價值。

  本書可作為各大中專院校、工程設計院、係統集成商和工廠企業的Modbus通信協議開發人員的軟件設計和開發的入門指導書籍,也可作為工業自動化領域及物聯網開發的參考資料,還可供廣大自動化及通信專業的教師、學生及物聯網開發愛好者閱讀。

作者簡介

  楊更更,200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先後加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日本橫河電機株式會社等多傢大型企業工作。曾作為主要研發人員,參與過多個大型項目的開發,瞭解並精通各現場總綫通信協議,所開發的多個軟硬件設備,正在世界各地穩定地運行。作為一個純粹的技術開發者,閑暇時愛讀書,所獵甚廣,每有所得便欣欣然也。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初識Modbus1
1.1背景2
1.2模型4
1.3協議版本4
1.4通信設備6
1.5事務處理6
1.6專業術語9

第2章Modbus開發環境11
2.1虛擬串口軟件12
2.1.1什麼是虛擬串口軟件12
2.1.2使用方法13
2.2Modbus Poll的使用16
2.2.1簡介16
2.2.2功能17
2.2.3使用方法18
2.3Modbus Slave的使用21
2.3.1簡介21
2.3.2功能22
2.3.3使用方法232.4Modbus Poll�睸lave互聯互通24
2.5Visual Studio 2015的安裝28

第3章Modbus協議的相關知識31
3.1協議概要32
3.2Modbus寄存器34
3.2.1寄存器種類說明34
3.2.2寄存器地址分配35
3.3Modbus串行消息幀格式35
3.3.1ASCII消息幀格式36
3.3.2RTU消息幀格式36
3.3.3地址域38
3.3.4功能碼域39
3.3.5數據域39
3.4Modbus差錯校驗39
3.4.1LRC校驗40
3.4.2CRC校驗42
3.5字節序和大小端49
3.5.1來曆49
3.5.2為什麼會有大小端50
3.5.3什麼是“大端”和“小端”51
3.6Modbus TCP消息幀格式53
3.6.1協議描述53
3.6.2查詢與響應報文例56

第4章Modbus功能碼詳解59
4.1功能碼概要60
4.201(0x01)讀取綫圈/離散量輸齣狀態61
4.2.1功能說明61
4.2.2查詢報文61
4.2.3響應報文62
4.2.4藉助工具軟件觀察和理解63
4.302(0x02)讀取離散量輸入值72
4.3.1功能說明72
4.3.2查詢報文72
4.3.3響應報文73
4.403(0x03)讀取保持寄存器值74
4.4.1功能說明74
4.4.2查詢報文74
4.4.3響應報文75
4.504(0x04)讀取輸入寄存器值76
4.5.1功能說明76
4.5.2查詢報文76
4.5.3響應報文77
4.605(0x05)寫單個綫圈或單個離散輸齣78
4.6.1功能說明78
4.6.2查詢報文79
4.6.3響應報文79
4.706(0x06)寫單個保持寄存器80
4.7.1功能說明80
4.7.2查詢報文80
4.7.3響應報文81
4.808(0x08)診斷功能82
4.8.1功能說明82
4.8.2查詢報文82
4.8.3響應報文83
4.8.4診斷子功能碼84
4.911(0x0B)獲取通信事件計數器87
4.9.1功能說明87
4.9.2查詢報文87
4.9.3響應報文88
4.1012(0x0C)獲取通信事件記錄89
4.10.1功能說明89
4.10.2查詢報文89
4.10.3響應報文90
4.1115(0x0F)寫多個綫圈91
4.11.1功能說明91
4.11.2查詢報文91
4.11.3響應報文92
4.1216(0x10)寫多個保持寄存器93
4.12.1功能說明93
4.12.2查詢報文93
4.12.3響應報文95
4.1317(0x11)報告從站ID(僅用於串行鏈路)96
4.13.1功能說明96
4.13.2查詢報文96
4.13.3響應報文97
4.14Modbus異常響應97

第5章libmodbus開發庫101
5.1功能概要102
5.2源碼獲取與編譯102
5.3與應用程序的關係109

第6章libmodbus源碼解析111
6.1類型與結構定義112
6.1.1精細類型定義112
6.1.2常量定義114
6.1.3核心結構體定義之一115
6.1.4核心結構體定義之二120
6.2常用接口函數122
6.2.1各類輔助接口函數122
6.2.2各類Modbus功能接口函數126
6.2.3數據處理的相關函數或宏定義131
6.3RTU/TCP關聯接口函數132
6.3.1RTU模式關聯函數133
6.3.2TCP模式關聯函數135
6.4部分內部函數詳解135
6.4.1函數read_io_status()135
6.4.2函數read_registers()141
6.4.3函數write_single()144
6.4.4函數modbus_mapping_new_start_
address()147
6.5開發應用程序基本流程151

第7章完整RTU模式開發範例153
7.1開發RTU Master端154
7.1.1新建工程154
7.1.2添加開發庫155
7.1.3添加應用源代碼158
7.1.4代碼調試166
7.2開發RTU Slave端169
7.2.1新建工程並添加開發庫169
7.2.2添加應用源代碼169

第8章完整TCP模式開發範例173
8.1開發TCP Client端174
8.1.1新建工程174
8.1.2添加開發庫176
8.1.3添加應用源代碼177
8.1.4代碼調試186
8.2開發TCP Server端189
8.2.1新建工程並添加開發庫189
8.2.2添加應用源代碼189

第9章Visual Basic中使用libmodbus193
9.1函數調用約定與修飾名194
9.1.1函數調用約定194
9.1.2函數修飾名196
9.1.3調用約定的使用198
9.2模塊定義文件198
9.3對libmodbus開發庫的改造200
9.3.1添加__stdcall調用符200
9.3.2添加DEF模塊定義文件201
9.4開發Visual Basic程序204
9.4.1創建新項目204
9.4.2添加函數描述文件205
9.4.3調用libmodbus庫函數213

第10章Visual C#中使用libmodbus217
10.1開發Visual C#程序218
10.1.1創建新項目218
10.1.2添加函數描述文件219
10.1.3調用libmodbus庫函數226
10.2基於C#的NModbus類庫230
10.2.1什麼是NModbus類庫230
10.2.2NModbus類庫用法232

第11章打造自己的Modbus調試工具237
11.1開發自己的Modbus Poll238
11.1.1軟件需求分析238
11.1.2命令行解析功能240
11.1.3創建應用程序並調試246
11.2開發自己的Modbus Slave270
11.2.1軟件需求分析270
11.2.2創建應用程序並調試272

參考文獻284

前言/序言

  前言  如果時間能夠倒退迴到五六年之前,也許人生將會是另外一番際遇。  當時的我初次接觸到Modbus通信協議,並且需要基於Modbus完成一個質量高度穩定的工業控製程序,怎麼辦呢?一開始,麵對浩如煙海的資料和設計要求確實顯得一籌莫展。不過現在想想,如果那時遇到瞭像這樣的一本書,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買下來。嗬嗬,聽到這樣的話,你心裏一定在想: “嘿,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好吧,我承認有一些自誇瞭,人嘛,都是有那麼一點點虛榮心的。  但是,我可以保證,當你認真閱讀過此書之後,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其實從初次接觸Modbus通信協議起,我就下定決心,寫一本適閤Modbus初學者的入門書籍,使得大傢能夠快速上手,避免重走不必要的彎路。可是真正寫起來纔發現,這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夠完成的工作。一方麵是因為我隻能在工作的閑暇時間寫作;另外一方麵是軟件開發技術上牽扯的方方麵麵太多,如何有條理地組織各種材料也是一個大難題。就這樣,寫寫停停,甚至寫作提綱也是幾易其稿。好在沒有什麼壓力,在堅持之下最後竟然“湊成”瞭這一本看似不錯的Modbus開發入門資料。提供給周圍的一些人閱讀,都覺得不錯值得齣版,這也給瞭我信心。  正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我曾經谘詢過很多資深的開發人員,他們平日裏更多的會去研究和學習各種新奇的開發技術,不會有太多的時間去總結和歸納。據我所知,目前市場上關於Modbus開發的書籍並不太多,以至於至今還沒有一本專門介紹Modbus軟件開發的書。機緣巧閤,我做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希望能夠通過這本書把我所學習和掌握的一些Modbus軟件開發工具和技能介紹給大傢,讓大傢體會到軟件開發的樂趣,減輕Modbus開發入門時的迷茫和無助。如果能夠實現這個目的,善莫大焉。不僅如此,這本書不僅僅局限於Modbus本身,書中提到的開發技巧和經驗對其他的開發工作也有藉鑒意義。  本書大體可劃分為三大部分: 理論篇、實踐篇和提高篇,篇章結構如下所示:理論篇主要介紹Modbus協議本身,便於初學者體會Modbus協議的精髓所在,打好基礎。實踐篇通過對libmodbus開發庫源碼的分析以及各種範例程序的演示,便於讀者快速入門和上手,掌握各種模式下的開發方法和技巧。提高篇則進一步帶領讀者開發自己的Modbus調試工具。按照各章節的內容,讀者可以循序漸進地閱讀本書,逐步完成從入門到精通的過程。  作為軟件開發者,很多人都沒有付費購買書籍的習慣。我覺得吧,該付費的時候就彆省,也許還不到一頓飯錢,就可以係統地提升自己,讓你在同事中脫穎而齣,不到一頓飯的投資換來的是成韆上百倍的迴報。  很多人又會說,不用買你的書,我也可以自己通過Google或百度來解決問題啊。是的,的確沒錯,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沒有解決不瞭的問題,但是這要花費你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與其這樣,還不如去學更多的東西,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在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是懂得如何站在彆人的肩膀上。  本書定位  本書是一本循序漸進學習Modbus軟件開發的書籍,需要你有目的的去閱讀。當然,遇到問題或者想瞭解某個知識點時,可以直接定位到相關的章節,查看內容。  本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畫麵描述Modbus軟件開發技巧的使用,基本上每個操作都會有畫麵或者實際程序代碼演示,便於讀者自學。  本書以解決Modbus軟件開發中的問題為目的,圍繞這一點著重講述如何快速入門並精通Modbus軟件開發技術。其實對於Modbus開發來說必要的硬件不可缺少,但是為瞭能迅速入門,減少硬件依賴,本書盡可能使用各種軟件工具模擬硬件環境,閱讀本書一颱電腦足矣,這也是本書的一大特色。  目標讀者  �r 如果你初學Modbus通信協議;  �r 如果你想用C/C++語言開發Modbus通信庫;  �r 如果你想用其他語言(如Visual Basic、Visual C#)開發Modbus應用程序;  �r 如果你想從事物聯網或Modbus測試開發;  �r 如果你英語不好;  �r 如果你想節省搜索的時間;  �r 如果你想提高工作效率。  那麼這本書簡直就是為你量身訂做的。  盡管本人已盡力確保本書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但因知識和能力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紕漏之處,屆時懇請各位讀者不吝批評指正,爭取將來進一步完善本書,以此來迴報大傢對本書的支持和厚愛。  緻謝  在本書的寫作和齣版過程中,得到瞭很多人的熱情幫助和支持,在此一並緻謝!  首先要感謝創造和發明Modbus通信協議的那些人,正是因為他們創造性的工作纔有瞭如此簡潔、優雅並應用廣泛的通信協議供大傢使用。可以毫不誇張地說,Modbus協議的齣現推動瞭人類工業自動化生産的進步。  其次要感謝清華大學的楊開明教授、北京交通大學的楊莉副教授,在本書的寫作和齣版過程中各位老師都給齣瞭詳細的意見和建議。  最後,感謝傢人的支持和所有閱讀瞭本書的讀者。如果能夠給各位讀者帶來哪怕一點收獲或體會,那將是對我極大的鼓舞。謝謝!  楊更更〖1〗
《工業物聯網通信協議解析與應用開發》 圖書簡介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工業自動化和物聯網(IoT)領域,設備之間的有效通信是實現智能化、高效生産的關鍵。各種各樣的工業設備,從傳感器、控製器到高級的SCADA係統,都需要以一種標準化的方式進行數據交換,以便進行監控、診斷、控製和優化。本書正是緻力於深入剖析當前工業通信領域的核心技術——通信協議,並在此基礎上,引導讀者掌握應用開發的實踐技能,為構建強大的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奠定堅實基礎。 本書並非簡單羅列技術名詞,而是以一種係統化、由淺入深的視角,幫助讀者理解工業通信協議的演進、核心原理以及在實際應用中的落地方法。我們將從工業通信的基礎概念齣發,逐步深入到各種主流通信協議的技術細節,並結閤豐富的案例,展示如何在不同的開發環境中實現與各類工業設備的無縫對接。 第一部分:工業通信協議基礎與演進 在進入具體的協議解析之前,我們首先會構建讀者對工業通信世界的整體認知。 工業自動化與物聯網的交織: 詳細闡述工業自動化係統的發展曆程,以及物聯網技術如何顛覆和重塑傳統工業模式。我們將探討 IIoT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的核心架構,包括邊緣計算、雲平颱、數據采集與分析等關鍵要素。 通信協議的重要性與分類: 深入理解為什麼需要通信協議,以及它們在工業環境中扮演的至關重要的角色。我們將介紹不同通信協議的分類方式,例如按網絡模型(OSI、TCP/IP)、按通信模式(輪詢、廣播、事件驅動)、按應用場景(現場總綫、工業以太網、無綫協議)等,幫助讀者建立清晰的協議譜係。 經典通信協議的起源與發展: 迴溯工業通信協議的發展脈絡,從早期的串行通信(如RS-232、RS-485)到現場總綫(如PROFIBUS、Foundation Fieldbus),再到現代的工業以太網(如Ethernet/IP、PROFINET、EtherCAT)以及麵嚮物聯網的協議(如MQTT、CoAP)。我們將重點分析這些協議的齣現背景、設計理念及其在各自時代的貢獻。 數據模型與通信要素: 講解在通信協議中,數據是如何被組織、編碼和傳輸的。這包括數據類型、數據單元、地址分配、報文結構、錯誤校驗等基本概念。理解這些基礎要素,對於後續的協議解析至關重要。 第二部分:核心工業通信協議深度解析 本部分是本書的核心,我們將選取當前在工業界最具代錶性和廣泛應用的通信協議進行深入的剖析,力求讓讀者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串行通信協議詳解(RS-232, RS-485): 雖然是較早期的技術,但RS-232和RS-485在許多嵌入式設備和簡單傳感器中仍有應用。我們將詳細講解它們的電氣特性、通信方式(全雙工、半雙工)、幀格式、錯誤檢測機製,以及在多點通信中的注意事項。 現場總綫技術探析: PROFIBUS (Process Field Bus): 作為一種功能強大、應用廣泛的現場總綫,我們將詳細講解PROFIBUS DP(Decentralized Peripherals)的通信機製、報文結構、設備描述文件(GSD)、配置與診斷方法,並探討其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和I/O設備集成中的應用。 Foundation Fieldbus (FF): 側重於過程自動化,FF在分布式控製和設備互操作性方麵具有優勢。本書將分析FF的HSE(High-Speed Ethernet)和H1(Low-Speed Power-line)兩種物理層,以及其獨特的設備模型(Function Block)和通信對象(Communication Objects)。 工業以太網協議聚焦: Ethernet/IP (Ethernet Industrial Protocol): 基於標準以太網,Ethernet/IP在北美地區應用廣泛。我們將深入講解其CIP(Common Industrial Protocol)應用層協議,包括對象模型、服務、屬性、報文類型(Explicit, I/O Messaging),以及其與TCP/IP協議棧的結閤方式。 PROFINET (Process Field Network): 歐洲市場的主流工業以太網,PROFINET以其實時性、靈活性和高性能著稱。本書將詳細介紹PROFINET的RT(Real-Time)和IRT(Isochronous Real-Time)通信機製,其拓撲結構、設備識彆、參數化以及與PROFIBUS的互聯互通。 EtherCAT (Ethernet for Control Automation Technology): 強調極高的實時性和確定性,EtherCAT在運動控製領域備受青睞。我們將重點解析其“郵件覆蓋”的工作原理、分布式時鍾同步機製、報文處理流程以及在高性能運動控製係統中的應用優勢。 麵嚮物聯網的輕量級協議: MQTT (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 作為物聯網領域最流行的發布/訂閱模式消息傳輸協議,我們將詳細講解MQTT的Broker、Client、Topic、QoS(Quality of Service)等級、遺囑消息(Last Will and Testament)等核心概念,並指導讀者如何構建MQTT消息代理和客戶端應用。 CoAP (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 專為受限設備和網絡設計,CoAP采用RESTful風格,支持UDP傳輸。本書將介紹CoAP的請求/響應模型、資源錶示、觀察機製(Observe)以及與HTTP的對比。 第三部分:工業通信應用開發實戰 理論學習固然重要,但將技術應用於實際開發纔能真正掌握。本部分將帶領讀者將所學協議知識轉化為可執行的代碼和解決方案。 開發環境準備與選型: 介紹常用的工業通信開發工具鏈,包括不同操作係統(Windows, Linux, RTOS)下的開發環境,以及C/C++, Python, C等主流編程語言的選擇。 基於PC的通信接口開發: 串行通信(RS-232/485)開發: 使用操作係統提供的API(如Windows的Comm API,Linux的termios)或者第三方庫,實現與串行設備的通信。我們將通過實際代碼演示如何打開端口、配置參數、發送和接收數據。 網絡通信(TCP/IP, UDP)開發: 利用標準Socket編程接口,實現與工業以太網設備的通信。我們將重點演示如何使用Wireshark等工具抓包分析,理解實際通信數據流,並據此編寫能夠與PLC、HMI等設備通信的應用程序。 嵌入式係統通信開發: 針對資源受限的嵌入式平颱,介紹如何移植和使用開源的通信協議棧,例如 lwIP (Lightweight IP) 協議棧在嵌入式Linux上的應用,以及為RTOS設計的通信庫。 利用第三方通信庫與SDK: 許多硬件廠商和軟件提供商都提供瞭豐富的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和API,以簡化協議的實現。我們將指導讀者如何查找、理解和使用這些資源,快速集成到自己的項目中。例如,針對特定PLC廠商的通信庫,或者通用的OPC UA客戶端/服務器SDK。 OPC UA(Open Platform Communications Unified Architecture)深度應用: 作為一個跨平颱、麵嚮服務的通信技術,OPC UA是實現工業物聯網互聯互通的關鍵。我們將詳細講解OPC UA的架構、信息模型、服務、安全機製,並指導讀者如何使用OPC UA SDK構建OPC UA客戶端和服務器,實現不同廠商設備之間的數據互通。 數據采集與可視化應用開發: 結閤前麵學習的通信協議,開發能夠從工業設備采集數據並進行實時可視化的應用。這可能涉及到數據庫的集成(如InfluxDB, MySQL),以及Web端或桌麵端的UI開發(如使用Qt, Electron)。 故障排除與診斷技巧: 在實際開發中,通信錯誤和設備異常是常見問題。我們將分享一係列實用的故障排除方法,包括日誌分析、網絡抓包、協議分析工具的使用,以及如何通過代碼中的錯誤處理機製來定位和解決問題。 安全通信與數據加密: 隨著工業物聯網的普及,通信安全變得尤為重要。我們將探討在不同通信協議中實現身份驗證、數據加密和訪問控製的策略和技術。 第四部分:工業通信的未來趨勢與前沿技術 隨著技術的發展,工業通信也在不斷演進,本書的最後部分將展望未來。 5G與工業通信: 探討5G技術在低延遲、高帶寬、海量連接方麵的優勢,以及如何與工業通信協議結閤,賦能更高級的自動化場景。 人工智能與工業通信: 分析AI如何在通信協議的優化、數據分析、預測性維護等方麵發揮作用。 邊緣計算與協議的協同: 介紹邊緣計算如何分擔雲端壓力,以及邊緣節點如何通過高效的通信協議與雲端協同工作。 標準化與互操作性挑戰: 討論當前工業通信領域麵臨的標準化挑戰,以及未來實現更廣泛互操作性的發展方嚮。 本書的目標讀者 本書適閤於以下人群: 工業自動化工程師: 想要深入理解和掌握工業通信協議,以更好地集成和控製自動化設備。 物聯網開發者: 需要為工業場景設計和開發物聯網解決方案,並與各種工業設備進行通信。 嵌入式係統開發者: 需要在嵌入式設備上實現工業通信功能。 軟件工程師: 希望擴展技術棧,進入工業領域,開發與工業設備交互的軟件。 在校學生與科研人員: 對工業通信技術和應用開發感興趣,希望獲得係統性的理論和實踐指導。 結語 《工業物聯網通信協議解析與應用開發》旨在成為您在工業通信領域的一站式學習指南。通過本書,您將不僅能夠深入理解各種通信協議的工作原理,更能掌握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開發的強大技能。無論您是初學者還是有一定經驗的開發者,本書都將為您提供寶貴的知識財富和實踐指導,助您在蓬勃發展的工業物聯網浪潮中脫穎而齣。

用戶評價

評分

不得不說,這本書在講解Modbus協議的核心概念方麵,做到瞭深入淺齣、麵麵俱到。我之前也看過一些Modbus的資料,但總覺得有些地方不夠清晰,或者過於晦澀。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樸實,但邏輯性極強。它從Modbus協議的誕生背景開始講起,逐步深入到各種功能碼的詳細解析,包括讀綫圈、讀輸入寄存器、寫單寄存器、寫多個寄存器等等,每一種功能碼都配有詳細的解釋和應用場景。作者還特彆強調瞭數據類型和字節序的問題,這在實際開發中是經常齣錯的地方,書中提供瞭多種解決方案和注意事項,讓我避免瞭很多不必要的彎路。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Modbus數據模型”的闡述,它清晰地定義瞭各個數據區域的含義和用途,讓我對整個Modbus通信的數據結構有瞭全麵的認識。這本書就像一本“Modbus詞典”,無論我遇到什麼問題,都能在這裏找到答案,而且解釋得非常透徹。

評分

我一直對Modbus協議在嵌入式係統中的應用情有獨鍾,尤其是那種直接在微控製器上實現Modbus通信的場景。這本書在這一塊的內容讓我眼前一亮,完全超齣瞭我最初的預期。它詳細介紹瞭如何在資源受限的微控製器上高效地實現Modbus RTU協議棧,包括如何優化內存使用、如何處理中斷、以及如何設計一個穩定可靠的通信驅動。書中甚至涉及瞭一些底層操作係統的適配,比如在FreeRTOS等實時操作係統下,如何優雅地處理Modbus通信任務,確保不高CPU占用率和低延遲。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作者並沒有迴避一些實際開發中的“坑”,比如CRC校驗的計算細節、超時機製的設計、以及如何處理多主站通信的衝突等問題。他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代碼片段和僞代碼,雖然不是完整的項目,但足以讓我快速理解其核心邏輯,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這本書讓我對在嵌入式設備上實現Modbus通信的信心倍增,也學到瞭很多關於魯棒性設計和性能優化的寶貴經驗。

評分

這本書我剛翻瞭沒幾頁,就被裏麵提齣的一個關於Modbus RTU和Modbus TCP之間的通信延遲問題深深吸引住瞭。作者在書中並沒有直接給齣解決“萬能藥”,而是花瞭大量篇幅去分析可能導緻延遲的原因,比如網絡帶寬、設備響應時間、數據包大小、以及TCP/IP協議棧的開銷等等。我特彆欣賞其中一個章節,詳細講解瞭如何通過抓包工具,如Wireshark,來實時監控Modbus通信過程,並從中識彆齣瓶頸。作者甚至模擬瞭一些典型的工業場景,比如一個大型SCADA係統,需要同時處理來自數百個Modbus設備的數據,並給齣瞭優化通信參數、調整輪詢策略、甚至考慮使用UDP代替TCP(在特定條件下)的建議。雖然書中沒有直接給齣代碼,但通過圖文並茂的解釋,讓我對如何定位和解決實際開發中遇到的通信性能問題有瞭非常清晰的思路。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在分享他的“調試秘籍”,而不是枯燥的技術手冊,這對於我這種需要將理論付諸實踐的開發者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

評分

我是一名硬件工程師,平時接觸PLC和傳感器比較多,對軟件開發瞭解不深。這本書在為我這樣的背景的讀者提供幫助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並沒有上來就講一堆我無法理解的代碼,而是從硬件接口、信號時序等角度,先解釋清楚Modbus RTU在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的工作原理。例如,它詳細講解瞭RS485的電氣特性,以及如何通過串口與Modbus RTU設備進行通信。在軟件部分,作者則通過大量的圖例,解釋瞭Modbus通信幀的構成,包括起始符、設備地址、功能碼、數據域、CRC校驗等等。即使是一些相對復雜的概念,比如ASCII模式和RTU模式的區彆,也通過錶格和對比圖給齣瞭清晰的說明。這本書讓我感覺,即使我對編程語言不是很熟悉,也能通過理解Modbus協議的本質,來更好地與軟件工程師溝通,或者甚至自己動手實現一些簡單的Modbus通信功能。它為我搭建瞭一個理解Modbus軟件開發的堅實橋梁。

評分

這本書在對Modbus協議的擴展應用方麵,簡直是打開瞭我的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我之前一直認為Modbus就是一個簡單的輪詢-響應協議,能實現基本的讀寫功能就不錯瞭。但書中探討的Modbus安全加固、Modbus數據可視化以及Modbus與其他協議的融閤,讓我看到瞭它更廣闊的應用前景。特彆是關於Modbus安全的部分,作者並沒有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深入分析瞭當前Modbus通信中存在的安全漏洞,並提供瞭一些實際的加固策略,比如使用TLS/SSL加密(雖然Modbus本身不支持,但可以在TCP/IP層之上實現)、訪問控製列錶、以及物理隔離等。他還提到瞭如何通過 Modbus-TCP 結閤 MQTT 協議,實現物聯網設備的數據上報和遠程控製,這個思路讓我茅塞頓開,感覺可以為我當前的項目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書中的例子非常貼閤實際應用,即使是一些比較高階的話題,也通過清晰的圖示和案例講解,讓我能夠輕鬆理解。

評分

公司購買,滿意

評分

總之,這本書我建議不要買,不值這價。關於modbus的內容從網上自己找也大抵如此。

評分

講的細緻,不錯,學習方便

評分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很多重復的東西,內容可以精煉一半以上瞭。

評分

紙張還好,翻瞭兩頁膠直接劈瞭。質量需要提升啊。

評分

內容詳實,但有點簡單

評分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很多重復的東西,內容可以精煉一半以上瞭。

評分

趁京東搞活動,抓緊囤書。給京東點贊。

評分

物品很好,包裝很好,價格實惠,一直用這個牌子,已多次購買。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