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心 心脏科学与外科手术的传奇故事

勇敢的心 心脏科学与外科手术的传奇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罗布·邓恩(Rob Dunn) 著,林静怡,王颖,高思行 译
图书标签:
  • 心脏外科
  • 心脏科学
  • 医学史
  • 传奇故事
  • 勇敢
  • 医学传记
  • 外科手术
  • 医疗创新
  • 医学科普
  • 心脏病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31189
版次:1
商品编码:1205442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科学新经典文丛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9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美国***好评如潮的科学史话
讲述人类对心脏的探索启程
那些骇人听闻的与尸体相关的传说
某个往自己的心脏里插导管的惊人事实
心脏外科手术发展的前世今生
再到人类对延长心脏寿命的种种研究进展
这是一部关于心脏的迷人的秘密史话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关于心脏的故事,从首批“探索者们”挖出尸体、研究心脏腔体,到必须在移植的心脏停止跳动前3分钟内完成的史上首例心脏外科手术,以及全新的旨在延长心脏寿命的医学研究,医学专家们几乎是在逆自然规律而行。
心脏曾被当成我们灵魂之所在,后来又被当成充满谜团的活体,心脏之谜一直未能被人类全面破解。为什么多数动物只有10亿次心跳?现代人类何以获得超过20亿次心跳,从而拥有两倍于多数动物的寿命?为什么我们在有更为便宜且同样有效的手术存在的情况下,却还是常常选择昂贵的手术疗法?达?芬奇、玛丽?雪莱以及同时期的古埃及考古学家有何共通之处?触摸自己的心脏是何种体验?如果别人的心脏在你的胸腔内跳动又会是什么感觉?
罗布?邓恩讲述的关于心脏的迷人历史将带我们走进科学、历史以及人类zui为依赖的4个心脏腔体的故事中。

作者简介

罗布·邓恩(Rob Dunn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生物科学学院生态与进化专业副教授。他曾著有《我们的身体,想念野蛮的自然》和《所有生物》两本书,也在各大杂志发表过文章,包括《美国国家地理》《自然史》《新科学家》《科学美国人》和《史密森尼》。他在康涅狄格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曾获得富布赖特奖学金,现居于北卡罗来纳州罗利市。

内页插图

目录

引 言 1
心脏的破碎是古老的故事,当我们的祖先还仅仅只是细胞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但关于心脏的科学就要现代得多,大约从6000年前才开始。
第1章 酒吧争执引发的心脏手术 8
从皮肤到达心脏,直线距离只有2~3厘米,但外科医学却用了将近一万年的时间和一次酒吧斗殴才抵达。
第2章 心脏王子 26
那是一幅人类内部的地图。盖伦是第一个到过未知之境的“地理学家”,是血液“公海”里的库克船长。虽然他弄错了某些部分的连接,搞错了某些“岛屿”和“半岛”的朝向,但这幅地图已经成为了可以让后人带着疑问,继续探索和检查“边界”的“工具书”。
第3章 当艺术改造了科学 44
达·芬奇需要耐心地观察每一处,手指、脚趾、血管、骨骼以及神经线。没有一刀是多余的,每一刀下去,素描图上的一条线条就会被完成,对人体内部的了解和描述能力也同时得到了提升。
第4章 血液的轨迹 57
伽利略证明了地球绕着太阳转动,现在哈维证明了血液环绕着人体流动。
第5章 寻找吞噬心脏的东西 81
在未来的10年里,外科学者将把前进的脚步迈进人类的心脏,回想起来,我们必须用“不顾一切的疯狂”来形容那段时期,甚至在那个时候,人们也是这么评价的。
第6章 律动之法 103
如果人体内的氧合作用还有心脏的搏动都能够被代替,那也许人类的整颗心脏也能被代替。最终,人类将尝试研发出人造心脏,可能它还会有规律地跳动(但与心肺机不同)。
第7章 弗兰肯斯坦的怪物 126
玛丽创作了弗兰肯斯坦的怪物。这个怪物本拥有着一颗充满情感的心,在人类中找寻爱和善意,可是对现实的失望让它开始恐吓创造了它的社会和科学家。
第8章 核能人造心脏 154
未来受损的心脏都可替换成人造心脏。尽管这项技术并不如想象中发展得那么顺利,但它仍在向着成功迈进。
第9章 轻于鸿毛 172
当埃及国王死后,去到地下,他的心脏会被放到天平上,称量是否会比一根羽毛还轻。如果是,则可以去来世。据说,国王一生的行为会被记录在心脏上,如此,心脏的质量就可以作为衡量国王行为的标准。
第10章 修复受损的心脏 188
尽管心脏支架手术和心脏搭桥术都能让血流通畅,但它们都没有根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祸根。动脉粥样硬化就像忙碌的河狸一样,哪里有水流,它就将哪里堵起来。
第11章 战争与真菌 202
地球上大部分的物种,数以百万计、数以千万计的物种仍处于未命名、未被研究的状态。每一寸土壤中都可能蕴藏着一个重大的医学发现,它们还生长在每一片发霉的面包上,或正在腐烂的叶子和木头上,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它们的存在。
第12章 完美的饮食 216
最开始研究胆固醇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还有另外一种方法,一种许多人都觉得更为天然的方法:饮食。心脏病与饮食的故事被一个人推向了高潮。
第13章 甲虫与香烟 236
通过种树来改善我们健康的这个想法十分简单原始,尤其是与人造心脏或心脏移植相比较之下。追本溯源,它是一种公共健康措施,尽管它在人类幸福安康方面做出的贡献要比医学大得多,但却没引起人们的注意。
第14章 一本关于受损心脏的书 251
这本图谱记录了1000种先天畸形的案例,充分显示了人类心脏缺陷的多样性,而艾伯特希望有一天先天性疾病都能被治愈。
第15章 受损心脏的进化 268
了解心脏的进化历程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心脏畸形与心脏病。不过塔西格没有预见到,从进化学了解到的东西会如此之广。研究心脏的进化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了心脏最脆弱的部位—冠状动脉。
第16章 美化心脏病 286
人类虽然有可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的患病风险,但要达到目的却也十分具有挑战性。如今,人类面临的心脏问题,不单单是吃了错误的食物这么简单。
第17章 逃脱自然法则 309
人体出现问题的频率与其他物种一样,但是我们可以在人体丧失机能前把它治好(如对先天性疾病的治疗),更好的情况是,我们还能找到阻止身体出故障的办法(如抑制剂的使用)。
后 记:关于心脏的未来科学 331
作为科学家和作家的最大乐趣之一,就是当我意识到我们对某件事物还知之甚少的时候,可以直接去研究它。
我们每次探索都会有新的发现,特别是探索人类自身这一被广泛束缚的荒原之时。

特别鸣谢 339
尾注、引用与轶事 342
参考书目 375
索引 378


跃动的生命脉搏:人类心脏探索的史诗 人类的心脏,一个看似小小的器官,却承载着生命的全部重量与奥秘。从古至今,它一直是神秘、情感与勇气的象征,也是医学探索最艰难、最辉煌的领域之一。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医学教科书,而是将带领您踏上一段引人入胜的旅程,深入探寻人类如何一步步揭开心脏的神秘面纱,并最终掌握其生死攸关的秘密。 这趟旅程的起点,可以追溯到那些对人体内部一无所知的时代。在文明的曙光初现时,人们对心脏的理解充满了敬畏与迷信。它是灵魂的居所,情感的源泉,生命的“发动机”——但其真实的构造和功能,却被厚重的未知所笼罩。古代的医者们,凭借有限的解剖知识和大胆的猜想,试图描绘出这颗跳动核心的模样。他们观察动物的血液循环,记录下心跳的规律,虽然过程充满了摸索和误解,但正是这些早期的尝试,播下了科学探究的种子。 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文艺复兴带来了思想的解放和科学的复兴。伟大的解剖学家们,冒着禁忌和风险,亲手解剖人体,绘制出前所未有的精确图谱。他们发现了心脏的腔室、瓣膜,并开始尝试理解血液是如何在体内流动的。其中,威廉·哈维的划时代发现——血液循环理论,堪称人类理解心脏功能的里程碑。他以严谨的实验和无可辩驳的逻辑,证明了血液并非在体内耗尽,而是由心脏泵出,在血管中循环往复。这一发现,彻底颠覆了数千年来关于血液流动的错误认知,为心脏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然而,仅仅理解心脏的正常功能是远远不够的。人类的生命时刻受到各种心脏疾病的威胁,从先天性的缺陷到后天性的衰竭,心脏病一直是人类健康最大的敌人之一。在现代医学萌芽的早期,对于心脏疾病的治疗,往往是无奈的束手无策。医生们只能依靠经验和直觉,面对那些因心脏问题而饱受折磨的患者,常常只能给予安慰和姑息。 进入19世纪和20世纪,医学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和理论突破。电生理学的兴起,使得科学家们能够通过电信号来监测和理解心脏的跳动。莱奥纳尔·奥普在20世纪初发明的心电图(ECG),更是将心脏的电活动可视化,为诊断各种心律失常提供了革命性的工具。这就像为心脏安装了一双“眼睛”,让医生能够“看见”那些肉眼无法察觉的内部异常。 与此同时,对心脏瓣膜疾病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当心脏的“门”——瓣膜——出现狭窄或关闭不全时,血液的流动就会受到严重阻碍,导致心力衰竭。在早期的外科手术时代,对于严重的瓣膜疾病,几乎等同于判了死刑。患者只能在痛苦中煎熬,直至生命走到尽头。 而真正将人类对心脏的干预推向极致的,无疑是心脏外科手术的崛起。这需要跨越巨大的技术鸿沟,挑战生理极限,更是对人类智慧和勇气的极致考验。想象一下,在那个没有先进麻醉和体外循环设备的年代,外科医生们如何敢于挑战如此精密且脆弱的器官?那些早期尝试修理破损心脏的手术,充满了风险和未知,每一次举刀,都可能意味着生与死的抉择。 例如,当心脏瓣膜出现严重病变时,医生们开始尝试进行瓣膜修复或置换。起初,这些手术的成功率极低,充满了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可能是在无数失败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早期的瓣膜置换材料,无论是来自动物还是人工合成,都存在排斥反应、血栓形成等严峻的问题。然而,正是那些不畏艰难、敢于创新的外科医生们,通过不断改进手术技术、探索新的材料和器械,一步步将心脏瓣膜手术从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变成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 更令人惊叹的是,人类对心肌和冠状动脉的深入研究。当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狭窄甚至阻塞时,就会引发痛苦不堪的心绞痛,甚至危及生命的心肌梗死。如何疏通这些“生命管道”,成为了医生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早期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虽然能缓解症状,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直到20世纪中叶,心脏搭桥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应运而生。这项手术的原理,是利用患者自身的血管(如大隐静脉或乳内动脉),在心脏病变的冠状动脉旁“架起一座新的桥梁”,绕过阻塞的部分,重新为心肌供血。这听起来像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魔术”,但无数勇敢的外科医生,通过精湛的技术,将这一“魔术”变为现实,挽救了无数濒临死亡的心脏。 除了血管的“架桥”,另一项革命性的技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也极大地改变了心脏疾病的治疗格局。这项技术,无需开胸,只需通过微小的导管,将球囊或支架送入阻塞的冠状动脉,撑开狭窄处,恢复血流。这项技术的出现,标志着心脏介入治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使得许多原本需要开胸手术的患者,能够以更小的创伤获得康复。 本书将深入剖析这些伟大的医学成就背后,那些充满智慧、勇气和牺牲的科学家、医生和患者的故事。您将了解到: 那些奠基性的解剖学发现:从维萨里的精细图谱到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如何一步步揭开心脏的物理构造和生理功能。 电生理学的曙光:心电图的诞生,如何让我们“听见”心脏的语言,识别那些隐匿的律动异常。 瓣膜修复与置换的演变:从最初的艰难尝试到如今的精细操作,人工瓣膜和自体瓣膜修复技术的进步历程。 冠脉搭桥的艺术与科学:如何巧妙地利用自身血管,为濒死的心肌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介入治疗的微创革命: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如何以最小的创伤实现最大的疗效。 先天性心脏病的攻克:那些出生就带着“缺陷”的孩子,如何通过手术重获健康的生命。 心脏移植的奇迹与挑战:将一颗跳动的心,移植到另一个脆弱的躯体,这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技术突破和伦理考量。 未来的展望:从基因疗法到再生医学,心脏医学的未来将走向何方,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医学进步的史书,更是一曲关于人类求知欲、不屈不挠精神和对生命无限热爱的赞歌。它将让您深刻理解,人类是如何凭借智慧与勇气,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生命的极限,将一颗颗“脆弱”的心脏,从死亡的边缘拉回,让生命之歌得以继续奏响。本书将以生动详实的叙述,揭示隐藏在每一次心跳背后的科学奇迹,以及那些为之付出毕生心血的伟大灵魂。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体验非常震撼,仿佛被拉入了一个充满激情与挑战的专业领域。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巧妙,将历史的宏大叙事与个体的微观经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每一章都像一扇通往新世界的窗户,展示了医学界是如何一步步攻克看似不可能的难关。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近乎文学性的写作手法,用讲故事的方式来阐述科学原理,既保证了知识的准确性,又极大地提升了可读性。其中关于某些里程碑式手术的描述,细节丰富到让人屏息,那些外科医生们近乎艺术家的精准操作,让人不禁对人类自身潜能感到惊叹。这本书不仅是对医学史的梳理,更是一次对“何为伟大”的深刻叩问。

评分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打破了专业书籍常有的沉闷感,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戏剧张力。它不仅仅是关于手术刀和缝线,更是关于人与疾病的永恒斗争。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冰冷的数据和严谨的流程转化为扣人心弦的真人真事。我最喜欢的部分是那些充满争议和突破性的时刻,当所有人都说“不可能”的时候,那些背后的坚持和信念是如何支撑他们走下去的。这种精神力量的传递是无声却有力的,读完之后,感觉自己看待任何困难的视角都有所拓宽。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进步往往来自于那些敢于质疑权威、不畏失败的少数人。

评分

这是一部极具感染力的作品,它成功地将科学的严谨性与人性的复杂性交织在一起,织就了一幅壮丽的画卷。书中对于早期医疗环境的描绘,那种资源匮乏下医护人员的坚韧,读来让人感触良多,不禁让人反思现代医疗的便利来之不易。作者对人物命运的刻画非常立体,那些医学英雄们不再是教科书上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挣扎有成就的鲜活个体。整本书散发着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它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边界,更激发了我内心深处对于追求卓越的渴望。读罢此书,我心中的那份敬畏感油然而生。

评分

坦白说,我对医学了解不多,起初有些担心内容过于艰涩,但这本书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它以一种非常亲民且引人入胜的方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图景。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佳,张弛有度,该详述的细节绝不含糊,该升华主题的地方又恰到好处地收住,避免了过度煽情。这种平衡感使得它既能满足专业人士的求知欲,也能让普通读者获得极大的阅读满足感。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体会到科学发展背后的那种集体智慧的积累,没有前人的铺垫,后人的辉煌便无从谈起,读来令人心生敬意。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人意犹未尽,从头到尾都充满了引人入胜的叙事和深刻的洞察力。作者的文字功底扎实,将复杂的医学概念描绘得栩栩如生,即便是对医学一窍不通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节奏。书中对那些站在时代前沿的先驱们精神世界的探索,尤其令人动容。他们面对未知的恐惧、同行的质疑,以及对生命的敬畏,这些情感的细腻描摹,让冰冷的手术室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我仿佛能亲身感受到那些紧张的时刻,每一次心跳的停顿与恢复,都牵动着读者的神经。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伦理困境和社会影响,使得整本书的厚度远远超出了简单的科普范畴,更像是一部关于人类勇气与智慧的史诗。

评分

I lost my car-key today,i think somebody steal it!what the hell!

评分

这是一本好书

评分

这是一本好书

评分

这是一本好书

评分

讲心脏科学的一本好书,值得推荐

评分

讲心脏科学的一本好书,值得推荐

评分

包装完好,很用心,书很好看

评分

包装完好,很用心,书很好看

评分

这是一本好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