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自喻为“狐狸”型学者的李欧梵是如何在哈佛校园修炼成“精”的? 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哈佛是如何从学生变成教授的? 一位老哈佛人的学术自传,为你揭开世界学府的神秘面纱
作者简介
李欧梵 1939年生于河南,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哈佛大学等,现为哈佛大学东亚系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铁屋中的呐喊》《上海摩登》《西潮的彼岸》《狐狸洞话语》等。 李欧梵先生被学界认为是继夏济安夏志清之后海外研究现代文学的的第二代华人学者。他常自喻为“狐狸型”学者,因为在学术上每每"喜新厌旧""东摸西碰"。学者王德威赞誉李欧梵"但开风气不为师""处处用功,而又无所计较"。在治学上,李欧梵多方出击,频频得胜,其著作更是纷芜庞杂,极尽"狐狸"之所能。他的老本行现代文学研究自不必说,一本《铁屋里的呐喊》就把被神化的鲁迅还原成"人"。在文化研究上面,一本《上海摩登》集现代都市文学、报纸期刊等诸多文化要素研究于一体,奠定其内地文化研究先锋的地位,其把张爱玲定位为现代文学史上都市文学的终结者,让人耳目一新。 此外,李欧梵当年赴美求学时多有寂寞,便以看电影、听音乐打发时间,由此竟也闯出一条新路,从而对电影工业特别是香港通俗电影有独树一帜的研究。还有,他对上至琼瑶下至王文华等通俗小说也有高见。甚至于日本动漫《风之谷》,他竟用来作为教授卡夫卡的"道具"。可谓大俗大雅,雅俗共赏。 在某种意义上,李欧梵并非甘于固守书斋学院的传统知识分子,他表现得更像是一位公共知识分子。现代性理论是他的"手术刀",中国现代文学是他的老本,文化研究是他的"新欢",通俗文化是他的"业余爱好"。
目录
再版序
前言
第一部 在哈佛求学的日子
序曲:申请到哈佛
芝加哥经验
初抵哈佛
费正清教授
史华慈教授
在哈佛听课之一
在哈佛听课之二
读书生活
语言和考试
论文和游学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哈佛的学生生活
第二部 在哈佛教学的日子
教学的经验
在哈佛做访问教授
在哈佛教中国现代文学
“核心课程”与“文化中国”
“东亚研究”和“文化研究”
我的哈佛学生
哈佛的典礼和仪式
揭开“名牌”的面纱
申请哈佛的秘诀
退休记事
结语
附录一
普实克
韩南教授的治学和为人
附录二
人文世界的精神漫游者(刘再复)
狐狸说诗(陈建华)
欧梵在哈佛教书的日子(李玉莹)
精彩书摘
《李欧梵作品系列:我的哈佛岁月》:
我申请到哈佛大学去上研究院,纯属偶然。记得在台大外文系就读的最后一年(一九六一年),毕业在即,前途茫茫,于是随着班上大部分的同学(而且是女同学居大多数)申请赴美。当时到美国读书是一种风气,大家趋之若鹜。然而,外文系毕业的学生到美国念什么呢?只有极少数的人敢念文学。
偏偏我在台大外文系的几位同学和好友——刘绍铭、白先勇、王文兴、陈若曦(秀美)、欧阳子(洪智惠)、林耀福、戴天(成羲)、张光绪等人——都热爱文学,在大三就办了一本现在已成为文学史上经典的杂志《现代文学》。而我呢?除了为他们摇旗呐喊并偶尔翻译几篇文章外,别无贡献。我虽喜欢文学,但不敢专攻纯文学,那么,到美国去读什么呢?于是我就胡乱申请,到处乱寄申请信:耶鲁和印第安纳大学的戏剧系(我在大四那年选了董汉玖教授的戏剧课)、爱荷华和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新闻和传媒系,还有加州洛杉矶分校的电影系。最后,为了更“实际”一点,觉得应该申请读一门“有用”的学问:因为我读的是外文,所以以为可以学外交,而外交就是“国际关系”,于是我糊里糊涂地决定申请到芝加哥大学读国际关系,以防万一——万一我的戏剧和电影梦落空的话,至少还可以学到一样东西谋生;而且当外交官也颇体面,说不定还可以在某国外交部举办的舞会中和某大使女儿共舞!这是我在新竹中学读书时一位英文老师说给我们学生听的“好故事”。
一切申请手续办完后,父亲有一天对我说:“不妨试试申请哈佛。”我当时颇为犹豫,以为机会渺茫,白白浪费了申请费,后来又觉试试无妨,反正我在外文系四年读书的成绩不错——一个名列前茅的学生,说不定会受到这个名列前茅的名校青睐吧!这种想法真是大错特错!后来才知道,在美国上研究院,主要看你要学的那一门的准备工作做得如何,英文考一百分也没有用,而如要申请到哈佛念本科,则更是难上加难,因为每一个申请的学生不仅都是名列前茅,而且个个都是天才。那么,我要申请到哈佛念哪一科呢?哈佛没有戏剧系,更没有电影或传媒,我应该念什么呢?在大二的国际关系课上第一次听到哈佛教授费正清(JohnKingFairbank)的名字,而且据说他对台湾当局不甚友善。我不知从何处得来的灵感,以为自己在“国际关系”方面的皮毛常识可以得到他的重视,遂决定申请哈佛的东亚研究,并以中国近代史为主修科,先修硕士班的“东亚地区研究”(Regk)nalStIidles—EastAsia)这个项目。
申请表寄出后,我未几就毕业服兵役去了,很侥幸地抽签“中举”到空军幼年学校去做英语教官,每天除了教书外,无所事事。该校位居台湾地区南端的东港,周末还可以坐火车到高雄的“空军俱乐部”去和中学女老师跳舞,玩得乐不思蜀,竟然忘了申请到美国念书的事。第二年(一九六二年)春天,父亲寄给我几封美国大学的信,我的申请纷纷落空,而独有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收了我:芝加哥给我免学费的待遇,而哈佛的信中说我得了一份“另类奖学金”,我看后欣喜若狂,但又觉得信中的英文名词有点太怪——“alternatefOrafellowshit)”——我把“alternate”这个字初解为“另一种”奖学金,却把“fora”这两个小字眼忽略了,回家和父亲商量,他也作同样解释,以为我得到了哈佛的奖学金。后来几经细读“文本”之后,才领悟到我原来是“备取”或“候补”:如果别人不要那份奖学金,我或者还有机会,否则无望。
谁还会拒绝哈佛的奖学金?我在绝望之余,终于决定接受芝加哥大学的“免学费”待遇,至少可以为父母省下一笔可观的学费。其实父母亲根本无力资助我“自费”留学,他们两人任教的全年薪水还不够买一张到美国的飞机票!为了我到芝加哥的旅费,他们必须借债,甚至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一切都是为了我这个宝贝儿子可以负笈留学。天晓得我当时为什么要选一门我对之毫无了解的“学问”。到了芝加哥以后,我才发现,所谓“国际关系学”全不是那回事,也根本不是所谓国际时事。要研究必须有方法,而我初进芝大就要学所谓“游戏理论”(gametheory),把各个国家的政治和军力当作一盘棋子,或一个国际舞台上的“海员”——不是真人,而是像当今计算机游戏中的电动木偶——并以此来推测“安全”指数。
到了芝大不到两个月,我就陷入“存在”危机:我来美国干什么?为什么要学这种“游戏”?为什么要啃这些似懂非懂的理论天书?我还要做什么外交官的美梦?各个国家都只不过是国际政治这个棋盘上的一个小棋子而已,根本不在教授眼里。我还选了一门“国际政治”的课,讲授这门课的是鼎鼎大名的摩根索(HansJ.Mor’genthau)教授,他刚刚出版的那本教科书《国际政治》(Politic’5among。
Nations)正炙手可热,这本书大谈国际关系上的“务实主义”,所以对于国际关系上的所谓“道义”完全嗤之以鼻。
……
李欧梵作品系列:我的哈佛岁月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李欧梵作品系列:我的哈佛岁月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评分
☆☆☆☆☆
非常经典的书啊!折扣给力啊,不过要是再等一天折扣就更好啦!服务态度很好!
评分
☆☆☆☆☆
书非常好,值得收藏和阅读。
评分
☆☆☆☆☆
评分
☆☆☆☆☆
一如既往的支持京东,方便自己的生活。
评分
☆☆☆☆☆
&&&&46789999
评分
☆☆☆☆☆
非常不错,很喜欢。下次再来。
评分
☆☆☆☆☆
好的内容+好的出版社+京东给力的活动=下单的理由。
评分
☆☆☆☆☆
不错,很喜欢!
评分
☆☆☆☆☆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