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音视频应用――基于TI DaVinci技术

嵌入式音视频应用――基于TI DaVinci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汉杰,冯杰,张桦,黄爱爱 等 著
图书标签:
  • 嵌入式系统
  • 音视频处理
  • TI DaVinci
  • 数字媒体
  • 多媒体应用
  • 视频编解码
  • 音频处理
  • ARM
  • DSP
  • 实时系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00967
版次:1
商品编码:1206300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8
字数:3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结合了音视频编码技术理论知识与嵌入式实际应用案例,可以作为电子、信息、通信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学习教程,也可以作为从事音视频技术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附完整工程及操作系统镜像文件!可扫二维码免费获取!

内容简介

本书以嵌入式音视频的典型应用――视频会议作为主线,基于TI DaVinci系列DSP处理器TMS320DM6446平台,系统地介绍了音视频编码的相关技术及其在嵌入式系统上的相关应用;依次讲述了音视频前处理和后处理技术、音视频编解码技术、DSP处理器上的音视频输入/输出接口、基于DSP的音视频软件开发编译及优化,基于TI DaVinci平台的软件框架等内容,并给出了基于SEED-DVS6446的硬件测试流程及软件开发实例。 本书结合了音视频编码技术理论知识与嵌入式实际应用案例,可以作为电子、信息、通信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音视频技术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马汉杰,毕业于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 项,曾参与多个863 课题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视频处理与传输、嵌入式多媒体系统等。

目录

目 录
第1章 引言 1
1.1 从视频会议应用开始 1
1.2 嵌入式音视频系统 2
1.3 DaVinci技术 3
1.4 实验平台 5
1.5 本书结构 7
本章小结 7
第2章 嵌入式语音与视频技术应用 8
2.1 语音技术应用 8
2.1.1 语音编码 8
2.1.2 回声抵消 9
2.1.3 其他语音技术 11
2.2 视频技术应用 12
2.2.1 视频编码 12
2.2.2 视频预处理和后处理 13
2.2.3 其他视频技术 13
本章小结 14
第3章 语音与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 15
3.1 语音编解码技术原理与标准 15
3.1.1 语音编码原理 15
3.1.2 语音编码标准 18
3.1.3 G.711标准 21
3.1.4 G.729和G.729A标准 22
3.1.5 G.729A编码器DSP实现 24
3.2 视频编解码技术原理与标准 25
3.2.1 视频编码原理 25
3.2.2 视频编码标准 41
3.2.3 H.264标准 44
本章小结 53

第4章 DaVinci处理器外围设备 54
4.1 典型视频会议系统组成 54
4.2 视频输入和输出接口 55
4.2.1 视频处理子系统工作原理 55
4.2.2 基本开发思路 60
4.2.3 寄存器配置 61
4.3 音频输入和输出接口 70
4.3.1 音频串行接口工作原理 70
4.3.2 基本开发思路 71
4.3.3 寄存器配置 73
4.3.4 寄存器详解 75
4.4 以太网接口 81
4.4.1 工作原理 81
4.4.2 基本开发思路 82
4.4.3 寄存器配置 83
4.5 EDMA3 86
4.5.1 EDMA3的工作原理 86
4.5.2 EDMA3传输类型 88
4.5.3 基本开发思路 91
4.5.4 EDMA传输参数 94
4.6 DDR2 97
4.6.1 工作原理 97
4.6.2 基本开发思路 98
4.6.3 配置说明 99
本章小结 101
第5章 DSP软件编译与优化 102
5.1 DaVinci DSP CPU简介 102
5.2 DSP软件开发编译 103
5.2.1 编译过程简介 103
5.2.2 使用C/C++编译器 104
5.3 DSP软件优化 105
5.3.1 代码优化流程 105
5.3.2 线性汇编优化 107
5.4 音视频算法优化举例 120
5.4.1 G.729优化流程举例 120
5.4.2 H.264 SAD算法优化举例 121
本章小结 134
第6章 DaVinci软件开发 135
6.1 DaVinci软件平台 135
6.1.1 XDM 136
6.1.2 Codec Engine 137
6.1.3 DSPLINK 141
6.1.4 CMEM 142
6.2 Codec Engine 143
6.2.1 核心引擎API 143
6.2.2 VISA API 144
6.2.3 引擎配置文件 145
6.3 音视频软件模块开发 146
6.3.1 音频编码 147
6.3.2 音频解码 148
6.3.3 视频编码 150
6.3.4 视频解码 151
6.3.5 视频显示 152
6.4 音视频软件应用开发示例 153
6.4.1 主线程 154
6.4.2 控制线程 154
6.4.3 视频编解码线程 156
6.4.4 视频线程交互 157
本章小结 158
第7章 实验与开发示例 159
7.1 硬件实验环境 159
7.1.1 硬件平台搭建 159
7.1.2 仿真器连接 159
7.1.3 CCS5.5安装 162
7.1.4 开发板驱动安装 164
7.2 硬件测试实验示例 167
7.2.1 DDR SDRAM测试 167
7.2.2 以太网测试 170
7.2.3 音频测试 172
7.2.4 复合视频采集输出测试 173
7.3 软件开发环境 174
7.3.1 SEED-DVS6446_SDK 安装 175
7.3.2 SEED-DVS6446 Linux内核配置 180
7.3.3 SEED-DVS6446 Linux内核编译 182
7.3.4 SEED-DVS6446 Linux内核启动 182
7.4 软件测试实验示例 184
7.4.1 SEED-DVS6446 Demos编译 184
7.4.2 SEED-DVS6446 Demos 演示 185
小结 185
附录A 186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信及多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音视频应用已经扩展到了人们工作与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同时,嵌入式设备的低功耗及高可靠性等优势,进一步推动了包括视频会议、视频监控等在内的嵌入式音视频应用需求。这些应用均具有终端设备规模大、用户需求更新快、产品研发复杂度高等特点。因此,如何高效、快速、可靠地开发嵌入式音视频产品,一直是工业界具有挑战性的难题。

针对工业界嵌入式音视频应用领域的这种技术迫切需求,TI公司推出了DaVinci技术。DaVinci技术是一组专门为数字音视频而设计的基于DSP的系统解决方案,针对灵活的数字视频应用而进行了精心优化,提供了一个简单易用的支持开发所有数字音视频应用的集成平台。DaVinci技术显著缩短了设计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和生产创新的数字音视频终端设备所需的定制工作量。

本书以视频会议这一嵌入式音视频典型应用为主线,结合音视频编码技术理论知识与嵌入式实际开发案例,基于TI公司DaVinci技术的典型DSP处理器--TMS320DM6446,逐章节依次展开,向读者详细介绍前 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信及多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音视频应用已经扩展到了人们工作与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同时,嵌入式设备的低功耗及高可靠性等优势,进一步推动了包括视频会议、视频监控等在内的嵌入式音视频应用需求。这些应用均具有终端设备规模大、用户需求更新快、产品研发复杂度高等特点。因此,如何高效、快速、可靠地开发嵌入式音视频产品,一直是工业界具有挑战性的难题。

针对工业界嵌入式音视频应用领域技术的迫切需求,TI公司推出了DaVinci技术。DaVinci技术是一组专门为数字音视频而设计的基于DSP的系统解决方案,针对灵活的数字音视频应用而进行了精心优化,提供了一个简单易用的支持开发所有数字音视频应用的集成平台。DaVinci技术显著缩短了设计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和生产创新的数字音视频终端设备所需的定制工作量。

本书以视频会议这一嵌入式音视频典型应用为主线,结合音视频编码技术理论知识与嵌入式实际开发案例,基于TI公司DaVinci技术的典型DSP处理器——TMS320DM6446,逐章节依次展开,向读者详细介绍嵌入式音视频应用所涉及的知识。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详细介绍嵌入式音视频应用中涉及的预处理和后处理等关键技术,并将其与DSP处理器上的外部设备相对应起来,让读者对嵌入式音视频应用有清晰具体的认识。

2.详细介绍嵌入式音视频应用中涉及的编解码标准及其核心模块,分析DSP上的音视频专用指令,阐述核心算法的数据和指令优化方法。

3.详细介绍嵌入式音视频应用中涉及的软件模块开发案例,基于DaVinci技术独有的Codec Engine架构,结合视频会议典型应用对软件框架及模块交互流程进行具体的描述。

本书的第1章和第7章由马汉杰编写,第2章和第3章由冯杰编写,第4章由张桦编写,第5章由黄爱爱编写,第6章由马汉杰和胡冬妮编写。浙江理工大学林翔宇老师对本书涉及的部分实验进行了验证和整理,姚永光、李林、刘秋成、周巧丽、陈颖龙、陈涛等进行了资料收集及整理等相关工作。

本书是在德州仪器公司(中国)大学计划支持下完成的,在撰写过程中还得到了其他各种科研项目和基金的支持,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NSFC 61501402, NSFC 61471150),浙江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1203804-Y),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开放基金(2013KF14),在此表示真诚感谢。

本书是编者团队结合十余年的DSP和音视频应用开发经验编写的,博士期间的研究积累融入了本书的许多章节之中,感谢编者导师浙江大学陈耀武教授的指导和帮助。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浙江理工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多老师的帮助和鼓励,感谢浙江理工大学张华熊教授、蒋明峰教授对本书编写的关心和支持。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德州仪器公司(中国)沈洁女士和潘亚涛先生、艾睿合众公司梁东先生以及电子工业出版社张小乐编辑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本书部分资料来自于许多知名网站、论坛及个人博客,编者对这些内容也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在此也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和疏漏之处,恳请同行和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智能家居设备中的嵌入式系统开发:传感器集成、通信协议与用户交互设计》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在智能家居设备领域中,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方方面面,旨在为读者构建一套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掌握从硬件选型、传感器集成,到通信协议的实现,再到用户交互界面的设计与优化,最终完成一个功能完善、体验出色的智能家居产品。本书将避开特定芯片平台的细节,而是专注于通用的嵌入式系统设计理念和技术实现方法,强调原理的阐释和方法的指导,使得读者无论面对何种嵌入式硬件平台,都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开发。 第一部分:智能家居嵌入式系统基础 本部分将为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让您理解智能家居设备的核心驱动力——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概览与智能家居应用场景:我们将首先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内存、输入/输出接口、外设等)以及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普遍性。随后,我们将聚焦于智能家居领域,详细分析智能家居设备的多样化应用场景,例如智能照明、环境监测(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安防监控、家电控制、能源管理、影音娱乐系统等。我们会探讨不同场景下嵌入式系统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对性能、功耗、安全性、实时性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微控制器(MCU)与微处理器(MPU)的选择与评估:理解不同类型处理器的特性是嵌入式开发的第一步。我们将详细阐述MCU和MPU在架构、性能、功耗、成本、外设集成度等方面的差异,并重点分析它们在智能家居设备中的适用性。例如,对于功耗敏感的传感器节点,MCU可能是更优的选择;而对于需要运行复杂算法和用户界面的网关设备,MPU则更为合适。我们将提供一套评估MCU/MPU选型的框架,指导读者根据项目需求进行理性决策。 实时操作系统(RTOS)在智能家居中的作用与选型:在智能家居系统中,许多操作需要实时响应,例如传感器数据的采集、控制指令的执行、安全事件的告警等。本节将深入介绍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概念,包括任务调度、中断处理、进程间通信、同步机制等核心原理。我们将分析RTOS如何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在智能家居设备中的优势,如低功耗管理、多任务并发处理等。同时,我们将对比分析市面上主流的RTOS(如FreeRTOS, Zephyr, RT-Thread等)在特性、生态、易用性等方面的差异,并提供选型建议。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与工具链:掌握高效的开发流程和合适的工具链是提高开发效率的关键。我们将详细介绍嵌入式软件的典型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编译链接、下载调试、测试验证等环节。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介绍常用的嵌入式开发工具,如集成开发环境(IDE)、交叉编译器、调试器(硬件调试器、仿真器)、内存分析工具、性能分析工具等,并阐述它们在不同开发阶段的作用。 第二部分:传感器技术与数据采集 传感器是智能家居的“眼睛”和“触角”,本部分将带领您深入了解各类传感器的原理、集成方法及其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常用传感器类型与工作原理:我们将详细介绍智能家居中常用的各类传感器,包括: 环境传感器:温度传感器(NTC、PTC、数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容式、电阻式)、空气质量传感器(CO2、VOCs、PM2.5)、光照传感器等。我们将深入讲解它们的工作原理、测量精度、响应时间、功耗特性等。 运动与存在传感器:PIR(被动红外)传感器、微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磁簧开关等,分析它们的检测范围、触发方式、抗干扰能力等。 安防传感器:门窗磁传感器、震动传感器、烟雾报警器、燃气泄漏探测器等。 其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倾斜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等。 传感器接口与数据读取:了解不同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特点,以及如何将其接入嵌入式系统。我们将重点介绍常见的传感器接口协议,包括: 模拟接口:ADC(模数转换)的原理与使用,如何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数字接口:I2C、SPI、UART等串行通信接口的通信机制、总线协议、数据传输格式,以及如何在嵌入式系统中配置和使用这些接口。 专用接口:如红外接收/发射接口、GPIO(通用输入/输出)接口的直接驱动等。 传感器数据预处理与滤波:从传感器获取的原始数据往往包含噪声或不准确的信息,需要进行预处理。本节将介绍常用的数据预处理技术,如: 去噪算法:滑动平均滤波、中值滤波、卡尔曼滤波等,分析它们的原理、适用场景和实现复杂度。 数据校准与补偿:如何对传感器进行零点校准、量程校准,以及如何根据环境因素(如温度)对数据进行补偿,提高测量精度。 数据格式化与单位转换:将传感器读取到的原始数据转换为易于理解和使用的物理单位(如摄氏度、百分比、ppm等)。 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在复杂的智能家居场景下,单一传感器的信息往往不足以做出准确判断。我们将介绍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概念,例如通过融合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来获取更准确的室内温度,或者通过融合运动传感器和门磁传感器来判断是否有人在家。我们将初步介绍简单的数据融合方法,如加权平均、投票机制等。 第三部分:通信协议与网络互联 智能家居的核心在于设备的互联互通,本部分将深入解析智能家居中常用的通信协议,以及如何构建可靠的网络连接。 智能家居通信协议概览与选择:我们将对目前主流的智能家居通信协议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对比,包括: 有线协议:以太网(Ethernet)在家庭网络中的应用。 无线协议: Wi-Fi:及其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优势与挑战(功耗、稳定性)。 Bluetooth:经典蓝牙(BR/EDR)与低功耗蓝牙(BLE)在设备配网、短距离通信中的应用。 Zigbee:低功耗、自组网、 Mesh 网络拓扑的特性,及其在传感器网络和低功耗设备中的广泛应用。 Z-Wave:另一个低功耗、 Mesh 网络协议,与 Zigbee 的比较。 Thread:基于 IP 的低功耗无线网络协议。 Matter (Thread over Wi-Fi / Ethernet):正在兴起的统一通信标准,及其对未来智能家居生态的影响。 TCP/IP协议栈基础与 Socket 编程:理解 TCP/IP 协议栈是实现网络通信的基础。我们将简要介绍 IP 地址、端口号、TCP 和 UDP 的区别与联系,并重点讲解 Socket 编程的概念和基本用法。我们将演示如何使用 Socket API 在嵌入式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为构建更复杂的网络应用打下基础。 MQTT协议在物联网中的应用: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作为一种轻量级的发布/订阅消息协议,在物联网和智能家居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将详细讲解 MQTT 的发布/订阅模式、QoS(服务质量)等级、主题(Topic)设计,以及如何使用 MQTT 客户端库在嵌入式设备上实现消息的发布和订阅。 HTTP/HTTPS协议与 Web 服务:我们将介绍 HTTP/HTTPS 协议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在嵌入式设备上实现简单的 HTTP 服务器或客户端。这将允许智能家居设备通过 Web 界面进行配置和控制,或者与其他云服务进行数据交换。 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优化:针对智能家居中大量低功耗设备的需求,我们将探讨如何优化无线通信,以降低功耗,延长电池寿命。这包括对通信时序的优化、休眠模式的管理、数据传输的批量处理等。 第四部分:用户交互设计与人机界面 如何让用户方便、直观地与智能家居设备进行交互,是提升产品体验的关键。本部分将探讨用户交互设计与嵌入式系统界面的实现。 智能家居用户交互模式分析:我们将分析智能家居设备的用户交互模式,包括: 本地交互:物理按键、触摸屏、LED指示灯等。 远程交互:手机 App、智能音箱、Web 界面等。 自动化交互:基于传感器触发的联动、预设场景的自动执行。 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GUI)设计与实现:对于需要显示信息的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显示屏、智能面板),我们将探讨嵌入式 GUI 的设计原则和实现方法。 GUI框架与库的选择:介绍 LVGL、emWin 等常用的嵌入式 GUI 库,分析它们的特点和适用性。 UI元素设计:按钮、文本框、滑动条、图标等基本 UI 元素的设计与布局。 动画与过渡效果:如何为用户界面添加平滑的动画和过渡效果,提升视觉体验。 资源优化:在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系统中,如何优化 GUI 的内存占用和渲染性能。 语音交互集成:智能音箱的普及使得语音交互成为重要的用户接口。我们将探讨如何将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集成到嵌入式系统中,实现简单的语音指令控制。 用户体验(UX)设计原则:我们将分享用户体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易用性、直观性、一致性、反馈机制等,并将其应用于智能家居设备的交互设计中。 云平台与移动 App 的协同开发:智能家居的便利性往往离不开云平台和移动 App 的支持。我们将简要介绍嵌入式设备如何与云平台进行数据交互,以及移动 App 的基本开发思路,强调端到端的用户体验。 第五部分:系统稳定性、安全性与可靠性 在智能家居领域,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用户数据的安全至关重要。本部分将重点关注这些方面。 嵌入式系统调试与故障排除:我们将介绍常用的嵌入式系统调试技术,包括断点调试、内存查看、逻辑分析仪的使用等,并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故障排除方法论,帮助读者快速定位和解决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嵌入式系统安全性设计:智能家居设备面临潜在的网络攻击和隐私泄露风险。我们将深入探讨嵌入式系统的安全加固措施,包括: 固件安全:安全启动、固件签名、防篡改机制。 通信安全:TLS/SSL 加密、数据完整性校验。 认证与授权:用户身份认证、访问控制。 隐私保护:敏感数据存储与传输的加密。 软件可靠性与容错设计:如何设计能够稳定运行、抵抗异常输入的软件。我们将介绍错误处理机制、异常捕获、资源管理、状态机设计等,以及如何通过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来提高软件的可靠性。 功耗优化策略:对于电池供电的智能家居设备,功耗优化是关键。我们将介绍各种功耗管理技术,如低功耗模式、时钟门控、动态电压频率调整(DVFS)等。 OTA(Over-The-Air)固件升级:为了方便用户升级设备功能和修复 Bug,OTA 升级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将探讨 OTA 升级的实现机制、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的升级流程。 结论与展望 最后,我们将对本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智能家居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人工智能在嵌入式设备中的应用、更强大的连接技术、更个性化的用户体验等,鼓励读者在新的技术浪潮中不断学习和探索。 本书旨在为有一定嵌入式开发基础或对智能家居技术充满热情的读者提供一份全面而深入的学习指南,帮助您从理论到实践,掌握智能家居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技能,创造出更智能、更便捷、更安全的生活体验。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我这样有一定嵌入式开发基础,但对音视频领域接触不多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一个福音。市面上的嵌入式书籍很多,但能够深入讲解音视频处理和特定硬件平台的结合的书籍却相对较少。我尤其对TI DaVinci平台在音视频方面的能力有所耳闻,但一直缺乏一个系统性的学习材料。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DaVinci芯片在处理音视频数据时所具备的独特优势,比如它的硬件加速能力,以及如何在软件层面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我非常关注书中对于音视频采集链(capture chain)和渲染链(render chain)的讲解,包括传感器接口、图像预处理、编码/解码、以及最终的输出。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的技巧,例如如何减少CPU负载、提高帧率、降低延迟等。此外,我对音视频编解码器的选择和配置也有很多疑问,希望这本书能有所解答。如果书中能够涉及到一些实际的嵌入式音视频应用场景,比如网络摄像头、智能音箱、或者车载多媒体系统等,那将会更有启发性。

评分

我是一名刚入门嵌入式音视频开发的工程师,对这个领域充满了热情,但同时也感到一些迷茫。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技术文档和零散的教程,很容易让人眼花缭乱,缺乏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这本书的出现,感觉像是给我指明了一个方向。我非常看重它“应用”二字,这意味着它不仅仅是枯燥的技术理论,而是会结合实际的开发场景来讲解。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关于如何从零开始搭建一个基本的嵌入式音视频采集和处理系统的详细步骤,包括硬件选型、驱动开发、以及基础的音视频编解码库的使用。我对学习如何处理各种常见的音视频格式,比如H.264、H.265、AAC、MP3等等非常感兴趣,并且希望了解如何在DaVinci平台上高效地实现这些编解码。此外,我也想知道书中会不会涉及一些进阶的音视频处理技术,比如图像的缩放、裁剪、色彩空间转换,以及音频的采样率转换、混音等。如果能有一些源代码示例,让我能够亲手去实践,那将是对我学习最大的帮助。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在嵌入式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开发者来说,找到一本能够真正提升技术深度和广度的书籍,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像音视频这样对性能要求极高的领域,往往需要对硬件架构、算法实现以及软件优化都有深刻的理解。我关注TI的DaVinci系列芯片已经很久了,它们在多媒体处理方面有着强大的能力,但我一直缺乏一个系统性的学习途径来深入掌握。这本书的名字让我眼前一亮,它直接点明了技术和应用方向,这正是我急需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超越简单的API调用,深入剖析DaVinci平台在硬件加速方面的特性,比如其专用的DSP内核、图像信号处理器(ISP)以及视频编码/解码引擎。我想了解这些硬件模块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以及如何通过软件层面的精细调优来最大化它们的性能。此外,我对音视频流的同步、缓冲区管理、以及多线程并发处理等关键技术非常感兴趣,因为这些往往是导致音视频应用卡顿、延迟甚至失效的罪魁祸首。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功耗优化和实时性保证的技巧,那就太棒了,毕竟在嵌入式设备上,资源总是有限的。

评分

作为一个对嵌入式系统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带我进入更深层技术世界的书籍。尤其是在音视频处理这个方向,我常常感到望而却步,因为我知道这需要相当扎实的底层功底和对硬件架构的理解。TI的DaVinci技术在行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我一直想了解它究竟是如何实现强大的音视频处理能力的。这本书的名字直接击中了我。“嵌入式音视频应用”表明了它的实用性,“基于TI DaVinci技术”则锁定了具体的技术栈。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讲解DaVinci芯片的内部结构,特别是其处理单元(如DSP、CPU、GPU)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我想了解音视频数据在这些单元之间的流动路径,以及如何通过软件接口来控制这些硬件加速功能。这本书会介绍如何进行嵌入式Linux下的音视频开发吗?比如,如何使用V4L2、ALSA等框架来访问硬件?我对各种音视频的同步和时间戳处理也特别感兴趣,因为我知道这在实时音视频应用中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处理网络传输中的音视频丢包和抖动问题的思路。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嵌入式系统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能够处理复杂音视频信号的设备,比如智能家居的摄像头、车载娱乐系统,甚至是一些工业级的监测设备。这些东西一旦涉及到音视频,立刻就变得非常迷人,也让我感到一丝挑战。市面上关于嵌入式开发的书籍很多,但很多都停留在基础的硬件操作和简单的裸机编程,要么就是太偏向软件架构,让我觉得抓不住核心。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讲解如何在嵌入式平台上实现高效音视频处理的指南,特别是那种能让我理解底层原理,并且有实际可操作性的。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DaVinci技术在音视频采集、编码、解码、以及传输方面的具体应用。比如,它会不会讲解如何优化视频编码器来减小数据量同时保持画质?或者在音频处理方面,如何实现降噪、回声消除等复杂算法?还有,我想知道它是否会涉及实时操作系统(RTOS)在音视频流处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高并发和低延迟的要求下进行线程管理和任务调度。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案例分析,那就更好了,让我能看到理论如何转化为实际产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