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編排上進行瞭全方位的革新,采用“全彩”+“全圖”+“全解”的方式,在保有高品質技能培訓水準的基礎上,兼具良好的觀看效果。書中大量的圖解、圖例、圖錶與文字講解“融閤”在一起,非常方便讀者閱讀,讓學習過程更具效果,讓學習成果更加顯著。
全書采用"全彩全圖”的編排模式,以國傢職業資格標準和行業規範為編寫目標,對電子産品中常用電子元器件進行細緻的歸納、整理,係統、全麵地介紹瞭常用電子元器件的檢測和代換方法。為確保在實際電子電工調試維修中正確完成檢測和代換,本書詳細列舉瞭不同種類電子元器件的特點和參數識讀,結閤具體功能和特性,全麵、細緻地講解瞭不同種類電子元器件的檢測方法和代換技能。
第1章 萬用錶的功能特點和使用方法(P1)
1.1 萬用錶的功能特點(P1)
1.1.1 指針萬用錶的功能特點(P1)
1.1.2 數字萬用錶的功能特點(P6)
1.2 萬用錶的使用方法(P11)
1.2.1 指針萬用錶的使用方法(P11)
1.2.2 數字萬用錶的使用方法(P13)
第2章 電阻器的種類、特點與檢測代換方法(P19)
2.1 電阻器的功能特點與參數識彆(P19)
2.1.1 電阻器的功能特點(P19)
2.1.2 電阻器的參數識彆(P21)
2.2 常見的電阻器(P26)
2.2.1 普通電阻器(P26)
2.2.2 敏感電阻器(P29)
2.2.3 可調電阻器(P34)
2.3 電阻器的檢測與代換(P36)
2.3.1 普通色環電阻器的檢測方法(P36)
2.3.2 光敏電阻器的檢測方法(P38)
2.3.3 熱敏電阻器的檢測方法(P40)
2.3.4 濕敏電阻器的檢測方法(P41)
2.3.5 氣敏電阻器的檢測方法(P43)
2.3.6 壓敏電阻器的檢測方法(P45)
2.3.7 可調電阻器的檢測方法(P46)
2.3.8 電阻器的代換方法(P48)
第3章 電容器的種類、特點與檢測代換方法(P52)
3.1 電容器的功能特點與參數識彆(P52)
3.1.1 電容器的功能特點(P52)
3.1.2 電容器的參數識彆(P54)
3.2 常見的電容器(P59)
3.2.1 普通電容器(P59)
3.2.2 電解電容器(P62)
3.2.3 可變電容器(P64)
3.3 電容器的檢測與代換(P67)
3.3.1 普通電容器的檢測方法(P67)
3.3.2 電解電容器的檢測方法(P68)
3.3.3 電容器的代換方法(P72)
第4章 電感器的種類、特點與檢測代換方法(P74)
4.1 電感器的功能特點與參數識彆(P74)
4.1.1 電感器的功能特點(P74)
4.1.2 電感器的參數識彆(P77)
4.2 常見的電感器(P82)
4.2.1 色環電感器(P82)
4.2.2 色碼電感器(P82)
4.2.3 電感綫圈(P83)
4.2.4 貼片電感器(P85)
4.2.5 微調電感器(P85)
4.3 電感器的檢測與代換(P86)
4.3.1 色環電感器的檢測方法(P86)
4.3.2 色碼電感器的檢測方法(P87)
4.3.3 電感綫圈的檢測方法(P88)
4.3.4 貼片電感器的檢測方法(P90)
4.3.5 電感器的代換方法(P90)
第5章 二極管的種類、特點與檢測代換方法(P92)
5.1 二極管的功能特點與參數識彆(P92)
5.1.1 二極管的功能特點(P92)
5.1.2 二極管的參數識彆(P94)
5.2 常見的二極管(P97)
5.2.1 整流二極管(P97)
5.2.2 穩壓二極管(P99)
5.2.3 發光二極管(P100)
5.2.4 光敏二極管(P101)
5.2.5 檢波二極管(P102)
5.2.6 變容二極管(P103)
5.2.7 雙嚮觸發二極管(P104)
5.2.8 開關二極管(P105)
5.2.9 快恢復二極管(P105)
5.3 二極管的檢測與代換(P106)
5.3.1 二極管引腳極性的檢測判彆方法(P106)
5.3.2 二極管製作材料的檢測判彆方法(P107)
5.3.3 整流二極管的檢測方法(P107)
5.3.4 穩壓二極管的檢測方法(P108)
5.3.5 發光二極管的檢測方法(P109)
5.3.6 光敏二極管的檢測方法(P111)
5.3.7 檢波二極管的檢測方法(P112)
5.3.8 雙嚮觸發二極管的檢測方法(P112)
5.3.9 二極管的代換方法(P115)
第6章 三極管的種類、特點與檢測代換方法(P122)
6.1 三極管的功能特點與參數識彆(P122)
6.1.1 三極管的功能特點(P122)
6.1.2 三極管的參數識彆(P127)
6.2 常見的三極管(P131)
6.2.1 小功率、中功率和大功率三極管(P131)
6.2.2 低頻三極管和高頻三極管(P131)
6.2.3 塑料封裝三極管和金屬封裝三極管(P132)
6.2.4 鍺三極管和矽三極管(P133)
6.2.5 其他類型的三極管(P133)
6.3 三極管的檢測與代換(P134)
6.3.1 NPN型三極管引腳極性的檢測判彆方法(P134)
6.3.2 PNP型三極管引腳極性的檢測判彆方法(P137)
6.3.3 NPN型三極管好壞的檢測方法(P140)
6.3.4 PNP型三極管好壞的檢測方法(P141)
6.3.5 三極管放大倍數的檢測方法(P142)
6.3.6 三極管特性參數的檢測方法(P145)
6.3.7 三極管交流小信號放大器波形的檢測方法(P147)
6.3.8 交流小信號放大器三極管的檢測方法(P148)
6.3.9 三極管直流電壓放大器的檢測方法(P150)
6.3.10 驅動三極管的檢測方法(P151)
6.3.11 三極管光控照明電路的檢測方法(P152)
6.3.12 光敏三極管的檢測方法(P153)
6.3.13 三極管的代換方法(P155)
第7章 晶閘管的種類、特點與檢測代換方法(P158)
7.1 晶閘管的功能特點與參數識彆(P158)
7.1.1 晶閘管的功能特點(P158)
7.1.2 晶閘管的參數識彆(P160)
7.2 常見的晶閘管(P163)
7.2.1 單嚮晶閘管(P163)
7.2.2 雙嚮晶閘管(P165)
7.2.3 單結晶閘管(P166)
7.2.4 可關斷晶閘管(P166)
7.2.5 快速晶閘管(P167)
7.2.6 螺栓型晶閘管(P167)
7.3 晶閘管的檢測與代換(P168)
7.3.1 單嚮晶閘管引腳極性的檢測判彆方法(P168)
7.3.2 單嚮晶閘管觸發能力的檢測方法(P169)
7.3.3 雙嚮晶閘管觸發能力的檢測方法(P171)
7.3.4 雙嚮晶閘管正、反嚮導通特性的檢測方法(P174)
7.3.5 晶閘管的代換方法(P175)
第8章 場效應晶體管的種類、特點與檢測代換方法(P177)
8.1 場效應晶體管的功能特點與參數識彆(P177)
8.1.1 場效應晶體管的功能特點(P177)
8.1.2 場效應晶體管的參數識彆(P178)
8.2 常見的場效應晶體管(P182)
8.2.1 結型場效應晶體管(JFET)(P182)
8.2.2 絕緣柵型場效應晶體管(MOSFET)(P184)
8.3 場效應晶體管的檢測與代換(P187)
8.3.1 搭建電路測試場效應晶體管的驅動放大特性(P187)
8.3.2 搭建電路測試場效應晶體管的工作狀態(P188)
8.3.3 結型場效應晶體管放大能力的檢測方法(P190)
8.3.4 絕緣柵型場效應晶體管放大能力的檢測方法(P191)
8.3.5 場效應晶體管的代換方法(P192)
第9章 集成電路的種類、特點與檢測代換方法(P197)
9.1 集成電路的功能特點與參數識彆(P197)
9.1.1 集成電路的功能特點(P197)
9.1.2 集成電路的參數識彆(P198)
9.2 常見的集成電路(P204)
9.2.1 金屬殼封裝(CAN)集成電路(P204)
9.2.2 單列直插式封裝(SIP)集成電路(P204)
9.2.3 雙列直插式封裝(DIP)集成電路(P205)
9.2.4 扁平封裝(PFP、QPF)集成電路(P205)
9.2.5 插針網格陣列封裝(PGA)集成電路(P205)
9.2.6 球柵陣列封裝(BGA)集成電路(P206)
9.2.7 無引綫塑料封裝(PLCC)集成電路(P206)
9.2.8 芯片縮放式封裝(CSP)集成電路(P207)
9.2.9 多芯片模塊封裝(MCM)集成電路(P207)
9.3 集成電路的檢測與代換(P208)
9.3.1 三端穩壓器的檢測方法(P208)
9.3.2 運算放大器的檢測方法(P212)
9.3.3 音頻功率放大器的檢測方法(P217)
9.3.4 微處理器的檢測方法(P221)
9.3.5 集成電路的代換方法(P227)
本書是一本能夠讓讀者“一看就能學會”電子元器件檢測與代換綜閤技能的圖書。
目前,生産生活中電氣化程度不斷提高,電子電工領域的從業人數逐年增加,電子産品生産、研發、製造、銷售、維修等行業提供瞭廣闊的就業空間。然而,從業者無法在短時間內達到從業標準卻成為行業人纔供需矛盾中的關鍵問題。廣大職業院校在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教學上理論與實踐脫節嚴重,企業無法承擔過重的培訓成本,加之電子電工領域新産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不斷發展,使得從業者在培訓難度和培訓時間上麵臨雙重睏擾。
針對上述情況,我們特彆編寫瞭“一看就會係列叢書”,叢書共8本,分彆為《電子電路識圖與檢測一看就會》《傢裝水電暖工技能一看就會》《電工安裝與維修一看就會》《電工識圖與檢測一看就會》《萬用錶使用技能一看就會》《製冷産品維修一看就會》《傢電維修一看就會》《電子元器件檢測與代換一看就會》。
本書是專門介紹電子元器件檢測與代換技能的圖書。目前,無論是電子産品生産、製造、調試、維修還是電氣安裝、檢測等領域,都需要具備電子元器件的檢測與代換技能。可以說,電子元器件的識彆、檢測及代換焊接操作已經成為電子電工從業人員必備的專項基礎技能。為瞭能夠編寫好本書,我們依托數碼維修工程師鑒定指導中心進行瞭大量的市場調研和資料匯總工作。
本書對各種不同類型的常用電子元器件按照種類進行劃分,對不同種類電子元器件的特點、參數識讀、功能應用等專業知識進行細緻的介紹,然後選擇實際檢測調試中具有代錶性的電子元器件進行檢測與代換的操作演示,介紹不同種類電子元器件的檢測方法及代換原則和規範,達到專業學習與崗位實踐“無縫對接”。讀者可以通過實際案例的學習,學會實用的動手技能,掌握更多的實踐工作經驗。
本書的突齣特點是“一看就會”,旨在讓讀者能夠通過本書輕鬆掌握電子元器件檢測代換的各項實用技能。首先,本書在編排上進行瞭全方位的革新,采用“全彩”+“全圖”+“全解”的方式,在保有高品質技能培訓水準的基礎上,兼具良好的觀看效果。本書把大量的圖解、圖例、圖錶與文字講解“融閤”在一起,非常方便讀者閱讀,讓學習過程更具效果,讓學習成果更加顯著。
另外,為瞭確保專業品質,本書由數碼維修工程師鑒定指導中心組織編寫,由全國電子行業資深專傢韓廣興教授親自指導。編寫人員有行業資深工程師、高級技師和一綫教師,使讀者在學習過程中如同有一群專傢在身邊指導,將學習和實踐中需要注意的重點、難點一一化解,大大提升學習效果。
電子元器件的檢測與代換技能培訓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時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摸索、不斷積纍經驗。各種各樣的難題會在學習工作中時常遇到,能夠在後期為讀者提供更加完備的服務成為本套叢書的另一大亮點。
為瞭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求,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本套叢書得到瞭數碼維修工程師鑒定指導中心的大力支持,除可獲得免費的專業技術谘詢外,每本圖書都附贈價值50積分的數碼維修工程師遠程培訓基金(培訓基金以“學習卡”的形式提供)。讀者可憑藉此卡登錄數碼維修工程師的官方網站(www.chinadse.org)獲得超值技術服務。網站提供最新的行業信息,大量的視頻教學資源、圖紙、手冊等學習資料及技術論壇。讀者憑藉學習卡可隨時瞭解最新的數碼維修工程師考核培訓信息,知曉電子電氣領域的業界動態,實現遠程在綫視頻學習,下載圖紙、技術手冊等學習資料。此外,讀者還可以通過網站的技術交流平颱進行技術交流和谘詢。
讀者通過學習與實踐還可參加相關資質的國傢職業資格或工程師資格認證,可獲得相應等級的國傢職業資格或數碼維修工程師資格證書。
編 者
我是一名有著幾年工作經驗的維修工程師,平時接觸的電子設備五花八門,對各種電子元器件的熟悉程度可以說是“見多識廣”。然而,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新型元器件層齣不窮,一些老舊型號也逐漸退齣曆史舞颱,導緻在維修過程中,偶爾會遇到一些自己不太熟悉的元器件,或者需要尋找閤適的替代品。這個時候,一本能夠提供全麵、權威且實用的元器件檢測與代換指南就顯得尤為重要。我選擇《電子元器件檢測與代換一看就會(含視頻光盤)》,主要是看中瞭它的“檢測與代換”這兩個核心功能,並且“一看就會”這個口號也讓我對其內容的實用性和易懂性抱有信心。我預期的書中內容應該會包含對各類常見和新型電子元器件的詳細分類介紹,從基礎的阻容感,到半導體器件如二極管、三極管、場效應管、集成電路,再到一些特殊的元器件如傳感器、電源模塊等。對於每個元器件,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闡述其工作原理、主要參數的含義、常用的檢測方法(包括萬用錶的使用、示波器的輔助檢測等)以及常見的故障現象。而“代換”部分,我則期待書中能提供一套係統性的解決方案,不僅僅是羅列替代型號,更重要的是講解代換的原則,比如如何考慮參數匹配、性能差異、成本效益以及電路兼容性等問題。如果書中能包含一些實際案例分析,展示如何根據實際故障情況選擇最恰當的替代元器件,那將大大提高我的工作效率,避免不必要的試錯成本。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工具箱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麵對疑難雜癥時,能夠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
評分作為一名初涉電子技術領域的技術小白,我一直對各種電子元器件充滿好奇,但又常常因為其琳琅滿目的型號、參數和功能而感到無從下手。市麵上關於電子元器件的書籍不在少數,但往往要麼過於理論化,晦澀難懂,要麼過於淺顯,缺乏實際操作指導。正當我為如何找到一本既能讓我理解原理又能指導我動手實踐的書而苦惱時,一本《電子元器件檢測與代換一看就會(含視頻光盤)》吸引瞭我的注意。雖然我還沒有真正翻開這本書,但僅僅從書名和封麵所傳達的信息,我就已經充滿瞭期待。它承諾“一看就會”,這對於我這樣零基礎的學習者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我設想,這本書的內容應該不僅僅是枯燥的圖錶和文字,更可能包含瞭許多生動形象的講解,甚至可能通過一些形象的比喻來闡釋復雜的概念,讓我這個“小白”也能輕鬆理解。而且,“含視頻光盤”這一點尤其讓我興奮,這意味著我不僅可以通過閱讀文字學習,還能通過視頻直觀地看到元器件的實際樣子、檢測方法以及代換的整個過程。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書裏會介紹哪些最常用、最基礎的電子元器件,比如電阻、電容、二極管、三極管等等,以及它們在電路中扮演的角色。我期望書中能詳細講解如何識彆這些元器件的型號、參數,以及最關鍵的——如何進行準確的檢測,判斷它們是好是壞。特彆是“代換”這一部分,我猜想書中會提供一套係統的代換原則和方法,幫助我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閤適的替代品,從而解決元器件損壞時的燃眉之急。如果這本書真的能做到“一看就會”,那將是我踏入電子世界的第一塊堅實的基石。
評分作為一名電子愛好者,我一直緻力於DIY各種電子小玩意兒,從簡單的LED閃爍電路到稍復雜的音頻放大器。在DIY的過程中,最讓我頭疼的問題之一就是元器件的選購和代換。有時候,在電子市場找不到某個特定的元器件,或者購買的元器件質量不過關,都會嚴重影響我的項目進展。因此,一本能夠指導我如何準確識彆、檢測和靈活代換元器件的書籍,對我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電子元器件檢測與代換一看就會(含視頻光盤)》這個書名,特彆是“一看就會”的承諾,讓我覺得這本書可能非常貼閤我的需求。我設想,這本書的內容應該會非常注重實用性,不會過多地糾纏於深奧的理論,而是直接切入實際操作。比如,在介紹電阻時,我希望它能清晰地講解色環電阻的識彆方法,以及如何用萬用錶測量電阻值;在介紹電容時,我希望能看到不同類型電容(如電解電容、陶瓷電容、貼片電容)的外觀特徵,以及如何判斷其容量和耐壓值。更重要的是,“代換”這一塊,我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技巧和經驗,比如當找不到完全一樣的型號時,應該優先考慮哪些參數,如何進行參數上的調整,以及在某些情況下,哪些元器件可以互相代用。視頻光盤的加入更是讓我眼前一亮,我非常希望通過視頻能夠直觀地看到一些檢測儀器(如萬用錶、LCR電橋)的使用方法,以及不同元器件的實物形態,這對於加深理解和提高動手能力非常有幫助。這本書如果能讓我輕鬆掌握元器件檢測和代換的精髓,那麼我的DIY之路將更加順暢。
評分我是一名電子專業的學生,目前正在攻讀本科學位。在課堂學習中,我們接觸到瞭大量的電子元器件理論知識,包括它們的物理特性、工作原理以及在各種電路中的應用。然而,理論終究要迴歸實踐,很多時候,在實驗室操作中,我仍然會遇到一些關於元器件的實際問題,比如如何準確測量一個已損壞元器件的參數,或者在設計電路時,如何根據性能要求選擇閤適的元器件,以及在遇到缺貨情況時,如何找到性價比高的替代品。我購買《電子元器件檢測與代換一看就會(含視頻光盤)》這本書,正是希望能彌補我在實踐操作方麵的不足。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係統地梳理各類電子元器件的檢測方法,從基礎的萬用錶量測到更專業的儀器使用,能夠提供清晰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幫助我快速掌握元器件的性能評估技巧。在“代換”方麵,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基於元器件特性和電路需求的代換策略,例如,在代換一個放大器時,需要考慮哪些關鍵參數(如增益、帶寬、噪聲係數)以及如何在不顯著影響電路性能的情況下進行選擇。而且,書中應該會包含大量的例證,展示如何在實際電路中進行元器件的代換,從而讓我學到一些工程師的經驗和竅門。視頻光盤的存在,讓我覺得這本書可能不僅僅是紙麵上的知識,更是能夠指導我實際操作的“活教材”,例如,通過視頻學習如何正確地焊接和拆卸元器件,或者如何利用示波器分析元器件的動態特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提升實踐技能,為我未來的專業學習和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作為一個在電子産品維修行業摸爬滾打瞭十多年的老兵,我見證瞭電子元器件從簡單的機械開關到如今集成度極高的微處理器和傳感器。雖然經驗豐富,但我依然堅信“活到老,學到老”。市麵上關於元器件的書籍,我幾乎看過不少,有些過於陳舊,不適應現在的新技術;有些則過於理論化,對實際維修幫助不大。我選擇《電子元器件檢測與代換一看就會(含視頻光盤)》這本書,是被其“一看就會”的直觀性所吸引,同時也看中瞭“含視頻光盤”這一增值服務,這意味著它可能更側重於實際操作和視覺學習。我設想,這本書的內容會涵蓋目前市場上主流的電子元器件,包括但不限於各種二極管、三極管、MOSFET、IGBT、各種IC(如運放、穩壓器、邏輯芯片)以及一些常見的傳感器和電源模塊。在檢測方麵,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套詳盡的檢測流程,涵蓋靜態參數測量(如電阻、漏電流、二極管壓降)和動態參數測量(如開關速度、放大能力、工作頻率),並且能夠指導如何使用不同類型的萬用錶(數字、指針)以及一些簡易的輔助測試電路。在“代換”部分,我更看重書中能否提供一些“經驗之談”,比如對於一些關鍵元器件,在代換時需要特彆注意哪些方麵,如何規避潛在的風險,以及在沒有完全相同型號的情況下,如何選擇最接近的替代品,甚至是如何通過調整外圍電路來適應代換的元器件。視頻光盤的內容,我希望能夠看到一些實際的檢測演示,比如如何用萬用錶判斷二極管的好壞,如何測量三極管的放大係數,或者如何通過視頻學習一些特殊的代換技巧。這本書如果能做到信息全麵、操作簡便、實用性強,那無疑能為我的維修工作提供強大的支持,讓我能夠更高效、更準確地解決各種疑難雜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