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伦茨科普经典系列(套装共5册)

洛伦茨科普经典系列(套装共5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奥] 康拉德·洛伦茨 著,刘志良 译
图书标签:
  • 科普
  • 经典
  • 科学
  • 文化
  • 知识
  • 通俗易懂
  • 洛伦茨
  • 套装
  • 自然科学
  • 大众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71215
版次:1
商品编码:12097668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纯质纸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洛伦茨科普经典系列

5本小书为你私人订制的3大惊喜

★第八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开启“走进诺奖研究”趣味模式

康拉德?洛伦茨因其在动物行为学研究上的开拓性成就,荣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因此被世人尊称为“动物行为学之父”。但究竟什么是“动物行为学”,洛伦茨又因哪些“开拓性成就”成功斩获诺贝尔奖?

洛伦茨贴心地用这5本精彩科普读物,为广大的动物爱好者们开了5场“零门槛”讲座,通过一个个展现自然界生存法则的真实故事,带你了解动物行为学,高大上的诺贝尔奖研究,也能如此接地气!

★科普大师特别的写作方式,开启“自然零距离”享受模式

科普大师康拉德?洛伦茨的写作方式一般分为两步:提出观点,举出例子。但他所提出的每个观点都会让你拍手叫绝,因为那往往是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所忽视或者完全想不到的。

洛伦茨从不借用别人的经验证明自己的观点,而是深入自然生活的每个细节,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亲身体验、密切观察,然后用极其朴素、幽默的语言表述出来。就是这样,你跟着他走进自然,潜伏在某个角落,张开感官,安静等待一个神奇世界的出现。

★8岁到80岁都有共鸣的“科普童话”,开启“穿越时空”互动模式

洛伦茨科普经典不是童话,却是看懂所有童话的基础。作者以孩童般的纯真视角讲诉与我们相伴的鱼、狗、大雁以及其他动物,用乐观主义者的生活态度看待人类身处其中的自然世界,每个人在阅读的同时,都能触摸到只属于自己的美好记忆。

另外,在读这些故事时,你能深深体会到来自作者的谦恭——事实上,你几乎察觉不到作者的存在。洛伦茨将自己看作实验的一部分,更用这样的方式,将读者拉进书中设置的不同场景,来一次穿越时空的互动!这样的魔力,才是洛伦茨被称为科普大师的原因吧。


内容简介

《洛伦茨科普经典系列》包含了《所罗门王的指环》《灰雁的四季》《狗的家世》《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人性的退化》5本,均为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康拉德?洛伦茨的经典科普著作,入选第八届文津奖推荐图书。分册简介如下:

《所罗门王的指环》

为什么书名叫《所罗门王的指环》呢?洛伦茨说:“根据史料记载,所罗门王能够和鸟兽虫鱼交谈,而他却需要借助一枚指环。这事我也会,虽然我只能和几种我特别熟悉的动物交谈,但我可不需要魔戒的帮助!活泼的生命完全无须借助魔法,便能对我们诉说至美至真的故事。大自然的真实面貌,比起诗人所能描摹的境界,更要美上千百倍。”

《灰雁的四季》

卡拉斯夫妇用147幅彩色照片记载了灰雁在自然环境中的家庭与社会生活,康拉德?洛伦茨则用生动的语言为欣赏这些照片的人讲述了照片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在他们眼里,灰雁是一群可爱的孩子,它们也有真挚忠实的相爱,有失意的放纵、热烈的追求、悲哀的失去、嫉妒的争斗、无怨无悔的追随……

《狗的家世》

作者从远古的石器时代谈到人与狗之间悠久而漫长的关系,详细分析了狗对人的感情、相互关系、爱心与忠诚,以及人类应怎样理解狗的复杂行为心态。作者观察细致,叙述生动,文笔风趣幽默。

《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

文明人类所犯下的罪孽不仅危及人类现代文明,而且使全人类面临毁灭的危险。作者在书中论及了八种“非人性化事件”,即地球人口爆炸、自然的生存空间遭到毁坏、人类自身的竞争、脆弱使人类所有强烈情感发生了萎缩、遗传的蜕变、抛弃传统、人类的可灌输性增加、核武器。作者对人类未来持乐观态度,并希望为减少人类面临的危险做出贡献。

《人性的退化》

文明对自然环境的不断摧残已经达到了极限。这种慢性的死亡,比原子弹带来的毁灭更为可怕。由于人类只对技术和经济感兴趣,注重工具理性的发挥,忽略了价值理性的重要性,导致人类居住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向有害方面发展。为了人类的未来,人类必须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而这种奋斗应该建立在一种新的良知基础上。


作者简介

[奥] 康拉德?洛伦茨(Konrad Lorenz)

洛伦茨是奥地利著名动物学家,也是现代动物行为学的创始者。由于其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洛伦茨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灰雁的四季》、《狗的家世》、《人性的退化》《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等多部作品。在他的深刻观察以及生花妙笔之下,读者可以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和趣味。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充满阅读刺激感、信息量极大的作品,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一种深度的文明。

——《纽约时报》

多年来关于动物及动物习性*具洞察力的一套书,每一位敏锐的读者都会感受到书中同时蕴含的智慧、生命力和幽默。

——W.H.索普


目录

《所罗门王的指环》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动物的麻烦

第二章 快乐从鱼缸开始

第三章 鱼缸中的暴行

第四章 可怜的鱼

第五章 嘲笑动物

第六章 同情动物

第七章 选购动物

第八章 动物的语言

第九章 训鼩记

第十章 契约

第十一章 长年的住户

第十二章 道德与武器

《灰雁的四季》

关于此书

前言

第一章 约定

第二章 胜利之鸣

第三章 新生

第四章 烙印

第五章 旅行的意义

《狗的家世》

第一章 人与狗的渊源

第二章 忠诚的两种起源

第三章 犬科动物的性格

第四章 训练

第五章 狗的习惯

第六章 主人和狗

第七章 狗和孩子

第八章 如何选择狗

第九章 控告养狗者

第十章 真相

第十一章 栅栏

第十二章 澳洲野犬的由来

第十三章 狗不会说话,但它什么都明白

第十四章 情感的要求

第十五章 三伏天

第十六章 动物的谎言

第十七章 有良心的动物

第十八章 忠诚和死亡

《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

前言

第一章 生命系统的结构特征与机能障碍

第二章 人口爆炸

第三章 生存空间遭到破坏

第四章 与自己赛跑

第五章 情感的死亡

第六章 遗传的蜕变

第七章 抛弃传统

第八章 可灌输性

第九章 总结

译后记

《人性的退化》

简短前言

第一部分 进化的自由度

第一章 目的性世界秩序的信仰

第二章 物种史的无计划性

第三章 创新性的进化

第二部分 “纯”主观的真实

第四章 躯体-灵魂-问题

第五章 价值感知现象学

第六章 无目的预设的价值感知问题

第三部分 作为灵魂之对立物的精神

第七章 文化中的尴尬

第八章 原始有意义行为方式的失误

第九章 人类精神的歧途

第四部分 人类现状

第十章 技术至上体系

第十一章 青年的现状

第十二章 乐观主义的合理性

后记:自然研究者的信条


精彩书摘

可怜的鱼

波浪中草,淤泥中光,

血脉之中,暗火涌动;

无休无止,无声无息,

本能使然,冥冥之中。

——《鱼》,鲁伯特?布鲁克

真奇怪,人们总是盲目地相信谚语,哪怕谚语是错的。比如狐狸并不比其他野兽更狡猾,而且比狼或狗要蠢得多;鸽子并不爱好和平。关于鱼的谚语,也更是胡说八道:它并非人们说的那样“冷血”,也体会不到“如鱼得水”的快乐。事实上,没有哪种动物会像鱼类这样,非常容易得传染病。我把新逮到的鸟、爬虫、哺乳动物带回家,从来不会给其他家养的动带来传染病。但是每一条新逮到的鱼,按照惯例,都要先放到一个专门的鱼缸,进行隔离检疫,要不然,不用过多久,鱼缸老住户的鳍上就百分之百会出现可怕的小白斑,那是鱼感染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病的症状。

鱼也不像人们说的那样“冷血”:我对很多动物都非常了解,熟悉它们最私密生活中的举动,熟悉它们战斗中的激情,熟悉它们恋爱中的狂热。但是据我所知,除了野生金丝雀,没有哪种动物的激情能赛过雄性棘鱼、暹罗斗鱼或慈鲷(Cichlid)。没有哪种动物会像棘鱼或斗鱼那样,会因为爱情而判若两人、激情燃烧。纵然是生花妙笔,也无法描绘出恋爱中的雄性棘鱼:体侧是炽热的红色,身体变得玻璃一样透明;背上是彩虹般的蓝绿色,如霓虹灯一般绚丽夺目;眼睛碧绿,宛如两颗翡翠。按照艺术鉴赏的原则,这种颜色搭配很不协调,但在棘鱼身上,却如交响乐一般美妙,因为这首乐曲出自自然之手。

斗鱼身上并不会一直呈现出这么美丽的颜色。这种灰褐色的小鱼习惯收起自己的鳍,不动声色地待在鱼缸的角落。直到另一条不起眼的鱼游过来,双方互相打量一番,才会逐步展示出自身炫目的光彩。红光很快浸透了它们的身体,就像加热而变色的电炉丝一样。鱼鳍也像扇子一样展开,速度是如此之快,人们似乎都能听到“唰”的一声。然后一段激情四射的热舞即将上演,这不是嬉戏之舞,而是最真诚的舞蹈,是关乎一切的生与死之舞。奇特的是,最初很难搞清楚舞蹈的目的,这首爱的序曲究竟是以交配结束呢,还是会迅速演变为一场血战?原来斗鱼识别同类的性别时,不光要用眼睛打量,还要通过对方在这段仪式化的舞蹈中表现出的,与生俱来的反应来判断。

两条素昧平生的斗鱼见面时首先“炫耀”自己,毫无保留地点亮身上的每一块彩斑、鱼鳍上的每一道彩条。在光彩夺目的雄鱼面前,衣着朴素的雌鱼收起鱼鳍,甘拜下风。这时,如果她不愿意交配,就会立即游走。如果她心仪对方,就会扭扭捏捏地游过去,与雄鱼妄自尊大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这时,爱情的仪式拉开帷幕,如果说场面没有雄鱼的战舞那么壮观,但优雅程度足以与其媲美。当两条雄鱼碰面时,才是一场自我炫耀的真正较量。斗鱼的战舞与爪哇人等印尼民族的仪式性舞蹈之间,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人与鱼的每个动作,哪怕是最微小的细节,都符合永恒而古老的法则,每个最不起眼的动作,都有它深刻的符号意义。人与鱼,有着极为相似的风格。在节制的激情中留有奇特的优雅之美。

这么漂亮精致的动作,一定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这种精美源自一种古代仪式。不过,有一点不易察觉:对于人类而言,这种仪式代代相传,已经有1000年的历史;而对于鱼类而言,这是本能活动进化演变的结果,少说也要比人类的仪式古老数百倍。学者对这种仪式的起源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相近物种的类似仪式,结果很说明问题。我们对这些动作进化史的了解,超出对其他本性进化史的了解。让我们回到正题上来,继续讨论雄性斗鱼的战舞。这种舞蹈就像是荷马史诗中英雄之间的口头征讨,也类似于阿尔卑斯山民间的对骂,即便时至今日,周末的时候,阿尔卑斯山民还经常在村里的酒吧吵架。其目的都是恐吓对手,给自己壮胆。斗鱼的战舞前奏时间过长,仪式性很强,它们还大肆炫耀亮丽的颜色和鱼鳍,在外行看来,这种舞蹈并没有浓烈的火药味儿。因为它们太美了,看上去并没有那么凶恶,人们也不愿意承认它们身上英勇无畏的气概,就像人们不愿承认“妩媚”的印尼武士竟然会猎杀人头。但是斗鱼和印尼武士都视死如归,斗鱼之间的战斗往往以其中一方的死亡而告终。准备好厮杀的斗鱼,从刺出第一剑开始,不消几分钟,它们的鳍就被撕开了数道伤口,再过几分钟,立即分晓。和所有会打架的鱼一样,斗鱼的攻击手段是刺剑,而非嘴咬。斗鱼会把嘴张到最大,牙齿正对前方,然后用尽全身力气,撞向对手的身体。斗鱼的撞击特别有力,在混战中,如果有条鱼不慎撞上鱼缸的玻璃,你可以清楚地听到“砰”的一声。自我展示的舞蹈可以延续几个小时,但是如果进入了战斗阶段,只需要几分钟,败者就将躺在箱底,奄奄一息。

——摘自《所罗门王的指环》


前言/序言

序言

康拉德?洛伦茨是当今最杰出的博物学家之一。曾有人称他为现代的法布尔,当然他的研究对象是鸟类和鱼类,而法布尔研究的是昆虫和蜘蛛。不过,洛伦茨的成就更大,因为他不仅像法布尔那样,用别具一格、魅力十足的语言提供了大量新事实和新发现,而且还在动物思维与行为的基础原则和理论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例如,正是因为洛伦茨的研究,我们才知道世上还存在“释放因子”和“印记学习”机制等奇怪的生物现象。

这本书的读者会了解到很多有趣的事情:灰雁的幼雏怎样通过“印记学习”把洛伦茨当作了自己的母亲,寒鸦们(Jackdaw)怎样把他当作领导人和伙伴,却把其他类似于乌鸦的鸟(只要是长翅膀的)作为飞行伙伴,并把洛伦茨家的女仆视为“恋爱对象”;一条斗鱼或狼的某种态度或动作是怎样起到了“释放因子”的作用,促使或禁止同类的其他个体做出战斗反应。通过这些故事,读者了解到的不仅仅是这么多奇怪的事实,还有事实背后最本质的原则。

当然,其他博物学家也进行过类似的研究。我能想到的有:英国的劳埃德?摩根、美国的惠特曼、德国的海因罗特,他们的研究都是开创性的;还有纽约的已故研究者金斯利?诺贝尔,他关于蜥蜴行为的研究很出色;任教于牛津大学的荷兰裔学者延伯根,他对棘鱼(Stickleback)和银鸥“释放因子”的研究很深入;还有西欧和北美的一些鸟类研究者和学生,他们对这些原则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但不争的事实是:洛伦茨比其他人的贡献都大,他确立这些原则并提出了最根本的观点。而且洛伦茨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一项自我委派的工作:真正地了解动物。据我所知,没有哪个生物学家或博物学家能像他这样彻底地了解动物。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让研究对象处于野生的状态,行动完全自由。读者会发现,这么做意味着辛勤的工作和诸多不便——回想起来这工作有时很有趣,但大多数时候却是很尴尬甚至很严酷的。不过,结果表明,洛伦茨的付出和忍受是值得的。而且这么做是必要的,因为多亏了洛伦茨(还有其他动物爱好者和学生)的工作,我们才认识到,只有在完全自由的状态下,动物才会充分地展示它们的本性和行为,充分展示它们的个体多样性。囚笼束缚了动物的思维和身体,严格的试验程序限制了行为的各种可能性;而自由可以释放动物的能力,让观察者能够最全面地研究动物行为。

洛伦茨研究方法的价值,最集中地体现在本书关于寒鸦的那一章——关于社会有机体生活的叙述中,迄今为止这是最具启示性的描述。这些鸟身上体现出奇特的组合:自动反应、智慧和洞察力;其社会行为机制也很有趣,总体而言,这种机制构成了栖息地的法律与秩序,保护了弱小成员的安全(尽管每个具体的行为看起来都没有这些目的);鸟类沟通方式与人类语言的不同;还有一些行为,如果发生在人类身上,可以被称之为“骑士行为”[但是在非社会性的物种里,却全然没有这种行为,比如斑鸠(Turtle-dove),尽管它以温柔著称,却可能会对落败后无处可逃的对手下最恨的毒招];应该把某些生物视为敌人,这一知识被社会化传输,这一特别且我认为是唯一得到证实的事例——凡此种种,从洛伦茨口中娓娓道来,让读者再也不会为把鸟人格化而内疚,同样也不会再犯“机械形成论”的错误,将鸟儿简化为一种反射系统。

不过,洛伦茨的专长不仅仅限于鸟类研究。他对斗鱼和棘鱼繁殖过程的描述同样精辟、精彩——雄鱼怎样战斗与展示;雌鱼有什么样的反应,雄鱼如何照顾自己的孩子。即使鱼类的行为无法达到鸟类行为那样的复杂,肯定也大大超出了大多数人的认识。他描述了雄性斗鱼如何解决冲突,对这种特殊现象做出了完美的科学描述——动物是如何下定决心的,要知道动物心智发展很不健全,不太会做决定。

这些重要而且全新的科学描述不仅通俗易懂,而且生动活泼,因为洛伦茨提供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细节。比如可怜的洛伦茨被迫一连几个小时跪在地上,或者手脚并用地爬来爬去,或者不时嘎嘎大叫,这样他才能充分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一群小鸭子“印记”中的父亲;比如洛伦茨的助手突然意识到自己讲的是灰雁的语言,而不是鸭子的语言,于是立即改口“不,我的意思是呱、呱、呱”;洛伦茨年迈的父亲在户外睡了个午觉,却愤怒地用手提着裤子回到屋里,因为洛伦茨驯养的鹦鹉把他衣服上的所有纽扣都啄掉了——外套的、马甲的、背带的、裤子的纽扣——并把它们摆在地上;在拥挤的火车站台,洛伦茨学鹦鹉连续尖叫(去动物园看过鹦鹉的人都知道这种声音),把空中高飞的鹦鹉召唤到身边——不仅如此,还有很多故事,我一想起就会咯咯笑。

不过我不想横在洛伦茨和读者中间。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完全同意他的观点:他斥责有些人没有想象力、主观狭隘——这些人把丰富而复杂的事物简化为枯燥的元素,还觉得这么做是“科学的”。高等有机体,比如鸟类的大脑,具有丰富的情感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身心复合体,可是,在这些人看来,鸟类的大脑“真的”只是反射机器,就像是配有特殊感觉器官的放大版电线。我也同意洛伦茨的这种观点:他斥责某些没有批到恩准的人,他们一厢情愿地臆测动物具有人类的特征,这些人不仅仅是懒得去理解动物思维和行为与我们人类思维和行为之间有多么大的差别,而且想满足他们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某些冲动,把人类的特征投射给了鸟兽。

洛伦茨所言不虚:事实比任何贫瘠的想象都更出人意料、妙趣横生。其实他还可以说事实也是必要的。不论是物理学与化学的世界,还是地理学和生物学的世界,抑或心理学和行为学的世界,只有我们了解到世界的真相,并直面真相,才能认清自己在世界中的真实地位。只有当我们发现并理解了自然界的真相,我们才能肩负起一项貌似自相矛盾却又必不可少的任务:我们要重新与自然界建立起和谐统一的关系,与此同时,还要维持我们超越于自然之上的状态。洛伦茨等人的工作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与自然界最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动物的关系。

——摘自《所罗门王的指环》


《洛伦茨科普经典系列(套装共5册)》图书简介 《洛伦茨科普经典系列》是一套凝聚了科学探索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精选读物,旨在为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打开认识世界、理解科学的窗口。这套丛书并非孤立地呈现知识点,而是通过深入浅出的叙述,将科学的严谨性与故事的趣味性巧妙融合,引领读者踏上一段段引人入胜的求知之旅。每一本书都凝聚了作者在各自领域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共同构成了一幅宏大的科学图景,让我们得以窥见宇宙的浩瀚、生命的奇妙以及人类智慧的闪光。 第一册:《宇宙的低语:从原子到星系》 本书将带领我们漫步于宏观与微观的边界。从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粒子——原子的奥秘,到孕育生命的恒星,再到广袤无垠的星系,我们将一步步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复杂的物理学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图景。你将了解到,是什么让原子如此稳定,又是怎样的力量驱动着星系的运转。我们将一同探索黑洞的奇特现象,感受宇宙大爆炸的震撼,并思考宇宙的起源与未来。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天文学和物理学的科普,更是对人类在认识宇宙过程中所经历的思考、探索和突破的记录。它会让你重新审视我们所处的渺小之地,同时感受到宇宙无与伦比的壮丽与神秘,激发你对未知世界永不枯竭的好奇心。 第二册:《生命的脉搏:基因、演化与意识的奥秘》 生命,是宇宙中最令人惊叹的现象之一。本书将聚焦于生命的本质,从微小的基因片段到复杂多样的生物演化,再到独一无二的人类意识。我们将深入细胞的王国,了解DNA如何储存着生命的蓝图,以及基因突变如何推动物种的演进。作者将以引人入胜的故事,阐述达尔文的演化论如何改变了我们对生命起源的理解,并探讨自然选择在塑造生命多样性中所扮演的角色。更进一步,本书将触及人类意识的深层奥秘。从神经科学的最新发现,到哲学对意识本质的探讨,我们将一同追溯意识的起源,理解思维的运作机制,并思考人类在生命演化链条中的独特性。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生物学的科普,更是一次关于生命意义的深刻哲学探索,它将让你对生命本身,以及我们作为生命个体所拥有的意识,产生前所未有的敬畏与思考。 第三册:《数字的魔力:信息、算法与人工智能的崛起》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数字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书将揭示数字世界的运作规律,从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到塑造我们生活方式的算法,再到正在深刻改变世界的 人工智能。你将了解到,信息是如何被编码、传输和解码的,以及信息熵的概念如何帮助我们理解数据的复杂性。作者将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解释算法在搜索引擎、社交媒体、金融交易等领域中的应用,揭示其如何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和认知。更重要的是,本书将深入探讨人工智能的原理与发展。从机器学习的基石,到深度学习的突破,再到当前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我们将共同见证人工智能如何一步步走向成熟,并思考其对未来社会的深远影响。本书不仅是关于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入门读物,更是对数字时代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它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当下,并为未来做好准备。 第四册:《地球的脉动:气候、地质与人类的未来》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充满活力而又脆弱的星球。本书将带你走进地球的内心,探索塑造我们星球的强大力量,并反思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我们将深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从炽热的地核到活跃的地幔,再到我们脚下的地壳,理解板块运动如何塑造大陆和海洋。本书将详细阐述气候变化的成因和影响,从温室效应到极端天气事件,我们将看到气候系统是如何失衡的,以及这对全球生态环境带来的挑战。同时,我们将关注地球上的生命如何适应变化的地质和气候条件,并探讨人类活动,如工业化、城市化和资源开发,如何加剧了这些变化。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地理学和环境科学的科普,更是一次关于我们与地球关系的深刻反思,它将激发你对保护地球家园的责任感,并鼓励你思考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第五册:《思想的火花:科学史上的革命与伟人》 科学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无数思想的火花点燃,由一代代科学家接力传承。本书将带你回顾科学史上的关键时刻,探寻那些颠覆性理论和伟大思想家的故事。我们将穿越时空,见证哥白尼的日心说如何挑战地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如何统一了天上的和地上的运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如何重新定义了空间和时间。本书将不仅介绍科学发现本身,更会深入挖掘这些科学革命背后的思想斗争、哲学辩论和实验探索。你将了解,伟大的科学家是如何思考的,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又是如何突破思维的局限,最终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力量。本书是一次对人类智慧的礼赞,它将激励你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并让你相信,思想的力量足以改变世界。 《洛伦茨科普经典系列》是一套内容丰富、视角宏大的科普读物,它以其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叙述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复杂世界、激发无限可能性的绝佳途径。这套丛书将是您开启知识之旅、拓展思维边界的理想选择。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宇宙的奥秘:从大爆炸到黑洞》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作者以一种极其生动且易于理解的方式,带领我们进行了一场横跨时间和空间的史诗级旅行。我一直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充满好奇,但很多科普读物都显得过于晦涩难懂,充满了复杂的数学公式和深奥的物理术语。然而,这本书完全不同。它从我们最熟悉的日常经验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入了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前沿概念。比如,书中描述黑洞的形成过程,不是干巴巴地堆砌定义,而是像讲故事一样,描绘了恒星垂死挣扎的壮丽与悲怆。读到引力波被首次探测到的章节时,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宇宙深处传来的震颤。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回避那些尚未解决的科学难题,比如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本质,而是坦诚地展示了科学家们正在进行的探索和争论,这反而激发了我更强烈的求知欲。这本书的插图和图表设计也极为精妙,用最直观的视觉语言解释了抽象的物理现象,让那些原本遥不可及的宇宙景象变得触手可及。对于任何想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中,提升自己宇宙观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首选。读完后,我再仰望星空时,感受已经完全不同了,那不再是冰冷的黑暗,而是充满了活力与无尽可能的宏大剧场。

评分

我最近沉迷于《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这本书,简直是停不下来!它提供了一种宏大而独特的视角来看待我们这个物种的崛起历程。作者没有仅仅聚焦于某个朝代或某场战役,而是将视野拉伸到智人诞生的那一刻,探讨了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这三大转折点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世界秩序和我们的思维模式。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虚构故事”力量的论述。作者认为,正是人类能够相信并共同构建诸如国家、金钱、法律和宗教这些“想象的现实”,才使得大规模的合作成为可能,从而将我们与其他物种区别开来。这种洞察力极其深刻,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许多社会结构和观念的根基。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停下来,合上书本,消化这些信息。它不像一本传统的历史书那样按时间线索推进,更像是一场关于人类存在的哲学思辨,充满了对未来走向的警示与期盼。这本书的文笔犀利、逻辑严密,充满了一种洞悉世事的清醒与力量,读起来让人感觉不仅是在学习历史,更是在重新审视自己作为“现代人”的定义。它强迫你跳出自身的文化框架,用一种更宏观、更具批判性的眼光看待人类文明的复杂性与局限性。

评分

《非对称战争:现代冲突的新范式》这本书的分析视角极其独特和冷峻。它聚焦于当代世界中,那些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武装组织之间日益拉大的“能力差距”与“战略模糊性”。作者没有沉溺于传统的军事理论,而是从信息战、心理战和低成本颠覆性技术的角度,剖析了为什么传统的大国军事优势正在被非对称策略不断侵蚀。书中对“灰区冲突”的描述尤其引人深思,比如网络攻击、代理人战争和精准的政治干预,这些手段往往避开了传统宣战的门槛,却能造成实质性的战略破坏。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进行一场高级别的战略推演,作者对地缘政治的洞察力令人佩服。他将复杂的国际关系模型简化为易于理解的战略博弈,同时又不失学术的严谨性。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偏向于政策分析报告,数据详实,论证有力,读起来节奏紧凑,充满了紧迫感。它不仅解释了当前的冲突形态,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理解未来国际安全环境的演变提供了一套全新的分析框架,让人在深思之余,对世界局势的判断也更加成熟和务实。

评分

我最近读完的《艺术的终结:后现代主义与美学的消亡》这本书,实在太考验读者的思维定式了。这并非一本轻松愉快的读物,它需要你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和极大的耐心去阅读。作者深入剖析了自二战后,艺术如何从追求“再现”和“崇高”的美学标准,逐渐转向对意义本身的解构和对媒介本身的关注。他分析了杜尚的现成品、波普艺术的挪用策略,以及当代艺术中那种看似荒谬实则深刻的实验。这本书的论述非常密集,充满了对哲学流派和艺术运动的交织引用,风格偏向学院派,但其核心论点却极具颠覆性:当艺术失去了其固有的边界和目的性时,我们该如何评价它?读完这本书,再去参观现代艺术展览时,我的体验彻底改变了。我不再单纯地追求“美感”,而是开始思考艺术家在创作时对“艺术”这个概念本身的挑战。它成功地撕开了许多艺术表象下的意识形态和权力结构,让我意识到,审美判断从来都不是客观的,而是深受时代思潮影响的产物。对于那些对当代艺术感到困惑不解,但又渴望理解其背后逻辑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把强有力的钥匙。

评分

《基因传:众生之源》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简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科学侦探之旅。它不仅仅是关于DNA结构的科普,更是将现代遗传学的发展史,还原成了一部充满个人奋斗、学术竞争与突破性发现的精彩剧目。从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到沃森和克里克在剑桥的那间简陋实验室里灵光乍现的瞬间,作者对每一个关键人物的刻画都栩栩如生,充满了人情味。我尤其喜欢它对科学伦理困境的探讨。随着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的飞速发展,书中所讨论的关于“设计婴儿”、“遗传病的消除”以及“人类进化的方向”等议题,不再是遥远的科幻,而是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科学进步带来的巨大责任。书中的生物学概念,比如基因表达、表观遗传学等,都通过精妙的比喻和案例被解释得清清楚楚,即使是对生物学一窍不通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节奏。这本书让我对生命本身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敬畏感,同时也对人类未来掌握“生命代码”的权力感到一丝谨慎的兴奋。这是一本集历史性、科学性和哲学性于一体的杰作。

评分

还不错,质量挺好的。。。。等着看,哈哈

评分

不错的东东,孩子喜欢,京东物流快!

评分

动物行为研究者不需要戴上所罗门王的指环便能听懂动物们的语言。鸽子和麋鹿是凶残的,老鹰是呆萌的,狮子是懒惰的,而乌鸦和狼是最懂得自我约束的

评分

帮朋友买的希望她喜欢。看着质量没得说

评分

书已看完,内容丰富,字体清晰,物流给力

评分

618活动买书,很划算。

评分

在京东购物多年,花钱无数,集下太多未评价商品,为了节约时间成本,只要满意的,就是这条。不满意的,会单独写下自己的观点。

评分

质量非常好,与卖家描述的完全一致,非常满意,真的很喜欢,完全超出期望值, 发货速度 非常快,包装非常仔细、严实, 物流公司服务 态度很好,运送速度很快,很满意的 一次购物

评分

内容有趣,印刷还可以,只是没想到是小小的一本,我还以为是什么大部头科普作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