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卷》对21世纪以来地处武陵山区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政治、文化、经济、教育、宗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对其发展作出了评价。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山水长阳: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
一 长阳县的生态基础和资源环境条件
(一)山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脆弱性
(二)县境内的水文环境与水利资源
(三)人口与资源利用方式的变迁
二 长阳县的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实践
(一)林业重点工程
(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三)生态治理的推进
三 长阳县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一)特色经济的两个典型个案:高山蔬菜种植与网箱养鱼
(二)县域内突出的自然灾害
(三)县域生态评估与对策建议
第二章 族群关系的历史演变与当代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一 “蛮左”与“夏人”:县域历史上的早期人群及其关系
二 “土家”与“客家”:宋元明清时期长阳之民族关系
三 结构性的事件:民族身份的确认
四 “土家族”与“汉族”:长阳当代的民族关系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民族关系的总体印象与发展趋势
(三)民族交往
(四)民族通婚
(五)民族意识
(六)民族权利
五 结语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及实践特色
一 土家族民族身份的确认:长阳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起点
(一)全县民族人口成分的核定与申请成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二)全县干部民族成分的复核与长阳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肇始
二 制度规范与自身调适:长阳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运行
(一)制度规范: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自治权的含义
(二)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完善与实施:长阳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主要抓手
(三)区域整合:长阳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内在机制
三 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长阳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实践中的特色与意义
第四章 长阳特色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及实践特色
一 长阳特色经济的产业化发展
(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二)高山蔬菜产业的发展
(三)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四)柑橘产业的发展
(五)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
(六)魔芋产业的发展
(七)药材产业的发展
(八)茶叶产业的发展
二 长阳特色经济的实践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之路
(一)一村一品(多品):基于资源环境与生态肌理的生产基地建设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发展的“引擎”
(三)品牌培育之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四)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第五章 长阳扶贫与人口流动
一 长阳县贫困人群的瞄准与精准减贫
(一)全国农村扶贫战略瞄准目标的变化
(二)长阳县扶贫瞄准机制的建立
(三)长阳县精准扶贫的成效
(四)精准扶贫的现实问题与应对
二 长阳县的人口流动
(一)长阳县的人口流动变迁
(二)长阳县的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
(三)长阳县农村贫困家庭的劳动力转移
第六章 家园空间的再生产:长阳清江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研究
一 清江水利移民安置群体的形成、分化与社会网络关系
(一)移民安置群体的形成及特点
(二)移民安置群体的分化
(三)移民安置群体的社会网络关系
二 移民安置群体家园空间再生产的动力机制
(一)政府的规划、安置与补偿
(二)政府安置与移民自力更生相结合
(三)移民群体中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四)移民搬迁、水电工程建设等的带动
三 家园空间再生产的阻碍因素与移民贫困人口的形成
(一)新型劳动力缺乏,生产方式衔接不畅
(二)用于生产的物力财力难以积累,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
四 移民安置中矛盾问题的表现、根源与实质及相关的对策建议
第七章 传承与建构:长阳民族民间文化的变迁
一 基底:长阳文化的历史与格局
(一)区域边缘和民族走廊地带的长阳文化
(二)传说时期至清代中期长阳文化的历史变迁
(三)主位书写:清末民国时期的长阳文化意象
二 发掘:民族识别背景下的长阳文化
(一)族源地“武落钟离山”的发现
(二)长阳文化“老三宝”的确定: 山歌、南曲和巴山舞
(三)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长阳模式”
(四)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动力与流变
三 重塑:旅游主因背景下的长阳文化
(一)“土家源”意象下“廪君神话”的再生和传播
(二)长阳文化“新三宝”:奇石、根雕和盆景
(三)民族文化视图化与产业化
(四)价值:文化崛起的“长阳模式”
四 构想:长阳文化的现代性建构
第八章 宗教组织及其管理
一 四大宗教现状
(一)佛教
(二)道教
(三)天主教与基督教
二 宗教事务的管理
(一)当地宗教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二)宗教管理的对策及措施
三 宗教发展趋势及思考
附录一 山水的“命运”——鄂西南清江流域发展中的“双重脱嵌”
附录二 教育生境的构建与优化:长阳民族文化校园传承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
后记
精彩书摘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卷》:
第三,积极引导基督教开展对外友好往来活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长阳县基督教会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往,服务“两个文明”建设。在对外友好交往中,本着“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在“互相尊重、互不干涉、互不隶属”的前提下,加强与海外友好教会的联系。几年来,长阳基督教会接待了港、澳、台教会友好人士一百余人次。既加强了教会间的交流,又促进了长阳旅游事业的发展及对外文化交流,提高了长阳在境外的知名度。澳门基督教宣道堂蓝钦文牧师多次来长阳访问。经由宜昌教会联络,美国的江保罗牧师、台湾的张茂松牧师等,都来长阳进行访问、旅游,还为长阳教会及贫困学习捐助了大量资金。
另外,2000年4月,长阳基督教会派代表参加了监利、沙市等教堂的献堂典礼活动,彼此间增进了友谊。2002年4月,韩国圭山教会的教友葵圭亮先生,向长阳基督教会捐助电脑、打印机各一台,现金6万元。2002年6月,宜昌市基督教会组织宜昌地区的教牧同工到福建省福清市与其当地教会及同工进行交流,相互学习。长阳县教会派胡志林牧师参加r此次活动,还参观了厦门市基督教会的竹树堂,促进了长阳教会与其他省市教会间的友好交流。2012年4月14日,长阳县基督教堂献堂10周年庆典,湖北省基督教两会的代表丁江华牧师、彭荣桥牧师,及周边省区的代表参加了仪式。
……
前言/序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在世界上赢得广泛赞誉。丰富多彩的成功实践推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也为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沃土。时代呼唤理论创新,实践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中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工作,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快速发展和剧烈社会转型,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的创新,而扎扎实实开展调查研究则是推进民族研究事业适应时代要求、实现理论创新、服务发展需要的基本途径。
早在20世纪50年代,应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民族识别之需,我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与语言调查,今称“民族大调查”。这次大调查搜集获取了大量有关民族地区社会历史的丰富资料,形成300多个调查报告。在此次调查的基础上,整理出版了400余种、6000多万字的民族社会历史建设的巨大系统工程——《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为党和政府制定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方针,在民族地区开展民主改革和推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新中国民族研究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各民族逐渐摆脱了贫困落后的生产生活状态,正在向文明富裕的现代化社会迈进。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各民族之间以及不同民族地区之间经济社会的发展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问题以及各种社会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生态问题,日益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紧迫问题。深入民族地区开展长期、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把握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是时代赋予民族学工作者的使命。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一直把调查研究作为立所之本。1956年成立的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和1958年成立的民族研究所(1962年两所合并),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第一次民族大调查催生的结果。作为我国多学科、综合性、国家级的民族问题专业研究机构,民族所非常重视田野调查,几代学人已在中国各民族地区近1000个点进行过田野调研。20世纪90年代,民族所进行了第二次民族地区典型调查,积数年之功完成了20余部调研专著。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更好地贯彻党中央对我院“三个定位”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主攻方向,民族所集思广益,经过反复酝酿、周密论证,组织实施了“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这是我国民族学研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在充分利用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展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与语言调查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次民族大调查将选择60-70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包括城市、县旗或民族乡)作为调查点,围绕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大文明建设而展开,计划用4-5年的时间,形成60-70个田野调查报告,出版50部左右的田野民族志专著。民族调查是一种专业性、学科性的调查,但在学科分化与整合均非常明显的当代学术背景下,要通过调查研究获得开拓性的成果,除了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外,还需结合社会学问卷调查方式和国情调研、社会调查方式,把静态与动态、微观与宏观、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典型与一般有机结合起来,突出调查研究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区域性。这是新时期开展民族大调查的新要求。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卷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卷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