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校注与验案

四圣心源校注与验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黄元御 著
图书标签:
  • 心学
  • 理学
  • 程朱理学
  • 四圣书
  • 校注
  • 验案
  • 明代
  • 学术
  • 文化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8199932
版次:1
商品编码:1210872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76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中医临床人员、中医经典研究人员、中医火神派研究人员、中医爱好者

  本书是著名中医专家赵文举和他的学生吕宇剑的研究之作,该书为木刻字体。赵文举对黄元御学术思想进行了全面的点评和介绍。附有赵老的临床验案,每个都很精彩。

内容简介

  《四圣心源》是清代著名的医家黄元御的经典著作,一直是中医类图书的热点。这类图书的读者对象比较确定,多为临床应用者。目前市场上的图书也有很多,但是多为《四圣心源》白话解以及整理类。本书将以《四圣心源》为蓝本,先行点校,然后辅以在国内研究*有影响的赵文举老先生的临证效验医案,这样,将黄元御的《四圣心源》与临床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指导临床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作者简介

  作者为著名中医专家赵文举和他的学生,赵文举毕生研究黄元御思想,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撰写了很多中医专著,对黄元御学术思想有独到的研究,在业内很有影响。作者受赵文举的影响,对黄元御的思想研究比较深入,撰写了此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目录

四圣心源原文及校注

四圣心源自叙………………………… 011

阳湖张琦序…………………………… 013

丹徒赵克宣序………………………… 015

丹徒赵克宜序………………………… 016

长沙徐树铭序………………………… 018

湘潭欧阳兆熊序……………………… 020

长沙黄济序…………………………… 022

完颜崇实序…………………………… 023

吴郡顾复初序………………………… 025

江夏彭崧毓序………………………… 027

吴县曹元恒序………………………… 029

四圣心源卷一

天人解………………………………… 030

阴阳变化… ………………………… 030

五行生克… ………………………… 031

藏府生成… ………………………… 031

气血原本… ………………………… 032

精神化生… ………………………… 032

形体结聚… ………………………… 032

五官开窍… ………………………… 033

五气分主… ………………………… 033

五味根原… ………………………… 034

五情缘起… ………………………… 034

精华滋生… ………………………… 035

糟粕传导… ………………………… 035

经脉起止… ………………………… 036

奇经部次… ………………………… 037

营气运行… ………………………… 037

卫气出入… ………………………… 038

四圣心源卷二

六气解………………………………… 039

六气名目… ………………………… 039

六气从化… ………………………… 039

六气偏见… ………………………… 040

本气衰旺… ………………………… 041

厥阴风木… ………………………… 041

少阴君火… ………………………… 042

少阳相火… ………………………… 043

太阴湿土… ………………………… 043

阳明燥金… ………………………… 044

太阳寒水… ………………………… 045

六气治法… ………………………… 046

治厥阴风木法……………………… 046

治少阴君火法……………………… 046

治少阳相火法……………………… 046

治太阴湿土法……………………… 046

治阳明燥金法……………………… 046

治太阳寒水法……………………… 046

四圣心源卷三

脉法解………………………………… 047

寸口脉法… ………………………… 047

寸口人迎脉法… …………………… 048

三部九候脉法… …………………… 049

藏府脉象… ………………………… 049

四时脉体… ………………………… 049

真藏脉义… ………………………… 050

浮沉大小… ………………………… 051

二十四脉… ………………………… 052

浮沉………………………………… 052

迟数………………………………… 052

滑涩………………………………… 053

大小………………………………… 053

长短………………………………… 054

缓紧………………………………… 054

石芤………………………………… 055

促结………………………………… 055

弦牢………………………………… 056

濡弱………………………………… 056

散伏………………………………… 057

动代………………………………… 058

四圣心源卷四

劳伤解………………………………… 059

中气… ……………………………… 059

黄芽汤……………………………… 060

阴阳… ……………………………… 060

阴虚… ……………………………… 061

地魄汤……………………………… 061

阳虚… ……………………………… 061

天魂汤……………………………… 061

阴脱… ……………………………… 062

乌肝汤……………………………… 062

阳脱… ……………………………… 062

兔髓汤……………………………… 063

精神… ……………………………… 063

神惊… ……………………………… 063

金鼎汤……………………………… 064

精遗… ……………………………… 064

玉池汤……………………………… 065

灵雪丹……………………………… 065

气血… ……………………………… 066

气滞… ……………………………… 066

下气汤……………………………… 067

气积… ……………………………… 067

达郁汤……………………………… 067

血瘀… ……………………………… 068

破瘀汤……………………………… 068

血脱… ……………………………… 068

衄血… ……………………………… 069

仙露汤……………………………… 069

吐血… ……………………………… 069

灵雨汤……………………………… 070

白茅汤……………………………… 071

便血… ……………………………… 071

桂枝黄土汤………………………… 071

溺血… ……………………………… 071

宁波汤……………………………… 072

四圣心源卷五

杂病解上……………………………… 073

鼓胀根原… ………………………… 073

气鼓… ……………………………… 074

桂枝姜砂汤………………………… 074

瓜蒂散……………………………… 074

水胀… ……………………………… 075

苓桂浮萍汤………………………… 075

苓桂阿胶汤………………………… 076

噎膈根原… ………………………… 076

苓桂半夏汤………………………… 077

反胃根原… ………………………… 078

姜苓半夏汤………………………… 078

消渴根原… ………………………… 078

肾气丸……………………………… 079

猪苓汤……………………………… 079

桂附苓乌汤………………………… 080

颠狂根原… ………………………… 080

苓甘姜附龙骨汤…………………… 081

丹皮柴胡犀角汤…………………… 081

痰饮根原… ………………………… 081

姜苓半夏汤………………………… 082

咳嗽根原… ………………………… 082

姜苓五味细辛汤…………………… 083

肺痈根原… ………………………… 083

苏叶橘甘桔汤……………………… 084

二白散……………………………… 084

葶苈大枣泻肺汤…………………… 084

四圣心源卷六

杂病解中……………………………… 085

腹痛根原… ………………………… 085

姜苓桂枝汤………………………… 085

柴胡桂枝鳖甲汤…………………… 085

腰痛根原… ………………………… 086

桂枝姜附阿胶汤…………………… 087

奔豚根原… ………………………… 087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087

桂枝加桂汤………………………… 088

奔豚汤……………………………… 088

龙珠膏……………………………… 088

瘕疝根原… ………………………… 088

茱萸泽泻乌头桂枝汤……………… 089

蜘蛛散……………………………… 089

积聚根原… ………………………… 089

化坚丸……………………………… 090

化坚膏……………………………… 090

蛔虫根原… ………………………… 091

乌苓丸……………………………… 091

便坚根原… ………………………… 091

阿胶麻仁汤………………………… 092

肉苁蓉汤…………………………… 092

泄利根原… ………………………… 092

苓蔻人参汤………………………… 093

痢疾根原… ………………………… 094

桂枝苁蓉汤………………………… 094

淋沥根原… ………………………… 095

桂枝苓泽汤………………………… 095

四圣心源卷七

杂病解下……………………………… 097

中风根原… ………………………… 097

桂枝乌苓汤………………………… 097

黄芪姜苓汤………………………… 098

葶苈散……………………………… 099

历节根原… ………………………… 099

桂枝芍药知母汤…………………… 099

痉病根原… ………………………… 100

栝蒌桂枝汤………………………… 100

葛根汤……………………………… 100

湿病根原… ………………………… 101

茵陈五苓散………………………… 101

元滑苓甘散………………………… 101

苓甘栀子茵陈汤…………………… 102

黄疸根原… ………………………… 102

榖疸… ……………………………… 102

酒疸… ……………………………… 103

色疸… ……………………………… 103

甘草茵陈汤………………………… 103

茵陈五苓散………………………… 103

硝黄栀子汤………………………… 103

栀子大黄汤………………………… 104

元滑苓甘散………………………… 104

暍病根原… ………………………… 104

人参白虎汤………………………… 105

霍乱根原… ………………………… 105

桂苓理中汤………………………… 105

痎疟根原… ………………………… 105

温疟… ……………………………… 106

瘅疟… ……………………………… 106

牝疟… ……………………………… 106

柴胡栝蒌干姜汤…………………… 106

柴胡桂枝干姜汤…………………… 107

白虎桂枝柴胡汤…………………… 107

减味鳖甲煎丸……………………… 107

伤风根原… ………………………… 107

紫苏姜苓汤………………………… 108

齁喘根原… ………………………… 108

紫苏姜苓汤………………………… 108

四圣心源卷八

七窍解………………………………… 110

耳目根原… ………………………… 110

目病根原… ………………………… 110

疼痛… ……………………………… 111

柴胡芍药丹皮汤…………………… 112

百合五味汤………………………… 112

百合五味姜附汤…………………… 112

茯泽石膏汤………………………… 112

桂枝丹皮首乌汤…………………… 112

桂枝菖蒲汤………………………… 112

乌梅山萸汤………………………… 113

姜桂参苓首乌汤…………………… 113

芍药枣仁柴胡汤…………………… 113

耳病根原… ………………………… 113

疼痛… ……………………………… 114

柴胡芍药茯苓汤…………………… 114

苓泽芍药汤………………………… 114

参茯五味芍药汤…………………… 114

鼻口根原… ………………………… 114

鼻病根原… ………………………… 115

桔梗元参汤………………………… 116

五味石膏汤………………………… 116

黄芩贝母汤………………………… 116

苓泽姜苏汤………………………… 116

口病根原… ………………………… 116

甘草黄芩汤………………………… 117

贝母元参汤………………………… 117

桂枝姜苓汤………………………… 117

舌病… ……………………………… 117

芩连芍药汤………………………… 118

桂枝地黄汤………………………… 118

牙痛… ……………………………… 118

黄芩石膏汤………………………… 118

柴胡桃仁汤………………………… 119

咽喉… ……………………………… 119

甘草桔梗射干汤…………………… 119

贝母升麻鳖甲汤…………………… 119

声音… ……………………………… 120

茯苓橘皮杏仁汤…………………… 120

百合桔梗鸡子汤…………………… 120

须发… ……………………………… 120

桂枝柏叶汤………………………… 121

四圣心源卷九

疮疡解………………………………… 122

痈疽根原… ………………………… 122

桂枝丹皮紫苏汤…………………… 123

丹皮黄芪汤………………………… 123

排脓汤……………………………… 123

桂枝人参黄芪汤…………………… 123

黄芪人参牡蛎汤…………………… 124

仙灵膏……………………………… 124

大黄牡丹汤………………………… 124

参芪苓桂干姜汤…………………… 124

仙掌丹……………………………… 124

瘰疬根原… ………………………… 124

柴胡芍药半夏汤…………………… 125

癞风根原… ………………………… 125

紫苏丹皮地黄汤…………………… 126

痔漏根原… ………………………… 126

茯苓石脂汤………………………… 127

四圣心源卷十

妇人解………………………………… 128

经脉根原… ………………………… 128

闭结… ……………………………… 129

桂枝丹皮桃仁汤…………………… 130

崩漏… ……………………………… 130

桂枝姜苓汤………………………… 130

桂枝姜苓牡蛎汤…………………… 130

先期后期… ………………………… 131

桂枝姜苓汤………………………… 131

姜苓阿胶汤………………………… 131

结瘀紫黑… ………………………… 131

苓桂丹参汤………………………… 131

经行腹痛… ………………………… 131

苓桂丹参汤………………………… 132

归地芍药汤………………………… 132

热入血室… ………………………… 132

柴胡地黄汤………………………… 132

杂病根原… ………………………… 132

带下… ……………………………… 133

温经汤……………………………… 133

骨蒸… ……………………………… 133

苓桂柴胡汤………………………… 134

胎妊解… …………………………… 134

结胎… ……………………………… 134

豆蔻苓砂汤………………………… 135

堕胎… ……………………………… 135

姜桂苓参汤………………………… 136

胎漏… ……………………………… 136

桂枝地黄阿胶汤…………………… 136

桂枝茯苓汤………………………… 136

产后根原… ………………………… 137

桃仁鳖甲汤………………………… 137

桂枝丹皮地黄汤…………………… 137

桂枝栝蒌首乌汤…………………… 137

葛根首乌汤………………………… 138

桂枝茯苓人参汤…………………… 138

苁蓉杏仁汤………………………… 138

姜桂苓砂汤………………………… 138

临证验案

例1:黄芽汤加味愈水肿案… ………… 141

例2:玉池汤、地魄汤合方愈梦遗案…… 141

例3:金鼎汤愈梦魇案… ……………… 142

例4:柴胡桂枝鳖甲汤愈胃痞案… …… 142

例5:桂枝苓泽汤加味愈癃闭案… …… 143

例6:苓蔻人参汤愈泄泻案… ………… 144

例7:人参达郁下气汤愈胸痹心痛案…… 145

例8:紫苏姜苓汤愈哮喘案… ………… 147

例9:柴胡芍药半夏汤愈瘰疬案… ……

147 例10:天魂汤愈阳虚案………………… 148

例11:桂枝姜苓汤愈口疮案…………… 149

例12:苓桂浮萍汤、苓桂阿胶汤

合方化裁愈肾病综合征案……… 150

例13:达郁汤合桂枝苓砂汤愈

肝硬化案………………………… 152

例14:甘桔射干汤合贝母升麻鳖甲汤

愈咽喉病案……………………… 153

例15:桂枝柏叶汤愈脱发案…………… 155

例16:苓桂丹参汤愈痛经案…………… 155

例17:桂枝姜苓牡蛎汤加味

愈经漏案………………………… 156

例18:二术龙眼汤愈不孕症案………… 157

例19:豆蔻苓砂汤合干姜人参半夏丸

愈妊娠恶阻案…………………… 158

例20:姜桂苓参汤金匮白术散愈滑

胎案……………………………… 160

例21:柴胡桂枝鳖甲汤合柴胡芍药

半夏汤愈乳癖案………………… 161

例22:桂枝姜附阿胶汤愈腰痹痛案…… 162

例23:金鼎汤合大建中汤愈腹型

癫痫案…………………………… 163

例24:桂枝丹皮桃仁汤愈闭经案……… 165

例25:化坚丸加味愈子宫肌瘤案……… 166

例26:温经汤合甘麦大枣汤

愈围绝经期综合征案…………… 168

例27:乌梅丸化裁调控糖尿病案……… 171

例28:姜苓半夏汤合外台茯苓饮化裁

治疗高脂血症案………………… 173


《四圣心源校注与验案》一书,深入探究了医圣张景岳所著《四圣心源》的精髓。本书并非简单地收录原著,而是以严谨的校勘学态度,对《四圣心源》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校注,力求还原其最原始、最准确的面貌。校注过程不仅辨别了历代传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讹误,还对原文的字词、句读、注释等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和阐释,为读者理解原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圣心源》作为中医界的一部瑰宝,其核心思想围绕着“火”与“水”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作用展开,深刻阐释了阳气的重要性,以及肾水与心火之间的动态平衡。本书的校注部分,正是围绕这一核心,对书中关于命门、三焦、肾、心等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治疗原则进行了深入解读。例如,对于书中关于“命门为水火之宅”的论述,校注者不仅解释了其字面意义,更结合历代医家对此的理解,梳理了其在不同学派中的发展演变,力求让读者明白命门在生命活动中不可替代的枢纽地位。 除了对原文的校注,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丰富的验案分析。作者并非孤立地展现《四圣心源》的理论,而是通过大量临床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这些验案的选择具有代表性,涵盖了内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真实反映了运用《四圣心源》理论指导临床所取得的疗效。 在验案的呈现上,本书遵循了严谨的医学记录规范。每一个案例都包含了详细的病史采集、症状体征描述、诊断依据、治疗过程以及疗效评价。作者会清晰地指出,在具体的病例中,是如何运用《四圣心源》中的某一理论、某一药物或某一处方来遣方用药、调整治法的。例如,当遇到阳虚水泛的病证时,验案会详细展示如何根据《四圣心源》中关于“火不暖水”的病机分析,选用温阳利水之品,并解释为何选用某些特定的药物组合。 更重要的是,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验案,而是对每一个验案都进行了深入的“校注与解读”。这意味着,对于每一个成功治愈的案例,作者都会回溯其理论依据,分析其遣方用药的合理性,并探讨其与《四圣心源》原文中相关理论的契合度。这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模式,极大地增强了本书的说服力和实用性。读者可以通过这些鲜活的案例,深刻理解《四圣心源》的临床应用价值,学习如何将古老的医学智慧转化为实际的治疗手段。 本书的校注部分,也贯穿了对验案的阐释。当验案中涉及到某些复杂的病证或治疗手法时,作者会适时地回顾《四圣心源》原文的相关论述,并对其进行补充和说明,使得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易于读者理解。例如,在某个案例中,可能涉及到复杂的温阳散寒方剂,作者就会在验案分析中,引用《四圣心源》中关于寒邪侵袭、阳气受损的论述,并详细解释方中各味药物的药性、君臣佐使配伍关系,以及其如何针对病机进行治疗。 本书的另一层价值在于其对中医传承的贡献。通过严谨的校注,本书为保护和传承《四圣心源》这一中医经典提供了可靠的文本。而丰富的验案,则是在传承经典理论的同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展示了中医理论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前景。它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本指导临床实践的实用手册,对于中医专业学生、年轻医生以及对中医理论感兴趣的读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而言之,《四圣心源校注与验案》是一部集学术严谨性、临床实用性和传承价值于一体的中医著作。它不仅是对《四圣心源》这部经典文献的深入挖掘和解读,更是通过鲜活的临床案例,展现了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和生命力。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去理解和应用张景岳医圣的学术思想,对于推动中医理论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市面上关于《四圣心源》的书籍不在少数,但真正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却不多。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它的名字。《四圣心源》本身就带着一种哲学的高度和医学的深度,而“校注与验案”则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严谨性。我期待它能够真正地“校注”出原著的精髓,让那些晦涩的文字变得通俗易懂,同时,通过“验案”部分,我希望能够看到《四圣心源》的生命力,看到它如何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发挥作用。我不是一个专业的中医人士,但我一直对中医的智慧充满敬意,也渴望能够通过更接地气的方式去了解和学习。这本书的出现,似乎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种,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的书籍。

评分

作为一个对中医经典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常常在阅读古籍时感到力不从心,不是因为理论本身的晦涩,而是因为版本差异、注释不足,或者缺乏实际案例的支撑,导致理解上总隔靴搔痒。这本《四圣心源校注与验案》的出现,则让我看到了希望。封面设计上的“校注”二字,预示着其对原文的精细打磨,能帮助我克服因古籍版本流传带来的疑难杂症;而“验案”的加入,更是直击我的痛点,我深知理论离不开实践,好的案例能够极大地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提供可供借鉴的临床思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不仅讲解《四圣心源》的深奥理论,更能通过一个个真实的临床故事,将这些理论具象化,让我感受到中医的魅力,也为我日后的学习提供坚实的指导。

评分

初拿到这本《四圣心源校注与验案》,最先吸引我的便是其排版的精良。纸张的质感极佳,触感温润,翻阅时没有丝毫的涩滞感。装帧牢固,即使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散架,这对于一本需要反复钻研的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我之所以选择购买这一版本,是因为“校注”二字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古籍的流传过程中,难免会有讹误和脱漏,而一本精心校注的版本,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原文的面貌,避免误读。再加上“验案”部分,这简直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美范例。我曾经读过一些中医古籍,虽然理论体系令人神往,但往往缺乏具体的临床指导,读起来总有些纸上谈兵的感觉。而这本《四圣心源校注与验案》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我非常期待通过书中丰富的验案,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四圣心源》的论述,学习如何在实际的医疗实践中运用这些宝贵的医学知识。

评分

我一直认为,学习中医古籍,最重要的不是看它有多少晦涩的理论,而是看它能否解决实际的临床问题。而这本《四圣心源校注与验案》恰恰给我一种这样的感觉,它似乎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耐心细致地传授他的临床心得。封面上的“校注”两个字,就足以说明编者在还原原著和纠正讹误上所做的努力,这让我对书的严谨性充满了信心。而“验案”部分,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这才是真正能够检验理论价值的关键所在。我非常好奇,张景岳的“四圣心源”理论,在当时的医家手中是如何被解读和运用的,又是如何通过这些具体的病例,展现出其独特的疗效。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这本书,去感受那些鲜活的临床故事,去学习那些精妙的辨证论治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古朴沉静的气息,淡雅的色彩搭配上经典的字体,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底蕴。我本身对中医的某些古籍就颇有兴趣,特别是那些流传已久,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著作。最近偶然了解到《四圣心源》,据说此书是明代医家张景岳所著,张氏医说博大精深,历来备受推崇。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其精髓的读物,而这本《四圣心源校注与验案》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从封面就能预见到,这不仅仅是一本原著的呈现,更包含了严谨的校勘和详实的验案,这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学习路上的明灯。校注部分能够帮助我辨析字句,理解原文的微言大义;而验案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途径,能够让我看到这些古老的医理是如何在临床上发挥作用,治愈疾病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张景岳的医学世界,领略“四圣心源”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医的博大精深。

评分

老公让我买的,为了身体多研究下中医,这本书好在还有实例可以参考,准备好好学习下

评分

同样的价钱绝对选择京东,物流快包装好!

评分

期待能有所得

评分

书不错,有点难度

评分

排版太差,字小,紧凑,看着拥挤,不舒服。

评分

好评好评好评

评分

黄元御的四圣心源是很不错的书,京东自营值得信赖。

评分

书不错,有点难度

评分

期待能有所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