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从电视文艺概念内涵的流变切入,并从理论梳理和实践总结两个维度讲述电视文艺从简到繁的发展历程和创作必备的基础知识。
本书共分为电视文艺节目形态、电视文艺栏目发展、电视文艺专题、电视文艺晚会形态、电视文艺节目的社会化与活动化和电视剧的成熟与市场化六个篇章,辅之以典型电视文艺节目和“现象级”电视综艺节目的案例分析,旨在为文艺、综艺、娱乐等节目的创作提供专业基础。
作者简介
游洁,女,四川人,1963年生。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文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主讲电视文艺编导、电视节目主持、电视节目策划等课程。主要理论著作有《电视文艺节目的创作》《电视节目主持新论》《电视媒体策划新论》等。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并在国家报刊和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专业论文。教学之余,长期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编导、主持等多方位实践,深入了解创作一线的现状,组织和参与针对各电视台、频道和具体节目的策划,并经常担任全国电视节目评奖的评委。
目录
绪论 电视文艺概念内涵的流变 / 001
一、以直播社会文艺原型为主 / 001
二、电视文艺节目个性的形成 / 002
三、电视综艺节目的成熟与大发展 / 002
四、产业化背景下各类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 / 003
第一章 电视文艺初创期的节目形态 / 005
第一节?电视文艺直播阶段的节目形态 / 005
一、文艺本体进入电视 / 005
二、“本体性”与“电视化”的差异 / 007
第二节?电视直播时期的典型文艺节目形态 / 009
一、现场转播 / 009
二、直播电视剧 / 010
三、文艺专栏 / 011
四、文艺专题 / 012
五、电视文艺晚会 / 013
第三节?“文化大革命”期间电视文艺的主要节目形态 / 014
第二章?电视剧的成熟与市场化 / 017
第一节?电视剧形态的重建 / 017
一、单本剧跟随电影起步 / 017
二、电视意识的觉醒 / 018
第二节?电视剧形态的成熟 / 021
一、电视剧形态的拓展 / 021
二、市场意识对电视剧形态的影响 / 023
第三节?市场化背景下的电视剧典型形态 / 025
一、主旋律电视剧 / 026
二、古装剧——戏说历史剧 / 027
三、涉案剧 / 029
四、谍战剧 / 030
五、武侠剧 / 031
六、言情剧——道德(家庭)伦理剧 / 032
七、青春偶像剧 / 033
八、穿越剧 / 034
九、情景喜剧——栏目剧 / 035
第三章?电视文艺栏目的发展 / 039
第一节?栏目的概念及样式的建立 / 039
一、栏目的概念 / 039
二、作为运作与管理机制的“栏目化” / 040
三、作为节目形态的“栏目” / 042
第二节?综艺栏目的成型与兴盛 / 043
一、综艺节目的迅速发展 / 043
二、综艺栏目经典模式的建立 / 044
三、综艺栏目的普遍化 / 045
第三节?市场化趋势下电视文艺栏目形态的变化 / 046
一、以“专业化”完善节目形态 / 047
二、专业栏目支撑专业化频道 / 048
三、频道大战催生栏目的“大众化”与“娱乐化” / 049
第四节?市场化导向下电视综艺栏目的变化 / 060
一、新形态轮番引领潮流 / 060
二、专业化频道竞争时代到来 / 065
第五节?近年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娱乐栏目形态 / 073
一、综艺娱乐栏目 / 073
二、竞技栏目 / 074
三、益智栏目 / 075
四、才艺竞秀栏目 / 075
五、婚恋交友栏目 / 076
六、脱口秀栏目 / 077
第四章?电视文艺晚会形态的发展 / 078
第一节?电视综艺晚会的成型 / 079
一、电视综艺晚会的初创 / 079
二、电视化晚会理念的落实 / 086
第二节?电视晚会的成熟与繁盛 / 088
一、队伍专业,领导重视 / 088
二、分众化背景下的专业拓展 / 093
三、打造盛世华章,形态充分完善 / 095
第三节?新世纪以来电视晚会的变化 / 102
一、晚会板块清晰,市场趋势渐显 / 102
二、室内外形态进一步分立,综艺与专题思路各显 / 106
三、尝试技术创新,冲击视觉极限 / 111
第四节?产业化背景下电视晚会的常见形态 / 122
一、综艺晚会 / 122
二、专业晚会 / 124
三、专题晚会 / 125
第五章?电视文艺专题 / 130
第一节?电视文艺专题的概念及基本形态 / 130
一、电视文艺专题的概念 / 130
二、电视文艺专题的形态 / 131
第二节?电视文艺专题的成长与萎缩 / 133
一、人物专题 / 133
二、文学专题 / 134
三、音乐专题 / 135
第三节?电视文艺专题的分化 / 137
一、音乐电视的发展 / 137
二、其他电视文艺专题的发展及演变 / 143
三、纪实类电视文艺专题的发展 / 146
第六章?电视文艺节目的社会化与活动化 / 149
第一节?电视文艺社会化与活动化节目的出现 / 149
一、电视文艺社会化与活动化的概念 / 149
二、电视文艺社会化与活动化节目的成长 / 151
第二节?“赛季”与“真人秀”的兴起 / 157
一、“赛季”与“真人秀”概念 / 157
二、产业化驱使选秀节目风行——歌唱类引领新热潮 / 160
附录1:典型电视文艺节目案例分析 / 167
一、《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 167
二、《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 / 175
三、“超女快男” / 190
四、《中华情》 / 203
五、《艺术人生》 / 212
六、《寻找金花》 / 221
七、《越策越开心》 / 233
八、《中国诗词大会》 / 242
九、《中国好声音》 / 249
附录2:国内“现象级”电视综艺节目初探 / 262
一、电视综艺节目“现象级”的界定 / 264
二、“现象级”电视综艺节目的品牌优势 / 268
三、“现象级”电视综艺节目的问题及对策 / 273
四、对“现象级”电视综艺节目未来发展的建议 / 276
参考文献 / 282
后?记 / 283
前言/序言
绪论 电视文艺概念内涵的流变
从中国电视的诞生至今,伴随着整个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文艺节目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到繁的过程,其中不乏潮起潮落、曲折变化。但实际上,一切形态的建立和发展,是以事物的特质为核心,以表达者的个性与诉求为目标,最终为了受众需求和行业的发展而演变,其过程大概包含四个阶段。
一、以直播社会文艺原型为主
在电视诞生的早期,“电视文艺”主要是对社会文艺进行记录性的转播,而且“电视文艺节目”的基本概念是“电视”与“文艺”的组合。尤其是
“文艺”概念,即 “文学艺术”的统称。于是当时的“电视文艺”是努力将所有与文学艺术范畴相关的内容进行“转达”,对电视手段理解得比较肤浅,所以节目内容更多限定在“直播”手段可以包容的范围内,节目形态也往往依附于“文学艺术”部分的原生形态。电视成为客观记录的一种手段,即“家庭剧场”,而节目呈现的形态则大量是在演播室内直播的诗歌、歌曲、舞蹈、戏曲、话剧,以及在剧场内转播的文艺表演等。当然,由于技术条件有限,观念也比较拘谨,尤其是受到“文化大革命”的限制,节目类型与形态并不复杂,制作也不够精良。
二、电视文艺节目个性的形成
电视文艺个性的“觉醒”是从电视开播不久就开始的,而且在直播节目里就已经有了一些探索——导演们在意识上开始主动寻找电视文艺节目和其他载体的文艺节目的区别,即开始对文艺领域内不同品种的内容形式有所选择和扬弃,节目逐步呈现出不同于其他载体表现的文艺的面貌,这也许还和电视人欲建立自身地位的意识有关。同时,作为传播媒体,电视肩负着“宣传”的责任,与广播有着天然的共通之处,甚至有的新节目形态会受到广播节目形态的直接影响。
电视文艺个性的明确形成是在电视录像的普及与后期制作技术的成熟时期,这导致视听语言特性被高度重视,随后开始普遍被应用到节目创作领域。毋庸置疑,此时同处于视听表达领域的电影已经走在对文学艺术进行“影像化”表达和融合的前列——这是因为电影必须经过后期剪辑,这对刚刚可以进入精心制作层面的电视文艺直接起到了示范的作用。于是电视文艺录播节目在进行“电视化”创新的过程中,有一些形态是对电影创作的模仿、继承和发扬,即将文艺进行“视觉化”处理。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文艺出现了整体复苏与极大发展的状况。电视文艺也开始焕发出极大的活力,此时的“电视文艺节目”概念内涵非常丰富,既有对传统“文艺”的包容——记录或转播,也有一些对自身独特语汇的探索——电视化。正由于电视化的逐步深入,一些不具备视听俱全特性的文艺形态被逐步放弃,具有视听双重效果的品种则被
发扬。
三、电视综艺节目的成熟与大发展
最具典型意义的综艺节目是中央电视台于1983年开始进行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由此拉开了电视综艺节目大发展的序幕。随后1990年《综艺大观》和《正大综艺》的出现,也迅速掀起了全国电视综艺节目的高潮。自此该类节目成为电视文艺中最重要的形态,而“电视综艺节目”也成为最全面包容和表达文艺品种的形态,甚至在一段时间内“电视文艺”的概念几乎可以被“电视综艺”概念取代。
随着社会的开放,20世纪90年代末,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性得到极大发扬,派生出“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并将传统的“综艺”——包容多种文艺品种的节目演变为以开心快乐为宗旨的、包容更多样内容形式的、大众可以广泛参与的游戏性的电视节目——“娱乐”节目。
也正因为电视娱乐节目的发达,“电视文艺”有了专业方向与欣赏层次的差别,如歌舞、戏曲、游戏等专业方向。随即“文艺”更趋向于一种群众性的联欢与互动,平民大众进入电视展示自己,相对于“纯文艺”的
“亚文艺”品种和现象出现。并且一种专业元素可以和其他领域的内容形态融合,派生出新的节目形态,如体育竞技节目、美食之类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节目……艺术形态节目的技巧难度也相对减弱。
以上这些变化,与全社会的文艺现象有着必然联系,更与电视整体逐步出现的产业化趋势有着直接的关联——之前电视只反映主流社会意识崇尚的精英文化,此时开始包容大众文化。
四、产业化背景下各类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
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此时电视新形态能够直接并很快波及全世界,尤其是“电视真人秀”浪潮,在国内带动了一大批电视选秀节目(栏目)的兴起,如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获得巨大成功,并很快成为内地娱乐节目内容形态的主旋律与主要形态。
至此,“电视文艺节目”的概念得到极大丰富,而且内容形态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的局面。尤其是电视娱乐节目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日益成熟,并进一步细分出类型,逐渐形成一些模式。
实际上这一阶段的诸多新类型的出现,和越来越明确的产业化政策导向及发展目标有关,即具有盈利能力的节目形态不断涌现并得到极大发展,甚至会延伸出一些跨传统艺术专业节目类型的形态。例如在2011年10月24日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简称“限娱令”)里提及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等,都已经属于这个时代电视娱乐节目的范畴了。
同时,因为电视媒体的极度大众化,电视娱乐节目自然也会吸引和需要平民的参与。这不仅是顺应社会变革和节目内容发展的必然,更是广播电视体制从“教化”姿态变化和改革为“市场化”盈利工具的结果,与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或“文化产业”的大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即“电视文艺”的变化除了有自身求新求变的因素外,外在的主要动力就是国家与政府层面对文化产业化的大力推进。
本书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才有了完善的价值。笔者会在后文中根据不同的状况来使用“文艺节目”“综艺节目”“娱乐节目”等相对更狭义的词语来描述在“电视文艺”范畴下的不同节目概念和形态。
电视文艺编导基础(修订版)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电视文艺编导基础(修订版)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