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植被生態學是生態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研究植物群落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大夏生態與環境書係:植被生態學(第二版)》係統、全麵地介紹瞭植被生態學研究內容,包括學科的發展曆史、學派分化和融閤、群落組成結構、群落內種間關係、群落生態、群落機能、植被動態以及植被排序、分類、分布和分區等,並力求反映各分支研究動嚮。重點介紹瞭:
◎法瑞學派的理論和方法,以及藉助計算機進行群落錶製作的過程
◎“生態一外貌”和“區係特徵”相結閤的植被分類途徑
◎全球主要植被類型分布,以及中國植被分類、分布與分區
◎植被動態中的“植被曆史”
◎植被製圖、植被野外調查和資料整理方法
《大夏生態與環境書係:植被生態學(第二版)》適閤植被生態學及生態學、環境科學、地理學等相關專業的高校師生和科研人員閱讀。
內容簡介
《大夏生態與環境書係:植被生態學(第二版)》基本保留初版格式和內容,延續初版“博采眾長,不拘一格”的編寫原則,《大夏生態與環境書係:植被生態學(第二版)》的主要特點是:①在保證全書係統性的要求下,對植被生態學研究中的英美學派、蘇俄學派以及法瑞學派的理論和方法都做瞭介紹,並利用一組樣地實例對法瑞學派群落錶製作過程做瞭較全麵的介紹;②聯係全球生態帶概述瞭全球主要植被類型及其分布,重點敘述瞭中國植被類型,從植被型綱到植被型的高級單位,並以常綠闊葉林為例介紹瞭從植被型直到植被分類的基本單位——“群叢”的劃分;③為瞭加強植被生態學的實踐和應用,第二版中保留並增加瞭野外調查和資料整理以及植被生態學應用的內容。
作者簡介
宋永昌,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華東師範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環境科學係係主任,上海市生態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國生態學會副理事長,國際植被學會谘詢委員會委員等。長期從事植被生態學和城市生態學教學和研究,1980—1981年曾在德國哥廷根大學植物係統與地植物學研究所訪問,從教60年。研究成果曾獲科技進步二等奬1項,三等奬2項。發錶論文120多篇,齣版專著8部。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植被生態學的概念
1.2 植被生態學的研究內容
1.3 植被生態學發展的曆史迴顧
1.3.1 萌芽階段
1.3.2 奠基階段
1.3.3 成長階段
1.3.4 發展分化階段
1.3.5 相互藉鑒,共同發展階段
1.4 植被生態學在中國的發展
1.5 當前植被生態學研究的熱點和動嚮
1.5.1 群落生物量和生産力以及生態係統中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
1.5.2 群落內植物、動物、微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
1.5.3 群落多樣性形成和功能性狀
1.5.4 格局與過程
1.5.5 植被保育、管理與恢復
1.5.6 植被資源清查與植被誌編纂
1.5.7 全球變化植被生態學
1.5.8 應用植被生態學
第2章 植物群落的學說
2.1 植物群落的概念
2.2 植物群落形成的條件
2.3 植物群落的識彆
2.4 有關植物群落性質的爭論
2.4.1 植物群落的整體論和個體論分歧
2.4.2 植被“間斷性”和“連續性”的爭論
2.4.3 群落組建中的生態位理論和中性理論
2.4.4 關於“植物群落”一詞具體性和抽象性的不同見解
2.4.5 “植物群落”一詞是否也適用於栽培植被的歧見
第3章 植物群落的種類組成
3.1 確定植物群落種類組成的方法
3.1.1 群落最小麵積的確定
3.1.2 最小麵積概念的述評
3.2 組成群落種的數量特徵
3.2.1 多度和密度
3.2.2 蓋度和優勢度
3.2.3 頻度
3.2.4 重要值
3.2.5 高度和深度
3.2.6 質量和體積
3.2.7 同化麵積和吸收麵積
3.2.8 群落成員型
3.3 群落的物種多樣性
3.3.1 物種豐富度
3.3.2 物種多樣性
3.4 種類組成的區係統計
3.5 種類組成的區係成分分析
3.5.1 組成群落的區係地理成分分析
3.5.2 發生成分分析
3.5.3 曆史成分分析
3.5.4 譜係結構分析
第4章 植物群落中的種間相互關係
4.1 種間相互關係類型
4.1.1 競爭
4.1.2 偏害作用
4.1.3 偏利作用
4.1.4 寄生
4.1.5 互利共生
4.1.6 原始閤作
4.1.7 促進作用
4.2 種間聯結和相關
4.2.1 種間聯結測定
4.2.2 種間相關的測定
4.3 生態位
4.3.1 生態位概念
4.3.2 生態位的測定
4.4 生態種組
4.4.1 生態種組的概念
4.4.2 植物生態指示值與生態習性
4.4.3 生態種組的確定
4.4.4 生態種組與群落的結構和分類
4.5 群落中的物種共存
第5章 植物群落的結構
5.1 群落結構的概念
5.2 群落結構的組件
5.2.1 營養體組件
5.2.2 繁殖體組件
5.2.3 植物的生長型與生活型
5.2.4 植物群落結構組分的錶達
5.3 植物群落的架構
5.3.1 植物群落垂直結構
5.3.2 植物群落水平結構
5.3.3 層片和小群落
5.4 植物功能群
5.4.1 植物功能群的概念
5.4.2 植物功能群的劃分
第6章 植物群落與環境
6.1 環境的概念
6.2 植物群落與氣候
6.2.1 氣候與植被分布
6.2.2 群落對氣候的影響
6.3 植物群落與土壤
6.3.1 土壤化學性與植物群落
6.3.2 土壤物理性與植物群落
6.3.3 植物群落與土壤發育
6.4 植物群落與地形
6.4.1 大地形對植物群落的影響
6.4.2 中地形對植物群落的影響
6.4.3 小地形對植物群落的影響
6.4.4 山地植被分布格局與生物多樣性
6.5 植物群落與動物
6.6 植物群落與土壤微生物
6.7 植物群落與生態係統
6.8 植物群落與人類
第7章 植物群落的物質生産與物質循環
7.1 有關群落生産力的幾個概念
7.2 群落初級生産力的測定方法
7.2.1 測量輸入的方法
7.2.2 測量輸齣的方法
7.2.3 遙感和地理信息係統的方法
7.3 構成群落生産力的基礎
7.3.1 淨同化率與産量
7.3.2 葉麵積指數與産量
……
第8章 植被動態——演替
第9章 植被動態——植被曆史
第10章 植被的排序
第11章 植被的分類
第12章 區係特徵的植被分類
第13章 中國植被的分類
第14章 植被的分布與分區
第15章 中國植被分區
第16章 植被製圖
第17章 植被的野外調查與樣地資料整理
第18章 植被生態學的應用
參考文獻
生物名詞對照錶
主題詞索引
前言/序言
此書初版距今已13年瞭,高等教育齣版社李冰祥博士來函聯係詢問再版的可能,考慮到“植被生態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涉及麵甚廣,社會上對此書仍有需要,因而也就欣然接受瞭。經過近一年時間的修改補充,現在呈現在讀者麵前的是《植被生態學》(第二版)。
再版書延續初版規定的“博采眾長,不拘一格”的編寫原則,這與學科性質和發展曆史有關,雖然當前學派間存在著融閤趨勢,但也都保留瞭各自的特色,希望通過本書的介紹能為讀者勾勒齣本門學科發展的曆史脈絡。
《植被生態學》(第二版)參考瞭近期國內外齣版的植被生態學及相關著作,對內容做瞭若乾增減,同時對章節也做瞭一些調整:
(1)第8章群落動態學部分加強瞭“植被曆史”的內容,與群落演替等分開獨立成第9章。
(2)法瑞學派群落分類的特點之一是製作群落錶,也是其分類程序中最關鍵的一步。通過群落錶的製作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區係特徵分類的實質,為此,在第12章“區係特徵的植被分類”中,利用一組樣地實例,藉助計算機進行瞭從樣地輸入到樣地類型劃分的全過程展示,較係統也較具體地介紹瞭法瑞學派的群落分類,亦即區係特徵的植被分類。
(3)植被類型及其大尺度的空間分布是人們理解全球性問題的基礎,也是認知中國植被在世界植被中地位的必備知識。再版書中將分散在各處的相關內容集中為第14章“植被的分布與分區”中的一節,聯係全球生態帶(ecozone)做瞭扼要概述。
(4)中國植被分類體現瞭“生態外貌”和“區係組成”相結閤的原則,采取瞭“生態一外貌分類”和“區係特徵分類”相融閤的路綫,係統扼要地概述瞭中國植被中從植被型綱到植被型的高級單位,並以常綠闊葉林為例介紹瞭從植被型直到基本單位“群叢”的劃分。
(5)將“中國植被分區”單列成為第15章,參考近期植被和生態區劃研究成果,增加瞭相關內容。
(6)“植被生態學”強調實踐和應用,沒有野外的植被調查,就沒有植被科學;不能為社會、經濟、生態服務,也就沒有植被科學的未來。為瞭加強實踐和應用,再版書中保留瞭野外調查和資料整理以及植被生態學應用,各為一章,並做瞭若乾補充。
(7)近年來植被生態學研究中齣現一些新趨勢,特彆是聯係到全球變化和碳排放,開展的植被生産力與固碳潛力的研究;聯係到生物多樣性與生態係統功能相關性,開展的植物功能性狀和大樣地監測研究,以及聯係到生態係統退化和環境變化,開展的恢復生態學研究等,相關內容的研究思路和動嚮都在有關章節中做瞭簡介,企望能為讀者擴大視野。
大夏生態與環境書係:植被生態學(第二版) [Vegetation Ecology(Second Edition)]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大夏生態與環境書係:植被生態學(第二版) [Vegetation Ecology(Second Edition)]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大夏生態與環境書係:植被生態學(第二版) [Vegetation Ecology(Second Edition)]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大夏生態與環境書係:植被生態學(第二版) [Vegetation Ecology(Second Edition)]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