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第五批图书之一。洪朝生是我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低温物理与低温技术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发现了半导体锗单晶低温电导与霍耳效应反常现象,并提出杂质能级导电唯象模型,成为国际上无序系统电子输运机制研究的开端。他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低温物理实验室,建造氢、氦液化系统,开始了低温、超导研究。负责组建了中国科学院低温技术实验中心,致力于低温工程技术与低温物理的综合研究与应用开发。传记生动展现了洪朝生致力于低温王国的学术生涯和他踏实而精彩的人生。
作者简介
秦金哲,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洪朝生院士学术资料采集小组组长。
内页插图
目录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介
总序一 韩启德
总序二 白春礼
总序三 周 济
导 言 1
第一章 家世与家学 7
父亲洪观涛 8
外祖父高梦旦 11
高、洪两门的助学风气 15
第二章 少年负志气 19
无忧的童年 19
目 录
II 低温王国拓荒人洪朝生传
难舍的育英中学 21
“我的身体是从育英好起来的” 23
崔先生和任太太的恸哭 25
汇文中学的物理名师张佩瑚 27
在“一二九”运动的洪流中 31
第三章 国破大学在 34
清华大学:选系与转系 34
延安,未能成行的遗憾 37
向昆明进发的“湘黔滇旅行团” 41
烽火中的西南联大 45
教学相长的助教生涯 50
庚款留美和留英考试 52
恩师任之恭和范绪筠 55
第四章 越洋苦砺磨 61
赴麻省理工的艰难旅程 61
深得诺丁汉姆教授喜爱的学生 63
普渡大学:在哈洛维兹指导下从事低温电导研究 68
“神秘”的“洪朝生现象” 71
参加“北美中国学生会”和“留美科协”活动 76
与邓稼先等人的友谊 81
到欧洲学低温 83
在超流氦中观察到低温临界速度的存在 86
筹建低温物理实验室 89
第五章 回国拓低温 92
建立低温物理实验室 92
在国内首次实现氢的液化 97
目 录III
在国内首次实现氦的液化 100
参加“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工作 103
参与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低温物理专业 107
推动低温物理与超导研究 110
第六章 协创半导体 115
固体物理课程设计 115
与黄昆、王守武、汤定元的密切合作 118
五校联合半导体专门化 123
半导体联合科技攻关 126
随中国科学院考察团赴苏联考察 130
第七章 风雨科研路 133
在“反右”和“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冲击 133
卫星空间的环境模拟装置——KM3、KM4 低温氦制冷系统 137
G-M 型制冷机的研制 140
筹建汉中低温与超导研究所 143
“武汉会议”和“长沙会议” 146
第八章 建低温中心 152
“中国科学院低温技术实验中心”的缘起和正式建立 152
主持中科院“六五”超导攻关和超导技术十五年规划
制定工作 156
氦液化系统改进和液氦集中供应示范点的建立 162
低温容器的研制 165
中法合作建造北京重水堆冷中子源装置 168
公共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建设 171
温度测量与4He 超流转变温度研究 175
IV 低温王国拓荒人洪朝生传
第九章 促国际交流 179
走出国门开展学术交流 179
国外低温物理学家来所访问和讲学 183
北京科学讨论会和第十三届国际低温工程大会 186
荣获“门德尔松奖”和“科林斯奖” 190
第十章 倾心扶雏凤 194
在科研实践中培养人才 194
严苛的研究生导师 199
为所外单位培养人才 202
寄语青年一代 206
第十一章 为霞尚满天 210
为科技发展建言献策 210
科学卫道士 214
学术活动与社会活动 220
爱情、亲情和友情 226
愿得此身长报国 233
结 语 洪朝生学术成长、精神内核与特质浅析 239
附录一 洪朝生年表 259
附录二 洪朝生主要论著目录 291
参考文献 294
后 记 300
图片目录V
图1-1 洪朝生全家福8
图2-1 1925 年洪朝生与大姐洪晶、二姐洪盈在北平大牌坊胡同
家中庭院内 20
图2-2 1933 年育英学校小学部全体毕业生照片 21
图2-3 1933 年9 月育英中学校长李如松开具的洪朝生肄业证明 22
图2-4 育英学校读书时的洪朝生 24
图2-5 洪朝生汇文中学学籍卡 28
图2-6 1991 年9 月22 日洪朝生与部分同学在北京汇文中学参加
汇文中学120 周年校庆 30
图3-1 洪朝生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学籍卡 34
图3-2 洪朝生国立清华大学学习成绩记载表 35
图3-3 1937 年在湖南长沙临时大学的洪朝生 38
图3-4 1938 年湘黔滇旅行团第二大队一中队一分队在行军途中 41
图3-5 1938 年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湘黔滇旅行团臂章 42
图3-6 1938 年5 月洪朝生参加国立西南联大军训时佩戴的胸标 45
图3-7 1938 年洪朝生与部分同学在云南昆明街头合影 48
图3-8 1992 年6 月9 日洪朝生与任之恭、陶葆柽在北京饭店 56
图3-9 1949 年洪朝生与范绪筠、陈志忠、王补宣在普渡大学 56
图4-1 1945 年11 月洪朝生与杨式德、张建侯、沈申甫在纽约 62
图4-2 1948 年洪朝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实验室 63
图4-3 1948 年洪朝生在麻省理工学院与同事讨论工作 64
精彩书摘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低温王国拓荒人 洪朝生传》:
父亲洪观涛
洪朝生的父亲洪观涛,号光昆,1885年出生于福建闽侯。其先世为福建南安英都镇的武荣翁山洪姓一派。南安英都是闽南著名侨乡。“翁山洪氏自一世始祖顺斋公,于宋末避元兵之乱入英山肇基拓业,繁衍生息”“据溪山之胜,拥沃土之美,辛勤开发,世代祖传,使英都成为远近闻名、物阜粮丰、士农工商英才辈出之宝地”。翁山洪氏有着重教兴学的传统,“其先世高瞻远瞩,黄公田兴学,毓才树人,以致明清两朝,科第蝉联,簪缨如云,族望远扬”。据成于清乾隆中叶的武荣翁山洪氏族谱载,明清两朝翁山洪氏登进士名录者达16人(后人考证明清两朝翁山洪氏进士数实为18人),杰出人物有万历进士、官至浙江总布政的洪启睿,万历进士、官至兵部侍郎的洪启初,万历进士、官至户部郎中、云南按察使副使、署云南左布政的洪启胤,其中声名最为显赫者当推明万历进士洪承畴。洪承畴明崇祯时官至兵部尚书、冀辽总督,清顺治时官任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督察院右都御史,授秘书院大学士,他是清朝首位汉人宰相。洪承畴故居位于南安市英都镇良山村霞美自然村,2005年在故居遗址处辟得洪承畴纪念园。其幼时曾在南安市英都镇霞溪村读书,得洪启胤开蒙。该读书处初名溪益馆,又称英都学馆,现已更名为“洪承畴纪念馆”。据洪启胤乱所撰《重修家谱序》一文载,洪氏系宋室名臣后裔,自分支入闽以来,“徙福州、往宁邑、移古田、迁泉州”,由此可推断洪观涛前世系“徙福州”一分支。
洪观涛3岁时,父亲亡故,此后家道中落,时境益艰。迫于生计,十几岁时即考入福州马尾船政学堂技工学校,时称“艺圃”。马尾船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福建船政,轰轰烈烈地开展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派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同年,在船政大臣沈葆桢的主持下,“求是堂艺局”在福州设立,该名为左宗棠所取。首次录取考试第一名的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北洋水师堂教习的严复。1867年,马尾造船厂建成后迁至马尾,遂改名为船政学堂。船政学堂分为前后两学堂。前学堂为制造学堂,又称“法语学堂”,目的是培育船舶制造和设计人才,主设有造船专业。后学堂为驾驶学堂,亦称“英语学堂”,旨在培养海上航行驾驶人员和海军船长,主要专业为驾驶专业,以后增设了轮机专业。马尾船政前后两学堂共毕业学生629名,其中涌现出魏翰、刘步蟾、邓世昌、严复、林永升、萨镇冰、詹天佑等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官。
1868年,沈葆桢为了培养技术工人,又在前学堂内增设一所技工学校,即洪观涛后来所考入的艺圃。艺圃的艺徒半天上课半天学习,学习期限3年,毕业后择其优者随前学堂学生赴法国实习,其余分配于船政各厂。
1866年12月11日,左宗棠在上奏清廷《密陈船政机宜并拟艺局章程折》中,在阐述开设船政学堂必要性的同时,提出“选少年颖悟子弟习其语言、文字,诵其书,通其算学,而后西法可衍于中国”。又针对时人以登科及第为上之积弊,提出“艺局初开,人之愿习者少”,必须采取“非优给月廪不能严课程,非量予登进不能示鼓舞”措施。左宗棠在奏折中还提出《求是堂艺局章程》,章程规定了各子弟到局学习后的一系列严格的管理措施,同时制订了“各子弟饮食既由艺局供给,仍每月给银四两,俾赡其家,以昭体恤”的优惠政策。
洪观涛入船政学堂的时间当为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其直接原因是“优给月廪”的吸引,而“少年颖悟、粗通文字”则成为顺利入读的必备条件。船政学堂技工学校的学习,使洪观涛接触了西方近代科技文化知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同时为其奠定了较好的法文基础,为日后赴法深造创造了条件。
船政学堂技工学校毕业后,洪观涛遂入南京技工学校学习和工作,后在铁路上当技术员。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同盟会元老林森、张继等人,受到他们的赏识,遂投身到推翻清专制统治的浪潮中。1906年秋,经同为闽侯老乡、后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介绍,加入同盟会。约1907年,经师友帮助,前往法国学习铁路工程。在法期间鼓吹推翻帝制。1911年,洪观涛回国参加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以后,同盟会上层政治与权势纷争日炽,导致组织不断分裂。遂心灰意冷,乃复返法国、比利时学习,直至学业结束,累时八年。回国后,一直在铁路部门从事技术工作,先后在平汉铁路、沧石铁路任工程师,并在北平道路管理学院教书。约1930年调陇海铁路局,从灵宝向西修到宝鸡,从工程师升到总工程师、工程局长。抗日战争开始后,陇海铁路停修,1938年被调到广西越南铁路工程处(在越南谅山);1940年日军侵入越南后,又调入桂林湘桂铁路工程;1944年在国民政府交通部技术委员会任技正。1949年交通部技术委员会迁逃柳州,他是技委会铁路组的负责人,奉命将铁路组的人员和资料送上去柳州的火车,自己脱离了技术委员会到上海去。著有《道路工程学》(1934,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我国最早出版的关于铁路工程技术方面的专著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任铁道部教育局高级工程师。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低温王国拓荒人 洪朝生传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低温王国拓荒人 洪朝生传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