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爱国主义教育读本,红色经典必读之作
“共和国三部曲史学读本”是2017年重点主题出版物,是向党的献礼之作,是由中影股份授权,并参考重要作品改编而来的史学读本,内容真实严谨、描写翔实生动。《建党伟业》是其中之一,重温红色历史,铭记党的宗旨,缅怀革命先烈,以史实读本的形式真实还原中国共产党建党历程,精彩再现中国共产党党员的风貌,讲述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员在兵戈抢攘的动荡年代为国家出生入死、奋不顾身的传奇故事。
这是一部青春和热血的史诗,这是一部值得共产党员阅读的建党伟业之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中影股份领衔出品的电影《建党伟业》为依据,用翔实的史料,记录了皇城北京的觉醒、革命薪火的传递、南国盛开共产花、共产党组织的诞生、掀起工人运动高潮等重要历史事件,生动地反映了我党成立前的社会状况、各地党组织建立的过程和主要活动。本书作为爱国主义教育读本,增强了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家国情怀,坚定了青少年积极进取、热爱祖国的理想信念。
作者简介
何虎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共党史、当代中国史和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出版《建国大业》、《洪流纪事》、《伟人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研究》等十余部著作,在重要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
第一章 中华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 4
一、辛亥革命与袁世凯窃权 4
1、苟利国家生死以——近代中国人的救亡图存 4
2、汉家还有烽火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创立 8
3、狼子野心夺共和——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11
二、政党政治和民国政局 14
1、风雨过多春已空——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 15
2、悠悠帝梦骤然碎——袁世凯的复辟闹剧 17
3、城头变换大王旗——北洋军阀的黑暗年代 20
三、反对北洋军阀,维护革命成果 23
1、国父悼亡起遗甲——宋教仁遇刺与二次革命 24
2、临危改制铸新魂——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 26
3、壮士断腕再呼号——护国与护法运动 29
第二章 十月革命和中国民众的觉醒 34
一、新文化运动下的中国 34
1、革故鼎新师德赛——陈独秀与《新青年》 34
2、文坛新风别旧韵——胡适与提倡白话文运动 38
3、兼收并蓄向自由——蔡元培与北京大学 40
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42
1、一夜春雷百蛰空——撼动世界的十月革命 43
2、必是红旗现环球——十月革命对中国人的启迪 45
三、 五四运动滚动春雷 48
1、漫卷诗书喜欲狂——中国成了战胜国 49
2、九州飘摇学子怒——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51
3、学工联动开天地——改变中国的五四运动 53
4、日出江花红胜火——五四运动后新思潮的传播 57
第三章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60
一、上海的早期党组织 60
1、风雨欲来上海滩——上海的革命形势 60
2、黄浦江畔汇群英——上海早期党组织的缔造者 64
3、万里奔波党初成——维经斯基帮助建党 69
二、北京的早期党组织 71
1、晨钟惊醒紫禁城——北京的革命形势 71
2、青春校园荡新风——北京早期党组织的缔造者 74
3、亢慕义斋谱新篇——北京大学图书馆建党 81
三、京沪两地早期党组织的活动 84
1、震荡九州传心声——宣传马克思主义 85
2、红旗一举千里明——组织工人运动 87
3、五月风来成花海——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 91
第四章 中共早期党组织的建立 94
一、长沙的早期党组织 94
1、三湘大地赤焰燃——湖南的革命形势 94
2、革命志士聚星城——长沙早期党组织的缔造者 97
3、湘江两岸塑新民——秘密发展的长沙党组织 101
二、 武汉、广州、济南的早期党组织 103
1、滚滚浪潮起江城——武汉早期党组织的创立 104
2、羊城先锋承斗志——广州早期党组织的创立 108
3、革命曙光耀泉城——济南早期党组织的创立 113
三、海外的早期党组织 116
1、一寸丹心图报国——旅法中共早期组织的创立 117
2、革命火炬传东瀛——旅日中共早期组织的创立 121
第五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25
一、各地代表聚上海 125
1、出入江山多险阻——共产国际代表来华 125
2、排难历险齐聚首——各地代表抵达上海 129
3、惟憾独缺二先生——陈独秀、李大钊没有出席 132
二、 第一阶段会议在上海召开 136
1、千里革命行跬步——大会正式召开 136
2、奈何节外又生枝——会场闯进的陌生人 140
3、力图大业暂离沪——代表们决定转移 144
三、 中国革命的航船开始启航 147
1、泛舟南湖言壮志——在嘉兴的闭幕会议 148
2、一唱雄鸡天下白——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 150
3、星火燎原赤县天——焕然一新的中国革命 154
第六章 完成建党伟业 156
一、中共二大的召开 156
1、思想成熟重国情——陈独秀认识的转变 156
2、革命增筑民族魂——制定党的最低纲领 159
3、同舟共济万里航——酝酿第一次国共合作 163
二、掀起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168
1、缜略运筹起盛事——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168
2、云开月明见薄光——取得胜利的罢工 172
3、暴雨疾风事堪无——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镇压 177
三、开展农民、青年、妇女运动 183
1、千年沃土耀星火——将农民发动起来 183
2、书生意气斥方遒——将青年组织起来 186
3、巾帼解放亦栋梁——把妇女动员起来 189
结语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194
参考书目 195
后 记 197
精彩书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古老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一方面,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羸弱的清政府受制于列强,俨然已成成了“洋人的朝廷”;另一方面,民族和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也刺激着中国,200多年的满清王朝处于摇摇欲坠之中。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有识之士目睹了中国在列强前的无能为力,痛惜中国今日的颓败,开始了救亡图存的征程。
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在列强对华侵略日益深重的情况下,把“以夷制夷”作为基本对策。他们主张“师夷长技”,创办军事工业,制造洋枪洋炮军舰,还办起织造局,开始发展近代工业。但腐败的官僚政权根本不可能办好工厂,“徒靡巨款,无救危败”,最终,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等痛感中国在列强面前的软弱无力,想出了“君主立宪”的救国方法,力图讲西学,用西学之术,实行君主立宪,改变官制,变法维新。他们说服光绪皇帝于1898年6月开始施行有限度的新政,然而三个月后,维新运动便因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而宣告失败。
1898年,华北爆发了义和团运动,这场运动有历史局限性,他们没有统一的领袖,也没有夺取政权的要求,他们的活动还有相当的迷信色彩,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把外国侵略者赶出中国。他们武器落后,仅以血肉之躯对抗洋枪洋炮装备起来的八国联军,结果被镇压。
八国联军于1900年打到北京城,由于清朝军队腐朽不堪,闻敌辄溃,北京失守,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和皇族大臣仓皇出逃。1901年,八国联军胁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慈禧太后决心“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过了一系列风风雨雨,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也日益提高,从要求政治的改良,到要求彻底推翻这个反动、腐朽的清王朝,从而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他们的带领下,社会各阶层人民的革命斗争风起云涌,最终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资产阶级革命派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当属孙中山。
孙中山曾与早期的改良主义者何启、郑观应等有所交往,受其影响,孙中山起初也曾奉行过改良主义。直到1894年,他还认为可以通过改良的方式挽救中国的危亡。当年6月,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批评当时洋务运动只顾装点门面而舍本求末的形式主义,提出西方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于“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希望清政府效法西方列强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使中国独立富强。他直言:“间尝统筹全局,窃以中国之人力财力,而能步武泰西,参行新法,其时不过20年,必能驾欧洲而上之。”孙中山对李鸿章怀着深深的期望,然而时值甲午战争,李鸿章正因中日之间的战事焦头烂额,看了上书,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仗打完了以后再说吧!”李鸿章的反应,让孙中山大失所望,他无奈地叹息“所有的希望完全成了泡影”。
上书李鸿章的失败,加上对国内形势认知的成熟,使孙中山的思想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年夏秋之季,他携友“北游京津”,“深入武汉”,“窥清廷之虚实”,“观长江之形势”,认为清政府已经腐败透顶,无可救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以期救国已属不可能。此时,清军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全国震动,而西太后却置社稷安危于不顾,挪用海军军费大修颐和园,庆祝60大寿。这些深深刺激了孙中山,使他认识到,要挽救中国,振兴中华,“和平之方法无可复施。然望治之念愈坚,要求之念愈切。”严重的形势迫使孙中山“积渐而知和平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强迫”。革命,唯有革命才能救中国!
……
建党伟业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建党伟业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