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

2017年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研究中心 著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经济基础知识
  • 中级资格证
  • 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 2017年教材
  • 考试用书
  • 专业资格考试
  • 教材
  • 经济
  • 资格考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42239
版次:1
商品编码:1212154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参加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生,尤其是基础薄弱,需要稳扎稳打通过考试的考生。
  

1册教材+1张题库版光盘[含新考真题,电子化考试(机考)系统]
  一、教材:知识点全面、重点突出
  【考情分析】+【名师精讲】+【经典例题】+【足量练习】
  二、光盘:配有大型题库的智能学习软件
  1.大型题库
  2035道近年考试真题及高质量模拟试题,全面覆盖新版考试大纲知识点
  2.模拟考场
  完全模拟电子化考试(机考)环境,限时做题,可提前感受考场气氛,熟悉考试流程
  3.同步练习
  提供与教材章节同步的练习题,学完一节练一节,亦能按照真考题型做专项练习,全面夯实基础
  4.真题演练
  5套历年真卷,极具练习价值,快速通过的有力保障
  5.智能组卷
  可抽取任一套历年真卷或任全真模拟试卷,亦可选择由系统随机抽题组卷,模拟自测有保障
  6.自动评分
  交卷后系统按照真实考试的评分标准自动评分,实时反馈正误题信息,并提供正确答案与解析,便于查漏补缺
  7.错题重做
  做错的试题将自动加入错题库,供反复练习,基础薄弱亦能轻松过关
  8.PPT串讲
  以PPT形式进行考前串讲,快速梳理重要知识点,考前冲刺必备

内容简介

  

《2017年 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经济基础知识(中级)》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发布的《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为依据,系统地讲解经济基础(中级)相关知识,全面梳理考试要点,并辅以大量的例题、习题,旨在帮助考生高效复习,顺利通过考试。
  在深入研究考试大纲和近年真卷的基础上,《2017年 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经济基础知识(中级)》提供了“考纲分析与应试策略”,总结、提炼该考试的重点内容及命题方式,为考生提供全面的复习、应试策略。本书有6个部分,共36章。其中,“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共10章,分别讲解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分析,生产和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价格总水平和就业与失业,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二部分 财政”共6章,分别讲解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财政支出,财政收入,政府预算,财政管理体制,财政政策;“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共5章,分别讲解货币供求与货币需求,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第四部分 统计”共5章,分别讲解统计与统计数据,描述统计,抽样调查,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第五部分 会计”共5章,分别讲解会计概论,会计循环,会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第六部分 法律”共5章,分别讲解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物权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其他法律制度。每章均提供考情分析与学习建议,并配有典型例题和精心编制的自测练习题。
  《2017年 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经济基础知识(中级)》配套光盘提供了“考试指南”“教材同步题”“考点精练”“题型精练”“历年真题”“模拟考场”“错题重做”以及考前串讲的PPT等内容。其中,“模拟考场”提供了近7年的真题和10套模拟试卷,其考试题型和分值分布情况与真考试卷相符,能将考生“提前”带入考场。
  《2017年 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经济基础知识(中级)》适合全国各地报考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科目的考生使用,也适合作为中职、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辅导书或培训班教材。

作者简介

名师联合编审,汇聚数十年教学智慧
本书编委会
王 维 丘青云 付子德 叶成刚 向 导
牟春花 宋玉霞 宋晓均 张 倩 张红玲
李 凤 李月婷 李秋菊 肖 庆 罗贝加
赵 莉 高利水 高志清 黄 超 黄晓宇
曾 勤 谢理洋 熊 春 蔡 飓 蔡长兵
特约编委
文 海 王美月 张 洪 李天国 杨玉梅
杨成瑞 杨学林 郭小燕 高维文 黄太红








精彩书评

  NULL

目录

考纲分析与应试策略
二、考纲分析 2
三、学习方法 6
四、应试技巧 7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一节 市场需求 11
第二节 市场供给 14
第三节 均衡价格 16
第四节 弹性 19
第五节 自测练习题 23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一节 无差异曲线 25
第二节 预算约束 30
第三节 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 32
第四节 自测练习题 35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第一节 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形成的理论 36
第二节 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38
第三节 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43
第四节 自测练习题 47
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
第一节 市场结构的类型 48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52
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54
第四节 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57
第五节 自测练习题 59
第五章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第一节 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61
第二节 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 需求 63
第三节 劳动供给曲线与均衡工资 64
第四节 自测练习题 66
第六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第一节 资源最优配置与市场失灵 67
第二节 市场失灵的原因 68
第三节 政府对市场失灵的干预 72
第四节 自测练习题 74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 76
第二节 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79
第三节 消费、储蓄和投资 80
第四节 总需求和总供给 84
第五节 自测练习题 87
第八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 88
第二节 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 91
第三节 经济发展理论 94
第四节 自测练习题 97
第九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与失业
第一节 价格总水平及其变动 98
第二节 就业与失业 101
第三节 失业与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的相互关系 104
第四节 自测练习题 106
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 107
第二节 国际贸易政策 109
第三节 自测练习题 110
第二部分 财政
第十一章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第一节 公共物品 112
第二节 市场与政府经济活动范围 115
第三节 财政的基本职能 116
第四节 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 117
第五节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119
第六节 自测练习题 120
第十二章 财政支出
第一节 财政支出数据及分类 121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及增长趋势 123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123
第三节 我国的财政收支矛盾与支出结构优化 126
第四节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129
第五节 自测练习题 131
第十三章 财政收入
第一节 财政收入以及财政集中度和宏观税负 132
第二节 税收的相关知识 133
第三节 税负转嫁 137
第四节 国债 138
一、国债的含义 139
第五节 自测练习题 143
第十四章 财政预算
第一节 政府预算的含义、职能、原则与分类 144
第二节 我国政府预算管理职权体系 148
第三节 我国政府预算体系 150
第四节 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 151
第五节 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的实施内容 153
第六节 自测练习题 154
第十五章 财政管理体制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概述 155
第二节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157
第三节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59
第四节 自测练习题 161
第十六章 财政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的功能与目标 162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工具与类型 164
一、财政政策的工具 164
二、财政政策的类型 165
第三节 财政政策乘数与时滞 167
一、财政政策的乘数 167
二、财政政策的时滞 168
第四节 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经验 168
一、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积极财政政策 168
二、我国实施财政政策的基本经验 169
第五节 自测练习题 170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第十七章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第一节 货币需求 172
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的含义 172
二、传统货币数量说 173
三、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论 173
四、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说 174
第二节 货币供给 174
一、货币供给含义与层次划分 174
二、货币供给机制 175
第三节 货币均衡 176
一、货币的均衡与失衡 176
二、货币均衡水平的作用 177
第四节 通货膨胀 178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178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178
三、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179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 179
第五节 自测练习题 180
第十八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 中央银行 181
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含义与建立需要 181
二、中央银行的职责与特征 182
三、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182
四、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183
第二节 货币政策 184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与目标 184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184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186
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86
五、我国近年来实施的货币政策 187
第三节 自测练习题 187
第十九章 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第一节 商业银行 188
一、商业银行的含义与性质 188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与组织形式 188
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89
四、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190
五、存款保险制度 190
第二节 金融市场 192
一、金融市场与金融交易 192
二、金融市场效率 192
三、有效市场理论 192
四、金融市场结构 192
第三节 自测练习题 194

第二十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第一节 金融风险 195
一、金融风险的含义与类型 195
二、金融风险的特征 196
第二节 金融危机 196
一、金融危机的含义与特点 196
二、金融危机的类型 196
三、次贷危机概述 197
第三节 金融监管 198
一、金融监管的含义 198
二、金融监管的一般性理论 198
第四节 金融监管体制 199
一、金融监管体制的含义与分类 199
二、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 199
第五节 国际金融监管协调 200
一、巴塞尔协议 200
二、1988年巴塞尔报告 201
三、2003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201
四、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 202
五、巴塞尔协议在我国的实施 203
第六节 自测练习题 203
第二十一章 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第一节 汇率制度 204
一、汇率制度的含义与类型 204
二、决定汇率制度的各种因素 205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 205
第二节 国际储备 206
第三节 国际货币体系 207
第四节 人民币跨境使用 212
第五节 自测练习题 213
第四部分 统计
第二十二章 统计与统计数据
第一节 统计学 215
第二节 变量和数据 216
第三节 数据的来源 216
第四节 统计调查 217
第五节 自测练习题 218
第二十三章 描述统计
第一节 集中趋势的测度 219
第二节 离散程度的测度 221
第三节 分布形态的测度 222
第四节 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223
第五节 自测练习题 225
第二十四章 抽样调查
第一节 抽样调查基础知识 226
第二节 基本概率抽样方法介绍 228
第三节 估计量和样本量 231
第四节 自测练习题 233
第二十五章 回归分析
第一节 回归分析与回归模型 234
第二节 最小二乘法 235
第三节 回归模型的分析和预测 236
第四节 自测练习题 237
第二十六章 时间序列分析
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含义与分类 238
第二节 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239
第三节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242
第四节 平滑预测法 245
第五节 自测练习题 246
第五部分 会计
第二十七章 会计概论
第一节 会计的基本知识 249
第二节 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 253
第三节 会计要素 254
第四节 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 258
第五节 会计基本前提 260
第六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61
第七节 会计法规 262
第八节 自测练习题 263
第二十八章 会计循环
第一节 会计确认 264
第二节 会计计量 265
第三节 会计记录 266
第四节 会计报告 269
第五节 自测练习题 270
第二十九章 会计报表
第一节 会计报表基础知识 271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273
第三节 利润表 276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278
第五节 会计报表附注 282
第六节 自测练习题 282
第三十章 财务报表分析
第一节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283
第二节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284
第三节 财务报表分析的指标 285
第四节 自测练习题 290
第三十一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第一节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 291
第二节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299
第三节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 303
第四节 自测练习题 305
第六部分 法律
第三十二章 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第一节 “调整经济的法律”和“经济法”的关系 307
第二节 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308
第三节 自测练习题 308
第三十三章 物权法律制度
第一节 物权的特征、原则与种类 309
第二节 所有权 312
第三节 用益物权 317
第四节 担保物权 319
第五节 自测练习题 321
第三十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
第一节 合同的特征与分类 322
第二节 合同的效力 323
第三节 合同的订立、履行与终止 325
第四节 合同的担保与保全 329
第五节 合同的转让、变更与解除 331
第六节 违约责任 333
第七节 自测练习题 335
第三十五章 公司法律制度
第一节 公司法与公司的含义 336
第二节 公司法基本制度 337
第三节 公司治理结构 339
第四节 股权转让与股份发行 341
第五节 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与清算 342
第六节 自测练习题 343
第三十六章 其他法律制度
第二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349
第三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351
第四节 反垄断法律制度 355
第五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357
第六节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358
第七节 自测练习题 360
附 录 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361
历年真题
2016年真题 见光盘
2015年真题 见光盘
2014年真题 见光盘
2013年真题 见光盘
2012年真题 见光盘
2011年真题 见光盘
2010年真题 见光盘
模拟试卷
第一套模拟试卷 见光盘
第二套模拟试卷 见光盘
第三套模拟试卷 见光盘
第四套模拟试卷 见光盘
第五套模拟试卷 见光盘
第六套模拟试卷 见光盘
第七套模拟试卷 见光盘
第八套模拟试卷 见光盘
第九套模拟试卷 见光盘
第十套模拟试卷 见光盘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篇》 内容简介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篇》旨在为读者系统性地介绍经济学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本书深入浅出地解析个体经济主体(消费者、生产者)在稀缺资源条件下如何做出决策,以及这些个体决策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价格和数量的决定。本书力求以清晰的逻辑、严谨的分析和丰富的现实案例,帮助读者建立起扎实的经济学思维框架,理解日常经济现象背后的原理。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与方法论 本书的开篇,我们将从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入手。首先,我们将探讨什么是经济学,以及它为何重要。我们将认识到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在一系列稀缺的资源下做出最优选择的社会科学。稀缺性是经济学分析的基石,理解稀缺性及其带来的权衡取舍,是掌握经济学原理的关键。 接着,我们将介绍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例如“理性人假设”、“边际分析”和“机会成本”等。这些原理是理解经济学模型和进行经济决策的出发点。我们将详细阐述理性人是如何权衡成本与收益来做出最优决策的,并强调“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放弃免费的午餐”,即理性人会利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来最大化其效用或利润。 此外,本书还将引入经济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论,包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以及“模型构建”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我们将说明如何通过建立简化的模型来捕捉经济世界的复杂性,并通过数据来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同时,我们会强调模型并非现实的完全复刻,而是帮助我们理解现象的工具。 第二部分:消费者行为与需求理论 在掌握了经济学的基础方法后,我们将转向微观经济学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消费者行为。本部分将深入研究消费者如何在预算约束下,根据自己的偏好来最大化其效用。我们将介绍“效用”的概念,包括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以及消费者如何通过权衡不同商品和服务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价格来做出最优的购买选择。 我们将详细讲解“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这两个关键工具,并以此推导出消费者的最优选择点。预算线反映了消费者的购买力,而无差异曲线则描绘了消费者在不同商品组合下所获得的相同效用水平。通过将这两者结合,我们可以清晰地展示消费者如何在有限的收入下,选择能够带来最大满足感的商品组合。 本书还将深入探讨“需求”的概念,包括需求量与需求的区别。我们将分析影响需求的关键因素,如商品自身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与互补品)、消费者的偏好以及广告宣传等。我们将详细阐述价格变动如何引起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而其他因素变动则会引起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 此外,我们将介绍“需求弹性”的概念,包括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这些弹性概念能帮助我们量化商品需求量对各种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从而在定价、市场营销以及政策制定方面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例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略微上涨可能导致销量大幅下降,而缺乏弹性的商品则相对稳定。 第三部分:生产者行为与供给理论 与消费者行为的分析相对应,本书的第三部分将聚焦于生产者(企业)的行为。我们将从生产要素投入开始,探讨企业如何利用这些要素进行生产,以及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如何做出最优的生产决策。 我们将介绍“生产函数”,它描述了在给定的技术水平下,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分析“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概念,并解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如何在短期生产中起作用。 本书将重点分析企业的成本结构,包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我们将深入研究这些成本是如何随着产量变化而变化的,以及企业如何利用成本信息来做出生产决策。例如,企业是否应该增加产量,取决于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比较。 在供给方面,我们将分析“供给”的概念,包括供给量与供给的区别。我们将探讨影响供给的关键因素,如商品自身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技术水平、政府政策(如税收和补贴)以及预期等。我们将清晰地阐述价格变动如何引起沿着供给曲线的移动,而其他因素变动则会引起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与需求弹性类似,我们还将介绍“供给弹性”,它衡量了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这对于理解不同行业的供给特性以及市场对价格信号的反应至关重要。 第四部分:市场结构与价格决定 在理解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基本行为后,本书将进入核心的市场分析部分。我们将探讨不同市场结构下,商品的价格和产量是如何被决定的。 1. 完全竞争市场 我们将首先分析理想化的“完全竞争市场”。在这种市场结构下,存在着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产品同质化,信息完全透明,企业可以自由进出市场。我们将解释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是由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决定的,而单个企业只能作为“价格的接受者”,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是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实现。我们将分析长期均衡下,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性。 2. 垄断市场 接着,我们将分析“垄断市场”,即只有一个生产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我们将研究垄断者如何通过控制产量来设定更高的价格,以及垄断可能带来的“无谓损失”。本书将深入探讨垄断形成的原因,如自然垄断、技术垄断和政府管制等。 3. 垄断竞争市场 随后,我们将讨论“垄断竞争市场”,这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垄断之间的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中,存在着较多的生产者,他们提供的产品存在差异化(如品牌、质量、设计等),因此具有一定的垄断力。我们将分析在垄断竞争市场中,企业如何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以及短期和长期均衡下的利润情况。 4. 寡头垄断市场 最后,我们将深入分析“寡头垄断市场”,即少数几个大型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市场。我们将探讨寡头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和博弈行为,例如价格战、勾结和串通定价等。我们将介绍一些分析寡头垄断市场的模型,如古诺模型和斯塔克尔伯格模型,以及“价格领导”等现象。 第五部分:生产要素市场 除了商品市场,本书还将对“生产要素市场”进行分析。我们将重点研究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 1. 劳动力市场 在劳动力市场,我们将分析劳动供给和劳动力需求是如何相互作用,从而决定工资水平和就业量的。我们将探讨影响劳动供给和需求的因素,如工资水平、劳动者的技能、教育程度、技术进步以及工会的力量等。 2. 资本市场 我们将探讨“资本市场”,包括金融市场。我们将分析利率是如何决定的,以及投资决策是如何基于预期的回报和利率水平来做出的。 3. 土地市场 我们将简要介绍“土地市场”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包括地租的决定因素。 第六部分: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即使在市场经济中,也可能出现“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本身无法有效地配置资源,导致效率低下或社会福利受损。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市场失灵的几种主要类型: 1. 外部性 我们将分析“外部性”,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例如,化工厂排放的污染(负外部性)会损害周围居民的健康,而植树造林(正外部性)则有助于改善环境。我们将探讨政府如何通过税收、补贴、管制或科斯定理等方式来纠正外部性。 2. 公共物品 我们将讨论“公共物品”的特性,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例如,国防和路灯是典型的公共物品,由于免费搭车的问题,私人市场往往无法提供充足的公共物品,因此政府通常会承担提供公共物品的责任。 3. 信息不对称 我们将分析“信息不对称”问题,即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等。例如,二手车买卖中,卖家比买家更了解车的真实状况。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我们将探讨政府如何通过信息披露规定、监管等方式来缓解信息不对称。 4. 市场势力 我们将回顾垄断和寡头垄断等市场势力可能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并再次强调政府在反垄断方面的作用。 在分析了市场失灵的原因后,本书将探讨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包括如何通过税收、公共支出、法律法规等手段来纠正市场失灵,促进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我们将讨论政府干预的潜在成本和收益,以及如何评估政府政策的有效性。 第七部分:福利经济学基础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触及“福利经济学”的初步概念。我们将介绍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的概念,即一种资源配置状态,在该状态下,不可能在不损害任何一个人福利的前提下,提高任何一个人的福利。我们将分析完全竞争市场在某些条件下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并以此说明市场机制的效率潜力。同时,我们也将在认识到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理解为何需要政府的干预来增进社会整体的福利。 结语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篇》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生产要素市场以及市场失灵的深入剖析,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理解经济世界运行规律的分析工具。本书强调经济学是一种思维方式,鼓励读者运用书中所学的原理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希望本书能成为读者经济学学习道路上的坚实起点,并激发对经济学更深入的探索。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刚开始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有点被厚度吓到,感觉内容好多,担心一下子吃不消。但真正开始啃的时候,才发现它的内容安排上还是挺有逻辑性的。它从最基本的微观经济学讲起,然后逐步过渡到宏观经济学,再到一些更细分的领域,比如产业组织、区域经济等。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关于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的部分,书中用了很多图示和公式来展示,虽然一开始觉得有点抽象,但多看几遍,结合后面的练习题,感觉就慢慢找到了窍门。尤其是在分析市场结构,比如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和垄断这四种市场形态时,书里通过对比各种市场下的企业行为和效率,让我对不同市场环境下资源配置的差异有了很直观的认识。另外,关于信息经济学里的一些概念,比如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书中也给出了比较生动的例子,解释了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问题,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这对于理解现代经济中的一些不完美现象很有帮助。

评分

我拿到这本教材的时候,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考试大纲一直在变,教材更新也很快。读了之后,我发现它在一些比较新的经济现象和理论方面,覆盖得还算及时。比如说,书中对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的一些初步探讨,虽然可能不是考试重点,但能让人感觉到编写者是有关注行业发展的。我个人比较在意的是书中关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部分,因为这块内容相对比较复杂,而且涉及到的概念很多。这本书在这块的处理上,我觉得比我之前看过的其他资料都要好一些。它把贸易保护主义、汇率变动的影响、国际收支平衡表这些概念讲得条理清晰,还结合了近几年的一些贸易摩擦事件进行分析,这点做得不错。虽然我对其中的一些模型推导还不是特别熟悉,需要反复琢磨,但整体的脉络是搭建起来了。而且,书中还涉及到一些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比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经济影响,这些都是非常贴近当下和未来经济走向的热点,对于理解中国经济的宏观走向非常有帮助。

评分

这本教材在细节处理上做得相当不错,很多地方都考虑到了读者的可能困惑。比如,在一些关键概念的界定上,它会反复强调,并且用不同的表述方式来帮助记忆。我之前一直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区分有些混淆,看了这本书的详细解释,尤其是它用不同场景下的物价变动来对比,让我一下就明白了。而且,书中的一些小结和提示语,也很有价值,它们会提醒读者注意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或者是一些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书中提供的练习题质量也挺高的,很多题目都紧密结合了教材内容,能够有效地检验我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做这些题目,我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此外,书中对于一些经典经济学理论的梳理,比如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凯恩斯的“总需求管理”等,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讲解,并分析了这些理论的局限性和发展。整体来说,这本书在知识的系统性、严谨性和实用性方面都做得比较到位,是一款不错的学习资料。

评分

这本书的优点在我看来,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非常注重与实践的结合。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光讲理论,不接地气。这本书里,很多理论点都会配上现实中的经济案例,比如讲到外部性的时候,就用了很多关于环境污染的例子;讲到公共物品的时候,就提到了国防、教育等。这些案例的分析,让我觉得经济学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公式和模型,而是能够解释我们身边发生的很多事情的工具。我特别喜欢的是关于经济周期理论的讲解,书中详细分析了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并探讨了导致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还列举了不同国家在应对经济危机时采取的政策措施,这些内容让我对经济发展的规律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书中对一些宏观经济指标的解读也比较到位,比如CPI、PPI、失业率等,它不仅介绍了这些指标的计算方法,还分析了它们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这对于我理解经济新闻和数据非常有帮助。

评分

这本书我翻了大概有十来天了,感觉整体的编排上还是挺扎实的,很多基础概念都讲得很透彻,不是那种点到为止、一带而过的感觉。比如像宏观经济学那部分,关于GDP的计算方法、影响因素,以及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原理,书中都用了很多图表和案例来解释,我之前一直对这些概念有点模糊,看了这本书之后,理解起来就清晰多了。特别是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书里讲解得很详细,还对比了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实际政策应用,很有启发性。虽然我不是经济学专业的,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相对比较平实,没有太多晦涩的术语,就算遇到不认识的词汇,后面通常都会有解释,所以学起来不会觉得特别吃力。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内容,里面列举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比如环境污染、信息不对称等,并分析了政府可能采取的干预措施及其效果,这让我对经济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总的来说,作为一本备考教材,它确实做到了内容全面、讲解深入,为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让我对经济学原理有了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祝愿我能考过,我能考过,我能考过

评分

感觉不错,里面内容设计感觉也不错。还没开始看,应该是本挺好的书。

评分

书是正版的,速度很快,希望考试能过

评分

比看教材好,教材内容穿插真题,挺好的

评分

给老姐买的 想来对她应该有用

评分

此类书籍看着都差不多,重点介绍知识点,还有习题配合,挺不错的。

评分

书挺好,内容简练有例题,比专用教材简练方便看,快递速度很棒。

评分

给与好评,支持京东自营,多快好省,物美价廉,加油^0^~加油^0^~!还会继续购买支持!

评分

已经在看了,重点划得很清楚!快递也很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