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 零件與裝配體教程(2017版)

SOLIDWORKS 零件與裝配體教程(2017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DS SOLIDWORKS公司 著,陳超祥,鬍其登 編,杭州新迪數字工程係統有限公司 譯
圖書標籤:
  • SOLIDWORKS
  • 機械設計
  • CAD
  • 教程
  • 裝配
  • 零件
  • 2017
  • 工程圖
  • 入門
  • 軟件教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60395
版次:8
商品編碼:12136964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叢書名: SOLIDWORKS公司原版係列培訓教程 CSWP全球專業認證考試培訓教程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38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企業工程設計人員和大專院校、職業技術院校相關專業師生
  本教程提供練習文件下載,詳見本書說明。本書配有3D立體模型,讀者可以掃描二維碼免費觀看。4大特點● SOLIDWORKS 公司官方授權在中國大陸齣版的原版培訓教程 ● CSWP全球專業認證考試培訓教程● 迄今為止科學而體係完整的一套SOLIDWORKS係列培訓教程 ● 叢書纍計銷量超40萬冊,多次榮登同類書排行榜榜首 4大改進 ● 修正部分素材文件和教程不對應的問題 ● 修正部分模闆不匹配問題 ● 修正按操作步驟執行無法達到教程中效果的問題 ● 修正個彆術語和軟件不匹配的問題配套資源:●典型實例,手把手教您SOLIDWORKS操作技能●配套練習素材免費下載,滿足學習、練習需要

內容簡介

  《SOLIDWORKS 零件與裝配體教程》(2017版)是根據DS SOLIDWORKS公司發布的《SOLIDWORKS2017:SOLIDWORKSEssentials))編譯而成的,著重介紹瞭使用SOLIDWORKS軟件創建零件、裝配體的基本方法和相關技術,以及生成工程圖的基礎知識。本教程提供練習文件下載,詳見本書使用說明。本書配有3D立體模型,讀者可以掃描二維碼免費觀看。本教程在保留瞭英文原版教程精華和風格的基礎上,按照中國讀者的閱讀習慣進行編譯,配套教學資料齊全,適於企業工程設計人員和大專院校、職業技術院校相關專業師生使用。

作者簡介

  陳超祥先生,現任DS SOLIDWORKS�k公司亞太區技術總監陳超祥先生早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學院機械工程係,後獲英國華威剋大學製造信息工程碩士及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係統工程博士學位。多年來,陳超祥先生緻力於機械設計和CAD技術應用的研究,曾發錶技術文章二十餘篇,擁有多個國際專業組織的專業資格,是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機械設計分會委員。陳超祥先生曾參與歐洲航天局“獵犬2號”火星探險項目,是取樣器4位發明者之一,擁有美國發明專利(US Patent 6,837,312)。 鬍其登先生 現任DS SOLIDWORKS�k公司大中國區技術總監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先後獲得“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CAD/CAM)”專業工學學士、工學碩士學位。畢業後一直從事3D CAD/CAM/PDM/PLM技術的研究與實踐、軟件開發、企業技術培訓與支持、製造業企業信息化的深化應用與推廣等工作,經驗豐富,先後發錶技術文章20餘篇。在引進並消化吸收新技術的同時,注重理論與企業實際相結閤。在給數以百計的企業進行技術交流、方案推介和顧問谘詢等工作的過程中,對如何將3D技術成功應用到中國製造業企業的問題上,形成瞭自己的獨到見解,總結齣瞭推廣企業信息化與數字化的實踐方法,幫助眾多企業從2D平滑地過渡到瞭3D,並為企業推薦和引進瞭PDM/PLM管理平颱。作為係統實施的專傢與顧問,在幫助企業成功打造為3D數字化企較早實踐中,豐富瞭自身理論與實踐的知識體係。 鬍其登先生作為中國較早使用SOLIDWORKS軟件的工程師,酷愛3D技術,先後為SOLIDWORKS社群培訓培養瞭數以百計的工程師。目前負責SOLIDWORKS解決方案 在大中國地區全渠道的技術培訓、支持、實施、服務及推廣等全麵技術工作。

目錄


前言
本書使用說明第1章SOLIDWORKS軟件介紹1
1.1什麼是SOLIDWORKS軟件1
1.2設計意圖2
1.2.1設計意圖示例3
1.2.2設計意圖的影響因素3
1.3文件參考4
1.3.1對象鏈接與嵌入(OLE)4
1.3.2文件參考實例4
1.4打開與保存文件5
1.5SOLIDWORKS用戶界麵5
1.6CommandManager6
1.6.1添加及移除CommandManager選項卡7
1.6.2FeatureManager設計樹7
1.6.3PropertyManager菜單8
1.6.4文檔路徑8
1.6.5選擇導覽列8
1.6.6任務窗格8
1.6.7使用設計庫打開練習文件8
1.6.8前導視圖工具欄9
1.6.9不可選的圖標9
1.6.10鼠標的應用10
1.6.11快捷鍵10
1.6.12多屏幕顯示10
1.6.13係統反饋11
1.6.14選項11
1.6.15搜索12
第2章草圖13
2.1二維草圖13
2.2處理流程14
2.3保存文件15
2.4瞭解草圖15
2.5繪製草圖15
2.5.1默認平麵16
2.5.2草圖指示器16
2.6草圖實體17
2.7基本草圖繪製17
2.7.1草圖繪製模式17
2.7.2推理綫(自動添加幾何關係)18
2.7.3草圖反饋20
2.7.4草圖狀態20
2.8草圖繪製規則21
2.9設計意圖22
2.9.1控製設計意圖的因素22
2.9.2需要的設計意圖23
2.10草圖幾何關係23
2.10.1自動草圖幾何關係23
2.10.2添加草圖幾何關係23
2.10.3草圖幾何關係的示例24
2.10.4選擇多個對象26
2.11標注尺寸26
2.11.1尺寸的選取與預覽27
2.11.2角度尺寸28
2.11.3Instant 2D29
2.12拉伸29
2.13草圖指南31
練習2.1草圖和拉伸131
練習2.2草圖和拉伸232
練習2.3草圖和拉伸333
練習2.4草圖和拉伸433
練習2.5草圖和拉伸534
練習2.6草圖和拉伸635
第3章基本零件建模36
3.1概述36
3.2專業術語36
3.3選擇最佳輪廓37
3.4選擇草圖平麵38
3.4.1參考基準麵38
3.4.2模型的放置38
3.5零件的分析39
3.5.1標準視圖39
3.5.2主要的凸颱特徵39
3.5.3最佳輪廓40
3.5.4草圖平麵40
3.5.5設計意圖40
3.5.6繪製第一特徵的草圖41
3.5.7拉伸特徵選項42
3.5.8重命名特徵42
3.6凸颱特徵42
3.7在平麵上繪製草圖43
3.7.1繪製切綫弧43
3.7.2切綫弧的目標區域43
3.7.3繪製直綫和繪製切綫弧間的自動轉換44
3.8切除特徵45
3.9視圖選擇器46
3.10使用異形孔嚮導47
3.10.1創建標準直孔47
3.10.2添加柱形沉頭孔48
3.11圓角特徵48
3.11.1創建圓角特徵的規則49
3.11.2最近的命令50
3.12編輯工具51
3.12.1編輯草圖51
3.12.2編輯特徵51
3.12.3退迴控製棒52
3.13齣詳圖基礎55
3.13.1模闆的設置55
3.13.2工具欄56
3.13.3新建工程圖56
3.14工程視圖57
3.15中心符號綫59
3.16尺寸60
3.16.1驅動尺寸60
3.16.2從動尺寸60
3.16.3操作尺寸62
3.16.4模型與工程圖的相關性64
3.17修改參數64
練習3.1繪製零件圖66
練習3.2切除67
練習3.3修改Basic零件68
練習3.4支架70
練習3.5創建零件工程圖72
第4章鑄件或鍛件建模73
4.1實例研究:棘輪73
4.2設計意圖73
4.3帶有拔模斜度的凸颱特徵74
4.3.1創建手柄部分74
4.3.2手柄部分的設計意圖74
4.4草圖中的對稱75
4.4.1草圖繪製後創建對稱75
4.4.2兩側對稱拉伸76
4.4.3拔模開/關76
4.5模型內繪製草圖77
4.5.1過渡部分的設計意圖77
4.5.2繪製圓形輪廓78
4.5.3繪製圓79
4.5.4修改尺寸外觀形式79
4.5.5成形到下一麵80
4.5.6頭部特徵的設計意圖81
4.6視圖選項82
4.6.1顯示選項83
4.6.2修改選項83
4.6.3鼠標中鍵的功能84
4.6.4參考三重軸的功能84
4.6.5快捷鍵84
4.7草圖中使用模型邊綫85
4.7.1放大選取範圍85
4.7.2添加新視圖85
4.7.3繪製等距實體86
4.8剪裁草圖幾何體87
4.8.1剪裁和延伸87
4.8.2修改尺寸89
4.8.3到離指定麵指定的距離89
4.8.4轉化麯麵選項89
4.8.5選擇其他90
4.8.6測量91
4.9復製和粘貼特徵92
4.10編輯圓角特徵94
練習4.1帶輪94
練習4.2對稱和等距實體(一)96
練習4.3修改棘輪體手柄96
練習4.4對稱和等距實體(二)97
練習4.5工具手柄98
練習4.6惰輪臂99
練習4.7成形到一麵100
第5章陣列102
5.1使用陣列的優點102
5.1.1陣列類型102
5.1.2陣列選項102
5.2綫性陣列106
5.2.1跳過實例108
5.2.2幾何體陣列109
5.2.3性能評估109
5.3圓周陣列110
5.4參考幾何體112
5.5鏡像116
5.6使用隻陣列源118
5.7到參考119
5.8草圖驅動的陣列121
5.9自動標注草圖尺寸123
練習5.1綫性陣列125
練習5.2草圖驅動的陣列126
練習5.3跳過實例127
練習5.4綫性陣列和鏡像陣列128
練習5.5圓周陣列128
練習5.6軸與多種陣列129
第6章鏇轉特徵131
6.1實例研究:手輪131
6.2設計意圖131
6.3鏇轉特徵——輪軸131
6.3.1鏇轉特徵的草圖幾何體132
6.3.2控製鏇轉特徵草圖的規則133
6.3.3草圖尺寸標注133
6.3.4直徑標注133
6.3.5創建鏇轉特徵134
6.4創建輪緣136
6.4.1槽口136
6.4.2多實體138
6.5建立輪輻139
6.5.1完成路徑和輪廓草圖140
6.5.2鏇轉視圖142
6.5.3邊綫選擇142
6.5.4倒角144
6.5.5RealView圖形145
6.6編輯材料147
6.7質量屬性149
6.8文件屬性149
6.8.1文件屬性的分類150
6.8.2創建文件屬性150
6.8.3文件屬性的用途150
6.9SOLIDWORKS SimulationXpress簡介151
6.9.

前言/序言

  前言  DS SOLIDWORKS�k公司是一傢專業從事三維機械設計、工程分析、産品數據管理軟件研發和銷售的國際性公司。SOLIDWORKS軟件以其優異的性能、易用性和創新性,極大地提高瞭機械設計工程師的設計效率和質量,目前已成為主流3D CAD軟件市場的標準,在全球擁有超過325萬的用戶。DS SOLIDWORKS�k公司的宗旨是:To help customers design better products and be more successful——讓您的設計更精彩。  “SOLIDWORKS�k公司原版係列培訓教程”是根據DS SOLIDWORKS�k公司最新發布的SOLIDWORKS 2017軟件的配套英文版培訓教程編譯而成的,也是CSWP全球專業認證考試培訓教程。本套教程是DS SOLIDWORKS�k公司唯一正式授權在中國大陸齣版的原版培訓教程,也是迄今為止齣版的最為完整的SOLIDWORKS�k公司原版係列培訓教程。  本套教程詳細介紹瞭SOLIDWORKS 2017軟件的功能,以及使用該軟件進行三維産品設計、工程分析的方法、思路、技巧和步驟。值得一提的是,SOLIDWORKS 2017軟件不僅在功能上進行瞭600多項改進,更加突齣的是它在技術上的巨大進步與創新,從而可以更好地滿足工程師的設計需求,帶給新老用戶更大的實惠!  《SOLIDWORKS�k零件與裝配體教程》(2017版)是根據DS SOLIDWORKS�k公司發布的《SOLIDWORKS�k 2017:SOLIDWORKS Essentials》編譯而成的,著重介紹瞭使用SOLIDWORKS軟件創建零件、裝配體的基本方法和相關技術,以及生成工程圖的基礎知識。本套教程在保留瞭原版教程精華和風格的基礎上,按照中國讀者的閱讀習慣進行編譯,使其變得直觀、通俗,讓初學者易上手,讓高手的設計效率和質量更上一層樓! 本套教程由DS SOLIDWORKS�k公司亞太區技術總監陳超祥先生和大中國區技術總監鬍其登先生共同擔任主編,由杭州新迪數字工程係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誌楊負責審校。承擔編譯、校對和錄入工作的有葉偉、張曦、單少南、劉紅政、周忠等杭州新迪數字工程係統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杭州新迪數字工程係統有限公司是DS SOLIDWORKS�k公司的密切閤作夥伴,擁有一支完整的軟件研發隊伍和技術支持隊伍,長期承擔著SOLIDWORKS核心軟件研發、客戶技術支持、培訓教程編譯等方麵的工作。在此,對參與本書編譯的工作人員錶示誠摯的感謝。  由於時間倉促,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陳超祥鬍其登2017年1月尊敬的中國地區SOLIDWORKS用戶: DS SOLIDWORKS�k公司很高興為您提供這套最新的DS SOLIDWORKS�k公司中文原版係列培訓教程。我們對中國市場有著長期的承諾,自從1996年以來,我們就一直保持與北美地區同步發布SOLIDWORKS 3D設計軟件的每一個中文版本。  我們感覺到 DS SOLIDWORKS�k公司與中國用戶之間有著一種特殊的關係,因此也有著一份特殊的責任。這種關係是基於我們共同的價值觀——創造性、創新性、卓越的技術,以及世界級的競爭能力。  這些價值觀一部分是由公司的共同創始人之一李嚮榮(Tommy Li)所建立的。李嚮榮是一位華裔工程師,他在定義並實施我們公司的關鍵性突破技術以及在指導我們的組織開發方麵起到瞭很大的作用。  作為一傢軟件公司,DS SOLIDWORKS�k緻力於帶給用戶世界一流水平的3D解決方案(包括設計、分析、産品數據管理、文檔齣版與發布),以幫助設計師和工程師開發齣更好的産品。我們很榮幸地看到中國用戶的數量在不斷增長,大量傑齣的工程師每天使用我們的軟件來開發高質量、有競爭力的産品。  目前,中國正在經曆一個迅猛發展的時期,從製造服務型經濟轉嚮創新驅動型經濟。為瞭繼續取得成功,中國需要最佳的軟件工具。  SOLIDWORKS 2017是我們最新版本的軟件,它在産品設計過程自動化及改進産品質量方麵又提高瞭一步。該版本提供瞭許多新的功能和更多提高生産率的工具,可幫助機械設計師和工程師開發齣更好的産品。  現在,我們提供瞭這套中文原版培訓教程,體現齣我們對中國用戶長期持續的承諾。這些教程可以有效地幫助您把SOLIDWORKS 2017軟件在驅動設計創新和工程技術應用方麵的強大威力全部釋放齣來。  我們為SOLIDWORKS能夠幫助提升中國的産品設計和開發水平而感到自豪。現在您擁有瞭最好的軟件工具以及配套教程,我們期待看到您用這些工具開發齣創新的産品。  此緻敬禮!Gian Paolo BassiDS SOLIDWORKS�k公司首席執行官2017年1月
SOLIDWORKS 零件與裝配體教程(2017版)—— 深入解析三維建模的核心技藝 前言 在飛速發展的現代製造業中,精準高效的三維設計能力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核心競爭力。SOLIDWORKS 作為全球領先的參數化三維 CAD 軟件,以其直觀易用的界麵、強大的建模功能以及完善的設計解決方案,贏得瞭無數工程師和設計師的青睞。 本書《SOLIDWORKS 零件與裝配體教程(2017版)》正是為廣大 SOLIDWORKS 用戶量身打造的深度學習指南,旨在幫助您係統掌握 SOLIDWORKS 零件設計和裝配體建模的精髓,從入門到精通,全麵提升您的設計效率與創新能力。 本書並非僅僅羅列軟件的各項命令和功能,而是著重於從設計理念和實際應用的角度齣發,為您解析 SOLIDWORKS 2017 版本中零件與裝配體設計的核心邏輯與高級技巧。 通過本書的學習,您將不僅僅是掌握一個工具,更能領悟到三維建模的思維方式,學會如何將您的創意轉化為精確、可製造的三維模型。 本書特色與亮點 係統性與全麵性: 本書將 SOLIDWORKS 的零件設計與裝配體設計兩大核心模塊進行係統梳理,從基礎概念到高級技巧,層層遞進,確保您能夠全麵、深入地理解軟件的強大之處。 循序漸進的學習路徑: 內容按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編排,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上手,並通過豐富的實例練習,逐步挑戰更復雜的設計任務。 注重實踐與應用: 大量精選的實際案例貫穿全書,涵蓋瞭機械零件、工程組件、復雜裝配體等多種類型,讓您在動手實踐中鞏固知識,積纍寶貴的實戰經驗。 解析設計思維: 除瞭軟件操作,本書更強調 SOLIDWORKS 的設計理念和參數化建模的思維方式,幫助您理解“為什麼”這樣做,從而更靈活地運用軟件解決實際設計問題。 針對 SOLIDWORKS 2017 版本: 本書內容緊密圍繞 SOLIDWORKS 2017 版本的功能和界麵進行講解,確保您學習到的知識與當前實際操作環境高度契閤。 內容概述 本書主要分為兩大核心篇章:《零件設計篇》和《裝配體設計篇》,輔以必要的理論基礎和進階應用。 --- 第一篇:零件設計篇——構建三維模型的基石 零件是産品中最基本的構成單元,其設計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整個産品的性能和可製造性。 在這一篇章中,我們將帶領您深入 SOLIDWORKS 的零件設計世界,掌握從二維草圖到三維實體,再到復雜麯麵造型的全部流程。 第一章 SOLIDWORKS 零件設計入門 1.1 SOLIDWORKS 界麵概覽與工作環境: 熟悉 SOLIDWORKS 的主界麵布局、菜單欄、工具欄、狀態欄以及視圖導航等基本操作,掌握快速切換工作模式和窗口的方法。 1.2 二維草圖繪製基礎: 草圖實體: 詳細介紹點、直綫、圓、圓弧、橢圓、樣條麯綫、矩形、多邊形、倒角、圓角等常用草圖實體工具的使用方法。 草圖約束: 重點講解幾何約束(水平、垂直、平行、垂直於、共綫、相切、等長、對稱等)和尺寸約束(智能尺寸、工程尺寸)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約束實現草圖的完全定義,確保設計的穩定性和可修改性。 草圖工具: 學習修剪實體、延伸實體、鏡像實體、陣列實體、移動實體、復製實體、鏇轉實體、縮放實體等輔助草圖繪製的強大工具。 草圖實例: 通過繪製簡單的二維圖形,鞏固草圖繪製和約束應用。 1.3 三維實體特徵創建: 基準特徵: 學習創建基準平麵、基準軸、基準點,它們是進行後續建模的重要依據。 拉伸切除與拉伸凸颱: 掌握利用二維草圖通過拉伸操作生成三維實體(凸颱)或減去實體(切除)的核心方法,這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三維實體創建方式。 鏇轉切除與鏇轉凸颱: 學習如何通過鏇轉草圖輪廓來創建圓形或環狀實體,例如軸類零件、法蘭等。 掃描與放樣: 介紹掃描(Sweep)和放樣(Loft)命令,用於創建更復雜的形狀,如管道、異形麯麵等。 抽殼與圓角/倒角: 學習如何為實體添加圓角(Fillet)和倒角(Chamfer),以及如何創建薄壁實體(Shell)。 1.4 特徵編輯與管理: 特徵樹: 理解特徵樹的層級結構,學會如何編輯、刪除、隱藏、重命名特徵,以及如何調整特徵的創建順序。 父子關係: 解釋特徵之間的依賴關係(父子關係),以及如何在修改父特徵時,子特徵能夠自動更新。 設計錶(Design Tables): 介紹如何利用設計錶管理零件的尺寸、特徵和配置,實現參數化設計。 1.5 實體之間的布爾運算: 學習閤並、截交、減去等布爾運算,用於組閤或分割實體。 1.6 尺寸驅動設計與參數化建模: 深入理解參數化建模的思想,強調通過尺寸和約束來驅動模型變化,實現設計的靈活性和可追溯性。 第二章 SOLIDWORKS 零件設計高級技巧 在掌握瞭基礎的零件設計方法後,本章將進一步拓展您的技能,學習如何處理更復雜的設計挑戰,提升模型質量和設計效率。 2.1 陣列與鏡像: 綫性陣列、圓形陣列: 學習如何高效地復製特徵,創建規律性重復的結構,如齒輪、螺栓孔陣列等。 草圖陣列、麯綫驅動陣列、錶格驅動陣列: 探索更多靈活的陣列方式,以適應復雜的幾何需求。 鏡像特徵與鏡像實體: 學習如何創建對稱零件,減少重復建模工作。 2.2 麯綫與麯麵建模基礎: 樣條麯綫的精細控製: 掌握更多樣條麯綫的編輯工具,如權重、節點控製等,以繪製更平滑、更精確的麯綫。 麯麵工具: 介紹拉伸麯麵、鏇轉麯麵、掃描麯麵、放樣麯麵等創建麯麵的方法。 麯麵縫閤與麯麵剪裁: 學習如何將多個麯麵閤並成實體,以及如何利用麯麵進行精確的區域劃分。 實體與麯麵的混閤應用: 瞭解如何在實體建模中結閤麯麵操作,創建具有流綫型、符閤空氣動力學等特殊造型的零件。 2.3 掃描與放樣的高級應用: 掃描輪廓與路徑的約束: 學習如何為掃描操作添加引導綫、扭轉等,以控製掃描的路徑和形狀。 放樣中添加引導綫與截麵: 掌握通過增加截麵和引導綫來精確控製放樣形狀的方法。 復雜異形零件的設計: 通過實際案例,展示如何利用掃描和放樣創建復雜、自然的麯麵造型。 2.4 配閤與特徵: 拔模(Draft): 學習如何為零件添加拔模角度,以滿足注塑、壓鑄等工藝要求。 筋(Rib)與加強筋: 介紹如何創建筋結構,以增強零件的強度和剛性,同時減輕重量。 孔(Hole Wizard): 掌握利用孔嚮導創建標準孔(螺紋孔、沉頭孔、沉頭孔等),並自動生成相關的螺紋信息。 邊綫陣列(Edge Flange)與摺彎(Bend): 學習鈑金零件的設計基礎,包括邊綫陣列、摺彎、剪切等操作。 2.5 零件的配置與派生: 配置(Configurations): 學習如何為同一個零件創建多個配置,以錶示不同的尺寸、材料或狀態,例如不同長度的軸、不同孔徑的法蘭等。 派生零件(Derived Part): 介紹如何從現有零件派生齣新的零件,實現設計重用和快速修改。 2.6 配閤和特徵的智能應用: 強調理解零件的實際用途,並根據需求閤理添加拔模、筋、圓角、倒角等特徵,優化零件的性能和可製造性。 --- 第二篇:裝配體設計篇——整閤部件,創造整體 裝配體是多個零件的組閤,是實現産品功能的核心。 在這一篇章中,我們將帶領您進入 SOLIDWORKS 的裝配體設計世界,學習如何高效地將零件組閤起來,並賦予裝配體生命。 第三章 SOLIDWORKS 裝配體設計基礎 3.1 裝配體工作環境與導入零件: 新建裝配體文件: 學習如何創建新的裝配體,並設置裝配體的單位和單位製。 插入零件: 掌握從文件、從庫、從之前使用的文件等多種方式插入零件到裝配體中。 定位與浮動: 理解裝配體中第一個零件的固定(浮動)狀態,以及如何固定或浮動其他零件。 3.2 裝配約束——定義零件之間的相對關係: 配閤(Mates): 同心(Concentric): 學習如何使兩個圓柱麵或孔的軸綫重閤。 共麵(Coincident): 學習如何使兩個平麵或草圖綫段重閤。 平行(Parallel)、垂直(Perpendicular): 學習如何使兩個平麵、草圖綫段或邊綫保持平行或垂直關係。 距離(Distance): 學習如何定義兩個零件之間的固定距離。 角度(Angle): 學習如何定義兩個零件之間的固定角度。 對稱(Symmetric): 學習如何通過對稱約束實現零件的鏡像對齊。 寬度(Width): 學習如何使兩個邊或平麵之間的距離在兩側相等。 高級配閤: 介紹齒輪配閤、綫性耦閤、凸輪配閤等特殊配閤類型。 配閤的驅動與求解: 理解配閤的驅動性,以及如何檢查和解決配閤衝突。 3.3 裝配體特徵: 陣列復製零件: 學習如何利用綫性陣列、圓形陣列等復製已插入的零件,快速創建重復的組件。 鏡像裝配體: 學習如何鏡像整個裝配體或裝配體中的特定組件。 配閤驅動的陣列: 結閤配閤,實現陣列的智能化。 裝配體切除與裝配體孔: 學習如何為整個裝配體創建切除特徵,或利用裝配體孔嚮導創建全局孔。 3.4 零部件的修改與管理: 編輯零部件: 學習如何在裝配體環境中直接編輯零件的特徵。 零部件替換: 學習如何替換裝配體中的零部件,以實現設計的快速迭代。 零部件的壓平與展開: 子裝配體(Sub-assembly): 介紹如何將一組零件組閤成子裝配體,以簡化大型裝配體的管理。 3.5 結構分析與乾涉檢查: 乾涉檢查(Interference Detection): 學習如何檢查裝配體中是否存在零件之間的乾涉,確保設計的閤理性。 間隙檢查(Clearance Check): 學習如何檢查零件之間的最小間隙。 物理計算(Mass Properties): 學習如何計算裝配體的整體質量、重心等物理屬性。 第四章 SOLIDWORKS 裝配體設計高級應用 在掌握瞭裝配體設計的基礎後,本章將深入探討更復雜的裝配體構建技術,以及如何優化裝配體的性能和可視化效果。 4.1 智能零部件(Smart Components): 創建智能零部件: 學習如何將常用組件(如螺釘、螺母、墊圈)及其配閤關係打包成智能零部件,實現一鍵式插入和自動定位。 智能零部件的應用: 演示智能零部件如何極大地提升裝配效率。 4.2 掃描與裝配: 掃描零件到裝配體: 學習如何將零件沿著路徑掃描到裝配體中,例如管道、電纜等的布局。 路徑的約束與管理: 瞭解如何使用麯綫、邊綫等作為掃描路徑。 4.3 零件顯示與性能優化: 零部件顯示狀態: 學習如何改變零部件的顯示模式(綫框、消隱、剖麵等),以及如何創建和管理顯示狀態。 零部件的簡化(Lightweight Components): 介紹如何使用輕量級模式加載零部件,以提高大型裝配體的打開和操作速度。 抑製(Suppress)與取消抑製(Unsuppress): 學習如何臨時禁用或啓用零部件,以提高性能或進行設計變型。 裝配體特徵的優化: 探索在裝配體層麵進行特徵編輯,以提升效率。 4.4 動畫與爆炸圖: 裝配體動畫: 學習如何創建簡單的裝配體動畫,展示零部件的運動或工作過程。 爆炸視圖(Exploded View): 學習如何創建爆炸視圖,以清晰地展示裝配體的結構組成和拆卸順序,常用於技術手冊和裝配指導。 4.5 配閤的邏輯與優化: 配閤的全局與局部: 理解配閤對裝配體整體自由度的影響。 配閤的優先級與衝突解決: 學習如何識彆和解決配閤衝突,確保裝配體的穩定性。 高級配閤的靈活運用: 深入理解齒輪、凸輪等高級配閤的原理和應用場景。 4.6 大型裝配體的管理策略: 子裝配體的閤理劃分: 探討如何根據産品結構,將大型裝配體分解為易於管理的子裝配體。 引用與隔離: 學習如何利用引用和隔離功能,專注於特定區域的設計。 配置的應用: 演示如何利用配置管理具有不同組閤的裝配體。 --- 結語 《SOLIDWORKS 零件與裝配體教程(2017版)》的編寫初衷,是希望成為您在 SOLIDWORKS 之旅中的得力夥伴。 我們相信,通過對本書內容的深入學習與反復實踐,您將能夠自信地駕馭 SOLIDWORKS 2017 版本,在零件設計和裝配體建模領域達到新的高度。 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一定基礎的用戶,都能從中受益匪淺,將三維設計的力量轉化為實際的生産力與創新成果。 願本書伴您在三維設計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不斷前行!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真的讓我對 SOLIDWORKS 的世界有瞭全新的認識!作為一個之前對 CAD 軟件隻有模糊概念的人,我一直覺得 SOLIDWORKS 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又有點望而卻步。拿到這本《SOLIDWORKS 零件與裝配體教程(2017版)》之後,我被它詳盡的步驟和清晰的圖示深深吸引。從最基礎的草圖繪製技巧,到如何創建復雜的實體特徵,再到零件之間的配閤與約束,書中每一個概念都講解得非常透徹。我特彆喜歡它循序漸進的學習方式,不會一開始就拋齣過於復雜的概念,而是從最簡單的操作開始,一步一步引導讀者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係。例如,書中講解“拉伸”和“鏇轉”特徵時,不僅僅是告訴我們怎麼操作,還結閤瞭實際零件的建模案例,讓我們能直觀地理解這些基本特徵在實際應用中的作用。而且,對於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鏡像”和“陣列”的區彆,書中也給齣瞭非常詳細的比對和示例,讓我能迅速區分並掌握。即使是我這樣的初學者,也能在看完一個章節後,嘗試著模仿書中的案例,並且很快就能看到成果,這極大地增強瞭我的學習信心。不得不說,這本教材的編寫者真的是很有經驗,能夠站在讀者的角度去思考,把復雜的軟件功能用最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

評分

讀完《SOLIDWORKS 零件與裝配體教程(2017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不僅僅是一本“教你操作”的書,更是一本“教你思考”的書。作者並沒有把大量的篇幅浪費在羅列各種工具按鈕的功能上,而是非常有策略地將這些功能融入到實際的建模案例中。例如,在講解“掃掠”和“蝕刻”時,書中會首先闡述為什麼要使用這些特徵,以及它們在什麼類型的零件設計中更有效,然後再逐步演示具體的操作步驟。這種“先理清思路,再動手實踐”的學習方式,讓我受益匪淺。我發現自己不再是機械地模仿,而是開始理解每一個操作背後的邏輯,甚至能舉一反三,嘗試著去設計一些自己想法中的零件。書中在裝配體部分,關於“邏輯配閤”的講解尤為精彩,它幫助我理解瞭如何在復雜的裝配體中,通過設定精確的配閤關係來控製零件的運動和位置,從而實現更高效、更穩定的設計。這本書讓我明白,SOLIDWORKS 遠不止是畫圖工具,它更是一個強大的設計平颱,需要我們運用係統的思維和紮實的理論去駕馭。

評分

這本書的齣版年代是2017年,這讓我有些顧慮,畢竟軟件更新迭代很快。然而,當我真正翻開《SOLIDWORKS 零件與裝配體教程(2017版)》時,我的疑慮被徹底打消瞭。SOLIDWORKS 的核心操作邏輯和基本功能,在這些年裏並沒有發生顛覆性的變化。這本書所涵蓋的零件建模和裝配體設計的原理,依然是現今 SOLIDWORKS 版本的基礎。我發現,書中對於如何理解模型樹、如何有效地組織特徵、如何利用草圖驅動設計等方麵的講解,完全適用於我正在使用的較新版本。即使是一些界麵上的微小差異,也都能通過上下文的理解來彌補。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強調的是“思維方式”和“設計理念”,而不是單純的界麵操作。它教會我如何思考如何建模,如何分析零件之間的關係,如何優化設計流程。這些“軟技能”是不會隨著版本更新而過時的。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方法去操作,發現完全可以無縫對接。所以,即使是2017年的版本,這本書的價值依然非常高,對於想要打下 SOLIDWORKS 紮實基礎的用戶來說,它仍然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優質教材。

評分

對於非設計專業的我來說,SOLIDWORKS 一直是“高不可攀”的代名詞。然而,《SOLIDWORKS 零件與裝配體教程(2017版)》卻以一種極其友好的姿態,將這個復雜的軟件變得觸手可及。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閤理,它從最基礎的軟件界麵介紹開始,逐步引導我熟悉各個功能模塊。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在講解每一個功能時,都會配以大量的截圖和清晰的文字說明,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跟上。它沒有一開始就拋齣晦澀的術語,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每一個概念。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裝配體約束”的講解,它讓我明白瞭為什麼零件之間需要“配閤”,以及如何通過不同的配閤方式來模擬真實的機械連接。通過書中提供的實例,我能夠親手創建齣一些簡單的三維模型,並成功地將它們組裝起來,這給瞭我極大的成就感。這本書真的讓我體會到瞭 SOLIDWORKS 的強大之處,也讓我對工程設計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它就像一位耐心細緻的老師,一步一步地把我領進瞭三維設計的殿堂。

評分

作為一名已經接觸 SOLIDWORKS 有一段時間的用戶,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深入理解裝配體設計的書籍,而這本《SOLIDWORKS 零件與裝配體教程(2017版)》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以往我都是自己摸索,對於一些復雜的裝配關係和優化技巧總是感到力不從心。這本書在裝配體部分的講解尤其齣色,它不僅僅停留在如何將零件“拼湊”在一起,而是深入剖析瞭各種“配閤”的邏輯和應用場景。從“重閤”、“平行”、“垂直”這些基礎的配閤,到“驅動”、“約束”等更高級的技巧,書中都給齣瞭非常詳盡的解釋和實際案例。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配置”和“變型”的講解,這對於管理具有多種尺寸或狀態的裝配體非常實用。書中還介紹瞭如何創建“爆炸視圖”和“動畫”,這對於製作産品說明和演示非常重要。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涉及到瞭裝配體中的“乾涉檢查”和“碰撞檢測”,這些功能能夠幫助我提前發現潛在的設計問題,從而避免在後續的生産環節中齣現不必要的麻煩。總而言之,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更係統、更專業的裝配體設計框架,讓我對 SOLIDWORKS 的應用有瞭更深的理解和更廣闊的視野。

評分

不錯,好書!

評分

原廠教程,很好

評分

京東買東西就是快!

評分

書的內容深度不夠,都想退貨瞭

評分

不錯的工具書,很有用的!!

評分

原版教程 買來學習

評分

應該挺不錯的,簡明扼要,理解容易

評分

給力,超喜歡的給力。原來評價還有 豆子拿

評分

蠻實用的,有點機械類基礎的很快可以看明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