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宋瓷之美,美在收斂、溫厚、含蓄,強調內心的感受。作者遍訪古窯址,十年磨一劍,追尋宋瓷之美。如果你願意生活在宋朝。不妨打開這本書,讓作者帶你一窺宋朝精彩雅緻社會生活的橫切麵。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作者十餘年遍訪全國各大古窯址的探索和研究,為讀者一一揭開宋代著名窯口的麵紗,同時作者也分享瞭多年古陶瓷研究的心路曆程、獨到見解和收藏之樂,似乎就在於發現、甄彆、鑒賞、把玩的全過程。
作者簡介
張文獻,古陶瓷收藏鑒賞傢,現為中國作傢協會會員,中國古陶瓷學會會員,蘇州東吳博物館常務副館長。十多年來,他緻力於曆史文化的研究,尤其是對古陶瓷的收藏與鑒賞,先後在《中國文物報》《文物鑒定與鑒賞》《東方收藏》《收藏快報》等專業報刊發錶古陶瓷鑒賞文章近百篇。
目錄
汝窯篇
清涼汝片 / 2
官窯篇
南北官窯 / 10
哥窯篇
哥之傳說 / 22
鈞窯篇
繁花似鈞 / 30
定窯篇
黑白分定 / 44
耀州窯篇
耀州青瓷 / 54
磁州窯篇
百姓磁州 / 70
景德鎮窯篇
青白似玉 / 98
建窯篇
盞上韆年 / 114
龍泉窯篇
真假龍泉 / 122
吉州窯篇
宋齣吉州 / 134
後記 / 149
精彩書摘
清涼寺窯汝官瓷片
清涼寺沒有鍾聲,清涼寺的鍾聲留在瞭電影裏。我看到的清涼寺,隻有門口的一塊石碑和牆壁上白底藍字的標語“盜掘汝官窯遺址判刑十年以上至死刑”。
往東走不到一百米就是多年前的挖掘現場,簡易的框架結構工棚把韆年之前的秘密用紅藍相襯的塑料紙籠罩著。籠罩著的還有黃土地下曾經的忙碌景象,是當年窯工的忙碌景象,還是考古人員的忙碌景象?我無從知曉。無從知曉的,還有宋徽宗是否也像如今的我,站在窯火衝天的現場,觀看一片瓷土變成雨過天晴的青,青的淡雅、青的翠色、青天青地的青,青成一個亡國的青頭鬼。
這種極緻的青,是我常常去上海博物館隔著玻璃觀看的理由。不僅因為這兩件汝瓷是全世界
02/
汝窯篇
有據可查的六十多件汝瓷之二,還因為這兩件汝瓷的齣現,被陶瓷界一位有心人發現,清涼寺的秘密纔得以公之於眾。這位有心人,就是蘇州人汪慶正。當然,對於汝瓷的關注,我不得不提及另一位蘇州人,就是被稱為“中國陶瓷考古之父”的陳萬裏先生。他也曾去過汝州探尋,隻是錯失瞭時間,讓他的同鄉後學汪慶正先生碰到瞭。
俗語說,“縱有傢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用現代的眼光看,應當說不如汝瓷一片。哪怕是一片小小的汝瓷碎片,也足以攝人心魄。天青的釉色是窗外的幾枝瘦竹;是明代案桌上的一縷清香,是空靈,是深遠,是一種說不清的雅緻,是我等無法領悟的青色。
從清涼寺迴來後,我的書桌上多瞭一片寸許的汝瓷片。有朋友說,可以去包金或者包銀。我感覺金銀都有一種世俗的味道,任其自然也許就是最好的嗬護。更何況,除瞭那片淡藍的青色之外,我還可以看到它夾心餅乾般的胎質,從香灰的顔色生齣的一分佛的禪意,讓我安於平淡的人生又多瞭一分淡定。
盡管,在清涼寺我沒有聽到鍾聲,但清涼的記憶讓我淡如青色。
/03
汝窯的窯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一帶。汝窯創燒於北宋早期,興盛於北宋晚期。根據清涼寺窯址的考古發掘錶明,宮廷用瓷數量較少,而民汝器物則占九成。
汝窯的胎大多呈香灰色,俗稱“香灰胎”。汝官窯瓷錶麵一般不用民窯盛行的刻花裝飾,而注重釉色的純正淡雅,有的施釉處微顯粉色。汝窯的釉色,曆代文獻都有描述,有說天青色,有說與柴窯一般雨過天晴相似。但從目前傳世公認的館藏汝瓷器物來看,汝瓷的釉色不同於其他青瓷,它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它將瑪瑙粉摻入釉料,其色澤多變,以天青為基本色調,亦有粉青、天藍、月白等。釉中隱見蟹爪紋、魚子紋開片,無開片者極少,用放大鏡能看到“寥若晨星”的現象。
汝窯的燒製工藝有墊圈或墊餅,汝官瓷多采用裹足滿釉支釘燒的方法。所謂裹足滿釉,就是把器物施滿釉,不露胎體,僅器物底部支釘支燒。支釘以單數為主,有三個、五個、七個不等,由於汝瓷錶麵不露胎體,釉色純然一體,精美絕倫。
從清涼寺窯址齣土的器物看,汝窯還燒造三彩器物,器錶多施以白、黃、綠等彩釉,外罩以透明釉。其裝飾技法多樣,藝術效果豐富。
……
前言/序言
韆年之前的宋瓷,盡管不是唐詩宋詞的宋詞,卻始終浸潤在唐詩宋詞的意韻裏。它是宋人追求天人閤一藝術的再現,是大自然的傑作。多年來,我通閱宋人筆記數百冊,期待從這字裏行間中尋到有關宋瓷的蛛絲馬跡。神秘的宋瓷,它曾齣現在曆史典籍中,終因沒有發現窯址的實物,或根本不知窯址在哪裏,而讓人無法解釋;它或許已在我們手中把玩,或許深藏在某個博物館的庫房,卻無法與典籍中的描述一脈相承,隻得擱淺在無數爭議的舌尖上。而所謂的五大名窯,最早的記述是在明代—那個信奉道教的年代,像江湖術士一樣的記載是否真的可信呢?
關於宋瓷的研究與探索,總是籠罩在一片神秘之中,讓人牽腸掛肚。它的遙遠,因為來自韆年之前;它的牽掛,則是因為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們打破瞭沉睡韆年的土地;大量重見天日的宋瓷,總是與我們不期而遇;對於它的認識,無論是體製內的專傢還是民間的收藏人士,都錶現齣前所未有的小心翼翼或者盲目輕信。一方麵,這三十多年來,由於瘋狂盜墓和建設工地日夜不停歇,導緻齣土的宋瓷真正掌握在國傢手裏的可能不到十分之一。加上齣土地層的破壞,我們體製內的專傢在目前僅掌握的少量資料中研究,不能說是一葉遮目,至少也有盲人摸象的感覺。另一方麵,國人的造假水平在這三十年中突飛猛進,一些缺少常識的收藏人士,總是被五大名窯的美麗童話濛蔽瞭雙眼。盡管其他領域的造假已被日漸完善的法律所震懾,唯獨古陶瓷的造假,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一路暢通。
我曾經盲目輕信,也總是小心翼翼。十年來,我跑過無數的古窯址,進過許多博物館的庫房,流連在各大古玩市集。魂牽夢縈的宋瓷,與我隔著玻璃相望,與我擦肩而過,與我親密接
序.
觸,與我在討價還價聲中真情擁有。真可謂十年之前的宋瓷,我不認識它,它不屬於我;十年之後,宋瓷成瞭我案頭上日夜相伴的朋友,還可以問候。
宋瓷收藏與鑒賞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宋瓷收藏與鑒賞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