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介律诗,为今人阅读、鉴赏、写作古诗提供入门之途径。
◎收录常用词谱100余种,溯源辨流,概述写作规则、表现手法以及艺术风格等。
◎收录常用曲谱100余种,配有作品范例,附以名家评解。
◎收录赋体名称、赋家简介、辞赋名篇简介、名家论赋、著名赋论等,系统介绍辞赋的流变及当代赋体诗的创作现状。
常法宽,1924年10月出生,安徽省颍上县人。北京教育学院教授,现任东方财经日语大学教授,北京香山诗社副社长。长期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专攻中国古代文学史、古代文论及古典美学。
《诗词曲赋知识手册(第2版)》这本书,在学术的严谨性与大众的易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作为一本面向读者的手册,它必然要包含大量的学术信息,但作者却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之前阅读过一些学术性很强的诗词曲赋专著,常常会因为过于专业的术语和复杂的理论而望而却步。而这本书,则成功地避免了这个问题。它在讲解专业概念时,会给出清晰易懂的解释,并且善于运用类比和比喻,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化。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在介绍“平仄”的概念时,并没有直接套用晦涩的音韵学理论,而是通过形象的比喻,让我理解了不同音节的起伏变化,从而体会到诗歌的韵律美。同时,这本书又没有因为追求易读性而牺牲学术的严谨性。它在引用史料、考证典故时,都显得非常认真和细致,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这种既有学术深度,又不失可读性的特质,让我觉得这本书既适合初学者入门,也能够满足有一定基础的读者的深入学习需求。
评分这次翻阅《诗词曲赋知识手册(第2版)》,我最大的收获在于它拓宽了我对诗词曲赋的认知边界。我之前以为,诗词曲赋就是一些优美的文字,一些文人的雅趣。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更广阔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它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的记录,是情感的载体,是思想的表达。书中在介绍某些作品时,会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社会背景、政治事件,甚至民间习俗,让我看到文学是如何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我才明白,为什么有些诗歌如此忧国忧民,有些词句如此直抒胸臆,有些曲赋如此通俗俏皮。这背后,是那个时代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和情感需求。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诗词曲赋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辞藻的华丽,更在于它能够触动人心,引起共鸣。它让我开始用一种更宏观、更发展的眼光去审视这些文学形式,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从“点”上升到了“面”。
评分《诗词曲赋知识手册(第2版)》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打破了我对传统文学学习的刻板印象。我一直觉得,诗词曲赋的学习应该是枯燥乏味的,需要大量的时间去背诵和记忆。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用一种充满趣味和吸引力的方式,将这些古老的文学形式变得生动起来。书中在介绍一些作品时,会穿插一些关于作者的趣闻轶事,或者作品背后的故事,这些“软性”的内容,让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辉。我记得书中在讲到某个诗人时,讲述了他与友人之间的故事,让我觉得那些遥远的文人,其实也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此外,这本书在排版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图文并茂,一些插图的运用,非常恰当地烘托了作品的意境,让我对作品的理解更加直观。它不像那些只有文字的书籍,让人读起来容易疲倦。这种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让我即使在工作之余,也乐于拿起这本书来翻阅,不再觉得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评分阅读《诗词曲赋知识手册(第2版)》,让我对“传承”这个词有了更深的感触。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书,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我曾经觉得,诗词曲赋离我们太遥远了,是属于古代的产物。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们是如何影响着今天的我们,又是如何承载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书中在介绍一些流派和风格时,会不经意间点出它们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甚至对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塑造。这让我意识到,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更让我感动的是,作者在书中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这些宝贵文化遗产的珍视和热爱。它让我觉得,学习诗词曲赋,不仅仅是为了增长知识,更是为了理解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这是一种文化认同的建立,一种民族精神的传承。我每次读完这本书,都会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将这些美好的文学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这份宝贵的文化财富。
评分在翻阅了《诗词曲赋知识手册(第2版)》后,我内心涌现出许多想要分享的感想,那是一种沉浸在中华传统文学瑰宝中的满足感,也是对知识探索乐趣的再次确认。首先,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严谨与全面。作为一本知识手册,它显然没有敷衍了事,而是力求将诗词曲赋的各个方面都梳理得井井有条。从最初的起源、发展脉络,到各个朝代的代表人物、作品风格,再到曲赋的具体体式、特点,都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我尤其欣赏它在概念界定上的清晰,比如对于“诗”与“词”、“词”与“曲”之间微妙的演变关系,以及“赋”的独特魅力,都通过条理清晰的论述,让我茅塞顿开。书中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词的牌调、曲的宫调等,也给出了深入浅出的解释,这对于我这样想要系统学习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我曾一度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迷茫,不清楚不同时期的文学风格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而这本书通过历史背景的介绍,将文学创作与时代风貌紧密结合,让我理解了诗词曲赋的产生和演变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深深植根于社会文化土壤之中。此外,书中引用了大量的例证,这些经典的诗词曲赋片段,不仅是理论阐述的有力支撑,更是读者直接感受文学魅力的窗口。每次阅读到精彩的篇章,我都忍不住停下来,反复品味其中的意境与韵味。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我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也更加有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著名作品的深入剖析,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而是挖掘了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手法、思想内涵,让我能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和欣赏这些千古名篇。
评分这次阅读《诗词曲赋知识手册(第2版)》的经历,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一直觉得,诗词曲赋是中国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但很多时候,因为缺乏系统的了解,我只能浅尝辄止,无法真正领略其中的精髓。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深入探索。它不仅仅是关于文学本身,更是关于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书中在介绍一些作品时,会穿插当时社会背景、哲学思想、历史事件,让我看到文学是如何与时代、与人生紧密相连的。我开始理解,为什么唐诗如此豪迈,宋词如此婉约,元曲如此通俗。这背后,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人民情感的抒发。这本书也让我看到了中国文人的风骨和情怀。他们在战乱中吟咏家国,在寂寞时寄托愁思,在得意时抒发豪情。他们的文字,不仅仅是优美的辞藻,更是他们生命轨迹的印记,是他们思想的结晶。我读着这些文字,仿佛也能感受到古人的悲欢离合,他们的坚韧与豁达。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诗词曲赋,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门艺术,更是在学习一种民族的精神和情感。
评分《诗词曲赋知识手册(第2版)》带给我的,是一种启发式的学习体验。它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思维的引导者。我发现这本书在讲解过程中,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和引导,鼓励读者自己去思考、去探索。比如,在分析一首诗歌时,作者不会直接告诉你这首诗好在哪里,而是会引导你去关注它的意象、它的情感表达、它的结构安排,让你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妙处。这种方式,让我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我开始学会用一种更批判、更深入的眼光去审视那些作品,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书中对于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比较分析,也让我开始形成自己的判断和偏好。它让我明白,文学是没有绝对的标准的,但有可以遵循的审美规律。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意境”的阐释,作者用非常形象的语言,将抽象的“意境”概念变得触手可及。它让我明白,好的诗词曲赋,不仅仅是字面的意思,更是能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创造出一个属于读者自己想象的空间。这种启发式的学习,让我对诗词曲赋的理解不再局限于死记硬背,而是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我开始能自己去解读、去欣赏、去品味。
评分《诗词曲赋知识手册(第2版)》最大的优点,我认为在于它的实用性与指导性。作为一本“知识手册”,它并没有止步于理论的梳理,而是非常贴心地为读者提供了具体的学习方法和鉴赏技巧。我曾经觉得,欣赏诗词曲赋是一件非常“凭感觉”的事情,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其实是有章可循的。书中对不同体裁的鉴赏要点,比如如何把握诗歌的韵律、如何理解词的叠字运用、如何体会曲的唱念之美,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指导。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意象解读”的部分,它教会我如何去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具体的物象来寄托抽象的情感,这让我对许多名篇有了全新的认识。此外,这本书还提供了大量精选的篇目,并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赏析。这些篇目涵盖了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作,让我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立刻应用到实践中。我不再是那种“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状态,而是真正学会了如何去“读懂”一首诗、一首词、一曲赋。它让我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一个能够参与其中的鉴赏者。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诗词曲赋,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可以通过努力切实达成的目标。
评分不得不说,《诗词曲赋知识手册(第2版)》在内容编排的逻辑性上做得相当出色。从历史的纵向发展,到体裁的横向比较,再到关键概念的深入剖析,整个体系构建得非常清晰,让人一目了然。我喜欢它从宏观的历史背景切入,再逐步聚焦到具体的文学体裁,最后深入到作品和作者本身。这种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梳理方式,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了零散和碎片化的学习。书中对于一些重要概念的定义和解释,也是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确保读者能够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我曾一度对“词牌”和“曲牌”的概念感到困惑,但在这本书中,它们被放在了恰当的位置,并与其他相关概念(如格律、韵脚、填词/填曲的特点)一同讲解,让我对它们的理解更加透彻。即使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也不会因为知识点的繁多而感到无从下手。而且,书中在讲解过程中,还会适时地进行一些回顾和总结,加深读者的印象。这种严谨而富有逻辑性的编排,大大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也让我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
评分说实话,我当初拿到《诗词曲赋知识手册(第2版)》的时候,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待,毕竟市面上这类书籍不少,很多都流于表面,或者过于枯燥。但这本书,真的给了我一个惊喜。它的可读性远超我的想象。虽然内容是关于知识的,但作者的笔触却充满了温度和故事性。它不像一本冷冰冰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位博学的朋友,娓娓道来,将那些古老的文字和文化,用一种生动鲜活的方式展现在我面前。我记得书中在介绍某个诗人的生平时,并没有简单地堆砌史实,而是巧妙地融入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情世故,让我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也更能理解诗人创作的心境。对于一些艰涩的词语和典故,书中也给出了详尽的注释,并且常常会用一些更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解释,这对于我这种非专业出身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曾经因为一个典故不理解而卡住,但在这本书里,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常常会穿插一些有趣的轶事和相关的文学趣闻,这些“花絮”让原本严肃的知识点变得活泼起来,也让我对那些古代的文人墨客产生了更深的亲近感。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与那些伟大的灵魂交流,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才情智慧。它不仅仅是在传递知识,更是在传递一种文化的情感和温度。
评分书是很厚的一本,家里本来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书了,看到有活动,又买了一些。
评分作者简介
评分书不错,解释详细,真切感受到宋词的美
评分非常好的一套书,字大印刷精良。
评分买来学习的大辞典!真的很大的!包装很好,快递很赞,给力!
评分《诗词曲赋知识手册》收录100多种常用词谱,包括小令、带过曲、套曲等,配有作品范例,附以名家评解。对各词谱溯源辨流并概述其写作规则、表现手法、风格等。收录“赋体名称”“赋家简介”“辞赋名篇简介”“名家论赋”“古代著名赋论”等,囊括了赋体文学理论和创作的绝大部分内容。介绍、评论律诗,为读者阅读、鉴赏、写作律诗提供了入门的钥匙。
评分《诗韵词韵速查手册》一部内容丰富、体例新颖的诗韵词韵速查手册。收录韵字6300多个,列有诗韵、词韵、单韵字注、双韵字注、上下平声所含仄音字表、上声所含平音字表、去声所含平音字表、入声所含平音字表、音节检字表、附录等部分,内容全面,编排科学。提供便捷的速查功能。坚持以韵查字、以字查韵、以音查字、以音查韵的原则,把诗韵、词韵合编在一起,同用一套查字系统。《单韵字注》《双韵字注》采用传统的106韵平水韵排列,《音节检字表》按照今音排列,便于快速检索。附有《常用词谱精选》《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等资料。
评分《毛泽东诗词书法诗意画鉴赏》四个特点: 一、《毛泽东诗词书法诗意画鉴赏》收录毛泽东诗词共76首,分别选自毛泽东生前审定出版的《毛@诗词》、毛泽东逝世后中共中央和中央有关部门审定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以及有文献可据的毛泽东《祭母文》《祭黄陵文》等。 二、每首诗词的内容可分八项:(一)毛泽东诗词(附唱和原诗词);(二)毛泽东自注自解;(三)发表情况、写作背景(包括写作过程、流传情况、有关地理历史、人物事件);(四)修改情况和版本考证;(五)注释、诗词赏析、译文;(六)有关词牌溯源、历史地图、毛泽东诗词手书(附唱和原诗词手书);(七)书法纪事、墨迹鉴赏、书法作品赏析;(八)毛泽东诗词诗意词意画力求立体化、全方位、多视角地对毛泽东诗词作出分析和鉴赏。 三、每部分基本保持相对独立完整,与其他部分相关内容力求做到重点和角度不同,繁简有别或径直互见。 四、《毛泽东诗词书法诗意画鉴赏》参阅了大量的时贤著作,同时汇集了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力求准确、科学地反映历年来毛泽东诗词研究成果。
评分忽然想到可能有这样的书(名画鉴赏),一搜,果然有;很快想到自己确实要用到这样的书,干是就买了下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