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為什麼要革命》分為正文和附錄兩個部分,正文分為六個章節,從六位不同身份、背景和經曆的風雲人物為什麼參加革命之曆程,詮釋瞭“為什麼要革命”這一看似古老的命題,從而肯定瞭先輩們為瞭救中國而做齣的種種努力與探索的積極意義。本書語言流暢,故事通俗易懂。
內容簡介
《為什麼要革命》中,六位不同身份、背景和經曆的風雲人物參加革命之曆程,代錶性地詮釋瞭“為什麼要革命”這一中國革命史的主軸。《為什麼要革命》既飽含時代特點,又富有中國特色。
目錄
寫在前麵
正編
一、公益人物、知名律師為什麼要革命——以施洋為樣本
二、“富二代”、留學生為什麼要革命——以彭湃為樣本
三、都當軍長瞭為什麼要革命——以賀龍為樣本
四、“自由撰稿人”為什麼要革命——以柔石為樣本
五,富傢子弟、清華教授為什麼要革命——以聞一多為樣本
六、農民為什麼要革命——以陳先瑞為樣本
附編
一、中央蘇區的對外貿易局
二、“西安事變”的經濟意義
三、八路軍、新四軍改編、開拔時期的經濟問題
四、“邊幣”的故事
五、那時的“貨幣戰爭”
六、“皖南事變”後的陝甘寜邊區
七、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共在財經工作方麵的一個考慮
八、中原突圍前後的經濟睏境
九、也說“打土豪”、“分田地”
十、“吃糖咽菜”與“缺衣少藥”
後記
精彩書摘
《為什麼要革命》:
施洋3歲時,過繼給無子的伯父,但他並未由此過上有雙重母愛(生母和伯母)的幸福生活,相反,他的童年生活非常不幸。生父為生活所迫外齣謀生,施洋從小就跟著留守在傢的伯母、生母、嬸母上山砍柴,種瓜種菜,小小年齡,就要學著生火做飯,賣菜賣果。9歲時,纔得以跟著父親讀瞭些《四書》、《五經》。10歲時,父親染病返鄉,不但不能掙錢養傢,還要額外支齣些錢看病買藥,這一年祖父、祖母、伯父等相繼棄世,施洋的傢中,更趨貧睏。
施洋的生父畢竟是讀書人,又多年在外闖蕩,知道傢中欲翻身,兒子必須讀書。於是傾其所有,將施洋送到距傢十裏外的一處私塾。可憐施洋年已11歲,纔算正式入學。他非常珍惜這一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學習十分刻苦。每日雞鳴即起,走十幾裏山路上學。這一路上人煙稀少,荊棘遍地,墳墓時現。白天都見不到幾個人,何況有時學晚瞭還要走夜路。私塾的教師多次和施洋說可以晚點來,但施洋嚮學心切,從不遲到。有時起晚瞭,會忍不住急得哭起來,飯也不吃,跑去上學。學瞭一天,迴傢路上,還要拾薪砍柴,背迴傢中。施洋,就是這樣一個好學、懂事的貧苦農村孩子。
施洋讀書之刻苦,在當地已傳為佳話。據傳當年施洋傢窮得已點不起油燈,晚上隻得跑到村裏一座叫隆興觀的道觀中讀書。鼕天朔風怒號,寒氣逼人,施洋凍得不行,便想瞭一個法子:削瞭一根又光又滑的圓木棍放在腳下,邊讀書邊來迴搓動木棍取暖。這真是可以和懸梁刺股等傳說一同載入勵誌故事。
到瞭施洋14歲時,傢中更加窮睏。已到瞭“饔饗莫給,日不舉火”的悲慘地步。施洋一邊讀書,一邊要幫助傢中汲水灌田,排水砍柴。一邊要侍奉二位伯母(伯父有一妻一妾)並照顧伯母所生兩位妹妹,還要照料生病的父親和自己的生母。這樣的讀耕生活,他一直過到17歲。也就是說,一直到17歲,施洋都未齣過縣境,性格上也是“寡言笑”,都說他是個木訥之人。又有誰能想到,這個貧窮的農村青年,數年後會成為一個口若懸河的知名律師呢?
施洋18歲時完婚,嶽傢傢境要略好一些,夫人郭氏也頗賢良,在嶽傢和夫人的資助下,施洋終於走齣大山,考入鄖陽府立農業學堂,學習蠶科。聽起來像個新式學校,實際上當時科舉未廢,這所學校校風並不好,學生大多是來混文憑的。想象一下如今考不上大學的學生上的一些學校,對這所學校的情形即可思過半也。施洋卻是這所學校的一個“特彆學生”,隻念過點四書五經,從未接觸過近代科學的施洋,隻是初入學的第一學期成績中等,此後每次考試均列最優。1910年畢業時,名列“最優等第一”,也就是全校第一名。
施洋在校幾年,不僅學業大有長進,為人處世也變化頗大。他不忍心也不甘於花老婆的錢,每逢假期,就奔走於鄖陽鄉間做些小買賣。據稱“每當假期,輒未在傢中安居一日,跋涉四方,手足胼胝,形容憔悴。”施洋祖上是做過商人的,他血液中雖有此遺傳基因,但運氣欠佳,從未發財,隻能是掙點蠅頭小利,聊勝於無。但從中鍛煉瞭為人處世的纔乾,倒是一筆實實在在的收獲。
施洋畢業後,在鄖陽待瞭一段時間,恰逢辛亥革命爆發,改朝換代,社會動蕩。他待在鄖陽沒有機會,又沒有錢,隻得返迴傢鄉。
……
前言/序言
為什麼要革命?
這是一個幾十年前從沒想過,也無需去想的問題。因為答案在曆史教科書中早已寫明:舊中國餓殍遍野,瘡痍滿目,工人都在醞釀罷工,農民都在等著暴動,士兵都在盼著兵變,就是讀書人,也都在尋找機會奔往光明、奔赴延安。黨隻要拿根火柴“嚓”地一點,革命的火焰便會熊熊燃起。
這是一個幾十年後開始思索,並頗感睏惑的問題。原來並非共産黨人振臂一呼,人民群眾便都積極響應——大部分中國老百姓,還是期盼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不想也不願革命。原來農民“暴動”的最初動機,不是什麼空洞的口號,而是可以實實在在地得些財物。所以一些農民“暴動”時,不僅舉著梭鏢,還拿著麻袋;原來奔赴延安的人中,也有的僅是因為“聽說延安男女關係有趣”,原來……
在曆史上,“革命”曾是極具魔力的一個詞語。革命,顯然是正當的、閤法的。而當下“革命”一詞,早已褪去瞭神聖的光環,事實上,豈止是已變得不那麼神聖,反倒是有點貶義,有點嘲諷瞭。前輩那種“惟有革命是救中國的齣路”(李大釗語)的認識,那種“革命一定要‘革之又革’”(馮玉祥語)的急迫,今日之人,已實難理解。
海內外某些學者早就說過,辛亥革命沒有意義——推翻瞭滿清,軍閥混戰或許更糟;土地革命沒有意義——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國傢正在走嚮快車道,不革命或許更好;“文化大革命”當然更沒有意義,那是中央都有決議的——“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
網上一些帖子早已提及,一些知名的革命史實都是假的,狼牙山五壯士是假的,南泥灣其實是種大煙,不是什麼“陝北的好江南”,邱少雲是假的,雷鋒也是假的……
如何評價這類“革命虛無論”和“革命虛假論”,不是我這支笨拙的筆能夠勝任的。我隻知道,前輩為瞭救中國而做齣的種種努力和探索,絕不會是沒有意義的;我隻知道,先烈為瞭理想和信仰,犧牲瞭個人前程,犧牲瞭親人傢庭,乃至獻齣瞭自己的生命,那是泰山不移的曆史事實。
為什麼要革命,是以一個問號開始的,到結尾時依然是一個問號。曆史要發展,就離不開革命。革命並非隻有過去式,還應是現在式和將來式。所不同的是,中國的革命,似乎總要付齣更多的鮮血和生命,而前輩的青春、熱血和生命,一定會留給我們無窮無盡的正能量。
丁曉山
2016年10月於
首都師範大學
為什麼要革命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為什麼要革命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