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台北国际书展年度之书
◆在书上,在路上,旅行就是一段勇敢前进的人生。
◆“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大陆读者明白:没有詹宏志,就没有今天的台湾?”——梁文道
◆梁文道作序,蔡康永、刘若英、马家辉、吴念真、吴晓波、小野、严长寿、张大春、赵少康跨界推荐
◆《S》设计师陆智昌操刀封面设计
◆他是网络教父,被称为台湾马云;他是台湾媒体出版界的意见领袖,创办城邦出版集团和40余种杂志;他是侯孝贤、杨德昌经典电影的幕后推手;掌管鼎盛时期的滚石唱片……
◆“我们诞生之际时空已定,这个人生也就跟着注定,还有什么方式能让我们扩大实体世界与抽象世界的参与,在我看起来,也许只有‘旅行’与‘读书’能让我们拥有超过一个人生。”——詹宏志
◆十个推理小说般的精彩故事,一场百科知识的脑内冲浪与日常哲思的马拉松
◆随书附赠限量版亚朵生活金卡(价值198元),赠完即止。
《旅行与读书》是一本没有图片的旅行游记,不提供可以按图索骥的旅行指南,却带有丰富的想象与画面感。永不止步的前行者詹宏志,总是在阅读,始终在路上。他的旅行多由读书而起,十个推理小说般的精彩故事,犹如一场百科知识的脑内冲浪与日常哲思的马拉松。被一本托斯卡纳食谱指南引路的摊牌考验;因尽信书而惊险万分的瑞士登山之旅;在印度无力招架念诵着鲁拜集的高明地毯商人;在南非草丛中充满生命体验的萨伐旅;在灾难过后的巴厘岛矛盾复杂的旅人心境……十场梦幻旅,别样新人生。
詹宏志(1956— ),台湾重要的历史支点性人物。网路家庭集团与城邦出版集团的创办人,目前运营着台湾*大的门户网站和网购平台PChome。他拥有超过三十年的传媒经验,二十五岁出任报社总编,创办了《电脑家庭》《数位时代》等四十余种杂志;策划编辑超过千本书刊。
在台湾新电影的推动中,詹宏志参与起草了《台湾电影宣言》,策划和监制包括侯孝贤导演的《悲情城市》、杨德昌导演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吴念真导演的《多桑》在内的多部台湾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此外,詹宏志还曾担任“滚石唱片”以及“波丽佳音”总经理,为罗大佑、伍佰、林强等策划唱片。
2015年,詹宏志将旅行与读书两大人生志趣的书写集结,推出颇具詹式风格的《旅行与读书》,虽自谦只是长者喋喋不休的纪行,实则展现了熟悉旅行叙事传统的詹宏志不凡的写作企图。
詹宏志有着众多让人仰之弥高而退却的头衔,但此刻,在书堆中,他要说的是他的旅行、夹叙夹议于新书《旅行与读书》故事中的“理”,还有隐隐约约致妻子的情意。
——台湾《联合报》
四百四十八页的新书,PChome Online网络家庭董事长一出手依然不同凡响,创作丰沛,每隔几年就有新作品。詹式说话、书写的风格依旧熟悉
——台湾《明报月刊》
《旅行与读书》并不是詹宏志为读者所作的旅行提案,而是他用明朗文字,将他在旅行中的挫折或惊喜、决定与彷徨一一记录下来。全书中,詹宏志除了展现他那百科全书般的知识配备与无线电望远镜似的敏锐触角,更多时候,更像是热情洋溢的说书人,急切地把异乡的不同说给身边的人听,每个光景和人物都沾染他对未知世界少年般的好奇,听众们除了身历其境感受那新鲜的景象,也得以窥见这位穿梭文化与商界的“台湾*一才子”勇敢闯荡世界、源源不绝的热情来源。
——香港《文汇报》
序 文 这些旅行,该从何说起呢? 詹 朴
序 文 做世界的读者 梁文道
自 序 旅行的意义
一、旅行与读书
二、吟诵奥玛开俨的地毯商人
三、在印度厨房里
四、长草丛中的死亡
五、爆炸后的天堂
六、冰海中的独木舟
七、京都觅食记
八、复兴振兴酒店
九、小野二郎的寿司
十、两个羊头
附录 旅行穷尽处
代序 做世界的读者 梁文道
尽管对很多人而言已经不需要重复,但我还是想在这里简单地数一下詹宏志的工作履历。他从当年台湾两份ZUI大的报纸做编辑起步,一路做到总编辑;在“滚石唱片”草创阶段担任策划工作;在电视台当企划;在远流出版社出任总经理;多年之后再整合台湾出版界势力,铸成其时规模ZUI大的出版集团“城邦文化”。在这三十多四十年里头,他还有空监制侯孝贤的《悲情城市》与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写了十几本著作,在大学教书,参与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总而言之,他这大半辈子,大概拥有过两百多张名片(罗大佑开玩笑似的建议过他,干脆开一个个人名片展览)。在他干过的这一连串事业当中,并非每件事都是那么地一帆风顺,毫无争议(比方说把“城邦”集团卖给李嘉诚旗下的“Tom.com”,直到现在还有人愤恨他“出卖”了台湾出版界),也并非全都受人赞赏(有些文坛老友觉得他已经成了个“文化商人”,而这个称呼,我们都晓得是个贬义词)。我想强调的是,以其经历来看,詹宏志绝对不可能是位不通世事的书呆子。并且我还记得他和我说过他打到的那些故事,一个很会读书、阅读量惊人的书呆子,并不一定就能在旅途上头一帆风顺;在他这几乎改变了台湾面目的精彩人生当中,也并非所有事功都是那么地光辉无垢。我还记得,多年前在他遇到一次事业危机的时候,有记者拍到他在路边埋头专心读书。然后记者还要加上按语,大意是你看这个老板,到了这当口还有闲读书,并且读到入神,他的生意怎么能做得好?
我想大胆地以一个平凡书呆子的身份去替这位了不起的书呆子回应那张照片的指控。在我看来,它恰恰指出了一个书呆子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散发出的那种淡淡的、温暖的文学气息。封面设计简洁而雅致,仿佛一幅画,又像一扇窗,邀请我走进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我翻开扉页,看到了作者的名字,虽然有些陌生,但那种“京东文学奖”的标识,无疑为这本书增添了一层光环。我开始想象,是什么样的作者,能够写出这样一本关于旅行与读书的书?是饱经风霜的旅行家,还是饱读诗书的学者?又或者是兼而有之?我猜想,这本书一定不仅仅是简单的游记,或者堆砌的阅读心得,它一定蕴含着作者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它可能在描绘壮丽的自然风光,也可能在剖析人性的复杂,更可能是在探索书籍与生活之间的微妙联系。我喜欢这种充满未知和期待的感觉,就像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不知道会遇见什么,但心底却充满了渴望。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手里的时候,就被它的名字吸引住了。“旅行与读书”,听起来就充满了诗意和远方。我一直觉得,真正的旅行不仅仅是身体的移动,更是一种精神的探索,而读书,则是最便捷的抵达世界的方式。所以,当我知道有这样一本把两者结合的书时,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我期待着,在文字的世界里,能够跟随作者的脚步,去到那些我可能一生都无法抵达的地方,去感受那些我从未经历过的人情世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场心灵的盛宴,让我既能享受阅读的乐趣,又能仿佛身临其境地体验那些旅途中的风景和故事。京东文学奖的荣誉,更是让我对它的品质充满了信心,这一定是一本经过时间和读者检验的优秀作品。我准备好沉浸其中,让思绪随着书页一同飞扬,去开启一段属于我的“旅行与读书”之旅。
评分当我看到“旅行与读书”这个书名时,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书名,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追求。我一直觉得,旅行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而读书则能够滋养我们的灵魂,丰富我们的内心。如果能将这两者结合,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2017京东文学奖”的加持,更是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信心。我猜想,这本书一定不是一本普通的游记,它更像是一种心灵的旅程,一种智慧的探索。作者一定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能够将他在旅行中所见所闻,与他从书中获得的知识和感悟融为一体,带给我们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体验。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带我领略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更能让我从书中汲取智慧,找到人生的方向。
评分老实说,在买下这本书之前,我对“旅行与读书”这个主题并没有太深刻的认识。我总是觉得,旅行就是出去玩,读书就是在家看。但这本书的名字,却让我开始反思。我开始想,是不是我一直以来都太片面地看待了这两件事?旅行是不是也能带来知识和感悟,读书是不是也能带我领略世界的广阔?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一盏灯,照亮了我认知中的盲区。我看到“京东文学奖”的字样,更坚信这本会是一本能够开拓我视野、丰富我心灵的书。我期待着,它能用它独特的视角,让我重新审视旅行的意义,让我体会到书本中蕴含的无限可能。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在旅途中汲取养分,如何在阅读中感受世界,最终将这两者融为一体,让我的生命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我喜欢那些能够带我走出舒适区,去体验不同生活方式的书籍,而“旅行与读书”这个主题,无疑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渴望。我一直相信,一个人如果能结合旅行的经历和读书的积累,一定能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理解。京东文学奖这个荣誉,让我对这本书的品质有了更高的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记录作者的旅行见闻,更能够展现他对所到之处的文化、历史、人文的深入解读。同时,我也期待他在读书方面能有独到的见解,能够将书本中的智慧与旅行的体验巧妙地结合起来。我希望读完这本书,我能对旅行有更深的理解,对阅读有新的感悟,更重要的是,能够找到一种更理想的生活方式,让旅行和读书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