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城市轨道交通

漫话城市轨道交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硕禾 薛强 蔡承才 常宇健 刘玉芝 著
图书标签:
  • 城市轨道交通
  • 轨道交通
  • 交通工程
  • 科普读物
  • 漫画
  • 交通科普
  • 城市建设
  • 交通运输
  • 基础设施
  • 大众读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ISBN:9787113228620
版次:1
商品编码:1217961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6
字数:209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图书主要面向大众,目的是使民众认识城轨、用好城轨。其内容除了基础知识以外,作者还着重讲述乘坐城轨时所要遵守的基本规则,以及紧急状态下应该如何避险,如何正确使用相关设备开展救援等,以帮助居民用好城轨。作为科普读物,该书将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及有关轨道交通方面的全民教育提供素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带来帮助。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讲述城轨交通的科学知识,如发展历史、规划和建设知识、运营机理、新成就等;其次,介绍列车运营过程中的主要设备构成、基本操作注意事项及乘客乘车所要遵守的规则、紧急状态下应采取的措施等;第三是结合国家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大方向,介绍了轨道交通在这一经济大潮下的发展规划和脉络。本书还着重讲述了乘坐城轨时所要遵守的基本规则,以及紧急状态下应该如何避险,如何正确使用相关设备开展救援等。

作者简介

王硕禾,男,汉,教授,博士。 教学经历:1997年10月至今,任教于石家庄铁道大学电气学院讲师、副教授和教授;近期科研成果:近期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先后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铁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奖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EI等检索期刊论文多篇。

目录

1 城市轨道交通的前世今生1 1. 1 轨道交通发展史1
1. 1. 1 非机械时代1
1. 1. 2 蒸汽时代3
1. 1. 3 电力时代8
1. 2 轨道交通名城录11
1. 2. 1 国外轨道交通11
1. 2. 2 国内轨道交通20
1. 3 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33
目录
1. 3.1 地铁34
1. 3. 2 有轨电车40
1. 3. 3 轻轨42
1.3.4 市郊铁路 44
1.3.5 单轨交通45
1.3.6 自动导轨交通47
1.3.7 磁悬浮交通50
2 城市轨道交通的施工与建造53
2. 1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选址和规划53
2. 1. 1 为什么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选址和规划53
2. 1. 2 轨道交通选址规划建造的原则55
2. 1. 3 网路选址规划的形式59
2. 1. 4 石家庄地铁的规划64
2.2 轨道交通施工65
2.2.1 轨道施工方法65
2.2.2 高架结构施工 68
2.2.3 施工安全与质量69
2.2.4 施工暂时路狭,只为长久畅通 70
3 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备72
3. 1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72
3. 1.1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组成72
3. 1. 2 列车的动力来源一一牵引网系统75
3.2 通信与信号77
3. 2. 1 列车在区间运行的安全保障一一区间闭塞系统 77
3.2.2 列车速度的遥控者一一列车自动控制系统80
3. 2. 3 列车在车站运行的总指挥一一车站联锁系统82
3.3 地铁中的其他关键设备84
3.3.1 车与人的安全屏障屏蔽门84
3.3.2 自动售检票系统一AFC85
3.3.3 火灾报警系统一FAS 87
3.3.4 机电设备监控系统90
3.3.5 通风空调系统91
3.3.6 给排水系统 91
4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城市轨道交通93
4. 1 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94
4. 1. 1 什么是环渤海经济圈 94
4. 1. 2 为什么提出环渤海经济圈94
4. 1. 3 环渤海经济圈下的立体化轨道交通98
4.2 异军突起一一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102
4.2.1 京津冀一体化的定位102
4.2.2 京津冀一体化及其发展历程103
4.2.3 京津冀一体化与我们的生活104
4.2.4 京津冀轨道交通一体化106
4.2.5 如何下好"轨道上的京津冀"这一盘棋108
4.2.6 面对挑战采取对策z 京津冀城市轨道交通112
4.2.7 京津冀各大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120
4.3 河北省的地铁建设 123
4.3.1 石家庄地铁基本介绍123
4.3.2 石家庄地铁的特点125
4.3.3 "国际庄"地铁的换乘方案127
5 轨道交通安全与文明乘车131
5. 1 地铁安检132
5. 1. 1 乘坐地铁时需要安检132
5. 1. 2 违禁物品135
5. 1. 3 进站安检方法139
5. 1. 4 喝醉酒的人最好不要乘坐地铁140
5.2 乘坐扶梯142
5.2.1 安全文明乘坐扶梯的注意事项142
5.2.2 乘坐手扶梯时的安全应急措施144
5.3 乘坐垂直电梯146
5. 3. 1 地铁站设置垂直电梯146
5.3.2 乘坐垂直电梯时的注意事项146
5. 3. 3 被困电梯时自救方法147
5.4 售票系统149
5.5 闸机的使用150
5. 5. 1 闸机的作用150
5.5.2 闸机使用注意事项150
5. 6 屏蔽门的使用152
5. 6. 1 提供安全的屏蔽门152
5.6.2 屏蔽门夹人的自救措施154
5.7 乘客安全文明常识155
5. 7.1 文明候车155
5.7.2 文明车厢157
5.7.3 安全文明上下车161
5.8 事故时的安全应急措施164
5. 8. 1 列车上偶遇突发事件164
5.8.2 屏蔽门夹人166
5. 8. 3 遭遇停电169
5.8.4 遭遇追尾171
5. 8. 5 遭遇火灾172
5. 8. 6 有毒物质泄漏177
5. 8. 7 在区间隧道内发生事故的处理办法177
5.8.8 紧急制动闸的使用178
5. 8. 9 沉着冷静是关键180
5. 9 客控181
6 结束语183
参考文献185

前言/序言

历史的车轮跨入21 世纪,城市中密集而汹涌的车流与人海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既带来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也带来了各个城市交通的拥挤和堵塞,行路难、交通难成为制约城市发展急需破解的瓶颈难题。以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有力武器。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化城市中快速、清洁、高效的交通工具,不仅体现了国家综合国力和城市经济实力,而且也已成为城市建设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与广大市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息息相关。
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外已有100 多年的发展历史,世界主要大城市大多有比较成熟与完整的轨道交通系统,有些城市轨道交通运量占城市公交运量的50% 以上,有的甚至达70% 以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起步较晚,近年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特大城市与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将持续增长;城市群和城镇聚集区也会逐渐增多增强;城市居民对交通出行的质量将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特大城市、大城市、以及城市群中,将会出现更多的适合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的交通走廊。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民众对地铁、轻轨、有轨电车这些新型的交通工具从陌生到熟悉。在此过程中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趣事甚至是事故,都是由于民众对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缺乏一定的常识和了解而造成的。乘客面对突发情况时措手不及,不能听从服务人员的指挥并积极配合,往往使小的事故变成大的事故。因此,很有必要全方位向大众宣传城轨基本知识、乘坐规范及安全应急措施等。
本书将城轨知识以科普读物的形式介绍给读者,内容包含三方面:首先讲述城轨交通的科学知识,如发展历史、规划和建设知识、运营机理、最新科技成就和发展动态等;其次,介绍列车运营过程中的主要设备构成、基本操作注意事项及乘客乘车所要遵守的规则、紧急状态下应采取的措施等;第三是结合国家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大方向,介绍了轨道交通在这一经济大潮下的发展规划和脉络。图书面向大众,目的是使民众认识城轨、用好城轨。其内容除了基础知识以外,还着重讲述乘坐城轨时所要遵守的基本规则,以及紧急状态下应该如何避险,如何正确使用相关设备开展救援等,以帮助居民用好城轨。作为科普读物,将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及有关轨道交通方面的全民教育提供素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带来帮助。
本书是石家庄铁道大学承担的河北省科技厅2016 年科普专项资助计划(项目编号: 16K50801D) 的研究成果。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石家庄地铁公司等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硕士研究生巩方超、马天琪、崔云晓、李家驹、王亚萍、张焕东及王宁、马丹施等同学付出了大量辛勤劳动,司大鹏同志为本书绘制了插图。感谢为本书付出辛勤劳动的所有参与同志!除文中所列出的参考文献外,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由于作者学识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城市脉搏:穿梭古今的交通变迁》 本书将带您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探寻城市交通的演进史,从远古的足迹到现代的飞驰,揭示交通工具如何重塑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城市格局乃至文明进程。我们不会聚焦于具体的轨道交通系统,而是以更广阔的视角,展现交通发展脉络中那些鲜为人知却又至关重要的故事。 第一章:洪荒足迹与河流之舟——人类最早的迁徙与联结 在文明的黎明,人类的足迹便是最原始的交通。本书将勾勒出早期人类如何依靠双脚,在广袤的大地上留下迁徙的印记,探索未知的领域,寻找食物和栖息地。河流,作为天然的交通要道,孕育了早期文明。我们将深入探究古人如何智慧地利用河流,制造简单的舟楫,实现物资的运输和文化的交流。从尼罗河畔的古埃及,到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水路贸易的繁荣如何推动了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都将在这一章节娓娓道来。 第二章:车轮滚滚,马蹄飞扬——陆地交通的早期革命 车轮的发明,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划时代创举。本书将追溯车轮的起源,从简陋的木质轮到更复杂的辐条轮,探讨它如何极大地提高了陆地运输的效率。马匹的驯化与使用,更是将陆地交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将深入描写古代文明中,战车如何改变了战争的形态,商队如何穿越沙漠和草原,连接起遥远的地域,驿站系统如何成为信息传递和人员往来的生命线。罗马帝国的宏伟道路网,中国古代的驰道,都将作为例证,展现陆地交通对帝国疆域的巩固和文化的传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第三章:风帆破浪,驼铃悠扬——长距离贸易与文明的交融 海洋的辽阔和陆地的漫长,催生了更加精密的交通网络。本书将聚焦于古代的长距离贸易,例如丝绸之路的兴衰,香料之路的繁华。我们将描绘商人们如何克服艰辛,凭借坚韧的毅力,在陆地上架起驼铃悠扬的商道,在海上扬帆破浪,将东方的丝绸、瓷器、香料运往西方,也将西方的黄金、玻璃、毛毯带回东方。这不仅仅是商品的交换,更是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我们将探讨这些贸易路线如何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与学习,加速了技术、思想和宗教的传播。 第四章:蒸汽的轰鸣,铁路的脉络——工业革命对交通的颠覆 工业革命的到来,为交通运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蒸汽机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动力模式。本书将详细阐述蒸汽机如何被应用于船舶和火车,极大地提升了运输的速度和载重量。铁路的建设,更是成为连接世界的“钢铁动脉”。我们将描绘第一条蒸汽火车线路的诞生,描述铁路如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缩短了地域间的距离,如何促进了工业品的流通,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并对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铁路的扩张如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甚至成为国家力量的象征,都将是本章探讨的重点。 第五章:河流上的巨轮,天空中的飞羽——水运与航空的崛起 在蒸汽时代,河运和海运并未因此衰落,反而借助新技术焕发新生。本书将描绘蒸汽轮船如何征服大江大河,远洋巨轮如何成为连接大陆的桥梁。与此同时,人类对天空的向往从未停止。从最初的飞艇到莱特兄弟的飞机,我们将回顾航空技术的早期探索和关键突破。飞机的出现,不仅缩短了长途旅行的时间,更开启了全新的军事和商业应用。本书将侧重于这些交通方式的早期发展阶段,它们如何与之前的交通方式形成互补,又如何为未来的交通发展奠定基础。 第六章:通达的公路网,联结的乡村——汽车时代的到来 汽车的发明,将交通的便利性带入了寻常百姓家。本书将深入探讨汽车的普及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半径,使得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公路网络的建设,成为连接千家万户的关键。我们将描绘汽车如何催生了郊区化现象,如何改变了商业形态,例如零售业、旅游业的兴起,以及个人出行自由度的极大提升。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如何成为重要的经济引擎,又如何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交通拥堵和环境问题,都将得到展现。 第七章:信息高速公路,无形的桥梁——通信技术与交通的协同 虽然本书不直接讨论轨道交通,但不能忽视的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交通的进步始终相辅相成。在本书的结尾,我们将简要触及通信技术(如电报、电话)如何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的调度效率和信息传递的速度。这些“无形的桥梁”如何与实体交通网络协同工作,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高效运转的基石,为人类的连接和交流开辟了新的维度,即使我们不提及具体的轨道交通,这种联结的逻辑也贯穿于交通发展的始终。 《城市脉搏:穿梭古今的交通变迁》将为您呈现一幅波澜壮阔的交通发展史画卷,让您在阅读中感受到科技进步的力量,理解交通在塑造人类社会和城市形态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并从中获得对当下和未来交通发展的深刻启示。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次入手这本《漫话城市轨道交通》,纯粹是出于好奇心,平时坐地铁公交也算经常,但对于这些庞大复杂的交通网络背后的运行机制、历史演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拿到书的时候,我首先被它的封面设计吸引了,那种扁平化的插画风格,带着一点复古的色调,让人感觉亲切又有趣,不像那种厚重的学术专著,枯燥乏味。拆开包装,书本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很有分量,纸质也很不错,触感顺滑,印刷清晰,这第一印象就挺加分的。我翻了几页,发现它的文字风格确实很“漫话”,不是那种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堆砌,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搭配大量的插图和图表,把一些原本可能很抽象的概念讲得生动形象。我看到里面有关于最早的蒸汽火车如何改变人们出行方式的介绍,也有关于现代地铁系统如何规划、建设和运营的讨论。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从目录和开篇的部分来看,它似乎涵盖了从历史到现实,再到未来的一个全景式描绘。我特别期待看到它如何解释那些我们每天都能见到,但又不甚了解的专业名词,比如“正线”、“联络线”、“信号系统”等等。而且,书本的装帧也很有意思,那种裸脊装订,让书本可以完全摊平,阅读起来非常方便,不会因为书本合拢而丢失页面的重要信息。总的来说,这次购买体验还是非常愉悦的,期待它能带给我一段轻松愉快的阅读旅程,让我对我们身边的城市轨道交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评分

我购买《漫话城市轨道交通》这本书,完全是出于一次偶然的机会。那天我闲逛书店,无意中瞥见了这本书,它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眼球,那种简洁大气的风格,加上一些充满活力的色块,让我觉得它不是一本普通的技术类书籍。我拿起书来翻了翻,发现里面的文字风格非常有趣,不像那种一本正经的科普读物,而是带着一种轻松幽默的语调,仿佛在和朋友聊天一样。我看到它里面有很多关于轨道交通发展历史的故事,比如第一条地铁的诞生,以及它给当时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不同国家城市轨道交通的独特之处的介绍很感兴趣,比如巴黎地铁的浪漫情怀,东京地铁的精密高效,以及伦敦地铁悠久的历史韵味。这本书不仅仅是介绍技术,它更多的是在讲述城市与轨道交通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塑造了城市的独特魅力。我发现书中用了很多生动的插画,将一些原本枯燥的工程原理,比如信号灯的作用,或者列车运行的调度,都变得一目了然。我了解到,原来每一条地铁线路的设计,都需要考虑如此多的因素,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可行性,还有人文、历史、景观等等。这本书让我对城市轨道交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它不再只是冰冷的钢铁和水泥,而是承载着城市记忆和未来梦想的生命线。我非常喜欢它那种“跳出技术看技术”的视角,让我能够从更广阔的维度去理解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它是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佳作,让我对我们生活的城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评分

我这次购买《漫话城市轨道交通》这本书,纯粹是出于一种“看到就想了解一下”的好奇心。毕竟,我们每天都在享受城市轨道交通带来的便利,但对于它背后的运行机制,我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拿到书后,我的第一感受是它完全颠覆了我对“技术类书籍”的刻板印象。封面设计非常活泼,色彩搭配也很鲜艳,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这让我觉得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一定不会枯燥。翻开书页,我惊喜地发现,书中的文字风格非常有趣,不像那种枯燥的科普读物,而是像在听一个朋友讲故事一样。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一些原本复杂的概念解释得生动形象。我尤其喜欢书中穿插的大量精美插图,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帮助理解内容的绝佳工具。比如,在讲解信号系统是如何工作的,或者车辆是如何自动运行的时候,那些清晰的示意图一下子就解决了我的所有疑问。书中还融入了很多关于城市发展和历史变迁的内容,让我了解到,城市轨道交通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看到书中介绍了不同国家和城市在轨道交通建设上的特色,比如欧洲的复古风格,亚洲的现代化科技,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有趣。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我们每天都在乘坐的地铁和火车,背后隐藏着如此多的智慧和故事。它让我对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交通方式,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开始思考,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会是什么样子。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它是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科普读物,让我能够轻松愉快地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这个宏大的主题。

评分

我这次买《漫话城市轨道交通》纯粹是因为我女儿最近迷上了各种交通工具,尤其是那些在地下穿梭的火车。她经常缠着我问关于地铁的事情,比如它们为什么能在地下跑,为什么有那么多条线路,以及为什么有些地方会有高架的轻轨。我一个做父母的,总不能一问三不知啊,所以就想找一本既能满足我的好奇心,又能让她有所了解的书。拿到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它比我想象的要有趣得多。封面就很吸引人,那种卡通风格的插画,色彩鲜明,人物形象也很可爱,一看就知道是那种大人小孩都能看的书。我翻了几页,发现它的语言非常简单易懂,而且里面有很多对话式的讲解,就像在听故事一样。比如,它解释为什么需要地下轨道交通,会用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对话,通过他们的疑问来引出城市的拥堵问题,以及地下轨道交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方式真的非常适合孩子,也能让我自己快速地抓住重点。书中还用了大量的插图,把复杂的工程机械,比如盾构机、轨道铺设车等等,都画得栩栩如生,甚至还配上了拟人化的表情,让这些原本冰冷的技术设备变得充满生命力。我最喜欢的是它关于不同国家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特点的对比,看到一些奇特的轨道设计,或者是有趣的车站文化,都觉得很有意思。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技术,它还融入了很多关于城市规划、历史变迁和社会生活的内容,让我觉得这个主题其实可以很丰富多彩。我女儿已经迫不及待地抢过去看了,我趁她不注意,偷偷又翻了几页,发现后面还有关于未来轨道交通的畅想,比如磁悬浮列车、无人驾驶等等,我觉得这本书记住了不少孩子们的童真和对未来的好奇心,同时也满足了我这个“老父亲”对世界的好奇。

评分

我选择《漫话城市轨道交通》这本书,完全是出于一种“我需要了解一下”的冲动。作为一名生活在现代化大都市的居民,我每天都离不开城市轨道交通。但说实话,我对它背后的运行原理、发展历史,以及未来趋势,知之甚少。我总觉得,了解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东西,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拿到这本书后,我第一眼就被它充满艺术感的设计吸引了。封面上的插画非常有想象力,将城市、轨道、列车巧妙地融为一体,传递出一种科技与人文融合的美感。翻开书页,我惊喜地发现,这本书并非我之前想象的那种枯燥的技术手册。它采用了“漫话”的形式,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复杂的知识娓娓道来。比如,在介绍信号系统时,作者并没有直接堆砌专业术语,而是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将信号灯比作指挥交通的“交通警察”,一下子就让读者明白了它的作用。书中大量的精美插图,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们将那些抽象的工程技术,例如隧道挖掘的原理、车辆的构造等等,都变得直观易懂。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的梳理,从最早的马车轨道,到蒸汽火车,再到如今的电气化、智能化,它像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展现了人类在出行方式上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书中还涉及到一些关于城市规划和轨道交通建设的思考,例如如何平衡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让轨道交通更好地服务于市民生活等等,这些内容都非常有深度和启发性。这本书让我觉得,城市轨道交通不仅仅是冷冰冰的交通工具,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连接人与人、人与城市的重要纽带。它让我对我们每天乘坐的地铁和火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

评分

我之所以会选择《漫话城市轨道交通》这本书,主要是因为最近我一直在关注一些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智慧交通的议题,而城市轨道交通无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对城市轨道交通有一个更系统、更全面的了解,而不仅仅停留在新闻报道或者一些碎片化的信息层面。拿到这本书后,我发现它的内容远超我的预期。首先,它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论述,而是通过“漫话”的形式,将复杂的概念和庞大的体系变得通俗易懂。书中大量的插图和示意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将抽象的原理具象化,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例如信号系统的工作原理、供电方式的差异,甚至是车辆的结构组成。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历史演进的梳理,从最早的蒸汽动力轨道,到电气化时代的飞跃,再到如今智能化的发展,作者用一种非常连贯且引人入胜的方式,展现了城市轨道交通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历程。此外,这本书还深入探讨了轨道交通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比如它如何影响土地利用、人口分布,以及如何成为城市活力的驱动引擎。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因为它将技术层面的讨论提升到了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书中还提及了一些前沿性的技术,比如自动驾驶、大数据应用在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的可能性,以及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能会如何连接与整合,这些内容让我对未来的城市出行充满了遐想。这本书的结构清晰,逻辑性强,虽然内容广泛,但丝毫不会让人感到杂乱无章。每一章节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并且能够与前后章节形成呼应。总而言之,《漫话城市轨道交通》不仅是一本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的书籍,更是一部关于城市发展、技术进步与人类出行方式演变的生动史诗,它拓宽了我的视野,激发了我对未来城市生活更深入的思考。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漫话城市轨道交通》这本书是没什么期待的,毕竟“城市轨道交通”这个话题听起来就有点硬核,而且“漫话”这两个字,我总觉得会过于浅显,不够深入。但我最近实在是对我们城市里正在大规模建设的几条新地铁线感到好奇,总想知道它们到底是怎么规划出来的,为什么有些地方要建,有些地方不建,以及背后的经济和技术考量。所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就下单了这本书。拿到手后,它的外观确实比我想象中要精致不少,封面设计挺有意思的,色彩搭配也很舒服,不是那种一眼就会让人觉得“这是本技术书”的冰冷感。翻开来看,果然如我预期的那样,文字描述非常生动,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像在讲故事一样。我看到其中一段在讲早期轨道交通的发展,从马车轨道到第一条蒸汽火车线路,那种工业革命时代的波澜壮阔感,仿佛扑面而来。而且,作者在解释一些技术概念的时候,也用了很巧妙的比喻,比如把信号系统比作交通灯,把轨道线路比作城市血管,一下子就让很多原本摸不着头脑的东西变得容易理解了。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城市发展与轨道交通相互促进的案例分析,这让我联想到我们城市现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究竟能为未来的城市形态带来怎样的改变。这本书的内容编排也很合理,不是一股脑儿地讲技术,而是将历史、技术、规划、运营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都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脉络。我个人比较看重这种能够引发思考的书籍,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能打开你的视野,让你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让我对城市轨道交通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开始重新审视我们城市的发展规划。

评分

我这次入手《漫话城市轨道交通》这本书,主要是因为我平时的工作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城市规划和基建方面的信息,但总觉得对城市轨道交通这一块了解不够深入,很多时候只能看到一些表面化的东西。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个生态有一个更全面的认知,包括它的历史脉络、技术原理、运营模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拿到这本书后,我的第一感觉是它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信息量很大。我从目录上就能看到,它涵盖了从城市轨道交通的起源,到各种不同类型轨道交通的介绍,再到技术层面的讲解,以及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等。书中的文字风格很吸引人,虽然主题是技术性的,但作者并没有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阐述,即使是对非专业人士来说,也能轻松理解。我特别欣赏书中穿插的大量图文并茂的内容,各种示意图、历史照片、统计图表等等,让原本可能显得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生动。例如,在介绍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时,书中就用精美的插图展示了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让我能直观地感受到它们之间的区别。此外,我对书中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的讨论非常感兴趣,这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项庞大工程的复杂性。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比如某个城市如何通过发展轨道交通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或者如何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都非常有启发性。总的来说,《漫话城市轨道交通》这本书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既有宏观的视野,又不乏微观的细节,是一本非常值得深入阅读和参考的书籍,它极大地拓展了我对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认知边界。

评分

我入手《漫话城市轨道交通》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对城市里那些庞大的地下网络和空中轨道感到好奇,总想知道它们究竟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它们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拿到书的第一感受就是,它的设计风格非常讨喜,不像那种厚重的学术著作,而是充满了亲和力。封面的插画设计就很别致,色彩搭配也很柔和,让人一看就觉得这本书读起来不会那么费劲。我翻开书,发现它的文字确实如“漫话”二字所言,非常通俗易懂,而且充满了趣味性。作者没有采用那种生硬的科普方式,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语调,仿佛在和读者闲聊。我看到其中有一段在讲早期轨道交通的演变,从简单的马车轨道到蒸汽火车,再到后来的电气化列车,作者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将这些技术革新带来的改变描绘得淋漓尽致。书中的插图也非常精彩,每一页都配有大量的手绘插图和示意图,将一些原本复杂的工程原理,比如信号系统的运作,或者轨道铺设的过程,都展现得清晰明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不同城市轨道交通特点的介绍,看到不同国家和城市在轨道交通设计、运营理念上的差异,觉得很有意思。这本书不仅仅是介绍技术,它还融入了很多关于城市发展、历史变迁以及社会生活的内容,让我觉得这个主题其实可以很丰富多彩。它让我意识到,城市轨道交通不仅仅是简单的交通工具,更是城市发展的动脉,是连接城市各个角落,串联起人们生活轨迹的重要载体。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对我们身边的城市轨道交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评分

之所以会买《漫话城市轨道交通》这本书,完全是因为我最近在进行一项关于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而城市轨道交通是其中的一个核心领域。我需要一本能够提供全面、深入且易于理解的资料的读物,来帮助我打好基础。这本书的外观设计让我眼前一亮,它摒弃了传统技术类书籍的刻板印象,采用了更加现代、富有艺术感的风格。封面的插画构图巧妙,色彩运用也很有层次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当我翻开书页,我发现这本书的内容组织非常有条理,而且信息量巨大。它从城市轨道交通的起源和历史演变开始,逐步深入到各种不同类型轨道交通的技术特点、建设流程、运营管理,以及它们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在讲解专业知识时,并没有使用艰涩难懂的术语,而是巧妙地运用大量的图表、示意图和对比分析,将复杂的概念变得非常容易理解。例如,在阐述不同类型轨道交通的优缺点时,书中就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清晰地展现了它们的各自特点,让我能够快速把握核心信息。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的探讨,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大数据在运营中的应用、以及更加环保和高效的出行方式的可能性。这些内容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非常满意,它不仅为我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更激发了我对这个领域的更深入探索的兴趣。总而言之,《漫话城市轨道交通》是一本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前瞻性于一体的优秀读物,它不仅满足了我的学习需求,更让我对城市轨道交通这一重要基础设施有了全新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