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化石、琥珀、昆虫爱好者与收藏者,对自然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琥珀让我们看到自然界重大事件的壮丽场面,和琥珀打交道可以丰富我们的心智和灵魂。琥珀是大自然的馈赠,它们美丽的外表和内在的科研价值都值得我们关注。《琥珀:穿越时空的精灵》完整地展现了白垩纪缅甸热带森林的生物面貌,是迄今*详细、*全面的缅甸琥珀及其生物群的介绍书籍。
内容简介
《琥珀:穿越时空的精灵》由国内顶端琥珀收藏家和专业研究人员夏方远、杨功达、张青青、史恭乐、王博倾力合作编写,精选了以缅甸琥珀为主的近千件琥珀标本,涵盖了缅甸琥珀中几乎所有生物类群,共收录了广义昆虫2纲26目的虫珀,蛛形纲9个目、唇足纲2个目及腹足纲、甲壳纲、多足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羽毛)等19类非昆虫的虫珀以及包含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在内的各种植物珀,包括缅甸琥珀蛙类标本以及罕见的蝎子、蜥蜴和羽毛标本。同时,本书图文并茂详解了琥珀形成、琥珀的分类和鉴定方法,介绍一些中外著名琥珀产地,并用标本为例,描述了产生琥珀的远古森林的生态环境,以及远古生物的种种行为学特征。
《琥珀:穿越时空的精灵》可以作为琥珀爱好者收藏的指导用书,也适合于对自然科学与自然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篇 琥珀中的生物
1.琥珀小识
2.琥珀是怎么炼成的
3.琥珀森林
4.自然相片
第二篇 琥珀的产地与收藏
1.波罗的海琥珀
2.多米尼加与墨西哥琥珀
3.缅甸琥珀
4.抚顺琥珀
5.其他产地的琥珀
6.琥珀的赏玩与文化
7.鉴定方法
第三篇 失落的昆虫世界
1.弹尾纲
2.双尾纲
3.石蛹目
4.衣鱼目
5.蜉蝣目
6.蜻蜓目
7.禧翅目
8.蜚蠊目
9.等翅目
10.螳螂目
11.蛩蠊目
12.革翅目
13.直翅目
14.竹节虫目
15.纺足目
16.啮虫目
17.缨翅目
18.半翅目
19.广翅目
20.蛇蛉目
21.脉翅目
22.鞘翅目
23.捻翅目
24.长翅目
25.双翅目
26.鳞翅目
27.毛翅目
28.膜翅目
第四篇 动物的演化之窗
1.蜗牛
2.鼠妇
3.螃蟹
4.马陆
5.蜈蚣
6.蚰蜒
7.蝎子
8.盲蛛
9.拟蝎
10.避日蛛
11.蜱螨
12.鞭蛛
13.蜘蛛
14.鞭蝎
15.短尾鞭蝎
16.蛙
17.蜥蜴
18.爬行动物鳞片
19.爬行动物头盖骨
20.羽毛
第五篇 远古植物园
1.苔藓植物
2.蕨类植物
3.裸子植物
4.被子植物
5.未知植物
图片版权说明
致谢
前言/序言
有一种东西,可以让时空凝结,可以让历史还原可以让生命永存,这就是琥珀。
机缘巧合,我接触到了琥珀,它晶莹剔透、温和润泽包含其中的动植物又栩栩如生,真实地还原了远古生物的形态和当时的场景。作为一种能三维立体保存远古生物的有机宝石,其科研和收藏价值不言而喻。琥珀这种无与伦比的特性让我深深着迷,从此开始了痴迷的琥珀收藏之路。
在琥珀收藏过程中,我经常与其他臧友分享和交流收藏的虫珀,发现目前国内虫珀的收藏还处于萌芽阶段,收藏圈较为小众,对藏品的分类也难言规范,很多藏友不能很好地对琥珀内包含的昆虫和其他生物进行归类。此外,由于不同产地琥珀的年份及所处古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各地的琥珀昆虫具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1亿年前白垩纪缅甸琥珀中的昆虫更是与其他产于新生代的琥珀昆虫有着巨大差异。虽然国外已有针对波罗的海琥珀及多米尼加琥珀的专业书籍,但是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主要针对缅甸琥珀分类和鉴赏的图书。因此2012年起,本人就考虑结合自己的收藏,撰写一本以缅甸琥珀为主的虫珀、植物珀分类书籍,以解决普通琥珀收藏爱好者的识别问题。在与多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专家共同开展琥珀生物研究工作的过程中,也给本书的科学水准打下了基础。
本书共收录了广义昆虫2纲26目的虫珀,蛛形纲9目、唇足纲2目及腹足纲、甲壳纲、多足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羽毛)等20类非昆虫的虫珀以及包含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在内的各种植物珀。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琥珀爱好者的收藏有所帮助。
暮光之城:迷失的血脉 故事梗概 《暮光之城:迷失的血脉》是一部背景设定在现代都市,却蕴含着古老传说与超自然力量的奇幻悬疑小说。故事围绕着一个看似平凡的年轻女子艾琳娜展开。艾琳娜是一名在一家历史悠久的图书馆工作的档案管理员,过着平静而规律的生活,直到一系列离奇的事件开始打破她周遭的宁静。 起初,只是馆藏书籍中无故出现的奇异符号,以及夜深人静时,她总能听到一些若有若无的低语声。很快,这些怪事升级为她发现自己拥有了一些无法解释的能力——比如对即将发生的危险有着模糊的预感,以及能短暂地“听见”物品的历史残影。 随着调查的深入,艾琳娜逐渐揭开了一个隐藏在城市阴影之下的秘密社团——“守夜者”。这个社团世代守护着一个古老的契约,旨在遏制某种源自远古洪荒时期的黑暗能量的复苏。艾琳娜发现,她似乎与这个家族的血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那些神秘的符号和低语,正是某种失落的“箴言”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一个外表英俊迷人,实则身份复杂的神秘男子——卡西乌斯闯入了她的生活。卡西乌斯自称是一名古董商人,对艾琳娜的工作和她所接触的古籍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他的出现,不仅带来了危险的吸引力,更带来了真相的碎片。他似乎知道关于艾琳娜身世的一切,但他的动机却始终笼罩在迷雾之中——他是盟友,还是一个更危险的捕食者? 故事的高潮集中在一次城市博物馆的文物失窃案上。失窃的并非是昂贵的珠宝,而是一块据称能“稳定时空裂隙”的远古石板。艾琳娜意识到,这块石板是“守夜者”用来封印黑暗能量的关键。黑暗势力——一个被称为“噬魂者”的组织——正试图夺取石板,以释放被囚禁的远古怨灵,从而颠覆现代世界的秩序。 艾琳娜必须在卡西乌斯的帮助与怀疑之间做出抉择,同时学会掌控自己体内觉醒的力量。她穿梭于现代都市的霓虹灯下和隐藏在地下的秘密通道中,与“噬魂者”展开殊死搏斗。她不仅要面对外部的威胁,更要面对内心深处的恐惧:如果她注定要成为这场古老战争的一部分,那么她平静的生活是否还能回来?她与卡西乌斯的复杂关系,又将把她引向救赎还是毁灭? 最终,在城市最古老的钟楼顶端,艾琳娜直面了“噬魂者”的首领,揭示了自己血脉的真正含义——她并非单纯的继承人,而是传说中能够“重塑平衡”的“钥匙”。她利用新生的力量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暂时阻止了灾难的降临,但她也清楚,这只是漫长抗争的开始。卡西乌斯的身影在关键时刻消失,留下了一个模糊的承诺和无尽的悬念。 核心主题与人物群像 主题: 身份的觉醒与责任的承担;现代文明与古老秘密的交织;信任的界限与人性的复杂。 艾琳娜·维恩(Elena Vane): 二十五岁,图书馆档案管理员。外表内敛、逻辑性强,但内心深处潜藏着对未知的渴望。觉醒后的能力主要围绕着“感知历史残像”和精神防御。她的成长轨迹是从一个被动接受命运的旁观者,转变为主动掌握自己力量的守护者。 卡西乌斯·雷诺(Cassius Raine): 年龄不详,外表约三十出头。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集合体,既拥有引导艾琳娜的知识和能力,却又散发着危险的疏离感。他是千年世家的后裔,肩负着维护平衡的使命,但他的手段往往游走在灰色地带,使人难以捉摸。他对艾琳娜的情感,是基于责任、好奇还是真正的依恋,始终是故事的一大谜团。 “守夜者”组织: 一个由人类和部分血统稀薄的超自然生物组成的秘密团体,总部位于城市地下最深处的“缄默之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监控所有可能破坏世界稳定性的事件,并确保“箴言”不被滥用。 “噬魂者”(The Soul Eaters): 本书的主要反派势力,信仰“混乱即真理”。他们致力于打破“守夜者”设下的封印,释放被囚禁的古老存在,并认为这将是文明的“净化”或“重生”。他们的成员大多是因追求禁忌知识而堕落的学者或被黑暗力量腐蚀的个体。 场景设置与氛围 故事的基调是都市哥特式(Urban Gothic)。主要场景包括: 1. 塞勒姆市立档案馆: 一座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的宏伟建筑,拥有迷宫般的地下书库,是艾琳娜的避风港,也是许多古老线索的藏匿地。空气中永远弥漫着纸张和灰尘混合的独特气味。 2. 城市的“阴影角落”: 隐藏在光鲜亮丽的商业区后方,包括废弃的地铁隧道、被遗忘的教堂地下室,以及一些只有特定血脉才能进入的结界空间。 3. 卡西乌斯的临时住所: 一处位于高层公寓的顶层阁楼,拥有极佳的城市视野,但室内陈设极简,充满着金属、皮革和无法辨认的古代图腾装饰,象征着他漂泊不定、目的不明的生活方式。 文学风格 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主要以艾琳娜的视角展开,增强了读者对她内心挣扎和逐步觉醒的代入感。叙事节奏张弛有度,在白天的图书馆日常和夜晚的秘密追逐之间频繁切换,保持了紧张感。语言风格偏向于细腻的心理描写与迅速的动作场面相结合,注重对城市氛围和历史厚重感的刻画。对白中夹杂着晦涩的术语和古老的暗示,增加了悬疑和奇幻色彩。 潜在的冲突点 知识与力量的冲突: 艾琳娜擅长研究历史,但必须迅速学会应用她刚刚获得的力量,这让她在行动中经常面临“知道太多,却做不到太多”的窘境。 信任与背叛的边缘: 她对卡西乌斯既有本能的吸引,又对其隐瞒的真相感到深深的不安。每一次合作都伴随着她对自己判断力的质疑。 个人生活与宿命的拉扯: 她珍视自己的平凡生活,但体内的血脉却将她推向一场远超她理解的宏大战争,她必须放弃一部分自我才能拯救世界。 故事的延续性 《暮光之城:迷失的血脉》是该系列的第一部,其结尾设定了一个关键的未解之谜——石板虽然被暂时稳定,但“噬魂者”的更高层级力量尚未完全暴露,而卡西乌斯带走的某件关键遗物,预示着下一部故事将从更广阔的国际范围展开,聚焦于更古老的“箴言”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