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概论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概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崔铁军 等 著
图书标签:
  • 地理信息系统
  • GIS
  • 遥感
  • 地图学
  • 空间分析
  • 应用
  • 概论
  • 地理学
  • 计算机科学
  • 测绘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40690
版次:1
商品编码:1218436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普通高等院校地理信息科学系列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8
字数:60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应用信息技术解决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实际问题是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驱动力,由此成为地理信息科学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概论》首先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理论与方法、应用分类、过程和特点、研究内容、发展趋势及与其他学科关系,研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构建过程及地理信息系统与应用业务模型集成方法;然后分章详细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交通、水利、地质、林业、农业、地下管线、公共安全(警用)、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中的应用系统概念、应用概况、系统架构及功能。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概述 1
1.2 研究内容 13
1.3 发展趋势 19
1.4 与其他学科关系 20
1.5 本书阅读指南 22
第2章 GIS应用模型 23
2.1 概述 23
2.2 GIS应用模型构建与集成 29
2.3 常用数学方法 34
2.4 常用GIS应用模型 46
第3章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53
3.1 概述 53
3.2 规划编制管理系统 67
3.3 城市规划审批系统 71
3.4 城市规划动态监测系统 80
第4章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84
4.1 概述 84
4.2 土地利用调查信息系统 90
4.3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98
4.4 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 107
4.5 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 111
第5章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116
5.1 概述 116
5.2 环境污染扩散模拟与预测 123
5.3 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135
第6章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141
6.1 概述 141
6.2 交通规划信息系统 156
6.3 高速公路管理信息系统 163
第7章 水利信息系统 170
7.1 概述 170
7.2 防汛抗旱管理信息系统 173
7.3 水文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177
7.4 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 186
第8章 地质信息系统 195
8.1 概述 195
8.2 区域地质调查 208
8.3 地质灾害评价信息系统 211
8.4 矿产资源评价信息系统 216
第9章 林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225
9.1 概述 225
9.2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233
9.3 森林防火管理系统 240
第10章 农业地理信息系统 251
10.1 概述 251
10.2 农业资源调查与管理 259
10.3 农用地适宜性评价 264
10.4 农作物监测与估产 267
10.5 精细农业 271
第11章 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 276
11.1 概述 276
11.2 管线管理业务分析 288
11.3 三维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 298
第12章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 308
12.1 概述 308
12.2 地名地址信息系统 322
12.3 人口信息系统 336
12.4 应急指挥系统 343
第13章 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 350
13.1 城市与城市信息化 350
13.2 数字城市 354
13.3 智慧城市 364
主要参考文献 379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其他主题的图书简介,旨在避免提及“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概论”的内容,并力求自然、详实: --- 智慧之光:人工智能驱动的未来城市规划与管理 本书导读: 在迈向二十一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人类社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其核心驱动力来自于人工智能(AI)的飞速发展。本书并非探讨空间数据管理与可视化技术,而是将焦点完全聚焦于AI如何重塑我们对“城市”的理解、规划与运营。我们深入剖析了从数据采集、模型构建到决策支持的全流程中,AI算法如何提供前所未有的洞察力与效率。 第一部分:智能时代的城市脉络——数据基础与认知重构 本书的第一部分奠定了智能城市建设的理论与数据基础,但侧重于认知科学与复杂系统分析,而非传统的地理空间建模。 第一章:复杂系统理论与城市有机体 本章超越了将城市视为静态地图的传统视角,引入了基于复杂性科学(Complexity Science)的框架来理解城市。我们探讨了城市作为一种自组织、非线性的复杂适应系统(CAS)的本质。重点分析了涌现现象(Emergence)在交通流、社会行为以及经济活动中的体现。这里讨论的“数据”是行为数据、社交网络数据和传感器记录的非结构化流,旨在揭示宏观模式如何从微观互动中自然产生。我们详细考察了诸如“谢林隔离模型”的变体,以及如何利用图论来模拟城市网络中的信息传播与资源分配,但分析工具和目标完全集中在社会动力学而非空间位置的精确描绘。 第二章:深度学习在城市行为预测中的应用 本章聚焦于如何利用先进的深度神经网络,特别是循环神经网络(RNN)和Transformer模型,来预测城市居民的非空间性行为模式。我们探讨了如何处理大规模时间序列数据,例如公共交通系统的客流量波动、能源消耗峰谷、以及突发事件(如节假日或公共卫生事件)对市民日常活动节奏的冲击。分析的重点在于时间依赖性和上下文理解,而非地理坐标的映射。例如,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分析历史交易记录和社交媒体情绪,预测特定商业区的未来消费潜力,这是一种纯粹的经济和社会学视角。 第二部分:AI赋能的城市运营效率革命 本书的第二部分聚焦于AI技术在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效率方面的具体实践,强调算法优化与资源调度,而非制图与空间分析。 第三章:动态资源调度与优化算法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运筹学与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在解决城市动态调度问题中的强大能力。我们详细解析了如何构建一个模拟环境,让AI代理(Agent)学习在不确定的城市环境中做出最优决策。案例聚焦于应急服务(如消防、救护车的路径规划,但侧重于实时路况与服务请求的动态匹配,而非静态路网分析)、垃圾清运路线的实时优化,以及能源网格的负载平衡。讨论了基于Q-Learning和Actor-Critic方法的收敛性与实时决策的挑战。 第四章:预测性维护与基础设施健康监测 本章关注如何通过机器学习模型,从设备运行数据中识别潜在故障模式,实现基础设施的预测性维护。我们分析了从水务系统、电力变电站到地铁轨道传感器收集的振动、温度和压力数据。重点在于时间序列异常检测(Anomaly Detection)算法,如基于自编码器(Autoencoders)和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es)的技术,用于提前预警设备衰退。核心目标是最小化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这是一种基于工程性能指标的分析。 第三部分:人机协同与伦理边界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转向了智能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人”的因素——用户体验、决策透明度与社会公平性。 第五章:可解释性AI(XAI)在公共决策中的应用 当AI开始深度参与城市管理时,其决策的“黑箱”特性成为一个重大的治理难题。本章探讨了如何应用LIME、SHAP等可解释性方法,帮助城市规划者理解AI模型做出资源分配或政策建议的依据。我们讨论了如何将复杂的模型输出转化为政策制定者可以理解的因果关系论述,确保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和问责制。这部分内容完全围绕模型内部逻辑的解析,与地图投影或空间叠加无关。 第六章:AI驱动的城市公平性与偏差缓解 智能系统的部署可能无意中固化甚至加剧现有的社会不平等。本章从社会学和算法伦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识别并量化AI模型中潜在的群体差异性偏差(Disparate Impact)。我们分析了在信贷审批、公共服务优先级分配等场景中,如何通过公平性约束(Fairness Constraints)和对抗性去偏技术,设计出在不同社会经济群体间实现更均衡结果的算法。本书强调的是社会公平指标的优化,而非地理上的均匀分布。 结论:超越技术,构建有韧性的社会系统 全书以对未来城市的展望作结,强调智能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更具韧性、更具适应性的社会系统。本书所展示的AI工具,都是为了服务于宏观的人类福祉与高效的资源管理,其核心思想是利用计算智能来解析和优化动态的人类社会行为与基础设施的交互,彻底超越了传统的地理信息处理范畴。 ---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概论》这本书,我最先是被它封面简洁而充满科技感的图像所吸引,它隐约传递着一种将现实世界数字化、可视化的强大力量。这本书的内容,特别是关于空间分析和模型构建的部分,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作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常用的空间分析工具,比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等,并且通过大量的图示和实际应用场景,将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易懂。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叠加分析”时,生动地比喻成“不同图层信息的‘层层叠加’”,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如何根据土壤类型、坡度、降雨量等因素,找出最适合种植某种作物的区域。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够轻松理解复杂的分析过程。此外,书中关于“网络分析”的章节,让我对如何优化交通路线、规划物流配送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最短路径”、“最快路径”等问题的深入剖析,展示了 GIS 在实际运营中的巨大价值。不得不说,通过这本书,我对 GIS 不仅仅停留在“看地图”的层面,而是真正理解了它背后强大的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

评分

我手里的这本《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概论》,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入门读物。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地理空间数据库”的讲解。在我看来,GIS 的核心在于数据,而数据库则是承载和管理这些数据的基石。作者非常系统地阐述了地理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原则、构建方法以及数据管理策略。他解释了为什么传统的二维关系型数据库难以满足 GIS 的需求,并着重介绍了面向对象的数据库、多维数据库等在 GIS 中的应用。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数据建模,包括要素类、属性表、空间索引等的建立,以及如何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和元数据管理。这些对于想要深入了解 GIS 应用的读者来说,无疑是非常宝贵的知识。我还注意到,作者在书中强调了数据共享和互操作性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一些行业标准和协议,这对于促进不同 GIS 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至关重要。通过阅读这部分内容,我对于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地理空间数据库有了清晰的认识,也理解了高质量数据对于 GIS 应用成功的基础性意义。

评分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概论》这本书,对我而言,如同一本精心绘制的地图,指引着我在浩瀚的 GIS 世界里找到方向。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遥感影像解译与应用”的章节。在现代社会,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而遥感技术就像是我们的“千里眼”,能够从太空中获取地球表面的丰富信息。作者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了如何从黑白、彩色、多光谱的遥感影像中辨别出不同的地物,比如城市建筑、农田、水体、植被等等。他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这些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地表覆盖变化监测,甚至是对自然灾害(如洪水、火灾)的评估。书中的案例研究非常贴近实际,比如利用遥感数据监测某地区森林覆盖率的变化,从而评估森林保护政策的效果,或者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来研究城市扩张的模式。这些内容让我深切感受到,GIS 结合遥感技术,是如何帮助我们更有效地管理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作者在讲解过程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影像质量评估和纠正的知识,这让我对遥感数据的严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

这本《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概论》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所展现出的 GIS 在各个行业中的“渗透力”。书中关于“GIS 在城市管理与规划中的应用”这一章,简直就是一个宝藏。作者通过一系列详实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 GIS 如何成为现代城市管理者和规划师不可或缺的工具。他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 GIS 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比如管线(水、电、气、通信)的分布、运行状态的监测,以及应急抢修的调度。此外,书中还重点阐述了 GIS 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包括交通流量的分析、拥堵的预测、公共交通线路的优化,甚至是对交通事故进行空间分析,找出易发区域。更令我惊喜的是,作者还探讨了 GIS 在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应急响应等方面的应用,比如如何通过 GIS 绘制环境污染分布图,如何规划疏散路线,如何进行灾情评估和救援指挥。这本书让我看到了 GIS 的强大潜力,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具,更是连接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赋能我们更智慧、更高效地管理和发展我们的城市。

评分

这本书的题目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概论》,我拿到书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对 GIS 领域探索的期待。我一直对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充满了好奇,想知道如何用技术来理解和描绘它。翻开这本书,我首先被它清晰的目录结构所吸引,每一章的标题都简洁明了,直击核心,让我能够快速掌握全书的脉络。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数据采集与处理的那部分,作者用非常生动的语言和翔实的案例,讲解了从航拍、卫星遥感,到实地测量等各种数据来源,以及如何将这些原始数据转化为可以直接用于分析的 GIS 数据。特别是对于数据精度、坐标系、投影转换等技术细节的阐述,虽然专业性很强,但通过作者的细致讲解,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望洋兴叹的技术小白。书中对于不同类型空间数据的优缺点对比也十分到位,让我明白了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是多么重要。我尤其喜欢作者举的关于城市规划的例子,通过 GIS 分析,能够直观地展示不同规划方案对交通流量、环境影响的差异,这种可视化分析能力让我惊叹不已。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 GIS 应用的大门,让我看到了技术如何赋能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管理我们所处的世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