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女性癫痫(第2版)》包括癫痫的诊治,癫痫与性别,癫痫、抗癫痫药物和激素的关系,癫痫、抗癫痫药物与生育相互影响,女性癫痫的特殊并发症,妊娠期癫痫的常见病因及鉴别诊断,避孕、妊娠、母乳喂养和绝经期治疗,女性癫痫咨询9章内容,较上一版专著共增加4个章节,几乎涵盖了女性癫痫医疗和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适合从事各级临床、教学和科研医护人员和研究生使用,对癫痫患者也是一本很好的指导用书。
作者简介
陈蕾,女,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副教授,长期从事神经内科常见病诊治,主要研究方向是癫痫及发作性疾病、围生期神经疾病。系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抗癫痫协会理事、四川省西部精神医学协会女性心身医学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心身医学专委会委员、世界华人生存质量学会常务委员、美国医学研究联盟委员、美国神经科学协会委员、国内外多个知名学术期刊审稿专家,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先后于日本弘前大学神经精神中心和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院神经内科访学。20次受国际学术奖学金邀赴新加坡、瑞典、挪威、意大利、匈牙利、澳大利亚等国家参加国际学术大会作学术报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90余篇,包括第1作者及通讯作者国际SCI论文30篇。近年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编全国统编《神经病学》教材及《癫痫指南》,主编专著《女性癫痫》和《围产期神经疾病》。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女性癫痫的诊断与治疗
第一节 女性癫痫概述
第二节 癫痫的诊断
一、癫痫的概述及诊断原则
二、癫痫的诊断方法
三、癫痫发作的分类
四、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分类
五、癫痫病因学诊断
第三节 癫痫的鉴别诊断
一、概述
二、常见非癫痫性发作与癫痫发作的鉴别
第四节 癫痫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二、治疗方法
第二章 癫痫、抗癫痫药物和激素的关系
第一节 癫痫与激素的相互影响
一、癫痫发作对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
二、激素对癫痫发作的影响
第二节 抗癫痫药物与激素的相互影响
一、抗癫痫药物与性激素
二、抗癫痫药物与HPA轴
三、抗癫痫药物与HPT轴
四、抗癫痫药物与生长激素
第三节 妊娠对癫痫的影响
一、妊娠对癫痫发作频率及强度的影响
二、妊娠诱发的抗癫痫药物药代动力学变化
第四节 月经性癫痫
第三章 女性癫痫患者的特殊并发症
第一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一、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定义和发病率
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三、抗癫痫药物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的影响
四、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危害
第二节 月经周期紊乱
一、月经周期紊乱及月经周期的调节
二、女性癫痫患者月经紊乱及其影响因素
三、女性癫痫患者月经紊乱的防治
第三节 性功能障碍
一、女性性功能障碍
二、女性癫痫患者性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节 妊娠并发症
一、妊娠常见并发症
二、女性癫痫患者常见妊娠并发症
三、女性癫痫患者妊娠并发症的预防
第五节 肥胖
一、肥胖的病因及表现
二、女性癫痫患者与肥胖
三、女性癫痫患者肥胖的防治
第六节 骨质疏松
一、骨代谢指标
二、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及防治
第四章 癫痫共患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癫痫与情绪障碍
第三节 癫痫与精神病性障碍
第四节 癫痫与认知功能障碍
第五节 癫痫与偏头痛
第六节 癫痫与睡眠障碍
第五章 避孕、妊娠、母乳喂养和绝经期治疗
第一节 避孕的选择
一、抗癫痫药物对口服避孕药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二、避孕药对抗癫痫药物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第二节 女性癫痫患者的生育力
一、癫痫对生育力的影响
二、抗癫痫药物对生育力的影响
三、精神因素对生育力的影响
四、癫痫手术对生育力的影响
第三节 妊娠风险
一、妊娠加重癫痫发作的风险
二、抗癫痫药物的致畸性
三、孕前咨询和妊娠期指导
第四节 母乳喂养
一、哺乳期药物危险分级系统L2级的AEDs
二、哺乳期药物危险分级系统L3级的AEDs
三、哺乳期药物危险分级系统L4级的AEDs
第五节 胎儿AEDs综合征
第六节 后代认知功能
一、抗癫痫药物对后代认知功能的影响
二、抗癫痫药物影响后代认知功能的机制
三、孕期癫痫发作对后代认知功能的影响
第七节 绝经期癫痫患者的治疗
一、女性癫痫患者绝经时间提前
二、绝经对癫痫发作的影响
三、绝经期癫痫患者与激素替代疗法
四、绝经期癫痫患者骨质疏松的处理
五、绝经期癫痫患者的药物治疗
第六章 女性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一节 生活质量与社会问题
一、生活质量的定义与测量
二、影响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社会问题
三、女性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第二节 各个特殊年龄阶段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未成年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育龄期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老年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三节 提高女性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合理规范的抗癫痫治疗和心理治疗
二、指导女性癫痫患者面对和处理特殊生理和
生活问题
三、癫痫患者的学习、就业建议
四、加强癫痫知识的普及教育
第四节 妊娠登记概况
第七章 女性癫痫咨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青春期女性癫痫患者咨询
一、青春期对癫痫的影响
二、青春期抗癫痫药物的选择
三、青春期的情绪干预
第三节 生育期女性癫痫患者咨询
一、计划妊娠前咨询
二、孕期咨询
三、分娩后咨询
第四节 癫痫遗传咨询
第五节 老年女性癫痫患者咨询
一、诊断咨询
二、病因咨询
三、老年期特殊问题咨询
四、药物治疗咨询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前言/序言
癫痫是第二大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重点防治的五大神经精神疾病之一。据调查,全球约有6500万癫痫患者,我国癫痫患者约900万,其中近一半是女性患者。一旦确定癫痫,患者需至少3-5年的药物治疗。尽管近年来大量新型抗癫痫药物不断投放市场,且自2004年始我国将癫痫诊治放到重大疾病防治的首位,每年用600万以上的资金免费治疗癫痫患者,但仍有1/3的患者对多种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无反应,成为难治性癫痫,严重影响到患者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及经济负担。
当今社会对女性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大,在国际医学领域,从性别角度研究疾病也成为一个研究的新方向,以企图找到不同性别相同疾病的最佳治疗手段。因此,关注女性癫痫也成为重要的临床及研究项目。女性癫痫患者无论在哪个国家,至今都还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女性癫痫,在发病机制上,除了个别癫痫综合征以外,和男性癫痫大同小异,但从临床角度来看,女性癫痫的诊治需考虑的因素比男性患者更为复杂。女性癫痫患者有其特殊的临床特点,如在月经周期中性激素水平呈周期性变化,这对癫痫发作的影响是明显的;一些抗癫痫药物可能影响女性性激素的分泌代谢,从而导致女性癫痫患者月经周期紊乱,甚至不孕等严重后果;许多抗癫痫药物能与口服避孕药相互作用,癫痫女性避孕则需服用较高剂量的复合口服避孕药,否则容易避孕失败;妊娠期、哺乳期癫痫女性的抗癫痫药物使用可能直接影响到后代健康,因此,生育期癫痫女性的抗癫痫药物选择也是一个不简单的临床问题;癫痫会遗传给下一代吗?这个问题也有很多认识误区,导致很多女性癫痫患者不能顺利地走进幸福婚姻。
正是这些生理及社会因素,使得女性癫痫患者比男性患者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这需要癫痫专业及内分泌、妇产科等相关专业的医护人员相互协作,共同为解决女性癫痫患者的特殊医疗问题作出努力。自1997年国际抗癫痫联盟掀起女性癫痫运动以来,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专家关注女性癫痫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近年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鉴于国内关注癫痫女性的专业书籍缺乏,笔者编著了《女性癫痫》(第一版),于2012年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复习了2012年前的大量文献资料,不仅强调了关注女性癫痫的重要性,更主要的是从专业角度较为系统地向临床医生、癫痫患者及家属全面介绍了女性癫痫患者的抗癫痫药物选择原则,女性癫痫患者可能面临的各种生理问题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意见。这本专著发行后,受到国内众多神经科、妇产科、新生儿科专家的青睐,甚至很多癫痫患者及家属也谈到她们从中获得了重要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全国范围内对女性癫痫的关注,一些单位已经开始了女性癫痫的妊娠登记工作和临床研究工作。随着全球对女性健康的重视程度加大,女性癫痫的研究也突飞猛进。如在第一版《女性癫痫》专著中还不能完全明确女性癫痫患者母乳喂养是否危害后代,以及某些抗癫痫药物是否会致胎儿畸形,目前对上述问题已经有了确定的研究结果并写入了国际癫痫指南,而鉴于国内大多数临床医生对女性癫痫的相关知识理解还比较薄弱,于是,来自神经精神科、妇产科、内分泌科的专家们共同编著了第二版《女性癫痫》专著。
《女性癫痫》(第二版)结合了近年来国际上关于女性癫痫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针对女性癫痫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给出了大量解决女性患者特殊问题的指导和建议。本书包括癫痫的诊断与治疗,癫痫、抗癫痫药物和激素的关系,女性癫痫患者的特殊并发症,癫痫共患病,避孕、妊娠、母乳喂养和绝经期治疗,女性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女性癫痫咨询这七章内容,较上一版专著不仅仅是增加了两个章节的新内容,而且将原来涉及的章节内容细化更新了,几乎涵盖了女性癫痫医疗和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常见问题,适合从事各级临床、教学和科研的医护人员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作为癫痫患者的指导用书。
最后,我要诚挚地感谢本书主审和编委出色的工作,以及人民卫生出版社为该书撰写和出版所作出的具体指导,特别感谢中国抗癫痫协会创会会长李世绰先生、中国抗癫痫协会会长洪震教授以及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从事女性癫痫研究的神经病学专家Torbjorn Tomson教授为本书作序,并提出宝贵意见。
笔者热爱医学事业,热衷于癫痫的临床和研究工作,期望为癫痫领域多做贡献,为患者传福音。本书有错漏之处或编写不妥之处,恳请阅读本书的各位同道批评指正。
女性癫痫:理解、管理与重塑生活 癫痫,一种古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表现形式千变万化,对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挑战。而当疾病遇上性别,便会勾勒出女性特有的复杂图景。本书,《女性癫痫(第2版)》,正是聚焦于这一特殊群体,以全面、深入的视角,探索女性癫痫的方方面面,旨在为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及研究者提供一份详实、权威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指南。 超越疾病本身:女性癫痫的独特维度 女性的生理周期、激素水平波动,以及孕育、分娩、哺乳等特殊生命阶段,都可能对癫痫的发作模式、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产生显著影响。例如,月经周期相关的癫痫(月经性癫痫)以及妊娠期癫痫的管理,是女性癫痫患者必须面对的独特挑战。《女性癫痫(第2版)》将女性的生理特征置于癫痫诊疗的核心,细致剖析激素变化如何影响脑部神经活动,以及这些变化在不同年龄段女性中可能引发的特定问题。 本书不仅关注疾病的医学层面,更深刻理解癫痫对女性心理、社会和情感生活的影响。女性癫痫患者可能面临着社会污名、人际关系困扰、生育与职业选择的纠结,以及因疾病带来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因此,《女性癫痫(第2版)》将医学的严谨与人文的关怀相结合,强调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支持,包括心理辅导、社会适应指导以及赋权,帮助她们重塑自信,积极应对生活。 疾病的全面解读:从诊断到最新治疗进展 本书从癫痫的基本概念入手,循序渐进地讲解癫痫的病因、发病机制、分类及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特别的是,在探讨不同类型的癫痫时,会侧重于女性患者中更为常见或具有特殊性的表现,例如伴随激素波动的癫痫发作,以及在青春期、围绝经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可能出现的癫痫形式。 在诊断方面,本书详细介绍了包括详细的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检查、脑电图(EEG)、影像学检查(如MRI、PET)等在内的多种诊断方法。重点会阐述如何针对女性患者,特别是处于生育年龄的女性,在选择检查项目时考虑其特殊生理状况,例如在特殊时期避免某些检查,或对检查结果进行更细致的女性化解读。 治疗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抗癫痫药物(AEDs)的种类、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特点以及在女性患者中的应用。特别会强调不同AEDs对女性生育能力、妊娠结局以及哺乳的影响,并提供详细的用药指导和风险评估。例如,对于备孕期、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会详细介绍如何选择安全性更高的药物,以及监测母婴健康的重要措施。 除了药物治疗,本书还深入探讨了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生酮饮食疗法、迷走神经刺激术(VNS)、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以及外科手术治疗。对于这些治疗方法的选择,将结合女性患者的年龄、病史、癫痫类型以及个体差异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供最新的技术进展和临床应用指南。 女性癫痫的特殊生命周期:贯穿一生 本书将女性癫痫的诊疗过程与女性一生中的关键生理阶段相结合,提供贯穿始终的指导。 儿童期女性癫痫: 关注儿童癫痫的早期识别、诊断与治疗,强调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对儿童生长发育、认知功能和社会情感发展的影响。 青春期女性癫痫: 探讨青春期激素波动对癫痫发作的影响,以及青春期少女在心理、教育和社交方面的挑战。 成年期女性癫痫: 重点关注生育规划、避孕、职业发展、婚姻与家庭等方面,提供实用的建议和支持。 妊娠期女性癫痫: 这是本书的重中之重。详细阐述妊娠期癫痫的风险、母婴监测、药物选择与调整、分娩管理以及产后护理。本书将提供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指导如何最大程度地保障母婴安全。 围绝经期与绝经期女性癫痫: 探讨激素替代疗法(HRT)与癫痫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围绝经期癫痫发作的变化,提供应对策略。 老年期女性癫痫: 关注老年女性癫痫的共病问题,药物相互作用,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 人文关怀与赋权:让女性重拾生活主动权 《女性癫痫(第2版)》深知,疾病的治疗不仅仅是医学上的干预,更需要心理上的支持和社会上的接纳。本书将大量篇幅用于探讨癫痫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包括焦虑、抑郁、羞耻感等情绪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心理调适方法和专业支持途径。 同时,本书积极倡导赋权理念,鼓励女性癫痫患者主动了解自身病情,积极参与治疗决策,并寻求社会资源支持。通过分享成功案例,提供患者互助信息,以及指导如何与家人、朋友、同事以及医疗团队进行有效沟通,本书旨在帮助女性癫痫患者克服障碍,实现自我价值,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最新研究与未来展望 本书汇集了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力求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知识。内容涵盖了癫痫发病机制的最新发现,新型抗癫痫药物的研发进展,以及个体化精准治疗策略的探索。 在展望未来部分,本书将探讨基因治疗、免疫疗法等前沿技术在女性癫痫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以及如何进一步改善女性癫痫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女性癫痫(第2版)》 是一本集科学性、实用性、人文性于一体的专业著作。无论您是癫痫患者、家属,还是医疗专业人士,本书都将是您深入了解女性癫痫、有效管理疾病、并最终重塑美好生活的宝贵资源。它不仅是一本医学参考书,更是一份理解、陪伴与希望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