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中学生及家长 ★丁立梅暖心文集,收录近200篇经典散文,文思细腻、清新温婉、意境隽永。
★彩色插图珍藏版,唯美排版,赏心悦目。
★套装附赠《丁立梅中高考语文现代文考试真题》。
★由语文高级教师根据中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规律全面导读,针对性强,活学活用。
★26篇文章入选中学课本和职业专科学校《语文》教材,入选中高考语文阅读题。
《花盆里的风信子》入选新加坡中学华文课本。
《有一种爱叫相依为命》入选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通用《语文》教材。
《爱的语言》被选作2005年南通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祖母的葵花》被选作2006年淮安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一朵栀子花》被选作2006年广东省茂名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那些温暖的》的被选作2007年江西省中考现代文阅读(片断)。
《小扇轻摇的时光》被选作2007年河北省中考现代文阅读。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被选作2008年徐州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蔷薇几度花》被选作2009年南京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萝卜花》被选作2009年桂林市、百色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菊有黄花》被选作2009四川省凉山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你并不是个坏孩子》被选作2010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掌心化雪》被选作201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品味时尚》被选作2011年广西柳州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书香作伴》被选作2012年四川宜宾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蓝色的蓝》被选作2013年浙江绍兴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蓝色的蓝》被选作2013年江苏徐州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蔷薇几度花》被选作2013年四川雅安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挂在墙上的蒲扇》被选作2013年广西桂林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爱,是等不得的》被选作2013年云南德宏中考现代文阅读。
《秋天的黄昏》被选作2014年山东济宁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菊事》被选作2014年山东日照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牛皮纸包着的月饼》被选作2014山东济南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从春天出发》被选作2014年广西梧州中考现代文阅读。
《那些疼我的人》被选作2015辽宁抚顺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被选作2016年广西梧州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回家》被选作2017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现代文阅读。
内容简介
?“暖人心的作家”丁立梅经典散文集
《草世界,花菩提》《相见欢》《让梦想拐个弯》汇集了丁立梅近200篇充满爱和哲理的文字,她温暖、智慧、隽永的风格令人回味无穷,字里行间传达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真、善、美,让读者在获得心灵的启迪与顿悟之时,也能从中收获成功的箴言和深切的感动。
其中26篇文章入选中学课本和职业专科学校《语文》教材、入选中高考语文阅读题,被众多语文教师推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必读书目。
《丁立梅经典散文集》(全三册)由名师殷建坤精彩导读,是丁立梅散文连续12年入选中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的解密之书,实现了人文与语文的完美统一。书中融合了他几十年教学智慧的结晶,可以让学生迅速提升阅读技能,充分吸收文学养分,是学生阅读与写作不可多得的经典文本。
作者简介
丁立梅,笔名梅子,江苏东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喜欢用音乐煮文字。出版有《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向着美好奔跑》《你有蔓草,我有木瓜》《一树花开四月天》《让每个日子都看见欢喜》《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等四十多部作品集。有文章入选中学课本和职业专科学校《语文》教材。多篇文章入选中考、高考语文阅读题。被读者誉为“暖人心的作家”。
殷建坤,江苏省泰州中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青少年写作研究会常务理事,泰州市教育学会理事,曾在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指导学生参加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获奖学生近百人。
精彩书评
丁立梅的文字,笔触细腻,充满真情和诗意。她就像上苍派来的给爱指路的天使,她的文字永远是那样干净、明亮、温馨、可人。她是个用音乐烹饪文字的女子,更是个被古典诗词润透了的女子。她的文字,有着胡琴或箫的婉约,古筝或笛子的清远,字里行间,古色古香,悠远绵长。
——苏教版语文网
孩子点名要丁立梅老师的书,她非常喜欢,她喜欢她的表达方式和描述方式。丁老师的文章一直写得很好,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却蕴含着诗意。
——月心如水
很精致的书。看上去就喜欢。梅子笔下的文字,总能带给人欢喜、快乐和温暖。
——清清晓梦
一本好书,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非常美妙的事情。“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在书的世界里遨游吧!
——钱慧
文笔细腻,读来有诗的韵律,歌的欢快,像阳光底下快乐的小姑娘透着清新明媚和愉悦。读书的过程就是享受的过程,而丁立梅就是快乐的制造者,喜欢她,也喜欢她写的书。
——朵雨
一直都很喜欢丁老师的文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读后满心都是暖暖的温馨与感动!
——露露58
读丁立梅老师的文字,心安宁,不浮躁,犹如清清的溪水漫过脚踝;看见照片上的丁老师,温暖,像妈妈。幸福,满心喜欢!
——红孩儿
“我们就这么过着吧,相亲,相爱,感动与幸福。一年一年地。”人活的就是一个心境,你一说幸福,幸福便满地都是。欣赏你的生活态度!
——肖琳
一直喜欢这种轻松的写作风格,华而不浮,每一篇就是自己身边正在发生,过去的,还未发生的,每一篇看不到沉重,相反能让人在沉重中得到充实,看了丁立梅的书让人觉得人必须要真实地活着,好好地活着,因为岁月静好。
——yymo
目录
水沉为骨玉为肌
像菜花一样幸福地燃烧
草世界,花菩提
满架蔷薇一院香
栀子同心好赠人
暗香
看荷一一风荷举
大丽花
一似美人春睡起
月季
有木名凌霄
那些年,指甲花开
花向美人头上开
夭香云外飘
人与花心各自香
满架秋风扁豆花
菊有黄花
菊事
华丽缘
富贵竹
才有梅花便不同
槐花深一寸
看花
自是花中第一流
薄荷,薄荷
光阴如绣。蔓草生香
在梅边
一壶春水看桃花
听荷
胭脂
染教世界都香
鸟窝·菊花
老枣树
花香缠绕的日子
人间四月天
桃花流水官然去
一枝疏影待人来
彼岸花
蒲
香菜开花
合欢
花池里的扁豆
红沙满桂香
花间小令
温暖的苇花
有美一朵,向晚生香
棉花的花
豌菜头
荠菜卿卿
艾草香
任性的水仙
老人与花
一朵栀子花
草的味道
精彩书摘
《丁立梅经典散文集:草世界,花菩提》:
水沉为骨玉为肌
街上的花店里,有水仙球卖的时候,我买了两个。(开篇从水仙球写起,简洁,不拖沓。)
家里有两只很漂亮的水仙花盆,田螺的形状,青釉的,古典得很。这是一个朋友从陕西带回来的。陕西多古董,我便认定了这两只花盆也是古董。(写水仙花盆的来历,交代了水仙花生长的环境,让文章有了一种散逸之美。写散文,贵在放得开,收得拢。)每年的冬天,我都会买了水仙来陪它们。(“陪”,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普普通通的“养在里面”变成“陪它们”,让语言多了一份情意性。)只需一泓清水,装上水仙,两只“田螺”便立时灵动起来,远古的气息,穿云破雾而来。(因为花盆像“田螺”,所以“灵动起来”。“远古的气息”与前文“认定了这两只花盆也是古董”相照应。)
看水仙在“田螺”的背上生长,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眼看着它从白色的鳞根处,冒出一点一点的嫩黄。心里面知道,那是长叶了。把它搁窗台上,那儿是阳光最为充足的地方。每日里,我时不时地跑过去看看。阳光下,它嫩黄的芽上,已泛出一汪淡绿来。渐渐地,抽叶了。(从色彩和形状两个角度写水仙生长的过程。色彩由“嫩黄”而“淡绿”,形状由“一点”而“一汪”。)渐渐地,叶片丰满起来。再过两日,我在它肥厚的叶下,居然寻到了花苞苞。(词语的重叠,表达了作者对水仙的喜爱之情)它是什么时候打苞苞的呢?不知。生命的成长,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让人惊叹。(议论,水到渠成。由花上升到“生命”成长的高度,但让人感到自然而然,绝没有故意拔高之嫌。)
我数了数,一盆里有花苞苞四个,一盆里有五个。它们起初不过绿豆儿大小,像极了爱玩捉迷藏的孩子,躲在叶下,躲过我们的视线,一个人低了头在那儿哧哧笑。(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作者欣赏水仙花苞长大过程中的情趣。拟声词“哧哧”让人如临其境。文学作品的描写以让读者获得“现场感”和“代入感”为佳。)后来,绿豆儿一点一点膨胀,鼓鼓的,像怀孕的妇人。(运用生动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苞由小到大成长的过程)里面的孩子迫不及待要出来,撑不住了,就快撑不住了。(递进式反复,生动写出了作者观察花苞长大过程中的惊喜。)
这之后的一天,我晚下班,刚刚推开家门,冷不防,就被馨香抱了个满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原本不可言说的嗅觉感知的花香形象地表现出来)我连忙跑去窗台边,两只“田螺”里的水仙,已全然绽放。花朵紧挨着花朵,气息甜美。它们粉着一张小脸蛋,翠衣翠裙,于凌波之上曼妙,(从视觉、嗅觉、昧觉三个角度写水仙花之可爱。“粉着”一词,十分形象,化形容词为动词。“曼妙”,舞出曼妙的舞姿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让语言更为简洁,也让语言有了诗意。)我脑子里不由得跳出黄庭坚写它的诗句:“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果真是水沉为骨玉为肌啊!(点题,写出水仙花的外在的、内在的美)柔嫩的花瓣,如蝉翼,如翡翠,又如婴儿的肌肤,仿佛吹弹即破。(连用三个比喻,构成排比,生动形象地写出水仙花瓣的色泽和柔嫩的质地。)凝视的眼神便一醉再醉,索性把它捧至床头,睡里梦里,便都是它的香了。(用形象的语言从神态、动作等角度虚实结合,写出作者欣赏水仙花时的喜悦。)
看过有关水仙的西方传说,说水仙是由一孤芳自赏的少年变的。少年生得英俊飘逸,他非常爱惜自己的容貌,常常临水自照。把自己当花一样欣赏。一天,他又在河边揽水自照,却不幸溺水身亡。他死后,魂魄不肯离去,遂变成水仙。我喜欢这个传说,少年终于圆了他的梦了,从此,他的美将与水共存。(写水仙的传说,让文章有了传奇性,更增水仙的可爱。)
然水仙不单单在水里面才能生长。(承上启下,让文章文气贯通)一次,在一家花店,我看到许多水仙被装在泥盆里,妍妍而开,模样娇憨得很。(拟人化的描写,让文章别有情昧)仿佛仙子落凡尘,别有一番风韵。(比喻,写出水仙花与一般花卉的不同之处)问及,说是把开过的水仙,连根埋到土里,来年的这个时节,它会重新长出来。
……
前言/序言
《草世界,花菩提》 静默的叙述,绽放的生命 丁立梅,一位以细腻笔触和深邃洞察力闻名的当代散文大家,她的文字,如同一泓清泉,缓缓流淌,洗涤心灵的尘埃,映照出世间万物的真实模样。这部《草世界,花菩提》,并非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作者以一颗敏感而虔诚的心,对生命、自然、以及隐藏在日常琐碎中的哲思所进行的一次次温柔探寻。 书名本身就蕴含着一种诗意的辩证。“草世界”,顾名思义,是那些微小、卑微却又顽强生存的生命。它们没有参天大树的伟岸,没有名贵花朵的艳丽,却以最朴素的姿态,构筑起了一个沉默而庞大的世界。丁立梅笔下的草,不仅仅是地表的植被,更是对那些被遗忘、被忽视的个体命运的隐喻。她看到了草在风雨中的摇曳,在烈日下的枯萎,在短暂生命中迸发出的惊人毅力。她观察着草叶上晶莹的露珠,如同生命的眼泪,折射出宇宙的光芒;她描绘着草籽在土地里孕育,等待时机的萌发,如同希望的种子,在最不可能的地方扎根。这些草,是底层劳动者的缩影,是边缘化生命的写照,是无数普通人默默无闻却又充满力量的生存姿态。作者通过对这些“草”的细致描摹,引导读者去审视那些被我们惯性忽略的美好与坚韧,去理解生命最本真的意义,不被外界的喧嚣和评判所左右,只忠于内心的生长。 而“花菩提”,则将我们引向了一个更为精神、更为深刻的维度。“菩提”,在佛教语境中,是觉悟、智慧的象征,是一种超越生死的智慧光芒。“花”,在东方文化中,常被视为美好、短暂、易逝的代表,也常常被用来譬喻人生。当“花”与“菩提”结合,它便不再仅仅是指涉自然界中绚烂的花朵,而是指向了一种在短暂易逝的生命体验中,所能够获得的深刻体悟和精神觉醒。丁立梅笔下的“花”,可以是现实生活中触动人心的瞬间,可以是某个故人留下的温暖回忆,可以是艺术作品中引发的共鸣,也可以是内省时刻的顿悟。它们如同转瞬即逝的花朵,美丽而短暂,却能在刹那间点亮人心,带来启示。作者用一种近乎冥想的方式,在日常的细节中捕捉那些“花”的意象,并从中提炼出“菩提”般的智慧。她不直接说教,而是通过故事、场景、人物的刻画,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去思考,去在“花”的盛开与凋零中,体味生命的无常与永恒,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本书的结构,并非线性的故事叙述,更像是作者一次次沉浸式的生命体验的碎片化呈现。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独立的窗口,透过它可以窥见作者内心世界的斑斓色彩,以及她对外部世界的敏锐感知。她笔下的场景,从乡村田野到城市街角,从熟悉的老屋到陌生的风景,都充满了生动的细节和鲜活的气息。她的叙述,总是带着一种缓慢而沉稳的节奏,仿佛是在引导读者一同放慢脚步,去感受微风拂过脸颊的触感,去聆听雨滴敲打窗棂的声音,去分辨阳光穿透树叶的细碎光影。 在《草世界》的部分,读者会跟随作者回到那些充满泥土气息的故乡,在对童年回忆的追溯中,重温那些朴素而纯粹的生活。她笔下的乡村,没有过度的美化,却处处流淌着生命的真实。她会写到田埂上沉默的劳动者,汗水浸透衣衫,脸庞被岁月雕刻,他们是土地的儿子,也是生命的勇士。她会写到路边不起眼的野花,它们在尘土中绽放,不为谁开,也不为谁谢,却自有其动人的生命力。甚至,她会关注那些被遗忘的角落,那些被匆忙的脚步所忽视的细节,并在其中发现普通生活蕴含的深刻意义。她懂得,真正的生命力,往往就存在于那些最不被注意的地方。她通过对“草”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对弱小生命、平凡生命的尊重与珍视,以及对那些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努力生长的力量的赞美。这是一种朴素的悲悯,也是一种深刻的关怀。 而在《花菩提》的篇章里,则会看到作者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精神领域。她会借由某个艺术作品,触碰到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她会通过对某个人物的观察,窥见人性的复杂与光辉;她会从一次偶然的际遇中,提炼出关于成长、关于失去、关于爱的深刻体悟。这里的“花”,可以是短暂的相遇,可以是易逝的美好,但它们所带来的“菩提”,却是长久的启迪。她会写到生命的无常,但这种无常并非带来绝望,而是催促我们更加珍惜当下,更加懂得感恩。她会写到人生的困惑,但这种困惑并非带来迷失,而是引导我们去寻求内心的方向。她的文字,如同一盏盏明灯,在人生的迷雾中,指引我们找到前行的道路。她将文学、哲学、甚至一些东方智慧巧妙地融入文字之中,却不露痕迹,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与她一同进行一场关于生命本质的探索。 丁立梅的散文,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她对细节的极致捕捉。她能从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物件,一段对话中,挖掘出丰富的情感信息和深刻的生命含义。她的语言,凝练而富有张力,既有诗歌的韵律感,又不失散文的流畅自然。她不追求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用最朴素、最真诚的文字,触碰读者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她的文字,是经过反复打磨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经过了作者内心的审视与选择,力求最贴切地表达其所要传达的情感与思想。 阅读《草世界,花菩提》,就像是与一位睿智而温厚的长者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她不强迫你接受任何观点,而是邀请你一同观察,一同感受,一同思考。她让你看到,即使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蕴藏着无限的诗意与哲理;她让你相信,即使面对生命的无常与困苦,也能寻找到内心的安宁与力量。 这是一本能够陪伴你走过不同人生阶段的书。在迷茫时,它能给你启示;在失落时,它能给你慰藉;在喜悦时,它能让你更加深刻地体会幸福。它提醒我们,生命是一场盛大而短暂的花开,而我们,应该如草一般,坚韧地生长,也如花一般,用短暂的生命绽放出最美的光华,并在经历这一切之后,获得内心的“菩提”。《草世界,花菩提》,不仅仅是一部散文集,更是一部关于如何观看世界、如何体悟生命、如何与自己和谐共处的生命之书。它将带领你走进一个更加辽阔、更加深邃的生命境界,在那里,你会发现,即使最渺小的生命,也能闪耀出最动人的光芒,最短暂的瞬间,也能蕴含着永恒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