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 托福阅读1000词

新东方 托福阅读1000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俞敏洪 著
图书标签:
  • 托福阅读
  • 新东方
  • 词汇
  • 备考
  • 英语学习
  • 考试
  • 语言学习
  • 留学
  • 词汇书
  • 英语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53634005
版次:1
商品编码:12215059
品牌:新东方(XDF.CN)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6页
字数:306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托福阅读1000词》选取托福考试中出现频率高且实用性强的1000余个单词,并收录托福阅读常考搭配及短语,配以与托福阅读考试难度相当的例句,为考生还原真实的考试场景。书中为部分词条添加了阅读考试要点,提供与单词相关的背景信息及知识要点,帮助考生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此外,本书还为考生详细解读了托福阅读考试的不同题型,并提供了丰富的备考策略。本书提供的音频为地道的美式发音,考生可登录www.dogwood.com.cn/mp3/tfyqyd免费下载,或扫描封底二维码收听及下载本书音频,背单词练听力,一举两得。

作者简介

俞敏洪,新东方创始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1962年生,江苏江阴人。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1985年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3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2006年9月7日,带领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现担任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


著有“俞敏洪词汇”系列,对应中高考、四六级、专业四八级、考研、考博等国内考试,以及TOEFL、IELTS、SAT、GRE、GMAT等出国考试,深受读者喜爱。


内页插图

目录

Part 1

托福阅读如何获得高分 1

Part 2

托福阅读备考策略 3

Part 3

托福阅读话题词汇 13

自然科学篇 13

前沿科技篇 67

人文艺术篇 102

社会话题篇 125

日常生活篇 183

工作学习篇 223

医学健康篇 264

信号词汇篇 285

索引 314


前言/序言


阅读理解是托福考试的重要部分,考生要阅读3篇学术性文章并回答问题。托福阅读考试选取的文章更长,难度也更大,此外还涉及大量的专业词汇,因此对词汇量有更高的要求。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只要记忆大量的单词就能轻松读懂文章并在考试中得到高分,因为许多考生在背单词的时候只关注单词本身,却没有考虑这些单词在托福考试中的实际用法。因此只有熟悉单词在文章中的具体用法,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本书的所有内容设置旨在帮助考生提高阅读水平。


1. 精选关键词汇,模拟真题例句,按场景分类记忆

本书根据单词在托福阅读考试中的出现频率,选取出现频率最高且实用性最强的1000余个单词,配以与托福阅读考试难度相当的例句,为考生还原真实的考试场景。此外,本书还按照阅读文章中经常出现的学科或话题类别对单词进行了分类,让考生可以同时记忆某个场景里的常见单词。


2. 实用阅读技巧,相关知识介绍,轻松备战考试

本书在部分词条下面添加了【要点】,帮助考生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考生在这部分可以看到表示观点、态度、程度、因果关系等的关键词在具体题目中如何体现,以及单词在阅读中常考的释义和替换的说法。另外,本书也提供了一些与单词相关的背景信息,帮助考生积累相关知识,以便在日后的考试中可以从容应战。

这些实用的阅读技巧丰富了考生备战托福的复习资料。如果在记忆单词的同时能够熟记这些内容,对提高阅读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3. 了解阅读试题,攻克阅读障碍,实现高分梦想

与其他词汇书不同的是,本书不但详细讲解了阅读重点词,还在第一和第二部分为考生详细解读了托福阅读考试的不同题型,并提供了备考策略。我们的目的是帮助考生熟悉解答题目的方法,并让考生充分了解托福阅读考试的出题风格与方式,突破所有障碍,获得优异的成绩。

各位辛苦备战的考生,真诚地希望本书能够助你们一臂之力,在托福阅读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编 者



寰宇之声:跨文化交流与全球视野的拓宽 一部深度剖析当代世界格局、文化思潮与人类未来走向的宏大叙事。 本书并非聚焦于任何单一的应试技巧或语言词汇的堆砌,而是致力于为读者搭建一座理解复杂世界的思维桥梁。它以广博的知识视野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探讨了信息爆炸时代下,个人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定位自我、构建有效沟通与深度理解的途径。 第一部分:信息洪流中的认知重塑 在数字化生存成为常态的今天,我们如何辨识信息质量、抵御认知偏差?本卷深入探讨了后真相时代的传播学原理,分析了社交媒体如何重塑我们的世界观,以及深度阅读与批判性思维在碎片化信息中的不可替代性。 认知失调与确认偏误的社会影响: 详细剖析了人类大脑在处理矛盾信息时的自然倾向,以及这种倾向如何在政治极化、群体盲从等现象中发挥作用。书中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如何通过有意识地接触对立观点来校准自身的认知地图。 数据伦理与算法透明度: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日益渗透到日常生活决策层面,本书聚焦于数据隐私、算法歧视等核心伦理困境。它不提供简单的技术指南,而是引导读者思考:在“被优化”的世界中,我们应如何捍卫自由意志与个人主体性? 叙事的力量: 从古希腊神话到当代好莱坞大片,叙事是人类构建意义的基石。本部分细致考察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雄之旅”模型,分析了权力如何通过控制和传播主流叙事来塑造社会共识。我们探讨了“反叙事”(counter-narratives)的出现及其对既有权力结构的挑战。 第二部分:全球文明的对话与张力 本书跳脱出单一的西方中心主义视角,以全球视野审视不同文明体系之间的互动、冲突与融合。它强调理解“他者”的复杂性,而非进行简单的标签化处理。 现代性的多重路径: 探讨了现代化进程在东亚、拉美和非洲等不同地理区域展现出的独特面貌。例如,对日本“内卷化”的社会结构分析,与对印度班加罗尔高科技产业兴起背后的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并置研究,旨在揭示“发展”概念本身的多元性。 宗教在世俗化社会中的复兴: 分析了在全球化和民族主义回潮的背景下,传统信仰体系如何通过新的媒介和组织形式重新获得社会影响力。涉及对伊斯兰金融体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历史比较,以及当代新兴灵性运动的社会心理根源。 环境正义与代际责任: 将生态危机置于全球政治经济结构中进行审视。书中详细描述了气候变化对全球南方国家(Global South)产生的不成比例的影响,并探讨了代际公平的哲学基础——我们对尚未出生的世代负有什么样的道德义务? 第三部分:未来社会的图景与个体的能动性 展望未来,本书聚焦于技术变革对人类存在状态的深刻影响,并试图在宏大趋势中为个体行动者寻找意义和发力点。 身份的流动性与重构: 在跨国迁徙、数字社群兴起的背景下,传统的国籍、种族、性别身份正在变得日益流变。本部分探讨了“后国籍时代”的公民概念,以及身份政治如何塑造新的联盟与对抗。 工作与价值的再定义: 面对自动化和零工经济的挑战,人类工作的核心价值将发生何种转变?本书引入了“通用基本收入”(UBI)的哲学辩论,并研究了创造性劳动、护理劳动等在传统GDP核算中被低估的价值领域。 公共领域的衰退与重建: 审视了哈贝马斯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如何受到商业化和极端化的侵蚀。随后,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基于社区、跨界合作的实验性方案,尝试在去中心化的网络空间中重建有意义的、包容性的公共讨论环境。 结语:从知识到洞察的飞跃 本书的核心目的,是培养读者将分散的知识点整合成具有洞察力的世界观的能力。它要求读者不仅要掌握“是什么”(What),更要深入探究“为什么”(Why)和“怎么办”(How to act)。通过对历史、社会学、哲学和前沿科技的交叉考察,我们期望读者能以一种更为成熟、更少预设的视角,参与到塑造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对话之中。它是一部邀请您进行深度思考的地图,而非提供标准答案的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一个备考时间非常紧张的职场人士来说,如何高效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是成功的关键,而这本书在设计上显然考虑到了这一点。它的某些单元的长度和深度控制得恰到好处,让我可以在通勤的半小时内,完整地完成一个既有新词学习又有小测验的模块,并且感觉收获满满,而不是草草收场。这种“可切割性”的学习单元设计,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灵活性。此外,书中对于一些高频、核心词汇的处理方式,体现出一种“重点突出”的编辑思路。它没有平均用力地对待每一个词,而是将那些阅读中真正能够“决定成败”的词汇,赋予了特殊的标记或者更详尽的分析篇幅。这种策略性的资源分配,指导我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回报率最高的学习任务上,避免了在那些低频、次要的词汇上浪费过多宝贵时间。这种明确的优先级划分,让我的备考策略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的质感。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深层面的感受,是一种系统性的“认知重塑”,而不仅仅是词汇量的简单叠加。托福阅读考察的不仅仅是词汇,更是对复杂学术论证结构的理解能力。我发现在使用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于那些结构复杂的长难句的解析能力也同步得到了提升,这绝对是附带的巨大红利。我猜测,这可能源于书中对词汇在不同学术语境下“功能性变化”的讲解方式。它似乎在潜移默化中训练我如何快速地从一个陌生的词汇块中,提取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和逻辑关系。这种从微观(词汇)到宏观(篇章理解)的层层递进的学习路径,非常符合语言学习的自然规律。读完并掌握了这本书所覆盖的内容后,我感到自己面对一篇全新的、从未见过的托福阅读文章时,那种先入为主的恐惧感被极大地削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能够沉着应对、有章可循的自信心。这本参考书,成功地构建了我应对托福阅读挑战所需的基础知识框架和心智模式。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挺抓人眼球的,那种经典的红白配色,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新东方那种严肃又充满活力的备考氛围。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注意到的是纸张的质感,不是那种廉价的、容易反光的纸,摸上去有点微微的磨砂感,长时间盯着看眼睛也不会太酸涩。而且,书的开本适中,无论是夹在书包里还是拿在手里翻阅,都感觉很顺手,不像有些参考书做得又大又笨重,带着出门压力山大。内页的排版布局也看得出是用心设计的,词汇的展示方式不是那种密密麻麻的堆砌,而是采用了分栏、配有少量情境例句的模式,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快速记忆和理解的考生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比如,它对那些形近词或者易混淆词的区分处理得相当到位,用不同的颜色或者字体粗细来强调差异点,让人印象深刻。封面上的那句宣传语虽然我不能提具体内容,但它传达出的那种“攻克难关”的决心,确实能给初学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建设,让我在面对托福阅读那座大山时,心里踏实了一些。总的来说,从物理接触体验上来说,这本书的做工和设计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让人愿意拿起它,并且坚持使用下去,而不是束之高阁。

评分

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辅助学习工具上的用心程度,这远超出了我阅读一本纯粹的词汇书的预期。我指的是那些伴随词汇学习而来的附加内容,它们的存在,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互动性和反馈及时性。比如,它在设计某些练习或回顾环节时,所采用的那些巧妙的设置,让你在学习新内容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就对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了检验和巩固。这种无缝衔接的复习机制,让我的记忆曲线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上升的状态,而不是经历剧烈的遗忘和再学习的循环。而且,这种辅助工具的难度梯度设置得非常科学,不会一开始就用难度极高的材料来打击学习者的自信心,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你适应托福阅读的真实语速和复杂度。这种贴心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编写者对广大考生的实际学习痛点有着深刻的洞察和共情。我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词汇书,更像是一个全天候的私人助教,时刻关注着我的学习进度和薄弱环节,并适时地给予调整和提醒。

评分

这本书的逻辑结构编排,简直是为我这种“时间管理大师”(自封的)量身定做的。它不像有些词汇书那样,只是简单地按照A到Z的字母顺序罗列,而是明显地划分出了几个层次或模块,我猜想这可能是根据托福阅读中常见的主题领域或者词频高低来组织的。初看目录时,我就发现这种分类法非常直观,它能让你立刻清楚自己当前攻克的知识点属于哪个板块,这对于制定短期冲刺计划极其重要。比如,如果我发现某个主题(比如生物学或艺术史)相关的词汇经常出错,我就可以直接跳到那个模块进行重点突破,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从头翻到尾。更妙的是,书中对每个词汇的解析,虽然我不能详述具体内容,但那种讲解的深度和广度是让我印象深刻的。它不仅仅告诉你“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更像是告诉你“在这个阅读语境下,这个词最常用的、最隐蔽的含义是什么”,这种细微差别的捕捉,对于阅读理解中那些“陷阱”题型的识别,无疑是提供了关键的钥匙。这种“语境化”的词汇学习方法,大大减少了死记硬背的痛苦,让词汇的积累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和有目的性。

评分

还可以,给自己买的,呵呵

评分

挺实用的,印刷质量也不错

评分

还可以,给自己买的,呵呵

评分

挺实用的,印刷质量也不错

评分

还可以,给自己买的,呵呵

评分

挺实用的,印刷质量也不错

评分

挺实用的,印刷质量也不错

评分

还可以,给自己买的,呵呵

评分

还可以,给自己买的,呵呵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