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隐藏着诸多惊人的共享经济新玩法,深入其中,将令人脑洞大开!
●共享单车,中国共享经济的原创新模式,这一模式快速复制到了全球众多城市,完成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完美逆袭!
●共享单车企业竞争的不仅是共享商业模式,未来比拼的更多是工业4.0、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互联网科技力量!
●共享单车一路狂奔,可谓一日千里,势不可挡。共享单车先后引发了阿里巴巴、腾讯、滴滴、小米、红杉、高瓴等资本大鳄相继投入数十亿美元,领先企业估值快速达到了数十亿美元。连马化腾都发出了“共享单车来得太快了,比滴滴等都快”的感叹!
共享单车自诞生以来,迅速火爆全球,被誉为“中国智造”的典型代表。在“资本寒冬”的季节里,共享单车成为了不可多得的一个强劲“风口”。共享单车是继滴滴之后兴起的又一共享经济模式,它解决了人们最后一公里出行的痛点,方便了大众的短途出行。其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特点,得到了广大骑行爱好者的大力支持。新的运营模式,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共享单车凭什么能够逆势崛起?它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种种话题、种种奥秘都在牵动着人们的思索与好奇之心。本书就是通过对共享单车诞生的背景、运营现状、未来远景的全方位解读,从而满足广大读者对共享单车的深度认知。同时本书还将从共享单车所蕴含的共享商业逻辑、共享运营理念、共享商业模式等角度一一予以解析,希望本书能带给广大读者有益的思考与启发。
陈爱民,互联网+转型实战专家,上海海倍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爱民结合他多年的管理经验和企业互联网+转型实战经验,支持众多企业进行互联网+转型升级,并取得不错的业绩。曾出版互联网专著《互联网+:人人都能看懂的互联网+转型攻略》《O2O未来就绪》,受到读者一致好评。
陈龙海,资深出版人,互联网商业模式研究专家,长期专注于企业管理实战与互联网商业模式研究,曾主编出版《E企业管理》畅销培训书系,先后策划出版管理实战系列丛书、互联网+转型实战系列丛书等。
第一章
第一章 迅速诞生的互联网“巨兽”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共享单车就像一股“旋风”,刮遍国内各大城市,蔓延海外。其速度之快,是之前的互联网企业绝对不敢想象的。以摩拜和ofo为代表的一批共享单车企业,也在这番风云中迅速崛起,成为新一轮的互联网“巨兽”级企业。
01从汽车共享到自行车共享 / 002
02“网红”共享单车 / 005
03腾讯入股摩拜,阿里投资ofo / 008
04从国内的争夺战,走向全球的角力 / 011
第二章 共享单车为什么火(一)
共享单车的赛道已经涌入了超过百亿元的风险投资,积累了数千万用户。共享单车不会无缘无故地火起来,它背后必然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从外部环境来看,共享单车很好地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痛点,也符合人们个性出行的理念,加上低廉的价格,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似乎其不受追捧都难。
01资本寒冬中为数不多的“风口” / 016
02个性化出行成为常态 / 018
03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痛点 / 021
04便宜,争取粉丝的塔基 / 024
05市场看上去很饱和,其实空间还很大 / 027
第三章 共享单车为什么火(二)
大火的共享单车,除了外部成熟的环境以外,还有其自带的科技和时尚因素。从有桩到无桩,从固定支付到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快速而又准确地抓住了互联网新形势下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并且将其合理地应用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之中。
01智能无桩 / 032
02移动支付 / 034
03 APP化 / 036
04时尚+酷炫 / 038
05绿色出行 / 040
第四章 摩拜VS ofo
从共享单车出现以来,摩拜和ofo就是这个领域当之无愧的领骑者。但在“共享单车”的大旗之下,两家却又似乎有着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然而,同样的用户群却又让他们不得不互相较劲、厮杀。
01摩拜 / 044
在自行车的设计上做文章 / 044
智能定位和智能开锁 / 047
高昂的造价和动人的情怀 / 049
看重公关营销 / 051
02 ofo / 054
从校园到校外 / 054
不生产自行车,只连接自行车 / 056
扛起平民化的大旗 / 058
看重广告营销 / 059
03其他 / 062
永安行:失落的共享单车先行者 / 062
小蓝:让运动变得简单和随时随地 / 064
小鸣:做物联网单车的践行者 / 066
骑呗:着力物联车锁和动能发电技术 / 067
优拜:唯一分男女的共享单车 / 068
Hellobike:差异化定价 / 070
第五章 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创新
谁能想到,共享单车的出现,让一度衰落的单车行业又重新焕发了生机。两个轮子上的自行车,为什么一搭上“共享”,就驶上了快车道?这其中,商业模式的创新可谓关键。
01共享单车=互联网+媒体+金融 / 074
02大数据驱动的生态性开放平台 / 077
03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和运用 / 080
04重塑连接,让供需变短 / 082
05把产品打造成储蓄所 / 084
06共享单车的拟合型创新 / 086
第六章 从圈粉到盈利
虽然,作为新生事物,共享单车平台似乎还没有找到更好的盈利模式,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共享单车用户群的爆发式增长,意味着其粉丝群的逐渐壮大,而这庞大基数的粉丝群也必然会带来巨额的粉丝经济,这将会帮助共享单车平台找到其他形式的盈利渠道。
01各大单车的圈粉秘诀 / 090
02粉丝的忠诚度有多高 / 094
03用户足够多就是有价值的产品 / 097
04亏了,赚了,这笔账该怎样算? / 100
05押金带来现金流和资本沉淀 / 103
06通过广告和其他形式盈利? / 106
第七章 围绕“蛋糕”的惨烈绞杀
如果说2016年是共享单车拼杀的上半场,各家单车在融资、布局、圈粉中“温柔”交锋。那进入2017年之后,共享单车就进入了绞杀的下半场。逐渐饱和的一线城市,共同布局二三线城市,补贴攻防等等,都使得这片战场上“硝烟”的味道越来越浓烈。
01供应链成为角逐核心 / 110
02有押金和无需押金 / 113
03红包单车,共享单车的补贴之战 / 117
04良好的用户体验才是王道 / 121
05无休止的橙黄互撕之战 / 124
06小蓝、小鸣、骑呗和优拜们 / 127
07战火正在烧向二三线城市 / 130
第八章 共享单车的“暗伤”
“摸着石头过河”的共享单车,在被人们普遍接受之后,其另外一面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暴露在了公众的视线之下,而这些不足也严重影响着共享单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解决这些问题,共享单车就不可能走得更远。
01共享单车与城市交通 / 134
02无法规避的人性弱点 / 138
03单车的耐用及抗损坏问题 / 141
04高昂的维护成本 / 144
05新奇过后的用户槽点 / 148
06此共享非彼共享 / 151
07同质化现象过重 / 154
08倒下的“悟空” / 156
第九章 新政来袭,共享单车何去何从
共享单车有着“国民素质的镜子”之称,其考验着人性的道德和理念,当然,也影响着国家法律法规的决策。就像网约车一样,共享单车也需要政府层面“理性”的支持,使其在统一监管之下不再“野蛮生长”。
01共享单车“乱象” / 160
02在爆炸式增长时,政府出面了 / 163
03各地地方政府的政策措施 / 167
04共享单车对新政的应对 / 171
05共享单车离统一监管还有多远? / 174
06从共治走向共赢? / 177
第十章 “物极”之后,是“长生”还是“必反”
共享单车的未来会怎样?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虽然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料,但我们可以基于共享单车的现状,给其做一个理性的判断。
01共享单车也玩跨界 / 182
02共享单车会走上滴滴的老路吗? / 187
03是“三足鼎立”,还是“一山二虎”? / 191
04是洗牌,还是合并? / 195
05共享单车未来的技术和生态畅想 / 199
第十一章 共享单车启示录:传统企业该如何玩转共享经济?
大火的共享单车,有很多值得传统企业借鉴的地方。它给我们树立了一个行业的标杆,也让我们看到了其他领域共享经济的方向。未来是一个“共享”的时代,要紧跟这个时代,就必须要玩得转共享经济。
01共享单车,对传统公司的启示 / 204
02把简单留给用户 / 208
03降成本,提效率 / 212
04比产品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 / 215
05科技和资本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威力 / 219
06形成跨界融合的新范式 / 222
07众果果汁的互联网“共享”打法 / 225
08亿则乐与共享营销 / 230
结语 单车之后,我们又将共享什么? / 233
这本书的叙事手法,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我读的时候,脑海里会自动生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如同观看一部高品质的纪录片。它并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主题,或者一个想要讲述的核心故事,而是通过一系列碎片化的场景和观察,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图景。我读到那些关于年轻人骑着共享单车穿越城市,去追逐梦想的片段,读到退休老人悠闲地骑行,享受夕阳的温馨画面,甚至读到一些关于单车维护人员的辛勤付出,都让我心生敬意。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每一个细节都被放大,被赋予了生命。它没有给我一个“共享单车的好处”清单,也没有分析它的“经济效益”,而是让我去感受,去体会,去思考。它就像一个变魔术的师傅,用最朴实的材料,变出了最令人惊叹的魔法。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作者一次深刻的观察和体验的记录,它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共享单车,理解它如何融入我们的生活,如何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评分这本《共享单车(普通版)》给我带来了非常规的阅读体验,它不像一本介绍某个事物全貌的书,更像是一次深入城市肌理的行走笔记。我读到的是一种“在场感”,仿佛作者就站在我身边,指着眼前的景象,讲述着他的所见所闻。它没有给我清晰的脉络,也没有明确的章节划分,而是像一张散落的地图,每一块碎片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我读到那些关于城市角落里被遗忘的单车,关于它们如何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关于它们如何承载着人们的出行需求,甚至关于它们如何引发人们的思考,都让我感到新奇。作者的笔触充满了观察的温度,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精心的打磨,每一个场景都饱含着深意。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使用共享单车的说明书,也不是一本分析共享单车发展趋势的报告,而是更像一次对城市生活的一次深刻的“注视”。它让我开始关注那些曾经被忽略的,那些在共享单车背后,所涌现出的种种社会现象和人文情感。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它那种“不言自明”的力量。它没有生硬的科普,也没有枯燥的论证,而是用一种近乎沉浸式的体验,把读者带入了共享单车的世界。我读到关于夜色中闪烁的单车尾灯,关于清晨微风吹过车筐的声音,关于雨天车辆被淋湿后泛出的光泽,这些极具画面感的描写,让我仿佛置身其中。它没有给我一个关于“共享单车”的定义,也没有告诉我它的“意义”,而是让我去自己去感受,去体会。它就像一个老朋友,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分享着它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和理解。我读到那些关于人们在共享单车上的短暂相遇,关于那些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关于那些因为共享单车而带来的便利和改变,都让我产生了深刻的共鸣。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的许多重要事物,并非需要用宏大的叙事来解读,而是可以通过最平凡的细节,最真实的感受来呈现。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个意外的惊喜,它并没有直接告诉我如何骑行,或者共享单车的历史,而是通过一种更细腻、更具象的方式,把我带入了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场景。翻开第一页,我仿佛闻到了清晨微凉的空气,看到了街角静静等待的各色车身。作者并没有急于罗列数据和理论,而是用一种近似于散文诗的笔触,描绘了共享单车在城市肌理中扮演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连接,连接着匆忙的上班族和悠闲的学生,连接着钢筋水泥的丛林和转瞬即逝的风景。我读到那些关于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车把上的描写,读到下班高峰期人们争分夺秒抢占车辆时的场景,甚至读到雨后湿漉漉的车座,都让我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这些细节,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的,但正是这些被忽略的,构成了共享单车最真实的生命力。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曾经习以为常的景象,它用一种温暖而有力量的方式,让我感受到了科技进步如何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这些变化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它没有给我一个“共享单车是什么”的答案,而是让我去“感受共享单车是什么”。
评分这本书的出场方式非常特别,它没有华丽的序言,也没有宏大的开篇,而是直接把我抛入了一个充满画面感的场景。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闯入者,一个旁观者,但又无比贴近。作者似乎有着一种魔力,能够捕捉到那些转瞬即逝的情绪和状态。我读到那些关于“last mile”的挣扎,关于午后阳光下随意停放的车辆,关于偶尔出现的“幽灵单车”的神秘感,都让我驻足思考。它没有给我清晰的界定,也没有强行灌输某种观点,而是像一条缓缓流淌的溪流,引导着我去发现,去体会。我仿佛看到了那些骑行在城市大街小巷的人们,他们脸上的表情,他们紧握车把的姿势,他们匆忙的身影。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共享单车不仅仅是金属和塑料的组合,它承载了太多人的故事,太多的生活碎片。它让我开始关注那些被隐藏在日常交通之下的,更深层次的社会现象和人文情感。它不是一本教科书,也不是一本政策解读,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某些侧面,那些关于便捷、关于自由,也关于疏离和孤独的复杂情绪。
评分还没有来的及看,买的书太多了
评分(吐槽下京东快递,真的是服务越来越差,免运费涨门槛越来越高,不会按预计时间到达,京准达也不会准时到达,催单一直显示的正常时间范围,找客服也是爱莫能助,生气都不能表达不满了。一个多年的京东钻石+plus会员用户,已经不准备用京东购物了。京东少我一个也无所谓,我只是表达自己的不满。)
评分挺不错的,京东服务越来越好。活动的时候买的,价格相对实惠。挺满意的。如果是正常价买的话就不值了,太贵了。现在的书的价格有点言过其实了。
评分都是阅读经典,在京东买正版书,价格给力服务好
评分包装很好很高大上的样子,里面一些字体是橘红色的,跟我想象的不一样
评分书很好,应该是正版,在活动中购买,很划算,便宜。
评分书很棒,质量很好,正版的,没话说,满意满意
评分京东买书方便快捷又实惠,活动丰富,是爱书人的好选择!本书质量上成,推荐购买!
评分买书重在内容,但是作为商品已经值五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