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摄影爱好者,需要提高摄影后期水平的人。 本书基于Photoshop CC编写,详细介绍了使用PS对各种类型的数码照片进行校色、修饰以及创意设计等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包含RAW格式照片的处理方法。在案例处理过程中对常见问题给出了专家意见,并在每章学习结束后,提供了举一反三的案例。本书案例文件和操作视频可在化学工业出版社官网下载。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基于Photoshop CC的数码照片处理教程,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了Photoshop在数码照片后期处理方面的强大功能。书中完整地向读者介绍了如何使用Photoshop CC对各种类型的照片进行校色、修饰以及创意设计等操作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内容包括:数码照片基础和摄影基础知识,理解数码照片的颜色和曝光,数码照片的调色技法,巧用图层、蒙版和通道处理照片,使用Camera RAW处理数码照片,为数码照片增加艺术效果,选区与抠像技术,彩色照片与黑白照片的转换,数码照片的降噪、锐化和聚焦,人像、风景、静物照片的修饰与处理等。
本书结构清晰,内容由易到难,案例精美实用、操作分解详细,文字叙述通俗易懂,与实践结合非常密切。本书中各个案例的讲解与Photoshop CC中的各种功能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较高的技术含量。针对读者学习中会遇到的问题给出了专家意见,并在每章学习结束后,为读者提供了举一反三的案例,并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该案例的操作视频以及通过下载的方式获取书中案例的素材,更加方便读者理解与应用所学知识。
作者简介
雷波,北京点智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摄影总监,PSA美国摄影学会认证会员,畅销摄影图书作者,曾任全国Adobe授权培训管理中心教学总监,精通摄影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我社摄影器材类图书几乎全为该作者团队编写,其所用笔名为“FUN视觉”,FUN视觉是国内知名的摄影图书创作团队,由摄影师、艺术设计师等专业人员组成,每一位成员均具有深厚的摄影理论基础与娴熟的实拍技巧,其中也不乏摄影器材狂人。团队创建之初即把解决摄影爱好者的实际需求作为图书的重要编写思路,对每一本图书的内容质量和照片质量严格把关,先后出版了若干摄影畅销书,并长期位居摄影图书销售排行榜的前列,深受读者的喜爱,绝大多数图书的版权输出到了港台地区。
目录
第1章照片后期处理概述
1.1摄影与后期处理的关系2
1.1.1后期决定一切2
1.1.2后期处理是伴随摄影而生的3
1.1.3摄影不能依靠后期处理4
1.1.4后期处理的尺度把握5
1.2照片后期处理的误区6
1.2.1以原图做处理6
1.2.2锐度越高越好7
1.2.3反差越大越好7
1.2.4噪点越少越好8
1.3照片后期处理的基本流程9
1.4无损编修技法12
1.4.1无损编修的原理12
1.4.2“图层”面板与无损编修13
1.4.3智能对象与无损编修15
1.4.4“调整”面板与无损编修17
第2章通过裁剪操作使照片重获新生
2.1标准三分构图的裁剪技巧19
2.2二次构图让画面焦点更突出21
2.3一张照片多种方案的裁剪技巧24
2.4通过裁剪校正倾斜的照片26
2.5校正建筑照片的透视问题28
第3章锐化照片及批量处理照片
3.1既快又通用的锐化方式32
3.2利用高反差锐化技巧提升照片的立体感34
3.3Lab颜色模式下的专业锐化处理36
3.4批量转换包括RAW在内的照片格式与尺寸38
3.5批量对照片进行调色41
第4章修复照片中的瑕疵噪点
4.1快速修除照片中的杂物让画面更纯净44
4.2智能化修除与填补46
4.3自定义智能修除多余元素48
4.4使用“减少杂色”命令消减长时间曝光产生的热噪50
4.5使用Noiseware去除高ISO拍摄产生的噪点53
第5章对照片的影调进行处理
5.1校正逆光拍摄导致的人物曝光不足56
5.2恢复大光比照片亮部与暗部的细节59
5.3修复曝光严重不足的照片61
5.4用亮度蒙版分区调整曝光65
5.5制作出牛奶般纯净自然的高调照片70
5.6制作出凝重的发光暗调照片76
5.7巧妙调色修复死白的天空80
5.8替换惨白的天空81
第6章对照片的色调进行处理
6.1调校错误的白平衡效果87
6.2模拟低色温下的金色夕阳效果89
6.3模拟自定义白平衡拍摄的紫色调效果90
6.4模拟减少曝光补偿后色彩更加浓郁的画面93
6.5通过分色调整的方法制作富于层次感的黑白照片95
第7章利用Camera Raw对照片进行后期处理
7.1利用RAW照片宽容度校准曝光与色调100
7.2使用HSL与调整曲线优化平淡的照片色彩103
7.3通过调整色温、曝光及色彩制作典雅的古画效果106
7.4模拟中灰渐变镜拍摄的大光比画面111
7.5通过调整对比度与色彩增强日落时画面的冷暖对比114
7.6使用调整画笔工具对照片局部进行优化处理117
7.7利用RAW照片的高宽容度合成HDR照片121
第8章人像类照片综合调修
8.1修复人物面部的斑点127
8.2正确区分并修除眼袋128
8.3眉毛的修饰与加深131
8.4模拟增加漂亮的眼神光134
8.5表面模糊快速磨皮法139
8.6通道磨皮法141
8.7用Portraiture插件磨出细致皮肤纹理147
8.8修出诱人S形曲线150
8.9美腿拉长处理154
8.10清新甜美的阳光色调156
8.11将曝光过度的废片处理得到日系清新色调159
8.12甜美清新的阿宝色162
8.13时尚杂志人像精修164
8.14创意悬浮人像合成处理175
第9章风光类照片综合调修
9.1合成多张照片获得全景照片184
9.2蓝黄色调的魅力黄昏188
9.3灰暗逆光变身唯美耶稣光效果190
9.4蓝紫色调的意境剪影195
9.5湛蓝天空映衬下的碧绿北极光199
9.6闪耀金色光芒的华丽车流205
9.7使用Photoshop堆栈合成星轨212
9.8用StarTrail将一张照片处理为完美星轨217
9.9将暗淡夜景处理成绚丽银河224
第10章山川与流水照片综合调修
10.1唯美紫色调日出效果237
10.2冷暖对比色调的日出悬崖241
10.3微暖色调的明镜水面251
10.4使云海中的山景更具有层次感260
10.5用Camera Raw丰富瀑布照片的色彩与层次264
前言/序言
Photoshop在图像处理领域已经独领风骚十余年,而今又在数码照片处理领域独占鳌头,因为其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十分吻合照片处理领域的技术需求。
本书正是一本讲解数码照片后期处理的技术型书籍,虽然当前图书市场上已经有许多同类的产品,但与之相比,本书整合了大量相关资源,联横合纵,形成了3层网格式的综合性学习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第一层:理论、案例、思路分析
理论是对实践的指引,案例是对实践的磨炼,这也是学习任何知识时必不可少的两大组成部分。
在理论方面,本书第1章从“后期决定一切”的观点入手,分析并强调了随着摄影知识及器材的普及,摄影师及摄影爱好者水平的普遍提高,后期处理正逐渐成为照片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逐层分析了摄影与后期之间的关系,以及照片处理过程中常见的典型误区。然后,本章还介绍了数码照片后期处理的基本流程,以及进行损照片处理的关键思路与技术,从而让读者对后期处理的理论层面和技术层面理出一个清晰的基本思路,为后面的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案例方面,本书精选了63个照片处理案例,其中第2~7章分别从构图、锐化与批处理、修复瑕疵与噪点、曝光、色彩及Adobe Camera Raw软件的角度,配合精美、典型的处理实例,讲解了最基本、最常用的照片后期处理技术,让读者对这些基础技术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为后面进行更复杂、更具综合性的处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第8~10章选取了照片后期处理中最常见的题材,如人像、风光、山水等,讲解了从原片到成片、从RAW到Photoshop的多维度后期处理工作,让读者能够从这些典型案例中学到综合性的后期处理技术。
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那么如何充分利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呢?或者说,如何在实践中恰当地运用理论知识呢?
笔者认为,学好理论或学会书中的案例都是相对简单的,前者只需要死记硬背,后者则是照着书中的讲解逐步做下去就可以了,但对读者来说,仍旧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因为二者之间缺少一个有效的说明和引导。在本书中,每个案例的“调修分析”中就整体介绍了照片存在的问题及基本的处理思路;在操作过程中,都会详细分析执行某个操作的目的、操作后照片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哪些问题需要先处理,以及哪些问题可以放在后面处理等,从而让读者真正将每个案例“学透”,掌握其精髓,以应对各种不同的后期处理需求。
第二层:PS、ACR、外挂插件
随着摄影器材、摄影技术及摄影师水平的提高,后期处理所面对的问题和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而且人们拍摄照片并有后期处理需求的机会也越来越大,相应的,后期处理工作也会越来越生,因此本书并未拘泥于Photoshop一款软件,而是本着让读者“出色、高效”地完成后期处理工作的目的,讲解了大量Adobe Camera Raw与Photoshop相配合进行照片处理的案例,以及在某些领域功能非常优秀的插件,如知名的磨皮插件Portraiture、生成亮度蒙版与合成星轨的插件StarTrail(半岛雪人)、降噪插件Noiseware,以及合成高质量HDR照片的Photomatix Pro等。
第三层:图书、视频、网络交流
除了跟随图书内容学习后期处理知识外,笔者还委托专业的讲师,针对本书中的所有照片处理案例,录制了多媒体视频教学课件,如果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扫描每个案例二维码,观看相应的多媒体视频解释疑惑,以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笔者还十分重视线上的交流和讨论,因此建议大家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PS类学习微信号PS17XX(PS一齐学习的谐音),在这个微信号中我们会每天更新新鲜、实用的PS学习内容。
限于笔者水平与时间所限,本书在操作步骤、效果及表述方面肯定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希望各位读者来信指正,笔者的邮件是Lbuser@126.com。各位读者还可以加入以下两个PS后期交流QQ群91335958和2105841561,如果希望深入学习摄影知识,可以关注我们的专业摄影公众号FUNPHOTO,每天都会收到新鲜、实用的摄影技巧及资讯(扫描下方二维码)。
本书是集体劳动的结晶,参与本书编著的人员如下:雷广田、苏鑫、徐涛、雷剑、范玉婵、刘志伟 、王芬、苑丽丽、邓冰峰、赵程程、王磊、范德松、周会琼、范玉祥、庞小莲、庞元庭、范德芳、任洪伍、王德玲、王越鸣、范德润、王继荣、庞玮、张婷、王秀兰、范珊珊、李长松、杜青山、杜季等。
提示:可到化学工业出版社官方网站(www.cip.com.cn)首页上方的“资源下载”→“配书资源”中点击图书的名称进入下载页面下载本书资源,也可直接联系作者获取资源下载地址。
编者
尘封的时光:影像叙事的艺术 一本关于如何用镜头捕捉瞬间,用画面讲述故事的书籍 你是否曾在某个街角驻足,被一缕夕阳染红的建筑所吸引?是否曾在人群熙攘中,被某个凝视远方的眼神触动?是否曾在旅途中,被壮阔的风景深深震撼,渴望将那份心动定格?《尘封的时光:影像叙事的艺术》便是一本为你而作的书。它并非聚焦于繁复的数字后期技巧,而是将目光投向摄影最本质的魅力——如何通过光影、构图与情感,构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在这本书中,我们将一同踏上一段追寻影像叙事真谛的旅程。我们不谈论滤镜的叠加,不探讨图层的堆砌,我们关注的是镜头语言的精妙,是瞬间情感的捕捉,是画面背后蕴藏的无限可能。这是一次回归摄影本源的探索,一次对视觉叙事力量的深入挖掘。 第一章:捕捉灵魂的瞬间——观察与预见 摄影的起点,是那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在这一章,我们将学习如何训练我们的视觉,从平凡中发现不凡,从杂乱中捕捉秩序。我们不会被技巧束缚,而是专注于培养一种“预见”的能力——在按下快门之前,你就能在脑海中勾勒出那幅充满故事的画面。 “看见”的世界: 什么是真正的观察?如何区分“看”与“看见”?我们将探讨如何打破思维定势,重新认识我们习以为常的周遭环境。从光线的微妙变化,到人物细微的表情,再到空间构成的韵律,一切皆是故事的源泉。 瞬间的灵魂: 决定性瞬间,并非仅仅是巧合。我们将学习如何理解和捕捉那些转瞬即逝但意义非凡的时刻。这需要敏锐的洞察力,更需要一种对情感流动的敏感。无论是人物的悲喜,还是环境的氛围,它们都是构成故事不可或缺的元素。 与环境的对话: 摄影师并非只是被动的记录者,更是与环境互动的参与者。我们将学习如何与光线共舞,如何利用阴影塑造情绪,如何寻找最适合表达主题的场景。理解自然光、人工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画面的质感与氛围,是构建影像故事的基础。 第二章:画面的语言——构图的智慧 构图是影像的骨架,是引导观众视线的蓝图。《尘封的时光》将带领你走出枯燥的“三分法”束缚,去理解构图背后更深层次的逻辑与情感表达。我们将探索如何利用线条、形状、色彩和空间,让画面说话,让故事自行展开。 黄金分割之外: 我们将深入探讨经典的构图法则,理解它们为何能够产生美学上的和谐与吸引力。但这绝非教条,我们将鼓励你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找到最能服务于你叙事意图的构图方式。 引导视线的艺术: 如何让观众的目光在画面中游走,沿着你精心设计的轨迹去发现故事的细节?我们将学习利用前景、背景、线条(引导线、对角线、S形线等)以及色彩的对比,巧妙地引导观者的注意力,让他们沉浸在画面所构建的世界里。 留白的力量: 并非所有的画面都需要填满。我们也将探讨“留白”的艺术,理解它如何制造悬念、烘托氛围、给予观众想象的空间。适当的留白,能够让画面更具呼吸感,也更能深化主题。 视角的力量: 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例如低角度仰视、高角度俯视,或者与主体视线平齐。每一个视角都会赋予画面不同的情感色彩和叙事维度。我们将探索如何通过选择恰当的视角,来表达你的观点和感受。 第三章:光影的魔术——情绪的调色板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是描绘情绪的最直接工具。本书将不再赘述曝光补偿或白平衡的参数设置,而是聚焦于如何理解和运用光线来塑造画面的情绪与氛围,从而为你的故事增添深度和感染力。 光线的性格: 柔和的散射光、锐利的直射光、温暖的侧光、神秘的逆光……每一种光线都有其独特的“性格”。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这些光线,并理解它们分别适合表达何种情绪和讲述何种故事。 阴影的叙事: 阴影并非是画面的“敌人”,它们是光线的延伸,是塑造立体感和神秘感的关键。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阴影来烘托主题、制造戏剧性,或者赋予画面一种沉静、内敛的情感。 色彩的情感地图: 色彩是直接触动人心的语言。我们将探索色彩心理学在摄影中的应用,理解冷暖色调、对比色、互补色如何影响观者的情绪,以及如何通过色彩的搭配来强化画面的叙事主题。 时间的印记: 晨曦的柔美、午后的炽烈、黄昏的温暖、夜晚的静谧……不同的时间段,光线呈现出不同的特质,也承载着不同的情感。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光线的变化,去捕捉不同时间段所独有的氛围,让画面带有时间的印记。 第四章:情感的共鸣——人物的刻画 人像摄影不仅仅是记录一个人的外貌,更是捕捉他们的内在世界,展现他们的故事。《尘封的时光》将引导你超越简单的肖像拍摄,去理解如何通过镜头与被摄者建立连接,从而捕捉到最真实、最动人的瞬间。 沟通的桥梁: 拍摄人像,最重要的是建立信任。我们将探讨有效的沟通技巧,如何让被摄者放松下来,展现出最自然、最真实的自己。一个简单的微笑,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都可能成为故事的焦点。 肢体语言的解读: 人体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叙事工具。我们将学习如何观察和引导被摄者的肢体语言,让他们的姿态、手势、眼神,都能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故事。 环境的人文关怀: 人物并非孤立存在,他们与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我们将学习如何将人物置于合适的环境中,让环境成为人物故事的补充和烘托,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瞬间的情感定格: 抓拍到人物最真实的情感瞬间,是人像摄影的精髓。我们将探讨如何提高捕捉率,如何通过预判和敏锐的观察,定格那些稍纵即逝但意义非凡的情绪表达。 第五章:场景的低语——环境的叙事 风景、建筑、城市街景,每一个场景都拥有自己的语言,等待我们去倾听和解读。《尘封的时光》将带你学会如何用镜头去“阅读”一个场景,从中挖掘出隐藏的故事,并将其转化为引人入胜的影像。 空间的秩序与节奏: 即使是看似杂乱的城市景象,也存在着内在的秩序和节奏。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构图,去梳理空间的层次,捕捉线条的韵律,发现隐藏在平凡景象中的美感。 氛围的营造: 不同的场景,会引发不同的情绪。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光线、色彩和构图,去营造出特定场景的氛围,例如宁静的乡村、繁华的都市、神秘的古迹,或是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观。 故事的线索: 每一个场景中都可能隐藏着故事的线索。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一个被时间侵蚀的物件,都可能成为故事的引子。我们将学习如何发现这些线索,并用镜头将它们串联起来,构建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故事。 旅行的日志: 当我们身处异域,如何用影像记录下我们的体验和感悟?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拍摄一系列的照片,来构建一本具有叙事性的旅行日志,让观者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精彩的旅程。 第六章:从像素到心——影像的生命力 本书的核心在于,我们相信每一张照片都应该拥有生命力,能够触动人心,引发思考。《尘封的时光》将强调,摄影的最终目的并非在于技术的精湛,而在于情感的传达和故事的讲述。 少即是多: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简洁而有力的画面,往往比信息量庞大的作品更能打动人心。我们将倡导一种“少即是多”的创作理念,专注于提炼画面的核心信息,用最精炼的语言去讲述故事。 你的视角,你的故事: 每一位摄影师都拥有独特的视角和经历。本书鼓励你发掘属于自己的声音,用镜头去表达你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你的照片,是你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不止是记录: 摄影并非仅仅是客观的记录,它更是主观的表达。我们将鼓励你注入情感,融入思考,让你的照片不仅仅停留在视觉层面,更能触及观者的内心。 持续的探索: 摄影是一门终身学习的艺术。本书为你提供的是一条探索之路,而非终点。我们将鼓励你不断地观察、思考、实践,在每一次的拍摄中,都去尝试讲述一个更动人的故事。 《尘封的时光:影像叙事的艺术》 并非一本操作手册,而是一场思维的启迪,一次情感的唤醒。它将带领你走出对后期软件的依赖,重新拾起那份最纯粹的创作热情,用镜头去捕捉那些不曾被言说的故事,让你的每一张照片,都成为一段被珍藏的时光。翻开这本书,让我们一起,用影像,续写生命中那些动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