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民航安全管理》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图文并茂,各类相关案例有详细的讲解,易于教学和自学。
内容简介
《民航安全管理》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既介绍了民航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也特别突出了公共航空运输、民用机场、空中交通服务、航空维修和航空安保的具体安全管理要求,具有实用性、适用性和先进性,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图文并茂,各类相关案例有详细的讲解,易于教学和自学。
本书根据知识的层次性、能力培养的渐进性,遵循难点分散的原则,合理安排各章内容。本书在系统阐述民航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民航各系统航空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上,还配插了大量的图片和教学案例,每一章后面均配有相应的思考题供学习者自检。
本书适用于各大院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民航运输、机场运行等专业的学生,同时对从事与民航安全有关的工作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 民航安全管理概论 1
第一节 民航安全概述 3
一、民用航空运输系统概况 3
二、民航安全发展水平 3
三、民航安全规章 6
四、民航安全的相关概念 8
第二节 民航安全管理介绍 14
一、安全管理的哲学内涵 14
二、民航安全管理的发展历程 14
三、民航安全管理理念 15
四、民航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 16
五、民航安全管理战略 18
第三节 民航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模型及应用 22
一、海恩法则 22
二、墨菲定律 23
三、SHELL模型 25
四、REASON模型 27
五、HFACS模型 28
第二章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 33
第一节 安全风险管理 34
一、安全风险管理相关概念 34
二、安全风险管理的范围 35
三、民航安全风险管理过程 36
第二节 安全管理体系简介 43
一、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 43
二、安全管理体系的特征 44
三、安全管理体系的内涵 44
第三节 犐犆犃犗安全管理体系框架 46
一、安全政策和目标 46
二、安全风险管理 49
三、安全保证 50
四、安全宣传 52
第四节 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54
一、民航安全管理体系提出的背景 55
二、正确认识我国民航安全管理水平 56
三、对我国实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 56
第三章 人为因素与航空安全管理 61
第一节 机组人员致灾因素 63
一、机组个体行为因素 64
二、机组群体行为因素 70
三、机组管理因素 71
第二节 维修人员致灾因素 74
一、维修人为差错的内在因素 74
二、维修人为差错的外在因素 75
第三节 空管人员致灾因素 78
一、空管人员素质缺陷 79
二、空管人员操作违规 80
三、空管人员身心状况不佳 80
四、空管班组配合不当 81
五、空管工作负荷影响 81
六、空管通话信息失真 81
七、空管人员自动化适应不良 82
第四节 机场工作人员致灾因素 82
一、安检人员工作失误 82
二、地面指挥人员工作失误 84
三、机场配载人员工作失误 85
四、机场监护人员工作失误 86
第四章 环境因素与航空安全管理 89
第一节 社会环境因素 91
一、政治环境因素 91
二、经济环境因素 95
第二节 自然环境因素 96
一、天气条件恶劣 96
二、地理环境复杂 98
第三节 人工环境因素 100
一、机场环境因素 100
二、空中管制环境因素 104
第四节 飞行工作环境因素 105
一、时间压力的影响 105
二、工作负荷的影响 105
第五章 公共航空运输安全管理 109
第一节 概述 112
一、公共航空运输 112
二、通用航空运输 113
第二节 航空公司安全管理 114
一、飞行安全管理 114
二、运行控制安全管理 117
三、客舱安全管理 122
四、维修安全管理 123
五、地面保障管理 125
六、货运安全管理 126
第三节 航空公司突发事件及应对措施 127
一、航空公司突发事件一般处置程序 128
二、航空器事故应对措施 129
三、航空器被劫持事件应对措施 130
四、非法干扰事件应对措施 131
五、危险品泄漏事件应对措施 134
六、航空器发现爆炸物或受到爆炸物威胁应对措施 135
七、医疗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136
八、航空器紧急迫降事件应对措施 138
九、客舱突发紧急事件应对措施 139
十、大面积航班延误应对措施 141
第六章 民用机场安全管理 147
第一节 机场运行管理概述 149
一、飞行保障系统 149
二、空防保障系统 151
三、航站楼保障系统 151
四、机坪保障系统 152
五、运行指挥系统 152
六、应急救援系统 153
第二节 机场安全管理 153
一、飞行区安全管理 153
二、机坪安全管理 156
三、目视助航设施管理 158
四、机场净空和电磁环境保护 160
五、机场鸟害及其他动物侵入防范 162
六、除冰雪管理 164
七、不停航施工管理 166
八、应急救援管理 167
第三节 机场突发事件及应对措施 169
一、航空器事故应急救援处置 170
二、飞机迫降跑道喷施泡沫处置 170
三、残损航空器搬移处置 171
第七章 空中交通服务安全管理 175
第一节 概述 177
一、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简介 177
二、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的发展 179
三、民航空中交通服务 180
四、空中交通管制方式 185
第二节 民航空中交通服务的安全管理 188
一、涉及空中交通服务的重大安全风险事件 188
二、民航空中交通服务的安全管理要点 191
第三节 民航空中交通服务突发事件及应对措施 194
一、复杂气象条件下的应急处置 194
二、航空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 195
三、跑道侵入的应急处置 197
四、地面通信联络失效的应急处置 200
五、空中交通管制设备故障的应急处置 200
六、其他特殊情况的处置 201
��
�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嫞�
第八章 航空维修安全管理 205
第一节 概述 206
第二节 航空器维修安全 207
一、航空器可靠性管理 208
二、人为差错控制 209
三、维修地面安全 210
四、维修人员人身安全 211
第三节 航空维修突发事件及应急处理 213
一、空中紧急技术援助 213
二、地面紧急事件处理 213
第九章 航空安保管理 221
第一节 航空安保法律法规体系 222
一、航空安保国际条约体系 223
二、我国航空安保法规规章 224
第二节 航空安保管理 227
一、航空安保工作的职责分工 227
二、航空安保工作重点实施对象 231
三、航空安保质量控制 234
四、航空安保审计 235
第三节 航空安保突发事件及应对措施 235
一、飞机在机场遇劫的应急处置 235
二、遇劫飞机降落或可能降落机场时的应急处置 236
三、飞机上发现爆炸物的应急处置 237
四、飞机在机场或附近失事、爆炸的应急处置 237
五、发生外来人员冲击机场的应急处置 238
六、机场发生爆炸事件的应急处置 239
七、机场发生聚众闹事等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 239
八、降落或将要起飞的飞机上发生旅客突然伤亡事件的应急处置 240
第十章 民航应急管理 243
第一节 概述 245
第二节 民航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247
一、民航应急管理体制 247
二、民航应急管理机制 248
第三节 民航应急管理法制建设 255
一、国际民航应急管理相关法规 255
二、中国民航应急管理相关法规 257
第四节 民航应急预案建设 259
一、应急预案的编制 259
二、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260
三、民航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261
第五节 应急保障建设 263
一、国家应急保障 263
二、民航应急保障 264
参考文献 280
前言/序言
“民航安全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是从事民航安全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必修课。本书根据国际民航组织、中国民用航空局以及我国民航企事业单位对民航安全的要求以及民航系统安全管理的主要做法编写而成,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人为因素和航空安全管理、环境因素和航空安全管理、公共航空运输安全管理、民用机场安全管理、空中交通服务安全管理、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航空安保管理、民航应急管理等内容。本书由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钟科担任主编,负责全书体例设计、章节编写、统稿和定稿工作。具体编写分工如下:钟科编写了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章;温宝琴编写了第一、第二、第三章;吴巧洋编写了第四、第五章。王益友先生担任本书的主审,从教材的结构到内容的安排,王益友先生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解为、蒋焕新参与了各单元编审;邢静、黄萍、易晓英、胡晓、周定参与了全书校对。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谨向这些著作及资料的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7年4月
守护蓝天,使命必达——民航安全管理新篇章 当飞机划破长空,承载着无数的梦想与期望,安全,便成为这场空中旅程中最庄严的承诺。本书,作为“十三五”全国高等院校民航服务专业规划教材的组成部分,深入探讨了民航安全管理的各个维度,旨在为未来的民航从业者构建一套系统、前沿、实用的安全知识体系,培养他们成为守护蓝天安全的坚实力量。 民航安全,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从飞行器设计制造、机场运营、空中交通管制、航空公司运行,到旅客服务、货物运输等每一个环节。本书的编写,正是基于对当前民航安全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才培养需求的精准把握。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知识的汇集,更是对民航安全管理理念、方法、技术的全面梳理与升华,力求在理论深度与实践可行性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第一章 导论:民航安全管理的核心理念与发展历程 本章首先为读者勾勒出民航安全管理的宏观图景。我们将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出发,深入解析民航安全管理的根本目标——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确保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安全。通过回顾民航安全管理理念的演变,从早期的“事后追责”模式,到“人为因素”的关注,再到如今的“安全管理体系”(SMS)和“基于风险的管理”(RRM),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民航安全管理是如何在吸取历史教训、科技进步以及全球化合作的推动下不断走向成熟和精细化。我们将重点介绍SMS的核心要素,包括安全政策、安全风险管理、安全保证以及安全促进,阐述SMS如何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将安全融入组织的每一个决策和日常运营中。此外,本章还将探讨一些关键的安全概念,如“不可接受风险”、“安全文化”、“安全绩效”等,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 法规与标准:构建民航安全管理的基石 任何一个行业的规范发展,都离不开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民航业更是如此,其对安全性的要求极高,因此拥有严谨、细致的国际及国内法规至关重要。本章将详细介绍民航安全管理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框架,包括但不限于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的相关标准和建议措施(SARPs),以及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颁布的各项规章、技术标准和指南。我们将剖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管理规定》、《航空器运行规章》等核心法规,解读其对航空承运人、机场、空管等各类主体的安全职责规定。同时,本章还将深入介绍各种安全标准,如适航标准、维修标准、运行标准等,阐明它们是如何为民航活动提供技术保障和操作规范的。理解并掌握这些法规与标准,是每一位民航安全管理从业者履行职责、规避风险的首要前提。 第三章 运行安全管理:从飞行到地面全方位保障 运行安全是民航安全的核心。本章将围绕航空公司的运行安全管理展开深入探讨。我们将从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入手,解析飞行前检查、机组运行、飞行计划制定、航路运行、航后检查等关键环节的安全要点。特别地,本章将重点关注“人为因素”在飞行运行中的重要性,介绍人为差错的类型、根源及防范措施,并深入讲解机组资源管理(CRM)的理念与实践,强调团队协作、有效沟通和决策能力对于提升飞行安全的关键作用。 在地面运行方面,本章将涵盖机场安全管理,包括跑道安全、滑行道安全、停机坪安全、地面服务安全等。我们将分析机场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如鸟击、低能见度、跑道入侵、未经授权进入限制区域等,并介绍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此外,本章还将探讨航空器的维修与保养安全,分析飞机结构、发动机、航空电子设备等关键部件的维修要求和质量控制,强调预防性维修的重要性。 第四章 空中交通管理:保障空域的有序与安全 天空并非无限广阔,需要精密的指挥和协调才能确保安全。本章将聚焦空中交通管理(ATM)这一至关重要的领域。我们将介绍ATM的系统构成,包括空中交通服务(ATS)、空中交通流量管理(ATFM)和空中交通信息服务(TFMS)等。读者将了解雷达、通信导航监视(CNS)技术在ATM中的应用,以及飞行情报区(FIR)的划分和管理。 本章将重点阐述空中交通管制(ATC)的职责,分析不同空域(如终端管制区、航路管制区、起降空域)的管制规则和程序。我们将探讨航空器之间的间隔保持、冲突探测与冲突解除的策略,以及在复杂天气、特殊空域活动等情况下的管制应对。此外,本章还将介绍机场交通管制,包括塔台管制、地面管制等,以及与航空器运行安全息息相关的空管通信和协调。理解ATM的运作机制,是保障航班准时、高效、安全飞行的关键。 第五章 航空器适航与维修安全:生命的守护者 航空器的适航性直接关系到每一次飞行的安全。本章将深入探讨航空器的适航审定、型号合格审定、生产合格审定等概念,阐述适航指令(AD)和指令性维修通知(SBIT)的作用。我们将分析航空器设计、制造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严格标准,以及如何通过持续的适航监视,确保航空器在整个服役生命周期内都保持适航状态。 在维修安全方面,本章将详细介绍航空器定检、特检、计划维修和应急维修等不同类型的维修活动。我们将分析维修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如零部件管理、维修记录、质量检查等,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维修流程和严谨的执行,最大程度地降低因维修不当而引发的安全隐患。同时,本章还将探讨维修人员的资质要求、培训体系以及技术更新的重要性,确保维修团队具备专业能力和安全意识。 第六章 机场安全管理:地面上的“生命线” 机场是航空器起降、旅客集散、货物中转的关键节点,其安全管理同样不容忽视。本章将详细解析机场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我们将从机场物理安全入手,介绍围界管理、安全检查、车辆管理、人员进出控制等措施。 在运行安全方面,本章将重点关注道面安全,包括跑道、滑行道的维护、标识、灯光等,以及对障碍物、积雪、积水等影响运行安全的因素进行管控。我们将深入分析机场可能面临的特情,如非法侵入、火灾、爆炸、恐怖袭击等,并介绍相应的应急响应预案和处置流程。此外,本章还将探讨旅客和行李的安全检查,包括X光机、金属探测门、痕量爆炸物探测等技术在安保中的应用,以及旅客安检流程的优化与管理。 第七章 航空安全保卫:防范各类威胁 本章将聚焦航空安全保卫(ASB),专门针对可能威胁民航安全的各类犯罪活动和非法干扰行为。我们将从法律法规层面,深入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与航空安全保卫相关的法律条文,明确航空安全保卫工作的法律依据和职责范围。 我们将详细介绍航空器及机场的安保措施,包括值勤、巡逻、监控、突发事件处置等。重点分析反恐检查、危险品检查、旅客背景审查等关键环节,以及如何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安保效率和精准度。此外,本章还将探讨内部安全管理,如航空公司的员工背景审查、安全培训、违规行为的监督与处理等,强调内部防范的重要性。我们将分析常见的航空安全威胁类型,如盗窃、破坏、非法携带违禁品、劫机等,并介绍相应的防范策略和应对措施。 第八章 航空安全文化与人为因素 安全文化是民航安全管理的灵魂,而人为因素则是影响安全的关键要素。本章将深入探讨航空安全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构建方法。我们将分析积极安全文化与消极安全文化的区别,强调建立以人为本、鼓励报告、持续改进的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本章将重点分析人为因素在民航运行中的影响,包括疲劳、压力、沟通障碍、认知偏差等。我们将介绍人为因素的分析模型,如Reason的“瑞士奶酪模型”,阐述事故链的形成过程,并重点讲解人为因素的识别、评估与控制策略。我们将详细介绍机组资源管理(CRM)和地面人员资源管理(TRM)的理念与实践,强调团队协作、有效沟通、决策支持等在减少人为差错中的作用。通过培养从业人员对人为因素的深刻认识和有效管理能力,实现安全管理水平的飞跃。 第九章 安全管理体系(SMS)的实施与运行 作为现代民航安全管理的核心理念,安全管理体系(SMS)的实施与运行是本章的重点。我们将详细解读SMS的四大要素:安全政策与目标、安全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和安全促进。读者将了解如何建立清晰的安全政策,制定可衡量的安全目标,并通过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手段,系统地管理潜在的安全风险。 本章将深入探讨安全保证的机制,包括安全审计、安全检查、事件调查等,以及如何通过持续的安全绩效监测,评估SMS的有效性。同时,我们还将阐述安全促进的策略,如安全教育、培训、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等,强调主动、 proactive 的安全管理方式。本书将提供SMS实施过程中的常见挑战和应对策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SMS。 第十章 应急响应与事故调查 面对突发的航空安全事件,高效的应急响应至关重要。本章将详细介绍民航应急响应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航空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流程,包括信息发布、现场指挥、救援协调、医疗救助、环境监测等。我们将强调协同作战的重要性,以及各部门、各单位在应急响应中的职责分工。 在事故调查方面,本章将介绍民航事故调查的原则、方法和程序。我们将分析事故调查的目的,即查明原因、总结教训、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本章将阐述事故调查的独立性、公正性原则,以及证据收集、分析、报告等关键环节。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事故调查结果,改进安全管理措施,提升民航安全水平。 第十一章 未来民航安全管理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民航安全管理将继续朝着更智能化、精细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本章将探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民航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如预测性维护、智能风险预警、自动化安全检查等。我们将分析无人机、低空空域管理等新领域带来的安全挑战与机遇。 此外,本章还将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民航安全合作,以及如何应对日益复杂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我们将强调持续学习、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对于适应未来民航安全发展的重要性。 本书的编写,旨在为民航服务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学习平台,帮助他们掌握扎实的民航安全管理理论知识,培养敏锐的安全意识和卓越的实践能力。我们相信,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未来的民航从业者将能够更好地胜任各自岗位,共同为守护每一片蓝天的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