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非訟程序研究》是非訟程序基礎法理的體係性研究,由比較論和藉鑒論兩部分組成。藉鑒論以德日等大陸法係國傢非訟程序為中心,梳理並探討瞭非訟程序的功能、曆史形成、立法現狀、審理對象、職權探知主義的審理構造等基礎法理;藉鑒論嘗試運用非訟程序基礎理論在我國現行法律框架內解釋有關非訟程序條款的同時,又從立法論角度討論瞭重構我國非訟程序的各種基礎性問題,並以法院調解製度、精神障礙患者強製住院事件為例探討瞭引入非訟程序剋服現有製度缺陷可能性及製度的基礎性設計。
作者簡介
郝振江,河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2011),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博士(2010),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京都大學外國人特彆研究員(2014-2016),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日本民事訴訟法學會會員,主要從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代錶作品主要有《論非訟程序的功能》、《論非訟程序在我國的重構》等,譯著有《現代社會與審判——民事訴訟的地位和作用》等。
目錄
緒論
一、問題的提齣
二、本書的研究設定
三、本書的結構
第一部分比較論
第一章非訟程序的功能
一、引言
二、非訟程序的基本功能
三、非訟程序的擴展功能
四、結語
第二章非訟程序的曆史嬗變——以德國法為中心
一、引言
二、羅馬法時期:非訟程序的萌芽
三、中世紀:非訟程序的緩慢發展
四、近代:非訟程序法典化初期
五、19世紀末期:非訟程序的形成
六、20世紀:非訟程序的獨立與自足
七、結語
第三章德國非訟程序的新發展
一、引言
二、2008年修改的背景
三、2008年修改的經過
四、2008年修改的主要內容
五、結語
第四章日本非訟程序的新發展
一、引言
二、日本非訟程序法的製定
三、2011年修改的背景與經過
四、日本非訟程序法的新發展
五、結語
第五章法國法中的非訟程序
一、引言
二、法國非訟程序的主要特點
三、法國非訟程序的基本原則
四、訴訟與非訟的轉化
五、結語
第六章非訟程序的審理對象
一、引言
二、審理對象之一:一般非訟事件
三、審理對象之二:真正訴訟事件
四、非訟程序審理的界限:訴訟事件與非訟事件的界分
五、結語
第七章非訟程序中職權探知的審理構造
一、引言
二、訴訟程序與非訟程序中職權探知的差異
三、職權探知的內部構造
四、職權探知的外部構造之一:當事人的協助義務
五、職權探知的外部構造之二:當事人的程序保障
六、結語
第二部分藉鑒論
第八章論我國非訟事件審理的程序保障
一、引言
二、非訟事件審判的程序保障及其動態發展
三、程序保障的對象
四、程序保障的內容
五、程序保障與協助義務
六、結語
第九章論我國特彆程序下非訟裁判的效力
一、引言
二、非訟裁判效力的內容
三、裁判效力與裁判變更
四、結語
第十章論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裁判的效力
一、引言
二、司法確認裁判的效力根據
三、司法確認裁判的效力內容
四、司法確認裁判的救濟
五、結語
第十一章我國非訟程序反思與重構
一、引言
二、我國有關非訟程序的現狀
三、我國非訟程序現狀的成因
四、我國非訟程序重構的必要性
五、重構我國非訟程序的具體構想
六、結語
第十二章論我國法院調解與審判的程序分離
一、引言
二、調解程序與審判程序分離的必要
三、調解程序與審判程序分離的路徑
四、我國法院調解程序的改造
五、結語
第十三章精神障礙患者強製住院的民事司法程序
一、引言
二、民事強製住院的法理根據
三、民事強製住院的決定機構
四、民事強製住院的程序性質
五、我國民事強製住院的司法程序構造
六、結語
前言/序言
前言
非訟程序是這些年筆者一直關注的命題之一。2010年以《非訟程序研究》為題在母校西南政法大學通過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後,至今一直延續著對這一研究領域基礎理論的思考。總體思路是以博士學位論文為基礎,結閤2009年全麵修訂的《德國傢事事件與非訟事件程序法典》、2011年全麵修訂的《日本非訟事件程序法》和《日本傢事事件程序法》,不受原文框架拘束地對論文進行全麵修改。相關的大部分研究成果已經在近年陸續發錶。藉國傢社會科學後期項目的資助,這次得以將這些研究成果體係化、以專著的形式予以齣版。
本書在基本構造上,沒有再采用博士學位論文的結構,而是采用瞭比較論和藉鑒論的內部結構。在比較論中,重點以德日非訟程序為研究對象,就非訟程序的功能、曆史形成、立法現狀、審理對象以及審理構造等進行考察,旨在通過這種比較研究,一方麵明晰原生製度與移植製度之間的異同與關聯,另一方麵歸納齣非訟程序的共有規律。這些內容體現在第一章至第四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當然,研究中考慮到法國法采用的將非訟程序與訴訟程序閤一立法的模式,可能對我國現行法律框架內非訟程序的解釋與完善具有直接啓示意義,書中也專門就法國的非訟程序狀況進行瞭考察,即本書的第五章。
在藉鑒論中,筆者嘗試藉助比較論中獲得的關於非訟程序共有性原理,去解釋或者構造我國的非訟程序製度。同時,運用解釋論和立法論予以分析一方麵是基於規定於《民事訴訟法》第十五章的特彆程序作為非訟程序共通規則的雛形在解釋論上尚處於的狀態,另一方麵考慮隨著民法典、尤其是民法總則編和婚姻傢庭編的發展,現有規定是無法應對民法典體係化的需求的。因此,在解釋論中,筆者以我國民事訴訟法特彆程序章為研究對象,嘗試在現行法的結構內探討非訟程序法理適用的可能性及其內容,在明確現行法下非訟程序的基本機理的同時,理齣現行法下非訟程序實現獨立、自足的可能性程度。這種研究某種意義上也可為立法論的研究提供相應的注釋。這些內容體現在第八章至第十章。在立法論或者說對策論中,首先,著重探討瞭非訟程序製度在我國極為薄弱的深層次原因與重構該製度的必要性,並以德日法為藍本,嘗試提齣瞭具體的改革思路。在這部分,尤其指齣隨著民法典的逐步製定,這一領域已經成為程序法上無法迴避、亟待解決的問題,否則很可能會造成民事訴訟法結構的進一步紊亂以及民事糾紛數量的激增。這是第十一章的內容。其次,作為改革思路的展開論證,筆者選取瞭調解和精神障礙患者強製住院兩類非訟事件。前者既是我國處理社會糾紛的一個特色,但也構成瞭我國民事訴訟法走嚮技術化、專業化的主要障礙,是一直睏擾我國民事訴訟法理論研究的一個主要難題,本書嘗試運用非訟程序法理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一種視角。這些是第十二章的內容。後者是近年來我國社會生活中時常為人們所關注的話題,至今的關注者主要是刑法與刑事訴訟法學者。藉助於探討這種典型問題運用非訟程序調整的可能,在側麵論證非訟程序亟待重構的同時,也旨在說明非訟程序可能運用的廣度。這些內容體現在第十三章。
當然,對目前本書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筆者曾經有些擔心。因為在近年法學研究中日益強調本土性的趨勢下,很可能産生的疑問是:上述純粹的比較法研究是否仍然有價值,而同樣的功能發揮可能存在多種製度性選擇情況下是否能完全依照外國法否定我國現有某項製度的閤理性。這也是這些年學術研究中曾經睏惑筆者的問題。但經過思考後,筆者以為製度移植後或許是由於水土不服、沒有很好地把握本土製度環境所緻,但是在此之前需要自問的是我們是否已經充分把握瞭該製度在其母國的狀況。尤其是對民事程序法而言,由於學科人纔和資源等優勢,法學其他學科研究可能進入“後現代化時期”,但民事訴訟法學研究卻仍處於“奔嚮現代化的時期”。何況非訟程序研究在民事程序法研究領域內更邊緣。因此,筆者確信本書的研究方法仍然具有閤理性。而且,筆者也力圖校正以往比較研究中側重於規範本身,而沒有充分闡述該製度的背景、解釋以及運用狀況等深層次問題的偏差,力求整體、全麵、客觀地反映齣德日非訟程序製度的狀況。
藉助於本書的比較研究與對我國非訟程序製度的反思,筆者也深刻體會到非訟程序在我國未來民事程序法的製度或理論結構中所可能會發揮的“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目前,由於缺乏非訟程序的分擔與平衡作用,絕大多數民事案件以糾紛的形式擁擠在訴訟程序的道路上,巨大的糾紛解決壓力使法院在糾紛解決的現實主義追求下,時而強調調解,時而要確立辯論主義和處分權主義,但有時又不得不嚮職權探知主義收縮,這些無疑都使民事程序充滿應時性特點,受製於政策影響過大,在很大程度上阻礙著民事訴訟程序的技術化、規範化走嚮。民事程序的閤理構架應是需要運用不同的程序機理去規範司法權在不同事件審理中的運作。這就猶如一個城市的列車站點設計,把所有乘客都運至一個終極站點再進行分流永遠無法解決城市擁堵的問題,閤理的做法自然是自進入該城市即設置眾多站點,乘客可以自由選擇上下車點,唯此纔能舒緩中心站點的壓力。非訟程序在民事程序法體係中的地位亦是如此。
為此,就需要理論上跳齣民事訴訟程序的框架所限,從民事程序法的總體去頂層思考其內部應有的程序組成及各程序的功能、基本原理。在這一層麵,相信長期睏擾我國民訴理論界與實務界的調解與審判的關係、如何解決法院案多人少、程序的冗長費時與民眾對司法便利快捷需求等難題均會得到有效解決。不過,遺憾的是本書雖然引入非訟程序對改造我國民事程序法結構做瞭一些嘗試,但感覺仍顯薄弱。對此,一方麵筆者會在未來的學術生涯中繼續思考該問題,另一方麵也期待有更多的學者能夠關注並進入這一研究領域,促進這一領域的爭鳴與深入思考。
筆者2017年6月12日
非訟程序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非訟程序研究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