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是一部涉及中國古代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社會曆史現象的綜閤性筆記體著作。本書為現存zui早的刻本即元大德刻本,原書印刷優美,流傳清晰,數易藏主,1965年在周恩來總理主持下從香港購迴,現藏於國傢圖書館。《夢溪筆談》共分26捲,內容包括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反映瞭北宋時期的科技成就。
瀋括,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科學傢、政治傢。瀋括齣身仕宦之傢,嘉佑八年(1063)進士及第,神宗時參與熙寜變法,後因永樂城之戰牽連被貶。紹聖二年(1095)因病辭世,享年65歲。瀋括一生緻力於科學研究,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zui卓越的人物”。
第一冊
夢溪筆談序一
跋五
夢溪筆談目錄九
捲一故事一一五
捲二故事二三九
捲三辯證一四九
捲四辯證二七五
捲五樂律一九一
捲六樂律二一三三
捲七象數一一四一
捲八象數二一八九
第二冊
捲九人事一一
捲十人事二四一
捲十一官政一四九
捲十二官政二七七
捲十三權智九七
捲十四藝文一一二一
捲十五藝文二一三七
捲十六藝文三一五三
捲十七書畫一五七
捲十八技藝一七九
第三冊
捲十九器用一
捲二十神奇一七
捲二十一異事四五
捲二十二謬誤七五
捲二十三譏謔八七
捲二十四雜誌一一○一
捲二十五雜誌二一二七
捲二十六藥議一六三
《夢溪筆談》,宋瀋括撰。瀋括(一○三一—一○九五)字存中,錢塘(今杭州)人。嘉佑八年(一○六三)進士,熙寜中官至翰林學士、龍圖閣待製,參與王安石變法。因永樂城失陷事謫為均州團練副使,蔔居潤州終老,築“夢溪園”以居。瀋括博學善文,對天文、方誌、律曆、音樂、醫藥、蔔算等皆有涉獵。
目前傳世的《夢溪筆談》為十七門二十六捲,內容涉及天文、曆法、水利、地理、化學、生物、醫藥、建築、音樂等。書中記載瞭活字印刷術、煉鋼煉銅的方法、建造船閘的方法等,這些成果錶明北宋時期中國已達到較高的科技水平。《四庫全書總目》評價此書時稱:“湯修年跋稱其目見耳聞,皆有補於世,非他雜誌之比。勘驗斯編,知非溢美矣。”
據南宋初年江少虞所編《皇朝事實類苑》的記載和《補筆談》補第二捲到第三十捲的內容來看,《夢溪筆談》最初的刻本應是三十捲,內容比今本二十六捲要豐富。通行的二十六捲本,在北宋末年或南宋初年已經流行。目前所知最早的二十六捲本為南宋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揚州州學刻本。此刻本今已失傳。現存最早的《夢溪筆談》刻本,即本書影印的元大德九年(一三○五)茶陵陳仁子東山書院刻本。此刻本是據乾道本重刊,從中可一窺宋本原貌。
元大德本捲端題為“古迂陳氏傢藏夢溪筆談”,原書為蝴蝶裝,半葉十行十七字,白口,左右雙邊,單黑魚尾。框高十五點五厘米,寬十點一厘米。全書開本宏大,高四十一點六厘米,寬二十八點一厘米,而版框較小,彆具特色。捲首為瀋括自序及古迂陳氏刻書序,序後附乾道二年(一一六六)揚州州學教授湯修年跋文。次為目録,其後鎸“茶陵東山書院刊行”題記。
此本鈐有“東宮書府”“文淵閣印”“汪士鍾印”“平陽汪氏藏書印”“臣文琛印”“甲子丙寅韓德均錢潤文夫婦兩度攜書避難記”等印。據文獻記載及印章,大德本流傳有序,一度為明清宮廷收藏,後流入民間,經汪士鍾、鬆江韓氏收藏。此後又為近現代著名藏書傢陳澄中(一八九四—一九七八)收藏。陳澄中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移居香港。一九六五年,他有意將包括元大德刻本《夢溪筆談》在內的一批善本齣讓,幾經周摺,最終這批善本迴到國內,現藏於國傢圖書館。今據原貌影印大德本《夢溪筆談》,以饗廣大讀者。
程魯潔
二○一七年九月
每次看到《國學基本典籍叢刊》齣版新書,我都會毫不猶豫地購入,這個係列的書籍,品質穩定,內容紮實,是提升國學素養的絕佳選擇。這次的《元本夢溪筆談》(套裝共3冊),讓我期待已久。我對《夢溪筆談》的興趣,更多地源於它作為一部“雜著”,包羅萬象,既有科學的嚴謹,又不乏生活的趣味。我尤其想瞭解書中關於音樂、繪畫、書法等藝術方麵的記載,看看瀋括是如何以科學傢的視角來審視和評價這些藝術形式的。同時,我也對其中關於古代官員生活、宮廷軼事、以及一些奇聞異事的記錄感到好奇,這些內容往往能展現齣一個時代更為生動和立體的一麵。擁有這套“元本”,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更權威、更原初的閱讀體驗。
評分我對中國古代的科技發展史一直非常著迷,尤其是宋代,可以說是古代科技發展的一個高峰。瀋括的《夢溪筆談》在這方麵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這次《國學基本典籍叢刊》推齣的《元本夢溪筆談》(套裝共3冊),讓我感到非常振奮。我一直關注這個係列,因為它總能推齣一些非常難得的古籍善本。我希望這套書的“元本”能夠盡可能地保留原始的文字和排版風格,讓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瀋括的寫作風格和他所處的時代。雖然我還沒有開始閱讀,但我已經能夠想象到,在翻閱這些古籍的過程中,我將會與一位偉大的科學傢和思想傢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這套書的齣版,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機會,去重新認識和理解中國古代的輝煌成就。
評分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我平日裏涉獵的古籍不少,但對於《夢溪筆談》這樣兼具學術價值和人文關懷的作品,卻總有些望而卻步。這次偶然看到瞭《國學基本典籍叢刊》齣版的《元本夢溪筆談》(套裝共3冊),精美的封麵設計和“元本”的字樣,瞬間吸引瞭我。我一直覺得,好的古籍整理和齣版,是傳承文化的重要途徑。我相信,這套叢刊在版本選擇和校勘上一定下瞭不少功夫,能夠為讀者呈現一個更接近原貌的《夢溪筆談》。我個人對書中關於古代文人交往、日常生活、以及一些趣味軼事的記載特彆感興趣,總覺得這些零散的片段,更能摺射齣一個時代的精神風貌和文化底蘊。我期待在這套書中,能夠找到那些令人會心一笑的細節,也能從中汲取到一些古人智慧的啓迪。
評分接觸《國學基本典籍叢刊》係列已經有一段時間瞭,這個係列的書籍,質量普遍都很高,印刷精良,紙張厚實,拿在手裏就有一種沉甸甸的實在感,非常適閤作為案頭書來閱讀和收藏。這次入手瞭《元本夢溪筆談》(套裝共3冊),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研究其具體內容,但從這個係列的過往經驗來看,我對其品質有十足的信心。我對“夢溪筆談”本身的內容一直非常感興趣,據說其中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曆史、文學、藝術等諸多領域,堪稱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我個人對其中關於古代物理現象的解釋尤其好奇,想看看在沒有現代科學理論的時代,古人是如何觀察和理解這些現象的。而且,我一直認為,閱讀古籍,尤其是有“元本”之稱的,更能體會到作者的原意和時代的風貌。這套書的三個分冊,或許會從不同角度展現瀋括的纔華,也讓我有更多機會去細細品味。
評分我一直對宋代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充滿好奇,總覺得那是一個文化繁盛、思想活躍的時代。《元本夢溪筆談》的名字早就聽過,雖然手頭這套《國學基本典籍叢刊:元本夢溪筆談(套裝共3冊)》我還沒有來得及細讀,但光是看著這精美的裝幀和內頁的排版,就覺得非常有分量。封皮上的“元本”二字,更是勾起瞭我對古籍原貌的嚮往,希望能藉此窺見瀋括筆下那個時代最真實的麵貌。我平日裏喜歡翻閱一些古代的筆記體著作,那些零散卻又精彩的記述,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我尤其期待在這套《夢溪筆談》中,能夠看到更多關於當時科技、天文、地理、醫藥等方麵的記載,因為瀋括本身就是一位博學多纔的科學傢,他的觀察和記錄,無疑是研究宋代科技史的第一手資料。即使我還沒有打開它,光是擁有的這份期待,就已經足夠讓我感到滿足。這套書的齣版,對於想要深入瞭解中國古代科學和文化的朋友來說,無疑是一份厚禮。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的書籍
評分國圖版的“國學基本典籍叢刊”是影印本中的少見的精品,價不高,惠及愛書人,一直是我的最愛!
評分還是不錯的!
評分買到我喜歡的書瞭!
評分可以的,我女兒很喜歡
評分買到我喜歡的書瞭!
評分期待已久,趁活動時優惠價拿下,滿意!
評分這套書挺好的,影印平價,不過我覺得黑白底更好,灰底不好看
評分還是不錯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