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世界著名游记丛书(第3辑):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套装上下册)》翻译成中文必将首先有助于学界深入对李希霍芬的研究,其次也将帮助读者从一位外国地理学家的崭新角度了解清末中国社会政治经济、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历史情况。此外李希霍芬在中国的考察不单单出于学术目的,还有一个主要目的是为德国殖民侵略搜集情报,为此李希霍芬甚至拥有直接给当时的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写信汇报研究成果的自由。在考察完舟山群岛后,李希霍芬就在日记中毫不讳言地写道:“如果普鲁士政权想在中国占领一座自由港的话,舟山是个不错的选择。”天津教案发生后,李希霍芬在给父母的信中,更是直接表示出,对中国“或许最后将不得不使用武力,那时我之前在中国的考察将会派上用场了”。可见李希霍芬身上的殖民色彩不容忽视,翻译这本旅行日记也将有助于更加清晰地揭示清末欧美列强的殖民侵略历史。
目录
总序
译者前言
前言
出版者导言
加利福尼亚(Californien)——中国
上海—天津—北京
芝罘(山东)——旅行计划
宁波和周边(浙江)
舟山群岛
从宁波(浙江)到镇江(江苏)
南京及其周边
在长江下游的旅行
去往山东和在山东的旅行
从满洲南部去往北京
在北京周边的旅行
在江西、安徽和浙江的旅行
从南至北穿越中国:广州一北京
第一部分 从广州到汉口
第二部分 在汉口的逗留
第三部分 从汉口到北京
在中国的第一次旅行结束
附录:李希霍芬在中国旅行地图
在浙江、安徽和江苏的旅行
最后一次大旅行直隶一山西(蒙古)一陕西一四川沿长江而下
第一段:从北京穿过蒙古到西安府
第二段:从西安府越过秦岭山到成都府
第三段:从成都府进入山区;沿长江而下
结尾:最后一次旅居上海
精彩书摘
《世界著名游记丛书(第3辑):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套装上下册)》:
1871年5月,我从日本回到了中国。我在日本总共待了9个月,部分时间是在其内地做怡人的旅行。而当我回到中国的时候,大约正是最不好的季节,因为此时你不知道该如何有目的地安排旅程。从6月到8月,举国酷暑,热得身体难以承受,以至于几乎没有一个欧洲人敢于在夏季深入中国的内地。在上海及其他沿海地区的欧洲人当中,猝死于暴晒的可谓屡见不鲜。秃着头在路上走几分钟就能导致猝死,只有戴上常见的用木髓制成的遮阳帽,再撑一把遮阳伞,人们才敢出门走上几步。但是即便有了这些防晒手段,外国人中还是罕有敢于出门走动的。
我对于此时出行将要遭遇的痛苦所具有的认识与我想尽快完善自己对中国中部的认识的强烈欲望激烈交锋。所有的人自然都劝我不要去中部,他们不约而同地告诉我说:最好去北部,从北京出发,或许行至蒙古南部为止。但我从自己1869年7~8月份的旅行中已然知道,北部地区继酷暑而至的瓢泼大雨将会构成旅行的巨大阻碍。我首先必须竭力避开因这些阻碍而可能产生的危险与困顿。而我之后也很庆幸当时没有听信众人的建议,因为1871年中国北部第一次爆发了可怕的洪灾,并在随后几年的夏季接连爆发。洪水从6月份便已开始泛滥,随后的4个月里在中国东北部的任何地方都无法通行;交通中断,洼地没入洪水,小河也变成根本无法渡过的激流。然而在中国中部则是酷暑天气,那里虽常有短促的雷雨,但罕见持续不断的大雨。
没有几分英雄气概是断然不敢在这个时候动身的,更何况我又必须放弃水路,因为觉得水路于地质学家极为不利。航行于水上尽管宜人,生活的供给尽管丰富,但是从河岸上看到的周围的环境却微乎其微。更不用说认识风土人情了。另外,我从1869年秋季的旅行中已经知道了东南部山脉大致的特殊结构,十分清楚只有经陆地横穿过去才能得到预期的收获。为此,我必须下定决心徒步旅行,因为只有我身先士卒,那些随从才会欣然地追随我左右;假如我坐在椅子上让人抬着,他们自然有理由倍感辛苦。从宁波或它以南的某处出发,向西北行至长江,如此横越众山在我看来是最佳的路线,因为我可以趁机认识那些平行山脉的内部构造。然而,由于对这一路上各个地方的情况报道很少,因此我对行将踏上的旅程也并不了然,所以也不能确定十分具体的旅行计划。只是知道须从宁波出发。
6月12日,我登上从上海开往宁波的汽轮。这班船每天下午4点钟从上海出发,航行12小时,于次日清晨到达宁波。两地的交通十分兴旺,特别是中国人在两地问频繁地往来,货运量大大地增多,所以汽轮里往往塞满了货物与行人。这次随行的还是我的翻译保罗以及一个男仆。后者是我一年前在北京雇用的,满族人,在英国公使馆做护卫期间忠于职守,具有一般的中国人难以企及的品性。他颇有大无畏精神,做事积极,忠厚老实,还说得一口好英语,虽然并不流利。因为在北京洋泾浜英语不像在沿海城市那么流行,所以他以前的老师都是用地道的英语跟他交谈。可是他在同那些商业城市里成长起来的男仆进行交流的时候,对他们口中简便实用的洋泾浜英语却钦佩之至。还好这种影响未得继续,因为我在旅途中总是用准确的英语跟他交谈,于是他的英语便仍旧保持地道。他肤色深棕,常令人以为他是半个黑人,人长得并不漂亮。通过从1870年夏到1872年夏两年的相处,我只能对他的忠诚与勤力表示最高的赞扬。另外我还带着我的猎犬迪安娜(Diana),它让我们在路上省去了不少时间。
我们到达宁波时,微风习习,凉爽宜人。这里的降雨远比上海的多,好天气很是稀罕。而眼下恰是晴朗天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周围小山的轮廓。必须在此地制订一个最终的计划。计划要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金华府(Kinhwafu)。为了打听情况而后做必要的旅行准备,我便去拜访了麦卡锡(M'carthy)博士。可是他对我要去的地区也浑然不知。
宁波西部和西南部的丘陵地区如此的人迹罕至,很是令人讶异。天气晴朗的时候,丘陵地区在你面前迷人地铺展开来,风光旖旎,民风柔顺,你会不由得相信宁波人无论如何也难以抑制进一步认识该地区并去那里做一番远足游历的热望。但我们对该地区的认识却仍局限于福钧(Fortune)在40年代经历过的事情。一个月之前倒是有两个德国人首次试图往内地深入一些,于是决定先去较近的天台山(Tien tai schan),但却半路折返,因为他们不能说服执拗的苦力带他们去那里。他们的受挫让我产生了也要先去那座名山的念头,这对我是一种别样的引诱,于是天台山便成了我第一个要去的地方。
……
前言/序言
纂修清史是我国新世纪标志性的文化工程,它包括3000余万字的清史主体工程及文献、档案整理和编译工作。广大史学工作者正以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做好清史编纂工作,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世界各国从分散发展到趋于一体,大抵从15世纪、16世纪开始,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和世界体系。清朝从1644年到1912年共延续了268年,这是世界历史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却依然以“天朝大国”自居,闭关自守,使封建社会的中国越来越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洋枪洋炮面前不堪一击;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在1 8世纪世界历史的大变局中,康乾盛世不过是中国封建社会“落日的辉煌”,而到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清朝日益衰颓,已奏起了“落日的挽歌”。因此,研究清史,确定它的基本内容,以及确定研究它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时,不能脱离清王朝社会发展过程中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
在编纂清史时要有世界眼光,这已是广大史学工作者的共识。不仅要把清史放到世界历史的范畴中去分析、研究和评价,既要着眼中国历史的发展,又要联系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而且还要放眼世界,博采众长,搜集和积累世界各国人士关于清代中国的大量记载,汲取外国清史研究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正是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决定编辑出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以下简称“编译丛刊”)。
清朝建立之初,与世界各国曾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接触。后来中国的大门一度被关闭,而后又被强行打开。这期间,外国的传教士、商人、外交官、军队、探险家、科学考察队蜂拥进人中国,东方古国的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惊奇。基于种种不同的目的,他们记录下在华的所见所闻。这些记录数量浩瀚,积存在世界各国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或私人手中,成为了解清代近三个世纪历史的珍贵资料。由于西方人士观察、思考和写作习惯与中国人不同,他们的记载比较具体、比较广泛、比较注重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个方面,因而补充了中国史料记载的不足。“编译丛刊”将从中选取若干重要资料译介给国内的读者;对早年问世的具有开拓性、奠基性价值,但不为中国学术界所熟知的作品,我们也将同样给予关注;此外,对反映当代国外清史研究新的学术思潮、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重要成果的学术专著,“编译丛刊”也将及时地介绍给中国学术界。
从中国史学的历史与现实出发,有选择地介绍国外新史学的一些理论与方法是必要的。如西方历史学家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史学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了”,主要是强调扩大历史学家的视野,拓宽历史研究的选题;又如提倡“自下而上看的历史学”,努力将社会精英的历史变成社会大众的历史,将千百年来隐藏在历史幕后的社会大众推上历史的前台。此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史研究整体化趋势的推动下,出现了一系列历史学分支学科,如社会史、人口史、民俗史、新经济史、新政治史、心理史、社会生态史、环境史、妇女史、城市史、家庭史等,对于纂修清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这些都将在“编译丛刊”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不同文明间不断交流和融合的历史。任何国家的文化都是通过与异质文化的对话和交流获得营养,从而不断发展壮大。纂修清史必须排除闭关自守的文化排外主义的干扰,破除中西对立的僵化思维方式,以开放的胸襟、兼容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对待国外清史研究的一切成果,因为它们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愿“编译丛刊”在新世纪中外文化交流的广阔背景下,作为一座文化的桥梁、友谊的桥梁,为纂修清史作出更多的贡献。
世界著名游记丛书(第3辑):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套装上下册)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世界著名游记丛书(第3辑):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套装上下册)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