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行走在“一带一路”上的以色列驻华大使马腾将军(代前言) Foreword I by General Zhu Dongsheng 朱冬生 作者的话 Foreword II by Matan Vilnai 第一部分 军旅生涯 Part Ⅰ Military Life Introduction 第一章 青年时期 (1944-1965) Chapter 1 Early Years and Young Adulthood ■ 独立战争 The Independence War /004 ■ 新移民 New Immigrants to Israel /005 ■ 我在耶路撒冷度过的儿时时光 My Childhood in Jerusalem /007 ■ 军校 Military School /012 ■ 服兵役 Military Service /014 ■ 跳伞事故 Parachute Accident /016 ■ 军官学校 Officers’ School /017 ■ 突击队训练 Commando Course /018 ■ 最年轻的连长 Youngest Company Commander /020 ■ 六日战争前的军事行动 Operations before the Six Day War /021 1. 戈兰高地 Golan Height /021 2. 约旦边境 The Jordanian Border /022 i 杰宁行动 Operation in Jenin /022 ii 卡科里亚行动 Kalkilya Operation /025 iii 狙击行动 Sniper Operation /025 iv 侦察阿拉伯联军军营 Reconnaissance of Arab Legion Battalion /026 v 萨姆瓦行动 Samua Operation /026 第二章 作战经验丰富的年轻军官(1966-1970) Chapter 2 Experienced Young Officer ■ 六日战争 Six Day War /032 ■ 西奈半岛 Sinai /033 ■ 戈兰高地 Golan Height /034 ■ 消耗战 Attrition War /035 i 苏伊士运河 Suez Canal /035 ii 特别部队的追踪行动 Land of Hot Pursuit as A Special Unit Commander /035 iii 发明电子围墙 Invent Electronic Fence /037 iv 贝都因士兵 Bedouin Soldiers /038 v 一些最好的军官牺牲了 Several Best Commanders Killed /039 vi 行动指挥官 Operational Officer /040 vii 卡拉米行动 Operation in Karameh /041 viii 黑色九月 Black September /044 第三章 从上尉到将军 (1970-1985) Chapter 3 From Captain to General ■ 指挥参谋学院 School of Command and Staff /046 ■ 总参侦察营副队长 Second in Command of Sayeret Mitkal /047 ■ 中央军区参谋长 Staff Officer in the Central Command /048 ■ 预备旅最年轻的旅长 Youngest Commander of Reserved Brigade /050 ■ 第一次进议会 First Time in Knesset /052 ■ 常备旅旅长 Commander of A Regular Brigade /053 ■ 恩德培救援行动 Entebbe Operation /054 i 计划行动 Operation Planning /055 ii 我成为副总指挥官 I Became the Second in Command of This Operation /058 iii 起飞 Taking off /059 iv 约尼·内塔尼亚胡 Yoni Netanyhu /059 v 在恩德培机场降落 Landed in Entebbe Airport /060 vi 军用信号灯 Army Lights /061 vii 袭击 Raid Operation /061 viii 内罗毕机场 At Nairobi Airport /062 ix 返回以色列 Back to Israel /063 ■ 军官学校校长和预备役旅长 Commander of Officers’School and Commander of Reserved Brigade /064 i 建立新的编队 Build New Formation /064 ii 老地雷炸了我的副官 Old Mine Killed My Deputy /066 ■ 准将 1-Star General /067 ■ 装甲课程 Armor Course /068 ■ 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070 第四章 少将 (1985-1998) Chapter 4 Major General ■ 人事部部长 Head of Manpower and Personnel /072 ■ 给军官提供较好的条件 Better Conditions for Officers /074 ■ 军事行动中的失踪人员 MIAs /076 ■ 南方军区司令 Commander of the Southern Command /078 ■ 与约旦和谈 Peace Ceremony with Jordan /080 ■ 佩特拉 Petra /082 ■ 副总参谋长 Second in Command /083 ■ 拉宾的葬礼 Rabin’s Funeral /085 ■ 下一任总参谋长 Next Chief of Staff /089 附录 Appendix 1 加沙 Gaza ■ 六日战争前的加沙 Gaza before the Six Day War /092 ■ _x0007_六日战争后到第一次阿拉伯起义 After the Six Day War till the First Intifada /093 ■ 从暴动到奥斯陆协议 From the Intifada to Oslo /094 ■ 奥斯陆协议与兵力再部署 Oslo Accord and the Redeployment /095 ■ 从加沙撤军 Withdrawal from Gaza /097 ■ 撤军之后的加沙 Gaza after Withdrawal /102 2 黎巴嫩 Lebanon ■ 背景 Background /105 ■ 六日战争前的黎巴嫩边界 Lebanon Border before Six Day War /106 ■ 卡夫拉行动 Kafra Operation /107 ■ 贝鲁特“市长” “Mayor” of Beirut /110 3 纳格· 哈马地军事行动 Nagh Hamadi Operation ■ 战斗环境 The Combat Arena /117 ■ 准备任务小组 Preparing the Force for the Mission /118 ■ 特别任务小组面临的技术问题 Technical Issues Facing the Force /119 ■ 接受任务和战斗步骤 Receipt of the Mission and Battle Procedure /120 ■ 运送马腾队伍至目的地 Flying the Force under Vilnai to the Target /122 ■ 徒步前往目的地 Moving on Foot to the Target /125 ■ 准备炸毁目标 Preparing the Target for Detonation /126 ■ 炸掉变电站 Detonating the Transformers and Ending the Mission /129 ■ 总结马腾指挥下的战斗 Summing up the Battle under Vilnai’s Command /131 第二部分 从政之路 Part Ⅱ Politics 第五章 从政之路 (1998-2012) Chapter 5 Politics ■ 公立学校消除暴力公共委员会主席 Chairman of Public Committee for Reduction of Violence in Public Schools /136 ■ 加入工党 Join the Labour Party /137 ■ 特别法 Special Laws /139 1. 电影业特别法 For Film Industry /139 2. 寡妇特别法 For Widows /141 3. 预备役士兵特别法 For Reserved Soldiers /142 ■ 阿拉伯村庄骚乱 Riots in An Israeli Arab Minority /144 ■ 国防部副部长 Deputy Minister of Defense /146 ■ 制定指导思想 Build up Doctrines /148 ■ 全国范围内的演习 National Drill /150 ■ 阿什杜德市 Ashdod /150 ■ 国土安全部部长 Minister of Home Front Defense /151 第六章 驻华大使 (2012-2016) Chapter 6 Ambassador ■ 被任命为驻华大使 Appointed as Ambassador to China /156 ■ 北京的生活 Life in Beijing /159 ■ 使馆的工作 Work in the Embassy /164 ■ 访问地方省市 Visiting Provinces /166 ■ 中国学生和中国青年 Chinese Students and Young People /168 ■ 荣誉教授 Honorary Professorship /172 ■ 推进旅游业 Tourism /172 ■ 海南航空公司 Hainan Airlines /174 ■ 公共外交 Public Diplomacy /175 ■ 总理访华 Visit of the Prime Minister and Establishing of A Task Force /177 1. 水城 Water City /177 2. 奶牛场 Dairy Farm /178 3. 橄榄油 Olive Oil /179 4. 青年代表团 Youth Delegation to Israel /179 ■ 新领馆和更多外交官 New Consulate and More Diplomats /181 ■ 两国贸易关系 Trade Relations /182 ■ 加入亚投行和“一带一路” AIIB and the Belt and Road /184 ■ 私人旅行 Private Trips /186 马腾将军简历 CV of Matan Vilnai /189 后记 /191
精彩书摘
恩德培救援行动 就是在当旅长期间,我作为副总指挥参与了震惊世界的恩德培救援行动。 巴勒斯坦武装组织意识到,针对以色列国内发动袭击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了,因为以色列做好了充分准备,知道怎么在边境上和居民区打击袭击活动。所以他们决定在以色列之外,在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发动针对以色列人的袭击。他们认为自己最成功的行动就是1973年在赎罪日即将到来时,他们在慕尼黑的奥林匹克村杀死了11名参加奥运会的以色列优秀运动员,包括以色列的奥运冠军。他们就在光天化日之下杀死了这些运动员。德国人虽然尽了最大努力营救这些运动员,可是没有成功。那时候的以色列还没有能够对付海外恐怖袭击的能力。这已经成为我们的一大问题。武装分子开始在海外袭击以色列人。 其中一个最引人注目的活动,就是1976年6月27日星期天劫持从以色列本古里安机场起飞前往巴黎的法航。该航班中途在雅典停留时,上来了4名伪装成普通乘客的武装分子。飞机一起飞,他们就劫持了这架飞机,胁迫飞机飞到了利比亚,又从利比亚飞到恩德培。恩德培位于非洲中部,是乌干达首都旁边的一个城市。 为了向以色列政府要求释放被关押在以色列的40名武装分子和关押在其他国家的另外13名他们的人员,武装分子在恩德培机场释放了所有非以色列公民,扣留了105名以色列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他们把7月1日星期四下午2点定为最后期限,如果以色列政府在这之前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将杀害所有的人质。 i 计划行动 我从没有听说过恩德培这个地方。此时我是伞兵旅旅长,我们的部队驻扎在戈兰高地,面对的是叙利亚军队。我听说发生劫机事件后,马上打开地图,找到了恩德培,用尺子量了一下以色列到恩德培的距离,然后给空军的朋友打电话,问他们是否能飞到恩德培。他们都笑我,说怎么可能,没人想飞到那里去。唯一能飞到恩德培的是重型军用运输机C-130大力神。 负责特种部队的伞兵与步兵司令肖姆隆将军给我打电话:“马腾,我们要计划一个行动,把我们的人救回来。现在我们还没有得到批准,但是我们要开始做好一切准备。”于是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我们的救援计划了。人质星期天早上在雅典被扣押了,经过利比亚再到恩德培,已经是星期二了。以色列政府正在尽最大的努力,试图通过外交渠道解决这一问题。为了赢得更多的时间,以色列政府表示,会考虑武装分子提出的要求。听到这一消息后,劫机者同意把最后期限推迟到7月4日星期天的中午。 7月1日星期四晚上,我们得到第一份情报资料后,就开始着手制定救援行动计划。通常情况下,这样的行动至少需要计划和准备几个月,而我们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等我们有了一个大概的救援计划后,立即赶往在特拉维夫的总参谋部,向拉宾总理汇报,那时已经是半夜时分。我们向拉宾总理提交计划之后,他考虑了一会,对我们说:“不行,你们不能这样做,这太危险了。你们必须重新做一个计划。”他绝对是对的。他说,他还是要尽量通过外交渠道解决这场人质危机。就在我们向他汇报时,总部外边站着一群人质的家属,他们的情绪非常激动,高声叫喊着:快把我们的孩子救回来,那些人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赶快解决这件事! 我们的行动计划是控制整个恩德培机场,然后将人质带出机场的航站楼,把他们安全运回以色列。7月1日(星期四)到7月2日(星期五)早上2-3点钟,我们开始组织我们的行动人员,特种部队的任务是解救人质,由约尼·内塔尼亚胡负责指挥。同时,我们需要保证周边的安全,需要精心组织好,把我们的行动人员运送过去。还需要为飞机加油,因为任务需要两天,而他们只能飞一个单程,返回前,我们的飞机必须加油。为此我们还需要一个加油泵。这一切的安排都很不容易,要知道,单是我们的飞机飞去和飞回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7月2日星期五早上,我们发出第一道命令。中午正在演习时,拉宾总理又打电话,问我们准备得怎么样了。我们前往总理办公室,向他递交了新的营救计划。他看了以后说可以,他会讨论研究一下,再决定是否采取救援行动。我们的计划是动用4架运输机,偷袭恩德培机场,在跑道没有灯光的条件下强行着陆。所以,我们的情报信息非常重要。可是,事实上我们手头并没有什么情报,只有从到过机场的媒体报道里能看到一些。幸好我们知道这座航站楼,是因为一家以色列公司许多年以前建的这个机场。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为了能够开展这次救援行动,我们需要准确的信息,比如这扇门到底往哪边开,这些信息对我们来说都非常需要,因为我们必须考虑到每一个最微小的细节,这样才能增加救援行动成功的把握性。可是我们没有这些信息,所以我们只能尽力去搜集。星期五晚上,我们进行了一次演习,结果简直是一团糟。不过犹太人有一个老说法,特殊行动之前,如果演习做得不好,实际行动一定会成功。虽然这个说法没什么道理,我们还是信这个。 演习之后,总参谋长召集所有参加恩德培救援行动的高级军官开会。他问每一个人,这次行动的胜负概率是多少,有些人回答30:70,有人回答40:60。我给的最高,我说是50:50。说实话,对于这次行动能否成功,我们都很怀疑,大部分军官认为,这次行动的结果会是一场灾难。 星期五晚上到星期六凌晨,我们进行了最后一次演习后,我回家去睡了一会儿觉,因为星期六早上我们就要出发去恩德培了。我到家时,妻子安娜还没睡。看到我回来,她很焦急地问我:“我在电视上看到我们的人质被劫持到恩德培,周围都是炸药和武装分子。他们怎么办?”我对她说:“我们做不了什么。”我们的行动必须绝对保密,所以,即便是对我的妻子,我也不能透露一丝风声。我只睡了三个小时后就离开家了。安娜跟她的朋友聊天,她朋友的丈夫跟我在一起,也是一位军官,正准备去恩德培。她们相互问彼此,知道不知道丈夫为什么不回家,她们还开玩笑说,他们不回来,说不定是去恩德培了。说完,她们都笑了,因为知道这只是开玩笑的。她们没有当真。 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来解救人质,不知道等待人质的会是怎样的结果。时间每过一天,对他们来说危险就来得早了一天。劫机分子给以色列的最后期限是7月4日星期天中午,每过一个小时,他们就杀害2名人质。所以我们必须加快行动,在星期天早上赶到恩德培机场。这就是我们的任务。我们必须7月3日星期六中午从本—古里安机场起飞,飞到恩德培需要7个小时。 ii 我成为副总指挥官 7月3日星期六早上,我们给行动人员发出最后一道命令,从本—古里安机场出发。星期六是犹太人的安息日,任何的行动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更不用说把大批士兵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特殊的计划来安排人员的调动,怎么才能把士兵秘密运到本—古里安机场。所有的指挥人员都在。最后一次开会是由副总参谋长主持的,因为总参谋长当时正在内阁讨论这次行动计划。开会时,一位军官问:如果总指挥肖姆隆出事的话,由谁来接替他?副总参谋长看了看身边站着的军官们,说道:“马腾,你来。”就在这最后的一刻钟,我成为了这次救援行动的副总指挥。 iii 起飞 我们必须中午12点从本—古里安机场起飞,才能在下午4点准时离开位于西奈的沙姆沙伊赫,这样可以保证我们的飞机半夜11点到达恩德培机场。我们就是这么做的。我们到了沙姆沙伊赫,这里如今是由埃及人控制的,但是我们在六日战争期间控制了这里。我们还没有得到可以起飞的命令。最后我们总算得到通知,可以起飞了。不过,与此同时,内阁还在激烈争论中。我们要飞到一个点,到那里再等待高层最后的决定:是飞到恩德培,还是返回以色列。当然,在我们飞到这个点之前,他们就会通知我们到底飞向哪里。 飞到恩德培需要7个小时的时间,而我从来还没有飞这么长时间过,以往我都是短途飞行,然后跳伞。我也很少坐运输机直接降落地面,我一直都是从飞机上面跳伞下来的。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 iv 约尼·内塔尼亚胡 约尼是我们这次救援行动中的特种部队指挥,负责解救航站楼里的人质。他比我小一岁,1945年出生。我们住在同一个社区,上的同一所学校。我们的父亲都是耶路撒冷的教授。他的大弟弟就是现在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我和约尼是朋友,一起在军队服役。是我建议他去的这个特种部队。他那时候从美国读完书回来,想重新回部队,征询我的意见,我建议他去总参特种部队侦察营,之后他成为这支部队的队长。我以前也在这个特种部队待过。 约尼的最后一晚是跟我睡在一起的。飞机上有一张小床,是给飞行员倒休时用的。床很窄,不到1米宽,在一个角落里,上边铺着棉垫子。我们两人全副武装,一起倒头便睡。因为前两天的准备和演习太累了,我们已经两天没有合眼了。我们俩挤着睡在这张小床上时,倒休的飞行员过来想睡一会儿,看到我们躺在床上休息,他马上拉上帘子走开了。我以前总是说,约尼的最后一晚是跟我一起睡的,全副武装。 v 在恩德培机场降落 我们有4架运输机飞往恩德培。4架飞机一起进入机场会非常可疑,所以我们决定一架先降落,另外三架飞机在空中盘旋,然后依次降落。第一架运输机上载着我的部队和约尼的部队。约尼的士兵坐在黑色的奔驰车和2辆吉普车里。我们是想伪装成乌干达总统伊迪·阿明的小型车队,这样可以唬住机场的士兵。我们这架运输机里有总指挥肖姆隆,我和约尼,还有几个比我们军衔低的军官。 我们飞到了恩德培机场,看到跑道上的灯都亮着,至今我们都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灯都亮着。机场指挥塔的工作人员开始用糟糕的英语问我们飞行员:“你们是谁?来干什么?”我们的飞行员是一名上校,他开始回答他们。我们都坐在舱内,机舱很小,我们给他建议怎么回答。可是他并不理我们,关了舱门,把飞机开向跑道。这时指挥塔上有人在喊叫,我们的飞行员通过无线通讯回答他们。然后我们就降落了,开始在跑道上滑行。 vi 军用信号灯 我们在计划这次行动时,考虑到了一种情况,那就是我们降落后,跑道上的灯会被灭掉。所以我们有8名士兵拿着小型的充满电的信号灯,当飞机滑行时,他们从飞机的两边跳下,把信号灯放在跑道上。这8名士兵都来自我们旅的特种部队,他们是到达恩德培机场地面的首批以色列士兵。我站在机舱门口,看着他们一个个跳下,跟平时的跳伞训练一样,跳下时有一个红灯闪一下,接着一个绿灯闪一下。他们跳下后,迅速把信号灯沿着跑道依次放好。 第二架运输机要降落时,正像我们事先猜到的那样,跑道上所有的灯全都熄灭了。不过,飞行员看到了跑道两边的8盏信号灯,知道从这里还有1.5公里可以滑行。他们就这么安全降落了,后边的两架飞机也看着信号灯依次降落了。 vii 袭击 我们下了飞机,约尼的部队开着两辆吉普和一辆奔驰直奔老航站楼。我的部队奔向新航站楼,因为我们不确定得到的情报是否准确,也许人质被关在新航站楼。我们还有任务就是保护周边的安全,并为4架飞机加油。我们自己带来一个加油泵,以方便加油。同一时间,约尼的队伍在老航站楼解救人质。我们准备好了给飞机加油。有几个乌干达士兵突然出现在周围,我的一个士兵被他们开枪击中了,受了重伤,至今他还坐在轮椅上。最后一刻,我们得到命令可以在内罗毕加油。我是第一个到达,最后一个离开这里的。 离开恩德培机场之前,我得决定怎么处理加油泵。这个泵体积挺大,需要三四个小车拖着走,那是向空军借来的。还有一个推车是我们旅的。最后我决定,留下泵,带走推车。我们回到以色列之后,空军司令听说我没有把他们的泵带回来,非常生气,他怒气冲冲地对我说:“马腾,你知道那个加油泵值多少钱吗?50万美金!用这50万,我可以买50个你这样的推车!”我回答他:“可是这推车是我的。” viii 内罗毕机场 我们飞到内罗毕机场,在这里稍事修整,伤员可以得到救治。约尼已经在救援行动中牺牲了。我们在这里建了一个临时的野战医院,有我们最好的医生,是其中一架飞机一起运送过来的,这也是我们救援行动计划的一部分。我们的飞机一落地,他们就开始救治这次行动中负伤的官兵。在内罗毕,我们有充足的时间休息、加油,然后返回以色列。7个小时后我们飞到了本—古里安机场。上面这张图片就是我们返回本—古里安机场后照的。 ix 返回以色列 在我们返回的途中,以色列国内就传言有个高级军官牺牲了,是一位住在耶路撒冷的教授的儿子。那时他们还搞不清到底是我还是约尼,因为我们两个都来自耶路撒冷,父亲都是教授。 胜利返回时,我们受到了以色列人民的热烈欢迎。参加这次行动的士兵们从机场直接回到了他们的部队。 我的妻子还不知道我去恩德培机场解救人质了。两天之后,她听新闻才知道,我们把人质救回来了。 此次行动的成功对整个世界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美国加利福尼亚曾经有一组由四幅画组成的卡通画,上面画着以色列士兵,文字写着:美国不要害怕,以色列是你们的后盾。我们回到本—古里安机场时, 7月4日,正是美国的国庆日。在美国纽约哈德逊河上有一个大型的庆祝活动,我们以色列海军的三四艘舰船穿越大西洋前去参加他们的活动。 我们成了世界英雄,连着好几周都被人们热烈地谈论着,真的令人难以置信!此次行动最重要的是,那些制造事端的人应当明白,无论他们在哪里,我们都会找到他们。对他们,对我们,都有很重要的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