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專業技術資料精選(第二版)

建築專業技術資料精選(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譚榮偉 等 著
圖書標籤:
  • 建築技術
  • 建築資料
  • 建築工程
  • 專業技術
  • 精選資料
  • 第二版
  • 建築設計
  • 施工圖
  • 建築規範
  • 建築材料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308535
版次:2
商品編碼:12289360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6
字數:501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十分適閤從事建築專業、房地産開發、建築施工及建築監理等專業的設計師、工程師與施工管理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作為高等院校建築學、房地産開發、建築設計、建築技術、建築規劃、建築施工管理等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資料。
1.作者經驗豐富——從事建築設計、監理等工作近30年,有豐富的現場經驗及資料收集經驗。
2.精選實用內容——內容都是建築設計人員及技術人員必須掌握的資料,內容安排閤理。
3.圖文並茂——在第二版修訂中,除保留上版的示意圖外還增加瞭現場照片圖,讀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內容簡介

《建築專業技術資料精選》(第二版)基於建築專業設計與施工工程實踐,為滿足建築專業設計及其施工管理需要,精選瞭建築設計師和建築施工管理技術人員在進行建築方案和施工圖設計及現場施工管理等各個實踐環節中,經常使用到的建築專業常用數據、國傢標準規範的基本要求、常見建築構造做法要求、常用建築專業相關知識等各個方麵的技術資料,匯成一體,供建築設計及施工管理等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本書內容專業實用、範圍全麵、圖文並茂、查閱快捷方便,十分適閤從事建築專業、房地産開發、建築施工及建築監理等專業的設計師、工程師與施工管理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作為高等院校建築學、房地産開發、建築設計、建築技術、建築規劃、建築施工管理等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資料。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建築常見術語及常用數據/001
1.1常見專業術語/001
1.1.1建築通用術語/001
1.1.2公共建築相關術語/007
1.1.3居住建築相關術語/007
1.1.4其他建築相關術語/012
1.2常用符號及代號/015
1.2.1常見數學符號/015
1.2.2其他常見符號/015
1.2.3羅馬數字與常見數字詞頭/016
1.2.4常見門窗符號/016
1.2.5材料強度符號/016
1.2.6規格型號符號/017
1.2.7常見化學元素符號/017
1.2.8常見聚閤物材料符號/017
1.2.9常見國傢和地區貨幣符號/018
1.3常用單位換算/018
1.3.1法定計量單位/018
1.3.2長度單位換算/018
1.3.3麵積單位換算/019
1.3.4體積單位換算/019
1.3.5質量單位換算/019
1.3.6力學單位換算/020
1.3.7物理單位換算/020
1.3.8速度單位換算/020
1.3.9度和弧度單位換算/020
1.3.10時間換算/021
1.3.11坡度與角度單位換算/021
1.3.12溫度單位換算/021
1.3.13其他單位換算關係/022
1.3.14香港(澳門)特彆行政區常見單位換算/022
1.4常用數值/022
1.4.1一般常數/022
1.4.2酸堿性(pH值)判定參數/023
1.4.3各種溫度(絕對零度、水冰點和水沸點溫度)數值/023
1.5常用圖形麵積及體積計算公式/023
1.5.1平麵圖形麵積計算/023
1.5.2立體圖形體積計算/024
1.6常見磚牆規格及磚數量計算/025
1.6.1常見磚牆厚度及砌築方式/025
1.6.2一立方米磚牆的磚數/026
1.7常用氣象和地質參數/026
1.7.1常見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含義/026
1.7.2風力等級/028
1.7.3降雨等級/028
1.7.4寒涼冷熱氣候標準/029
1.7.5地震震級和烈度/029
1.7.6室外環境空氣質量國傢標準(HJ 633—2012)/030
1.8室內允許噪聲級/031
1.9中國建築氣候區劃圖/032
1.10建築物的防雷分類/034
1.11建築防火設計常用參數/034
1.11.1防火設計建築分類/034
1.11.2建築耐火等級及建築牆柱梁等構件耐火要求/035
1.11.3民用建築防火間距要求/036
1.11.4民用建築允許建築高度或層數要求/037
1.11.5民用建築防火分區要求/038
1.11.6不同建築功能空間的平麵布置要求/038
1.11.7公共建築的安全疏散齣口及疏散距離要求/039
1.11.8民用建築防排煙設施設置要求/040
1.12木結構建築常用設計參數/041
1.12.1木結構建築層數、長度和麵積要求/041
1.12.2木結構建築防火間距要求/041
1.13建築窗地麵積比和采光有效進深估算/041
第2章建築常用材料簡介/043
2.1建築常用材料/043
2.1.1鋼材/043
2.1.2建築鋼筋/045
2.1.3水泥/046
2.1.4混凝土/047
2.1.5木材/048
2.1.6石材/049
2.1.7砂漿/050
2.1.8石灰/051
2.1.9玻璃/052
2.2建築玻璃防人體衝擊規定/055
2.3建築基礎常用材料/056
2.3.1三閤土基礎/056
2.3.2灰土基礎/056
2.3.3毛石基礎/057
2.3.4磚基礎/057
2.3.5毛石混凝土基礎/058
2.3.6混凝土基礎/058
2.3.7鋼筋混凝土基礎/058
2.4牆體常用材料/059
2.5樓地麵常用材料/060
2.6吊頂常用材料/060
2.7牆柱麵常用材料/061
2.8常用防水材料/062
2.9其他常用建築材料/064
2.9.1建築用砂/064
2.9.2建築用卵石、碎石/065
2.9.3建築用石膏/065
第3章建築總平麵規劃設計/066
3.1建設用地規劃設計/066
3.1.1建設用地規劃許可程序/066
3.1.2建設用地紅綫/067
3.1.3建設用地分類/067
3.1.4建設用地地塊基本指標/072
3.2總平麵道路規劃設計相關規定/074
3.2.1建設用地齣入口設置/074
3.2.2建設用地內道路一般設計要求/076
3.2.3居住區的道路設計要求/077
3.2.4城市道路設計要求/079
3.2.5各種用地的坡度/080
3.2.6消防車道/081
3.3各類室外運動場占地大小/082
3.4城市高壓走廊安全隔離帶寬度/084
3.5環境噪聲國傢標準/084
3.5.1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084
3.5.2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084
3.5.3建築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085
3.6城市規劃對建築的限定/085
3.6.1不得突齣用地紅綫的建築突齣物/085
3.6.2允許突齣道路紅綫的建築突齣物/085
3.7人員密集建築的用地要求/086
3.8建築間距要求/087
3.8.1日照間距要求/087
3.8.2住宅的側麵間距/089
3.8.3其他間距/089
3.9建築總平麵竪嚮設計/090
3.9.1地麵設計基本形式/090
3.9.2標高設計基本原則/090
3.9.3標高設計一般要求/091
3.9.4國傢高程控製係統/091
第4章建築高度和建築麵積計算/092
4.1民用建築高度分類/092
4.1.1居住建築高度劃分/092
4.1.2公共建築高度劃分/093
4.2民用建築高度計算/093
4.2.1機場和軍事要塞工程等控製區內的建築高度/094

前言/序言

前 言
《建築專業技術資料精選》自2008年齣版以來,由於其十分切閤建築專業設計與施工工程實踐情況,專業知識範圍廣泛、內容全麵、資料豐富,深受廣大讀者歡迎和喜愛。
基於國傢對我國工程建設領域許多規範標準、法規政策進行瞭較大修訂、完善或局部調整,以及建築工程的不斷發展,原書中的部分內容也需要及時更新調整,以適應目前建築工程操作的實際情況和真實需要。為此,本書作者根據現行最新的相關國傢規範、標準、法規政策,對本書第一版進行全麵和較大範圍的更新與調整,使得本書從內容上保持與時俱進,使用上更加實用。主要修改及調整內容如下。對第一版中各個章節的大部分內容進行瞭更新調整,補充瞭部分圖文說明,使得相關資料更加豐富、直觀,更便於讀者理解掌握。
《建築專業技術資料精選》(第二版)內容專業實用、查閱快捷方便,十分適閤從事建築專業、房地産開發、建築施工及建築監理等專業的設計師、工程師與施工管理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以作為高等院校建築學、房地産開發、建築設計、建築技術、建築規劃、建築施工管理等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資料。
本書主要內容由譚榮偉策劃和編著,盧曉華、黃鼕梅、李淼、雷雋卿、黃仕偉、王軍輝、許琢玉、蘇月風、許鑒開、譚小金、李應霞、賴永橋、潘朝遠、孫達信、黃艷麗、楊勇、餘雲飛、盧蕓蕓、黃賀林、許景婷、吳本升、黎育信、黃月月、韋燕姬、羅尚連等參加瞭相關章節編寫。由於編者水平有限,雖然經過再三勘誤,仍難免有紕漏之處,歡迎廣大讀者予以指正。
編著者
2017年·夏

第一版前言
在房地産開發和建設中,項目的總體規劃和建築專業設計是其十分重要的環節。房地産開發從前期投資策劃、拆遷、總體規劃到設計報批、招標、施工和銷售等各個建設階段,都與建築設計緊密相關。例如,在前期投資策劃階段,需要建築專業提供關於項目總體規模、用地規模等方麵的初步規劃設計方案,以便對建設項目所需總體投資額及建設成本進行初步的預算;在施工階段,工程施工承包單位需根據建築施工圖紙進行施工,纔能建造滿足開發商和建設單位要求的建築物。
廣義的建築設計是指設計一個建築物或建築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建築設計一般是指建築物在建造之前,設計者按照建設任務,把施工過程和使用過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事先做好通盤的設想,擬定好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方案,用圖紙和文件錶達齣來。同時建築設計也是備料、施工組織工作和各工種在製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閤協作的共同依據,便於整個工程在預定的投資限額範圍內,按照周密考慮的預定方案,統一協調,順利進行,並使建成的建築物充分滿足使用者和社會所期望的各種要求。建築設計通常涉及建築學、結構學以及給排水、供暖、空氣調節、電氣、煤氣、消防、防火、自動化控製管理、建築聲學、建築光學、建築熱工學、工程估算和園林綠化等方麵的知識,需要各種科技人員密切協作,纔能設計齣功能實用、美觀、節能和安全的建築。
在房地産和工程建設中,建築專業的建築師和相關工程技術人員需熟練掌握各種建築設計與施工規範、標準以及規定,纔能從容應對工程實踐中的各種情況,確保設計及施工的質量。本書基於內容實用、查閱快捷、攜帶方便等宗旨,精選房地産開發與建設中建築專業相關的常用數據、構造做法、設備材料、強製措施、設計規範、建築法規等內容,主要包括建築常見術語及常用數據、建築總平麵設計、建築工程停車場(庫)設計、建築工程綠化設計、建築室內工程設計、建築設備用房及井道設計、建築電梯和自動扶梯設計以及建築防水防火等各方麵知識和內容,為建築師、建築技術與施工管理人員等提供瞭圖文並茂、內容豐富的技術資源和工具資料。
《建築專業技術資料精選》是《房地産開發與建設資料精選》叢書中的一本,雖經過編委及齣版社編輯再三研討和勘誤,但仍難免有紕漏之處,歡迎廣大讀者予以指正,以便在修訂再版時更加臻善。
編者
2008年3月
建築專業技術資料精選(第二版) 內容簡介 《建築專業技術資料精選(第二版)》是一部係統、全麵、實用的建築行業技術資料匯編,旨在為建築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驗收等各個環節提供權威、可靠的技術指導和參考依據。本書內容涵蓋瞭當前建築行業發展的最新理念、技術標準、規範要求以及實踐經驗,是建築從業人員必備的工具書。 第一部分:基礎理論與通用技術 本部分重點梳理瞭建築工程的通用性基礎理論,為讀者建立起係統性的知識框架。 建築材料與構造 高性能混凝土技術: 深入探討瞭高性能混凝土的組成設計、配閤比優化、外加劑選擇與應用、施工技術要點(如減水、增塑、抗裂、耐久性等),並重點介紹新型高性能混凝土(如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縴維增強混凝土FRC)在橋梁、隧道、高層建築等領域的應用案例及技術要求。 鋼結構連接技術: 全麵梳理瞭螺栓連接、焊縫連接、錨栓連接等各類鋼結構連接形式的理論計算、設計驗算、施工工藝、質量控製要點。詳細闡述瞭高強度螺栓連接、焊接技術(如埋弧焊、手工電弧焊、藥芯焊絲焊等)的關鍵環節,以及連接部位的防腐蝕處理。 新型牆體材料: 介紹瞭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ALC/AAC)、輕質隔牆闆、陶粒混凝土砌塊等新型牆體材料的性能特點、適用範圍、施工方法、節能環保優勢。 防水材料與技術: 詳細講解瞭各類防水材料(如瀝青基、高分子聚閤物、塗料類)的性能指標、選型原則、施工工藝(如熱熔、冷粘、塗刷、噴塗),以及地下室、屋麵、外牆、廚衛等不同部位的防水設計與施工要點。 保溫隔熱材料與技術: 梳理瞭外牆外保溫(EPS/XPS闆、岩棉)、外牆內保溫、夾心保溫等不同體係的材料選擇、構造做法、施工工藝、防火要求、節能評估。 綠色建材與可持續發展: 介紹瞭可再生材料、迴收材料、低揮發性有機化閤物(VOCs)材料的應用,以及建築全生命周期的資源消耗與環境影響評估。 建築結構設計與計算 荷載與作用: 詳細闡述瞭恒荷載、活荷載、風荷載、雪荷載、地震作用等各種荷載的取值方法、組閤原則,以及相關規範(如《建築結構荷載規範》)的最新修(訂)要求。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 重點介紹瞭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筒體結構等不同結構體係的內力計算、配筋設計、構件承載力驗算、變形控製、裂縫寬度驗算。涵蓋瞭梁、柱、闆、牆等構件的詳細設計步驟及圖紙錶示方法。 鋼結構設計: 詳細講解瞭鋼梁、鋼柱、支撐、連接節點的設計方法,包括強度設計、穩定性設計、連接設計,以及考慮疲勞、塑性發展等效應。 砌體結構設計: 闡述瞭磚混結構、砌塊結構等砌體結構的承載力計算、構造要求、抗震設計原則。 地基與基礎設計: 詳細介紹瞭地基承載力計算、沉降計算,各類基礎(如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闆基礎、樁基礎)的設計原則、施工要點及注意事項。 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 建築節能設計標準: 全麵解讀《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準》係列,包括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暖通空調係統、照明係統、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麵的強製性要求和條文解釋。 綠色建築評價標準: 梳理瞭《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的各項指標,包括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室內環境、運營管理等方麵,並介紹綠色建築的等級劃分和申報流程。 被動式節能建築技術: 詳細介紹超低能耗建築、近零能耗建築的設計理念、關鍵技術(如高氣密性圍護結構、高效保溫、高效通風、熱迴收技術)及應用案例。 可再生能源在建築中的應用: 重點介紹太陽能光伏、太陽能熱水、地源熱泵、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築中的設計、安裝、運行要點。 第二部分:各專業工程技術 本部分針對建築工程中的各個專業領域,提供具體的技術指導和實踐經驗。 建築工程施工技術 基坑工程: 詳細闡述瞭基坑支護的類型(如放坡、擋土牆、樁錨支護、地下連續牆)、設計計算、施工工藝、監測控製要點,以及降排水措施。 主體結構施工: 詳細介紹瞭混凝土結構施工(如模闆工程、鋼筋工程、混凝土澆築、養護)、鋼結構安裝(如構件吊裝、焊接、連接)、砌體結構施工等關鍵工序的工藝流程、質量控製、安全技術。 高大模闆與腳手架工程: 重點講解瞭碗扣式、盤扣式、爬升式等新型模闆及腳手架的設計、搭設、拆除的安全技術要求和驗算方法。 起重吊裝工程: 詳細介紹瞭塔式起重機、門式起重機、履帶式起重機等各類起重設備的選型、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以及大型構件的吊裝方案。 防水工程施工: 詳細說明瞭屋麵防水、地下室防水、外牆防水、廚衛防水等部位的施工工藝、材料驗收、節點處理、質量檢驗方法。 裝飾裝修工程: 涵蓋瞭抹灰、塗料、壁紙、石材、木材、金屬、玻璃等各類裝飾材料的施工工藝、技術要求、質量標準,以及吊頂、隔牆、地麵、門窗等細部構造的處理。 建築電氣工程 供配電係統設計: 詳細介紹瞭低壓配電係統、高壓配電係統、應急電源、柴油發電機組的設計原則、負荷計算、綫路選擇、保護配置,以及相關規範(如《低壓配電裝置設計規範》)的要求。 照明工程設計: 闡述瞭室內照明、室外照明、應急照明、景觀照明的設計原則,包括照度計算、光源選擇、燈具布置、節能措施,以及相關規範(如《建築照明設計標準》)的最新要求。 防雷接地工程: 詳細介紹瞭建築物防雷分類、接閃器布置、引下綫敷設、接地係統設計、等電位聯結,以及雷擊風險評估。 智能建築係統: 介紹瞭智能傢居、樓宇自控(BAS)、安防係統、消防聯動係統、通信係統等的集成設計、設備選型、布綫要求。 建築給排水與暖通工程 給水係統設計: 詳細講解瞭給水管網布置、水壓計算、水泵選型、二次供水方式、生活熱水係統設計、節水器具應用。 排水係統設計: 闡述瞭汙水、廢水、雨水排水係統的分類、管材選擇、坡度計算、通氣設計、防倒灌措施,以及閤流製與分流製的區彆。 暖通空調係統設計: 詳細介紹瞭空調負荷計算、冷熱源選擇、末端設備選型、風管與水管係統設計、熱迴收技術、變風量(VAV)與定風量(CAV)係統。 采暖係統設計: 涵蓋瞭散熱器采暖、地闆輻射采暖、集中供熱等係統的設計原則、熱源選擇、管網計算、溫控設計。 消防給水係統: 詳細介紹瞭室內消防給水、室外消防給水、噴淋係統、水炮係統的設計要求、流量計算、水泵選型。 建築消防工程 消防設計防火規範: 全麵解讀《建築設計防火規範》等相關消防法規,包括防火分區、疏散通道、安全齣口、防火間距、消防水源、消防器材設置等要求。 火災自動報警與滅火係統: 詳細介紹瞭火災探測器類型、報警主機功能、聯動控製邏輯,以及自動噴水滅火係統、氣體滅火係統、乾粉滅火係統、泡沫滅火係統的設計、安裝、調試。 防排煙係統設計: 闡述瞭機械排煙、自然排煙、補風係統的設計原則、風量計算、風口布置。 建築智能化工程 綜閤布綫係統: 詳細介紹瞭語音、數據、視頻等弱電係統的綜閤布綫設計、綫纜選型、接口標準、防火等級要求。 安防係統: 涵蓋瞭視頻監控係統、門禁控製係統、入侵報警係統、電子巡更係統的設計、設備選型、集成應用。 樓宇自控係統(BAS): 介紹瞭建築設備(如空調、照明、給排水)的集中監控、節能管理、故障診斷。 信息通信網絡: 講解瞭建築內部網絡(LAN/WAN)、無綫覆蓋(Wi-Fi)、通信接入等的設計與部署。 第三部分:工程管理與技術應用 本部分聚焦於建築工程項目的管理實踐和前沿技術應用。 項目管理與閤同管理 工程項目管理流程: 梳理瞭項目啓動、規劃、執行、監控、收尾等各階段的管理內容、關鍵節點和責任分工。 施工組織設計: 介紹瞭施工總平麵布置、施工進度計劃、資源配置、技術措施、安全保證措施的編製要點。 工程閤同管理: 詳細講解瞭施工閤同的類型、構成要素、風險分析、索賠管理、變更管理、工程計量與支付。 工程造價控製: 闡述瞭工程預算編製、成本核算、變更價款調整、竣工結算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工程質量控製與安全管理 質量控製體係: 介紹瞭全麵質量管理(TQM)、過程控製、成品檢驗等質量控製的理念和方法。 施工質量驗收: 詳細說明瞭各分部分項工程的驗收標準、驗收程序、驗收文件要求,以及相關規範(如《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的解讀。 施工安全管理: 重點強調瞭安全生産責任製、安全技術交底、危險源辨識與控製、高處作業、臨邊洞口作業、起重吊裝作業的安全防護措施。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係(OHSAS/ISO 45001): 介紹瞭職業健康安全風險評估、隱患排查、應急預案的製定與演練。 BIM技術在建築工程中的應用 BIM模型創建與應用: 詳細介紹瞭BIM軟件(如Revit、Navisworks)的基本操作,以及在方案設計、施工圖深化、碰撞檢測、工程量統計、虛擬建造中的應用。 BIM與施工模擬: 闡述瞭BIM技術在施工進度模擬(4D)、成本管理(5D)、安全模擬等方麵的應用價值。 BIM在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作用: 介紹瞭BIM技術在項目管理、運維管理、資産管理中的應用前景。 新型建造技術與綠色施工 裝配式建築技術: 詳細介紹瞭預製構件的設計、生産、運輸、安裝工藝,以及連接節點技術、質量控製要點。 模塊化建造: 闡述瞭工廠化預製、現場集成裝配的建造模式及其優勢。 3D打印建築技術: 介紹瞭3D打印材料、設備、工藝及其在建築領域的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 綠色施工技術: 重點介紹瞭節水、節材、節能、降噪、減排等方麵的具體措施,以及資源循環利用和文明施工的要求。 工程案例分析與經驗分享 典型工程案例: 選取瞭高層建築、超高層建築、大跨度結構、復雜地基工程、綠色建築等不同類型的工程項目,對其設計、施工、管理中的關鍵技術、難點問題和創新做法進行深入剖析。 常見技術問題與解決策略: 總結瞭建築工程中常見的技術難題,如裂縫控製、滲漏防治、沉降觀測、結構加固等,並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行業前沿動態: 關注建築行業最新的技術發展、規範更新、政策導嚮,為讀者提供前瞻性的信息。 《建築專業技術資料精選(第二版)》內容豐富,結構清晰,圖文並茂,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深度,是建築工程師、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監理工程師、造價工程師以及相關專業學生學習和工作的案頭必備。本書的齣版,將有助於提升建築工程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促進建築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我拿到手裏的時候,就有一種沉甸甸的實在感,封麵設計很穩重,一點也不花哨,這讓我對它所包含的內容有瞭初步的信任。翻開第一頁,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它的排版,清晰、有序,字體大小和行距都恰到好處,讀起來一點也不費力,這對於一本需要大量閱讀和理解的技術資料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一直以來都在建築行業摸爬滾打,深知一本好的技術資料能為我們節省多少時間和精力,避免多少不必要的彎路。市麵上關於建築技術資料的書籍確實不少,但很多都流於錶麵,或者過於理論化,真正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卻不多。我特彆關注的是那些能夠指導我完成具體工程項目、解決實際施工難點的內容。這本書的目錄就顯得十分豐富,涵蓋瞭從方案設計到施工圖繪製,再到工程管理和質量驗收的各個環節,這讓我感到非常興奮,因為這正是我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我期待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在實踐中難以找到的、但又極為關鍵的技術細節和解決方案。比如,在鋼結構設計方麵,我一直對節點連接的處理方式比較頭疼,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權威、詳細的解析和圖例,指導我如何更科學、更安全地進行節點設計。同樣,在綠色建築和節能技術方麵,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最新的國傢標準和實踐案例,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些前沿技術。這本書的第二版,也意味著它經過瞭市場的檢驗和內容的更新,這讓我對它的價值更加確信。我非常希望它能成為我案頭必備的工具書,隨時翻閱,解決工作中的各種難題。

評分

我是一個喜歡刨根問底的人,所以在閱讀技術資料時,總希望能夠理解到更深層次的東西。《建築專業技術資料精選(第二版)》在這方麵給瞭我很大的驚喜。它在很多技術細節的講解上,都不僅僅停留在“是什麼”,而是深入到“為什麼”。比如,在建築采光與通風設計方麵,書中不僅僅介紹瞭各種自然通風的組織形式和采光計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分析瞭空氣動力學和光學原理在建築設計中的應用,讓我能夠更科學地設計齣舒適、健康的室內環境。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結構抗震設計的闡述,它不僅僅羅列瞭規範條文,更是用非常清晰的圖示和實例,解釋瞭地震作用下的結構響應,以及各種抗震構造措施的原理,這讓我對建築的安全性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此外,書中在建築防火設計方麵的講解也讓我印象深刻,它詳細介紹瞭不同建築類型和功能區域的防火要求,以及各種防火材料和分隔措施的應用,這對於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至關重要。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本能夠啓發思考、提升專業素養的“智慧寶典”。

評分

作為一名對建築曆史和理論有著濃厚興趣的愛好者,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更多的是希望從中能夠窺探到建築技術在不同時代的發展脈絡,以及那些經典建築之所以成為經典的背後,所蘊含的深厚技術支撐。而《建築專業技術資料精選(第二版)》在這方麵,雖然不是以曆史文獻的體例呈現,卻以一種非常精煉和概括的方式,將現代建築技術中最核心、最具有代錶性的部分進行瞭梳理。我發現書中對於一些經典建築構造的處理方式,比如拱券、穹頂、梁柱體係等的演變和應用,都進行瞭深入的剖析。雖然這些內容可能不是直接的“施工技術”,但它們所體現的力學原理和結構智慧,對於理解建築的本質有著重要的意義。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材料力學和結構分析的一些講解,它們用非常直觀的方式,闡釋瞭復雜的力學概念,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建築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是如何得以保證的。此外,書中對一些高難度工程實例的介紹,比如大型橋梁、超高層建築、大跨度空間結構等,也讓我大開眼界。它不僅僅是展示瞭最終的成品,更重要的是,它揭示瞭在建造這些宏偉建築的過程中,所剋服的技術難題和所采用的創新方法,這讓我對人類的智慧和創造力有瞭更深的敬意。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建築工程項目管理的從業者,我深知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對於項目成功的重要性。而《建築專業技術資料精選(第二版)》正好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空白。這本書的內容非常全麵,幾乎涵蓋瞭建築項目從前期策劃到後期交付的各個環節,並且在每個環節都提供瞭非常具體、可操作的資料。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工程項目管理流程的梳理,它不僅列齣瞭各項管理工作的要點,還提供瞭許多實用的錶格、圖錶和案例,這對於我製定項目計劃、控製項目進度、管理項目風險都非常有幫助。而且,這本書在閤同管理、成本控製、質量保證、安全生産等方麵的內容也非常詳細,這正好是我日常管理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的重點和難點。比如,在閤同管理方麵,書中對各類閤同條款的解釋和風險提示,讓我能夠更好地規避閤同糾紛。在質量控製方麵,書中對關鍵工序的質量檢查要點和驗收標準,都給齣瞭非常明確的指導,這對於保證工程質量至關重要。此外,這本書在工程項目收尾和竣工驗收方麵的指導也非常實用,讓我能夠順利完成項目的各項收尾工作,並確保工程的順利交付。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本非常實用的項目管理“寶典”,能夠幫助我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項目風險。

評分

這本《建築專業技術資料精選(第二版)》絕對是我近期閱讀過最“有用”的建築類書籍之一。它的實用性體現在它對建築行業核心環節的深入剖析,而不是泛泛而談。我是一個偏重於設計階段的工程師,對於如何在保證結構安全和經濟性的前提下,實現更具創新性和可持續性的設計方案,一直有著強烈的追求。這本書在這方麵的內容給瞭我不少啓發。例如,在結構設計中,它不僅僅是羅列各種計算公式和規範條文,而是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瞭不同結構體係的優劣勢,以及在實際工程中如何根據項目特點進行閤理選擇。我特彆關注它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和空間網格結構等復雜結構設計方麵的闡述,希望能從中學習到更多先進的設計理念和計算方法。此外,這本書在建築材料的應用方麵也有獨到之處,它詳細介紹瞭各種新型建築材料的性能、特點和適用範圍,並結閤實際工程項目,給齣瞭具體的應用指導。這對於我來說,意味著可以更放心地在設計中使用一些新興的、性能優越的材料,從而提升建築的整體品質。我還在書中看到瞭關於建築節能設計和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的詳細解讀,這對於我當前正在進行的一個綠色建築項目非常有幫助。這本書就像一個全能的助手,能夠在設計、施工、管理等各個環節提供寶貴的參考。

評分

在我看來,一本真正有價值的技術資料,應該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為什麼”,而不僅僅是“怎麼做”。《建築專業技術資料精選(第二版)》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提供瞭大量的工程實例和施工要點,更重要的是,它在很多地方深入淺齣地解釋瞭這些技術背後的原理。比如,在防水工程的處理上,它不僅僅告訴你哪些材料好用,還會分析不同材料的滲透機理、耐久性影響因素,以及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的適應性。這種“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講解方式,讓我能夠舉一反三,在遇到新的問題時,也能有理論依據去判斷和選擇。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建築材料性能測試和質量控製的部分印象深刻。它詳細介紹瞭各種測試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驟和結果分析,這讓我能夠更科學地評估材料的質量,並有效地進行工程質量的控製。另外,書中在建築節能技術方麵的闡述也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介紹瞭各種節能技術的應用,還深入分析瞭這些技術對建築能耗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優化設計來達到最佳的節能效果。這種係統性的講解,讓我能夠從更宏觀的層麵去理解建築節能的意義和實現路徑。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不僅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如何去思考和解決問題。

評分

我一直認為,一本優秀的專業技術書籍,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前輩,它不會給你空洞的理論,而是用最直接、最有效的語言,告訴你“怎麼做”以及“為什麼這樣做”。《建築專業技術資料精選(第二版)》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如此。我是一個注重細節的人,所以我首先關注的是它的細節呈現。這本書在圖文並茂的尺度上把握得非常好,不僅有精煉的文字描述,更有大量清晰、準確的示意圖和工程實例照片,這對於理解復雜的建築構造和施工工藝至關重要。我特彆看重的是它在一些“疑難雜癥”方麵的解決能力。比如,在幕牆工程的設計與施工中,材料的選擇、連接方式、密封處理等都是非常考驗技術功底的地方,這本書在這方麵提供瞭很多非常詳盡的指導,從不同類型幕牆的優缺點分析,到關鍵節點的構造詳圖,再到施工過程中容易齣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案,都講解得非常到位。我常常在項目現場遇到一些特殊的設計要求,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來尋找閤適的解決方案,而這本書似乎能夠提供一個很好的起點,甚至直接給齣成熟的方案。而且,我發現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貼近當前中國建築行業的發展趨勢,比如對BIM技術的應用、綠色建材的選用、裝配式建築的推廣等方麵都有涉及,這讓我感覺它不是一本“過時”的書,而是能夠跟上時代步伐的“活教材”。

評分

我常常覺得,一本好的專業書籍,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他不僅能教你“做什麼”,更能告訴你“為什麼這麼做”,而且還能分享一些“獨門秘籍”。《建築專業技術資料精選(第二版)》給我帶來的感受正是如此。它在內容上非常紮實,而且深入淺齣,尤其是在一些復雜的技術環節,能夠提供非常清晰、易於理解的指導。我是一名長期在項目現場工作的技術人員,對於施工工藝的要求非常關注。這本書在這方麵的內容讓我非常滿意。比如,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施工中,關於鋼筋的綁紮、混凝土的澆築、養護以及裂縫控製等細節,都給齣瞭非常具體的操作規程和注意事項,甚至還配有大量的現場照片和示意圖,這對於指導我們現場施工人員規範操作,避免返工,提高工程質量非常有幫助。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綠色建築施工技術的內容,它不僅介紹瞭節能、節水、節材等方麵的技術措施,還給齣瞭具體的應用案例和效果評估,這對於我們踐行綠色施工理念非常有指導意義。此外,書中在工程資料管理和檔案整理方麵的內容也相當實用,這對於我們項目順利通過驗收,減少後期問題的發生,非常有價值。這本書就像一本“秘籍”,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實際工作中的難題。

評分

作為一名在工程一綫摸爬滾打瞭十幾年的老兵,我見過太多的技術資料,有些簡直就是“雞肋”,看瞭跟沒看一樣,有些則晦澀難懂,讓人望而卻步。拿到《建築專業技術資料精選(第二版)》,我第一感覺就是“穩”——封麵設計樸實無華,但透著一股子專業和可靠。翻開內頁,撲麵而來的就是紮實的內容。這本書的編排思路非常清晰,不是零散的知識點堆砌,而是圍繞著建築項目生命周期的各個關鍵節點,係統地梳理和呈現瞭最核心、最實用的技術資料。我尤其喜歡它在一些關鍵技術環節的深度挖掘。舉個例子,在混凝土施工方麵,大傢都知道裂縫控製是個老大難問題,很多書上講得都比較泛泛,但這本書好像在這方麵有特彆深入的闡述,從原材料的選擇、配閤比的設計,到施工工藝的控製、養護方法的優化,都給齣瞭非常具體、可操作的建議,甚至還列舉瞭一些典型的裂縫案例及其防治措施,這對於我們項目現場的管理人員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一般的存在。再比如,在防水工程方麵,各種材料和工藝層齣不窮,讓人眼花繚亂,這本書就很好地對市麵上主流的防水材料和施工技術進行瞭梳理和比較,並給齣瞭不同場景下的選擇建議和施工要點,這大大節省瞭我們去“試錯”的時間和成本。總而言之,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乾貨滿滿”,它不是那種讓你“看瞭很爽”的書,而是那種能讓你“做瞭很順”的書,真正解決瞭我們這些基層工程師在項目實踐中遇到的痛點。

評分

我一直覺得,一本真正優秀的專業書籍,不應該僅僅是冰冷的理論堆砌,更應該蘊含著實踐的溫度和經驗的智慧。《建築專業技術資料精選(第二版)》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在內容的選擇上,非常側重於那些在實際工程中反復齣現、且又至關重要的技術難題。我是一個對建築設計細節非常敏感的人,所以我在閱讀這本書時,特彆關注它在一些“容易齣錯”的環節的講解。比如,在混凝土結構施工中,關於模闆支撐體係的搭設、混凝土的澆築與振搗、以及養護等環節,這本書都給齣瞭非常詳盡的指導,並且還列舉瞭許多因操作不當而導緻的質量問題及其預防措施。這讓我感覺,作者一定是在一綫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纔能如此深刻地洞察到這些細節的重要性。再比如,在金屬結構製作與安裝方麵,書中對焊接工藝、防腐處理、螺栓連接等關鍵環節的講解,不僅清晰明瞭,而且還提供瞭許多實用的技巧和竅門,這對於提高安裝質量、確保結構安全非常有幫助。而且,我發現這本書在內容上,也在不斷地與時俱進,比如對一些新型建築材料和施工技術的介紹,都顯得非常及時和前沿,這讓我感覺它是一本“活”的書,能夠不斷地更新我的知識庫。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