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侦探王系列:我是化学侦探王

少年侦探王系列:我是化学侦探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于启斋,李琳 著
图书标签:
  • 侦探
  • 推理
  • 化学
  • 少年
  • 王系列
  • 冒险
  • 悬疑
  • 科学
  • 益智
  • 儿童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35513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97693
品牌: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少年侦探王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铜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在扣人心弦的侦探故事中
  学会化学、使用化学、爱上化学!
  紧张刺激的奇事疑案
  抽丝剥茧的分析推理
  化学知识=破案神器!
  做有胆量有智慧的小科学家!
  以引人入胜的侦探故事形式,吸引孩子们走近化学学科。
  紧张刺激的“侦探+科普”读物,有效提升孩子的课堂兴趣。
  高度贴近课程设计及知识结构,让孩子们在“探寻真相”中掌握课堂知识。
  超烧脑的故事,超好玩的知识,让你的孩子比同龄人更善于观察与思考。
  丰富的知识解读,买给孩子看,你也能受益匪浅!
  适合小学高年级以及初中生阅读(10—15岁)。

内容简介

  本书是少年侦探王系列丛书之《我是化学侦探王》,通过科学侦探故事的形式巧妙地将科学知识与侦探破案融为一体,让青少年在阅读过程中情不自禁地跟随着主人公一步步深入案情,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相关的学科知识。本书采用“侦探故事+知识链接+破案趣题”的栏目形式,主要涉及的化学知识有:气体、单质、易燃易爆物、氧化物、酸、碱、盐、毒品和毒物、生活中的化学等。

目录

为无知付出的代价 /第1章 气体
——看不见的杀手
氧气杀人 / 2
【知识链接】纯氧气能够杀人吗 / 5
【破案趣题】死亡有因 / 6
轿车内的死亡 / 7
【知识链接】了解一氧化碳 / 9
【破案趣题】谁打开了煤气 / 10
是谁“杀死”了猎犬 / 12
【知识链接】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 14
【破案趣题】谁扣动了扳机 / 16
被设计的煤气中毒 / 17
【知识链接】家庭里都用什么燃气 / 18
【破案趣题】潜入计划的漏洞 / 19
第2章 单质
——抵挡不住的诱惑
蹊跷的车祸 / 22
【知识链接】黄金漫话 / 25
【破案趣题】铜片变黄金 / 26
钻石去了哪里 / 28
【知识链接】燃点是什么 / 31
【破案趣题】白磷燃烧是意外吗 / 32
公交车上的惨案 / 34
【知识链接】话说白磷 / 37
【破案趣题】高明的纵火者 / 38
银库被盗 / 40
【知识链接】蚁酸漫话 / 42
【破案趣题】对窃密者出手 / 43
“碘”破真凶 / 44
【知识链接】有趣的碘 / 47
【破案趣题】智破花瓶失窃案 / 47
第3章 燃烧、爆炸
——背后的重大阴谋
让纸条灰说话 / 50
【知识链接】助燃剂与燃烧 / 52
【破案趣题】燃烧的“路虎” / 53
面粉厂的爆炸 / 55
【知识链接】什么是粉尘爆炸 / 58
【破案趣题】意想不到的“凶手” / 59
奇怪的火灾 / 61
【知识链接】自燃是怎么回事 / 63
【破案趣题】谁点燃了轮船上的铁屑 / 64
胆大妄为的盗贼 / 66
【知识链接】氢氧焰特性及用途 / 68
【破案趣题】妙擒盗贼 / 69
第4章 氧化物
——“氧化”不了的犯罪痕迹
都是馒头惹的祸 / 72
【知识链接】砒霜的利与弊 / 75
【破案趣题】是误食还是被投毒 / 76
离奇死亡事件 / 78
【知识链接】重水有毒吗 / 82
【破案趣题】狠毒的婆婆 / 83
自导自演的意外 / 84
【知识链接】什么是双氧水 / 87
【破案趣题】炸弹袭击Y 国首都 / 88
苹果锁疑犯 / 90
【知识链接】水果的一生 / 94
【破案趣题】苹果露出的破绽 / 95
第 5 章
第5章 酸、碱、盐
——“溶解”不下的罪恶
98
【知识链接】认识碳酸钡 / 101
【破案趣题】巧看密信 / 101
看不见的凶手 / 103
【知识链接】硫化氢是什么样的气体 / 105
【破案趣题】渔民的中毒事件 / 106
鸡蛋里的秘密 / 108
【知识链接】醋酸与其他隐形文字 / 110
【破案趣题】盗贼的密信 / 112
懂化学的“鬼” / 114
【知识链接】火爆的三碘化氮 / 116
【破案趣题】富翁之死 / 117
水沟里的女尸 / 119
【知识链接】了解硫酸 / 121
【破案趣题】实验室的爆炸 / 122
“暴雨”竟会杀人 / 124
【知识链接】话说氰化钾 / 126
【破案趣题】究竟是谁下的毒 / 127
第6章 可怕的毒物
——害人的伎俩
……
第7章 化学与生活
——破案离不开的线索
……

精彩书摘

  钻石去了哪里
  “探长不好了!”一大早,阿力举着电话就跑进了哈逸特探长的办公室。
  哈逸特探长一听,拿起桌子上的一本书就扔了过去:“跟你说多少遍,说事就说事,别老诅咒我!”哈逸特探长经常怀疑,阿力左右耳之间有根管,左耳听了,不经大脑,直接从右耳漏了。
  阿力一闪身躲过探长的“暗器”,摸着脑袋说:“探长,我错了!是大事不好了,不是探长不好了。”
  “什么事?说!”哈逸特探长没好气地问。
  “赫斯先生的‘璀璨之星’被盗了。”阿力急忙汇报。
  赫斯是本市的首富,听说,前段时间他花了3千万英镑买回“璀璨之星”。“璀璨之星”是一块钻石原石,即金刚石,重达492克拉,有鸡蛋大小,而且质地十分透明,三百六十度看无瑕疵。刚买回来的时候,听说赫斯先生就举办了一个什么“赏宝大会”,本市所有有头有脸的人都受到邀请。
  “哼!人都说财不外露,他倒好,买个好东西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这不成心让贼惦记吗,这下好了,让贼惦记走了吧!”哈逸特探长对于赫斯先生的做法可是十万个不以为然,不过他还是收拾好东西,就和阿力赶往了赫斯家里。
  “其实,他们已经把小偷抓到了,是看守宝石的两个保安。”阿力驾驶着汽车,这才想起来这个事,于是赶紧跟哈逸特探长汇报。
  “抓到了直接让警察去把人带走就行了,叫我们干嘛?”哈逸特探长的语气里又没有好气了。“你这头猪,这么重要的事都能忘。”哈逸特探长又骂道。
  “还没说完呢,探长,但是赫斯先生并没有搜出钻石。”阿力不疾不徐地说道。
  “哦?他们搜过房间了吗?”哈逸特探长问道,他现在有点兴趣了。
  “赫斯先生说恨不得将整个别墅都翻个底朝天,但就是没搜到钻石。”
  “是吗?这下有意思多了。”这么有挑战性的事,完全将哈逸特探长的兴趣调动起来了。
  当他们到达的时候,发现赫斯先生穿着睡衣,顶着一双熊猫眼站在别墅门口。一看到哈逸特探长,他就急切地说:“哈逸特探长,你终于来了!”
  “赫斯先生,到底怎么回事啊?”哈逸特探长直接问道。
  “是这样的,半夜两点多,我突然被一阵争吵声吵醒。我循着声音找去,发现是看守书房的两个保安在争吵。我的‘璀璨之星’就放在书房的保险柜里。我进去一看,保险柜破了个大洞,里面的钻石也不见了。我的璀璨之星呀,心疼得我直接就晕过去了。”赫斯捂着胸口做痛心状。
  阿力在一边问道:“两个保安吵什么?”
  “是他们两个将保险柜弄了大洞,很明显钻石就是被他们偷走的,但是他们谁都不承认,而且还互相指责是对方偷了钻石。我从他们身上没搜到,搜了整个书房也没找到我的钻石。”赫斯气愤地说。
  哈逸特探长看到保险柜的门上有一个比拳头大点的洞,像是高温熔出来的。他低头一看,地上果真扔着一个焊接用的喷火枪。看来,这个就是他们的作案工具。
  “将你们作案的过程详细地说一遍。”哈逸特探长转头问两个被制伏的保安。
  其中一个秃头保安先回答说:“我们没有钥匙,就计划用喷火枪将保险柜破坏。我先用喷火枪在保险柜上熔出一个洞,但是我试了试,拳头根本伸不进去。”
  另一个卷发的保安接着补充说:“然后我又拿起喷火枪继续喷,想将这洞弄得再大一点。好一会儿,才将洞弄得比拳头大,但是,当我伸手进去摸钻石的时候,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
  “我怀疑他将钻石藏起来了,我们俩就吵了起来。”秃头保安接着说道。
  哈逸特探长仔细检查起保险柜来。只见,保险柜的后壁上也已经被喷火枪喷到,有熔化的迹象。他又将保险柜仔细搜索了一遍,没想到在角落里搜到了一块黄豆大小的东西,那是钻石。难道保险柜里还有其他钻石?于是他又问赫斯说:“保险柜里还放了其他钻石吗?”
  “没有,只有‘璀璨之星’,这么贵重的东西,当然要有自己的‘宫殿’。”赫斯肯定地说。还宫殿呢,他还真把“璀璨之星”当女王了。
  “那我想我找到璀璨之星了。”哈逸特探长想了会儿才说,不过他的声音了充满了惋惜与遗憾。
  “在哪里?”赫斯迫不及待地问道。
  “在这里。”哈逸特探长将黄豆大小的钻石递给赫斯。
  “怎么会?”赫斯一脸的不相信!钻石由鸡蛋大小变成黄豆大小,任谁也不会接受吧。
  阿力在一边看了,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他惊讶地说道:“探长,你会变魔术吗?‘璀璨之星’不是有鸡蛋大小吗,怎么现在变成黄豆粒了?”
  “你少把罪名往我身上推。”哈逸特探长生气地说,这可是3千万英镑的钻石,如果真是他变小的,卖了他也换不了这么多钱。
  “那钻石为什么会变小呢?”阿力不解地问。
  哈逸特探长用手一指那两个保安,厉声说:“就是这两个无知之徒弄的。”
  “冤枉啊!我们可什么都没干!”秃头保安立马开始叫屈。
  “哼!”哈逸特探长冷哼一声,拿起地上的喷火枪,将钻石由鸡蛋大小变成黄豆大小的“魔术”介绍了个一清二楚。赫斯一听完,抓着两人就让他们赔钻石。
  卷毛保安和秃头保安一下慌了,这下该他们烦恼哈逸特探长的问题了:就是把他们两个一起卖掉也不值3千万英镑啊!卷毛保安顶不住,大喊道:“是罗伯特先生让我们干的。”
  “对,他给了我们一人10万英镑,说偷出钻石后,还会给我们10万英镑。”秃头保安也赶紧招供。罗伯特是本市的珠宝大亨,据说对宝石也是十分喜爱。
  “罗伯特那天也参加了我的赏宝大会,这个白眼狼,我好心邀请他,他却偷我的钻石!”赫斯一听更懊恼了。看吧,果真如哈逸特探长说的,赏宝大会只会招贼惦记!
  “看来,罗伯特先生应该有能力赔偿你的损失。”阿力在一边安慰说。
  案件查清楚了,相关责任人的赔偿、追责也是后事。但是,有一桩怪事让人捉摸不透,鸡蛋大小的钻石为什么会变成黄豆粒大小呢?
  其实,钻石是被烧掉的,钻石,也就是金刚石,它的主要成分是碳,所以燃点很低,而且燃烧后没有灰烬,直接变成了二氧化碳。
  经过研究发现,钻石在纯氧中的燃点为720℃~800℃,在空气中的燃点为850℃~1000℃。保险柜里是普通空气,所以钻石在850℃~1000℃的高温下就会被点燃。而喷火枪喷出的火焰温度一般在1000℃~1500℃,两个保安反复烤灼保险柜,所以,早就将钻石点燃,然后烧得只剩黄豆大小了。
  【知识链接】燃点是什么
  真是奇怪,那么硬的钻石竟然能被烧掉?其实,只要到达燃点,很多东西都是可以燃烧的。那什么是燃点呢?
  燃点就是将可燃物质在空气中加热时,开始并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即在物质的某一点或局部被火源引燃后,将火源移去仍能保持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所以,燃点也被称为着火点。不同的物质其燃点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农村,有些地方的农户一般都用作物秸秆、木头或煤烧火做饭。农户首先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作物秸秆或纸张等其他易燃物品,让其燃烧,再引燃木头或煤。我们知道纸张比木头容易燃烧,但是,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原来,纸张的燃点比木头低。一般纸张在空气中的燃点是130℃,而火柴火焰的温度高达500℃,所以,纸张很容易被点燃。木头的燃点是240℃。当纸张燃烧后,火焰也可达到500℃,再引燃木头。
  也许你会问,火柴的火焰温度比木头的燃点高,为什么不用火柴直接引燃木头呢?这当然可以。不过,你要做好用掉一盒火柴的准备。用火柴引燃木头时,木头不会一下子升至240℃,因为温度不会骤然提高,而是有一个逐渐升高的过程,这需要一段时间。而一根火柴燃烧的时间是远远不够将木头引燃的。所以,人们都是先将纸张点燃,在纸张燃尽之前,已经将木头的温度提高到燃点的温度了。
  不过,不同树木的木头,燃点也不一样。比如槐木肯定比梧桐木难以点燃,因为槐木的燃点比梧桐木的燃点高很多。
  【破案趣题】白磷燃烧是意外吗
  冬日的一个夜晚,波罗市的化学研究所在一场大火中化为了废墟。虽然所长刘毅带领着研究员们极力救火,但还是没能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资料抢救出来。最早发现火灾的保安刘强说,大火是由白磷引起的。但由于损失惨重,研究所的所长还是报了案。
  警官袁杰义和助手很快赶来。袁杰义将所有人聚集到一起,包括保安刘强。他和助手通过询问了解现场情况,希望能找到一点线索。
  研究员甲说:“一下班我就走了,实验用的白磷被我放在水里保存了。”
  研究员乙说:“昨天我做实验到晚上8点多才下班回家,我并没有用到白磷。”
  研究员丙说:“昨天一直在做实验,到晚上九点多才走。我用白磷做实验,保安刘强还一直在旁边好奇地问东问西呢。”
  研究员丁说:“我九点半走的,是最后一个走的,我走的时候将电源、暖气全部关掉了,走时还跟刘强打了个招呼呢。”
  袁杰义询问完研究员,又重点询问起刘强:“昨晚你一直都在?”
  “是的,我刚来研究所工作,希望能给大家留个好印象。”刘强肯定地说。
  “中途没有外出?上厕所什么的?”袁杰义又问。
  “没有。”刘强又是肯定地回答。
  “有人来过吗?”
  “没有人来。昨晚我跟研究员丁关好实验室的门窗和所有电源后,就在门口的房间里值班。”
  “那你是如何发现火灾的?”
  “嗯,我边值班边看小说,看累了,我就出去巡逻。走到实验室,我从窗户往里看,就看到桌子上的白磷冒着白烟,接着就燃烧起来。一定是有人做完实验忘记将白磷收起来,然后白磷遇到空气燃烧了。”
  “你确定你亲眼看到?”袁杰义问道。
  “对,我发誓,是我亲眼看到的。”刘强认真地说。
  “你撒谎,就是你制造的火灾!”袁杰义大声说道。
  “没,我……我没有!不……不是我!”刘强开始结巴起来。
  “哼,现在天气这么冷,实验室断电断暖气,温度在0℃左右,而白磷的燃点是40℃,怎么可能燃烧,除非是有人点燃它们!”袁杰义厉声说道。
  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

前言/序言

  前言
  爱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历史上许多杰出人物从小就爱听故事,例如:爱迪生小时候经常听父亲讲神奇的童话故事,小列宁临睡前经常要听母亲讲睡前故事,高尔基童年时经常听外祖母讲民间传说和唱民谣,鲁迅的奶娘经常给他讲古老的寓言故事……这些故事给了他们深深的启迪,帮助他们打开了广阔无垠的知识之门,引领他们走上了灿烂辉煌的成功之路,陪伴他们逐渐成长为伟大的科学家、革命家、文学家。因此,故事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对他们的心智成长有着不容小觑的深刻影响。
  扣人心弦的侦探故事,是故事中的翘楚,最能点燃孩子们的阅读激情。一桩桩疑案、悬案、难案,经过现场勘查、明察暗访和一系列抽丝剥茧式的分析推理之后,真相浮出水面,结局出人意料,让人意犹未尽——这就是侦探故事所具有的魅力。
  科学侦探故事更是从少年朋友的阅读兴趣出发,寓科学性、知识性于生动的侦探故事之中。在充满悬疑、紧张刺激的情节中,运用科学知识拨去迷雾,透过蛛丝马迹探寻真相、揭露谜底。更为可贵的是,科学侦探故事巧妙地将科学知识与侦探破案融为一体,让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情不自禁地跟随着主人公一步步深入案情,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科学知识。通过阅读,孩子们能学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科学知识。这个阅读过程能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使记忆变得更加深刻。
  本丛书主要介绍了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这四门学科与侦探破案有关的故事,其中涉及大量与学科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首先,本丛书的最大特点是将抽象的科学知识编织在有趣的侦探故事中,放弃了枯燥的说教,让科学知识不再抽象难懂,能引起少年朋友的共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这些故事,能有效地激发读者对理科学习的兴趣,达到不知不觉中学会并运用的效果,这也是作者编写本丛书的目的所在。其次,本丛书设有“知识链接”栏目,将相关的科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叙述,将知识梳理得更加缜密、有条理,拓展少年朋友的知识面并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第三,文后设有“破案趣题”栏目——你有最强大脑吗?你是侦查高手吗?“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通过“现场考试”,测试学习成果,让你“脑洞大开”,让你“不服不行”!总之,这些栏目的设置,使少年朋友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启迪;这些生动、新颖的科学侦探故事,将让少年朋友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中,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出路,从而长知识、长见识、长智慧、长胆量,不断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册是少年侦探王系列丛书之《我是化学侦探王》,主要涉及的化学知识有:气体、单质、易燃易爆物、氧化物、酸、碱、盐、毒品和毒物、生活中的化学等。
  本书故事生动有趣,语言幽默活泼,不仅对化学知识进行了诠释,还在思想道德和情操方面给予少年朋友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少年朋友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得到精神的滋养,对培养少年朋友的科普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积极的作用。
  于舜蛟、鞠心怡、于盛晨、于春晓、于启奎、房红女、张翠玉等同志也参与编写了本书部分内容,在此深表感谢!
  愿本书能带领少年朋友去探索化学世界鲜为人知的秘密,去解开化学科学的神秘面纱!希望少年朋友喜欢本书!


少年侦探王系列:我是化学侦探王 简介 在光怪陆离的都市丛林中,总有一些隐秘的角落,隐藏着令人费解的谜案。当平凡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事件打破,当正义的光芒被阴影所遮蔽,总有一群小小身影,他们凭借着超乎寻常的智慧和勇气,挺身而出,揭开真相的面纱。 《少年侦探王系列》正是这样一群孩子的成长史诗,而《我是化学侦探王》则是这个系列中一篇引人入胜的篇章,它将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充满奇妙化学反应与烧脑推理的世界。故事的主角,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少年侦探团,但这一次,他们将面临的挑战,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普通的化学现象息息相关。 故事的开端,总是一件令人不安的事件。或许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看似无伤大雅,却暗藏玄机;又或许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物品神秘失踪,而现场留下的蛛丝马迹,却指向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这次,侦探团将聚焦于一桩与化学品有关的案件。这可不是电视上那些枪林弹雨的惊险追逐,也不是电脑屏幕后虚幻的网络攻防。这里的“武器”,是平日里我们或许只在实验室里见过的试剂;这里的“线索”,是肉眼难以察觉的微量物质;这里的“战场”,可能就是某个不起眼的角落,亦或是某个看似寻常的家庭。 我们的主角,那个机智过人、眼神锐利的少年侦探,这一次将扮演“化学侦探王”的角色。他并非天生就具备通晓一切化学知识的超能力,而是凭借着他对细节的敏锐观察,以及对科学原理的执着探究。当案件发生,他不会像其他侦探那样只关注目击者的证词或是监控录像。他的目光会扫过现场的每一个细微之处——空气中是否弥漫着一丝不寻常的气味?地面上是否留下了奇怪的痕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在他眼中却可能是一串串指向真相的化学密码。 他会运用他对化学的理解,去解读这些“密码”。比如,当现场发现不明粉末时,他不会简单地将其视为“灰尘”,而是会联想到它可能的化学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在特定环境下的反应特性。他会回忆起在学校实验室里学习过的各种试剂的性质,哪种试剂会与空气中的某种气体发生氧化反应,哪种试剂在接触到特定酸性物质时会释放出某种颜色,哪种试剂的残留物在加热后会呈现出特定的光泽。这些知识,在案件侦破中,将成为他最强大的武器。 案件的复杂性,常常体现在犯罪者试图隐藏自己踪迹的“精心设计”上。他们可能故意制造虚假的现场,试图用一些看似合理的解释来掩盖真相。但对于我们的化学侦探王来说,这些“伪装”往往会留下无法抹去的痕迹。例如,犯罪者可能试图用水冲洗现场,以清除证据。然而,即使是水中,也可能残留着他们试图掩盖的物质的痕迹,这些痕迹可能只有在特定的化学检测下才能显现。我们的侦探王,可能会在现场找到一些微量的、难以察觉的物质,通过它们与特定试剂的反应,反推出犯罪者曾经进行过的操作,甚至推测出他们使用的工具。 故事的进程,将是一场智力的较量,也是一场科学知识的运用。每一次侦破,都不仅仅是破解一个简单的谜题,更是对化学原理的一次生动演绎。读者将跟随侦探团的脚步,一步步地深入案件的核心。他们可能会在实验室里,利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纤维;他们可能会在夜晚,悄悄潜入某个废弃的工厂,寻找失踪的化学品;他们可能会在白天,与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捕捉到有用的线索。 《我是化学侦探王》不仅仅是一本侦探小说,它更是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通过书中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孩子们将不知不觉地接触到许多有趣的化学知识。例如,书中可能会描述如何利用酸碱指示剂来判断溶液的性质,如何通过燃烧的颜色来推测物质的成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利用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这些知识,并非枯燥的理论,而是被巧妙地融入到故事情节之中,让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够增长见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侦探团的成员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除了我们的化学侦探王,可能还会有擅长逻辑分析的“思维大师”,擅长追踪调查的“行动派”,以及精通电脑技术的“技术宅”。他们之间的合作,是案件得以侦破的关键。当化学侦探王通过化学分析找到了关键线索,思维大师会迅速分析出这些线索的逻辑关联;行动派会根据线索展开实地调查,寻找更多证据;而技术宅则会利用网络和技术手段,为案件侦破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也是《少年侦探王系列》所要传达的重要主题之一。 在《我是化学侦探王》中,犯罪者并非总是邪恶的大魔头。有时,他们可能只是因为一时的冲动,或是被误导,犯下了错误。而侦探团的任务,不仅仅是揭露真相,更是帮助迷途之人重回正轨。他们会以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让犯罪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这种对人性的关怀,让故事更具深度和感染力。 故事的高潮,往往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我们的化学侦探王,可能会在最后的关头,利用他所掌握的化学知识,设计出一个巧妙的陷阱,将犯罪者绳之以法。这个陷阱,可能并非暴力,而是利用化学反应的原理,让犯罪者无处可逃。例如,他可能利用一种特殊的化学试剂,在关键时刻改变现场的环境,从而揭露犯罪者的身份;或者,他可能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现象,来证实某个关键的推测。 《我是化学侦探王》的结局,总是令人欣慰的。正义得以伸张,真相得以大白。而我们的少年侦探团,也在这一次次的磨砺中,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强大。他们不仅仅是解开了一个个谜案,更是守护了这座城市的和平与安宁。 这本书,适合所有热爱侦探故事、对科学充满好奇心的少年读者。它将带领你进入一个充满挑战与智慧的世界,让你在阅读中体验破解谜案的乐趣,同时也能让你对奇妙的化学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准备好了吗?让我们跟随少年侦探团的脚步,开启这场化学与智慧的奇幻冒险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少年侦探王系列》的某一本,虽然我没具体读过你提到的《我是化学侦探王》,但我最近看了一本同样是少年侦探题材的书,感觉非常棒。它讲述了一个高中生无意中卷入了一桩复杂的校园欺凌案件,他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对人性的洞察力,一步步揭开了隐藏在光鲜外表下的黑暗真相。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情节层层递进,让你完全沉浸其中,恨不得一口气读完。最吸引我的是,这本书里的角色塑造非常立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和复杂的情感纠葛,没有脸谱化的好人或坏人。特别是主角,他的成长弧线让人印象深刻,从一个略显稚嫩的旁观者,逐渐成长为一个敢于直面黑暗的“小英雄”。读完之后,我不仅为解谜的快感而满足,更被那种对正义的坚守所打动。它让我回想起自己年少时对探案类故事的痴迷,那种纯粹的、对真相的渴望,这本书精准地唤醒了这份记忆。

评分

有幸读到了一本讲述“成长与迷失”的青少年成长小说,虽然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侦探小说,但其中包含的“解谜”元素,更多是关于自我认知的探索。故事围绕着一个敏感细腻的女孩展开,她在转学后发现新学校里流传着一个关于“消失的学姐”的都市传说。她没有选择报警或寻求帮助,而是用日记和笔记的方式,像一个私家侦探一样,去拼凑和理解那些零碎的线索,试图弄清楚学姐究竟是主动离开还是遭遇了不测。这本书的文笔非常细腻优美,充满了文学性,它探讨了青春期特有的孤独感、友谊的脆弱以及面对未知时的恐惧与好奇。解谜的过程,其实是主角自我接纳和与环境和解的过程。看到最后,真相的揭露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她在这个过程中找到的勇气和力量。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和对生活细微之处的重新审视。

评分

最近看的一部短篇推理合集,每一篇的切入点都非常新颖,看得我直拍大腿叫绝。其中一篇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设定在一个赛博朋克风格的未来都市,但侦探的工具不是高科技设备,而是依靠对“人类行为模式”的深度建模和分析。故事的核心围绕着一个虚拟货币的失窃案展开,但真正的难题在于如何锁定一个可以在数字世界中完全隐形的嫌疑人。作者没有落入炫技的窠臼,而是巧妙地将焦点拉回到人性层面:贪婪、嫉妒和对控制的渴望,这些“永恒的主题”在未来世界依然适用。短篇的优势在于它能迅速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并抛出核心冲突,这本合集里的每一篇都做到了这一点,节奏紧凑,结尾往往带着一丝宿命般的悲凉感。它拓宽了我对“侦探故事”题材边界的想象,证明了只要内核是关于人性的探索,无论背景如何科幻或奇特,都能引人入胜。

评分

我最近读的一本推理小说,风格极其冷峻和硬核,几乎没有温情的部分,完全是纯粹的逻辑对决。故事发生在一个封闭的雪山别墅里,几位背景各异的富豪被邀请参加一场所谓的“遗产测试”,结果其中一人离奇死亡,所有人都成了嫌疑人。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它几乎完全依赖于现场证据和人物口供的逻辑分析来推进。作者非常高明地运用了“不在场证明的悖论”和“多重误导信息”,每一次推理的推翻和重建都显得那么严谨有力。我试着在阅读过程中自己构建案情,但总是在关键时刻被作者的布局所迷惑。这本书的节奏非常快,对话精炼,充满了信息密度,让人不得不全神贯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对于喜欢烧脑、痴迷于细节推理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智力盛宴。它不追求情感共鸣,只追求逻辑上的完美闭环,完成度极高。

评分

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历史悬疑的小说,它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历史题材的认知。这本书以一位年轻的历史系研究生为主角,她偶然发现了一份尘封已久的手稿,这份手稿牵扯出一段被官方历史刻意掩盖的宫廷秘闻。小说的魅力在于它巧妙地将历史考据与虚构的推理情节融合得天衣无缝。作者似乎对那个时代的生活细节有着近乎偏执的研究,从服饰的纹样到当时的书信往来格式,都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权谋与浪漫的年代。推理部分设置得极为精妙,每一个线索的抛出都充满了误导性,你总以为自己猜到了结局,结果却被作者一个漂亮的转折带到了完全不同的方向。这本书的文字功底也是一流的,那种古典韵味与现代侦探思维的碰撞,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张力和美感。看完后,我特意去查阅了相关历史背景,那种知识的满足感,比单纯的娱乐阅读更令人回味无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