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基础篇)

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基础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蔡杏山 著
图书标签:
  • 电气工程
  • 电力系统
  • 电路分析
  • 电工基础
  • 自学
  • 工程师
  • 入门
  • 基础知识
  • 电子技术
  • 实操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33484
版次:1
商品编码:1229992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04
字数:6464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分为基础篇、提高篇、精通篇三册,本书为基础篇,主要介绍了电工基础知识、电工工具的使用与导线选用连接、电工电子测量仪表的使用、低压电器、电子元器件、变压器、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常用控制电路、单相异步电动机及控制电路、直流电动机及控制电路、常用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变频器入门、PLC入门等内容。

作者简介

蔡杏山,电子电工类畅销书作者,常年工作于教学一线,已编著出版《电子元器件知识与实践课堂》、《轻松入门学彩色电视机技术》等多册图书,深受读者好评。

目录

目 录
第1章 电工基础知识 1
1.1 电路基础 1
1.1.1 电路与电路图 1
1.1.2 电流与电阻 1
1.1.3 电位、电压和电动势 3
1.1.4 电路的三种状态 4
1.1.5 接地与屏蔽 4
1.2 欧姆定律 5
1.2.1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5
1.2.2 全电路欧姆定律 7
1.3 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 7
1.3.1 电功 7
1.3.2 电功率 8
1.3.3 焦耳定律 8
1.4 电阻的连接方式 9
1.4.1 电阻的串联 9
1.4.2 电阻的并联 9
1.4.3 电阻的混联 10
1.5 直流电与交流电 10
1.5.1 直流电 10
1.5.2 单相交流电 11
1.5.3 三相交流电 15
1.6 电磁现象及规律 18
1.6.1 磁铁与磁性材料 18
1.6.2 通电导体产生的磁场 18
1.6.3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 19
1.6.4 电磁感应 20
1.6.5 自感与互感 22
1.7 安全用电与急救 23
1.7.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23
1.7.2 人体触电的几种方式 24
1.7.3 接地与接零 27
1.7.4 接地装置的安装 29
1.7.5 触电的急救方法 32
第2章 电工工具的使用与导线选用连接 34
2.1 常用电工工具及使用 34
2.1.1 螺丝刀 34
2.1.2 钢丝钳 35
2.1.3 尖嘴钳 36
2.1.4 斜口钳 36
2.1.5 剥线钳 36
2.1.6 电工刀 36
2.1.7 活络扳手 37
2.2 常用测试工具及使用 37
2.2.1 氖管式测电笔 37
2.2.2 数显式测电笔 39
2.2.3 校验灯 40
2.3 电烙铁与焊接技能 41
2.3.1 电烙铁 41
2.3.2 焊料与助焊剂 43
2.3.3 印制电路板 43
2.3.4 元件的焊接与拆卸 45
2.4 导线的选择 46
2.4.1 绝缘导线的种类 47
2.4.2 电力电缆的命名 49
2.4.3 绝缘导线的选择 50
2.5 导线的剥削、连接和绝缘恢复 52
2.5.1 导线绝缘层的剥削 52
2.5.2 导线与导线的连接 54
2.5.3 导线与接线柱之间的连接 58
2.5.4 导线绝缘层的恢复 58
第3章 电工电子测量仪表的使用 60
3.1 指针万用表的使用 60
3.1.1 面板介绍 60
3.1.2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62
3.1.3 测量直流电压 63
3.1.4 测量交流电压 64
3.1.5 测量直流电流 65
3.1.6 测量电阻 66
3.1.7 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 68
3.2 数字万用表 68
3.2.1 面板介绍 68
3.2.2 测量直流电压 69
3.2.3 测量交流电压 70
3.2.4 测量直流电流 70
3.2.5 测量电阻 71
3.2.6 测量线路通断 72
3.3 电能表 73
3.3.1 电能表的结构与原理 73
3.3.2 电能表的接线方式 74
3.3.3 用电能表测量电器的功率 78
3.3.4 电子式电能表 78
3.3.5 电能表型号与铭牌含义 80
3.4 钳形表 82
3.4.1 钳形表的结构与测量原理 82
3.4.2 指针式钳形表的使用 83
3.4.3 数字式钳形表的使用 85
3.5 兆欧表 88
3.5.1 摇表的工作原理与使用 88
3.5.2 数字式兆欧表的使用 93
3.6 交流电压表 94
3.6.1 外形 95
3.6.2 使用 95
3.7 交流电流表 96
3.7.1 外形 96
3.7.2 使用 96
3.8 电力监测仪 97
3.8.1 面板介绍 97
3.8.2 测量准备 97
3.8.3 测量用电器的功率 98
3.8.4 测量用电器的功率因数 100
3.8.5 测量用电器的电压 100
3.8.6 测量用电器的电流 102
3.8.7 测量用电器的用电量 102
3.8.8 查看与清除累计用电时间 103
第4章 低压电器 105
4.1 开关 105
4.1.1 照明开关 105
4.1.2 按钮开关 105
4.1.3 闸刀开关 107
4.1.4 铁壳开关 107
4.1.5 组合开关 108
4.1.6 倒顺开关 109
4.1.7 万能转换开关 110
4.1.8 行程开关 111
4.1.9 接近开关 111
4.1.10 开关的检测 112
4.2 熔断器 113
4.2.1 六种类型的熔断器介绍 114
4.2.2 熔断器的检测 116
4.3 断路器 116
4.3.1 外形与符号 117
4.3.2 结构与工作原理 117
4.3.3 型号含义与种类 118
4.3.4 面板标注参数的识读 119
4.3.5 断路器的检测 120
4.4 漏电保护器 121
4.4.1 外形与符号 121
4.4.2 结构与工作原理 121
4.4.3 在不同供电系统中的接线 122
4.4.4 面板介绍及漏电模拟测试 123
4.4.5 检测 124
4.5 接触器 126
4.5.1 交流接触器 126
4.5.2 直流接触器 129
4.5.3 接触器的检测 130
4.5.4 接触器的选用 132
4.6 热继电器 132
4.6.1 结构与工作原理 132
4.6.2 外形与接线端 133
4.6.3 铭牌参数的识读 134
4.6.4 型号与参数 135
4.6.5 选用 136
4.6.6 检测 136
4.7 电磁继电器 138
4.7.1 电磁继电器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138
4.7.2 电流继电器 139
4.7.3 电压继电器 140
4.7.4 中间继电器 140
4.8 时间继电器 143
4.8.1 外形与符号 144
4.8.2 种类及特点 144
4.8.3 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 145
4.8.4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 146
4.8.5 选用 147
4.8.6 检测 147
4.9 速度继电器与压力继电器 148
4.9.1 速度继电器 148
4.9.2 压力继电器 149
第5章 电子元器件 151
5.1 电阻器 151
5.1.1 固定电阻器 151
5.1.2 电位器 156
5.1.3 敏感电阻器 158
5.2 电感器 162
5.2.1 外形与图形符号 162
5.2.2 主要参数与标注方法 163
5.2.3 性质 164
5.2.4 种类 166
5.2.5 检测 167
5.3 电容器 168
5.3.1 结构、外形与图形符号 168
5.3.2 主要参数 168
5.3.3 性质 169
5.3.4 种类 172
5.3.5 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 175
5.3.6 容量与误差的标注方法 176
5.3.7 常见故障及检测 178
5.4 二极管 179
5.4.1 半导体 179
5.4.2 二极管 180
5.4.3 发光二极管 185
5.4.4 光电二极管 186
5.4.5 稳压二极管 187
5.5 三极管 188
5.5.1 外形与图形符号 188
5.5.2 结构 189
5.5.3 电流、电压规律 189
5.5.4 放大原理 192
5.5.5 三种状态说明 193
5.5.6 主要参数 196
5.5.7 检测 197
5.6 其他常用元器件 201
5.6.1 光电耦合器 201
5.6.2 晶闸管 202
5.6.3 场效应管 203
5.6.4 IGBT 205
5.6.5 集成电路 206
第6章 变压器 209
6.1 变压器的基础知识 209
6.1.1 结构与工作原理 209
6.1.2 电压、电流变换功能说明 210
6.1.3 极性判别 211
6.2 三相变压器 212
6.2.1 电能的传送 212
6.2.2 三相变压器 213
6.2.3 三相变压器的工作接线方法 214
6. 3 电力变压器 216
6.3.1 外形与结构 216
6.3.2 型号说明 217
6.3.3 连接方式 217
6.3.4 常用故障及检修 218
6.4 自耦变压器 220
6.4.1 外形 220
6.4.2 工作原理 220
6.5 交流弧焊变压器 221
6.5.1 外形 221
6.5.2 结构工作原理 221
6.5.3 使用注意事项 222
第7章 电动机 223
7.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223
7.1.1 工作原理 223
7.1.2 外形与结构 225
7.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接线及铭牌的识读 227
7.2.1 星形接线 227
7.2.2 三角形接线 227
7.2.3 铭牌的识读 228
7.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检测与常见故障处理 229
7.3.1 三相绕组的通断和对称情况的检测 229
7.3.2 绕组间绝缘电阻的检测 233
7.3.3 绕组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的检测 234
7.3.4 判别三相绕组的首尾端 235
7.3.5 判断电动机的磁极对数和转速 237
7.3.6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及处理 238
7.4 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安装与检测 239
7.4.1 画出待安装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239
7.4.2 列出器材清单并选配器材 239
7.4.3 在配电板上安装元件和导线 240
7.4.4 检查电路 241
7.4.5 通电试车 243
7.4.6 注意事项 243
7.5 同步电动机 243
7.5.1 外形 243
7.5.2 结构与工作原理 244
7.5.3 同步电动机的启动 245
7.6 步进电动机 246
7.6.1 外形 246
7.6.2 结构与工作原理 246
7.6.3 步进电动机的驱动 249
7.7 开关磁阻电动机 250
7.7.1 外形 250
7.7.2 结构与工作原理 250
7.7.3 开关磁阻电动机与步进电动机的区别 252
7.7.4 驱动电路 252
7.8 直线电动机 253
7.8.1 外形 253
7.8.2 结构与工作原理 253
第8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常用控制电路 255
8.1 正转控制电路 255
8.1.1 简单的正转控制电路 255
8.1.2 自锁正转控制电路 255
8.1.3 带过载保护的自锁正转控制电路 257
8.1.4 连续与点动混合控制电路 257
8.2 正、反转控制电路 259
8.2.1 倒顺开关正、反转控制电路 259
8.2.2 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 260
8.2.3 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 261
8.2.4 按钮、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 263
8.3 限位控制电路 264
8.3.1 行程开关 264
8.3.2 限位控制电路原理 265
8.4 自动往返控制电路 266
8.5 顺序控制电路 267
8.5.1 顺序控制电路一 268
8.5.2 顺序控制电路二 268
8.6 多地控制电路 269
8.7 降压启动控制电路 270
8.7.1 定子绕组串接电阻降压启动控制电路 271
8.7.2 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控制电路 273
8.7.3 星形-三角形( -△)降压启动控制电路 277
8.7.4 延边三角形降压启动控制电路 281
8.8 绕线转子电动机启动控制电路 283
8.8.1 绕线转子电动机转速调速与启动方式 283
8.8.2 转子绕组串接电阻启动控制电路 284
8.8.3 转子绕组串接频敏变阻器启动控制电路 288
8.8.4 凸轮控制器启动、调速和正、反转控制电路 290
8.9 制动控制电路 293
8.9.1 机械制动电路 293
8.9.2 电力制动电路 296
8.10 多速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电路 302
8.10.1 双速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电路 302
8.10.2 三速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电路 305
第9章 单相异步电动机及控制电路 308
9.1 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 308
9.1.1 结构 308
9.1.2 工作原理 309
9.1.3 启动元件 309
9.1.4 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四种类型 311
9.1.5 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的三个接线端的判别 313
9.1.6 抽头式调速电机的接线识别与检测 314
9.2 罩极式单相异步电动机 316
9.2.1 外形 316
9.2.2 结构与工作原理 316
9.3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向与调速电路 317
9.3.1 转向控制电路 317
9.3.2 串联电抗器调速电路 318
9.3.3 串联电容器调速电路 319
9.3.4 自耦变压器调速电路 319
9.3.5 抽头调速电路 320
9.3.6 晶闸管调速电路 320
第10章 直流电动机及控制电路 323
10.1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和种类 323
10.1.1 工作原理 323
10.1.2 外形与结构 324
10.1.3 种类与特点 325
10.2 并励直流电动机的控制电路 328
10.2.1 启动控制电路 328
10.2.2 转向控制电路 329
10.2.3 制动控制电路 330
10.2.4 调速控制电路 332
10.3 串励直流电动机的控制电路 333
10.3.1 自动启动控制电路 333
10.3.2 转向控制电路 334
10.3.3 制动控制电路 335
10.3.4 调速控制方法 337
10.4 无刷直流电动机 337
10.4.1 外形 338
10.4.2 结构与工作原理 338
10.5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电路 340
10.5.1 星形连接三相半桥控制电路 340
10.5.2 星形连接三相桥式控制电路 341
10.5.3 三角形连接三相桥式控制电路 342
第11章 常用机床电气控制电路 343
11.1 车床的控制电路 343
11.1.1 CA6140车床简介 343
11.1.2 CA6140车床的控制电路 344
11.2 刨床的控制电路 346
11.2.1 常见刨床的特点 347
11.2.2 B690型刨床的控制电路 347
11.3 磨床的控制电路 348
11.3.1 M7130型磨床介绍 348
11.3.2 M7130型磨床的控制电路 349
11.4 钻床的控制电路 351
11.4.1 Z3050型钻床介绍 351
11.4.2 Z3050型钻床的控制电路 352
第12章 变频器入门 356
12.1 变频器的基本组成与调速原理 356
12.1.1 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式 356
12.1.2 变频器的基本组成 356
12.2 变频器的结构与接线说明 358
12.2.1 外形、结构与拆卸 358
12.2.2 端子功能与接线 360
12.3 操作面板的使用 363
12.3.1 操作面板介绍 363
12.3.2 操作面板的使用 364
12.4 变频器的使用 367
12.4.1 使用变频器的面板控制电动机正、反转 368
12.4.2 使用变频器外接的开关和电位器控制电动机正、反转和调速 369
12.4.3 变频器带保护电路控制电动机正、反转和调速 370
第13章 PLC入门 372
13.1 认识PLC 372
13.1.1 什么是PLC 372
13.1.2 PLC控制与继电器控制的比较 372
13.2 PLC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374
13.2.1 PLC的组成 374
13.2.2 PLC的工作方式 377
13.2.3 PLC用户程序的执行过程 378
13.3 PLC编程软件的使用 379
13.3.1 软件的安装和启动 379
13.3.2 程序的编写 380
13.3.3 程序的转换与传送 383
13.4 PLC应用系统的开发流程及举例 384
13.4.1 PLC应用系统的一般开发流程 384
13.4.2 PLC控制电动机正、反转的开发举例 384

前言/序言

前 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领域的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使得电气及相关行业需要越来越多的电工技术人才。对于一些对电工技术一无所知或略有一点基础的人来说,要想成为一名电气工程师或达到相同的技术程度,既可以在培训机构培训,也可以在职业学校系统学习,还可以自学成才,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一些合适的学习图书,选择一些好图书,不但可以让学习者轻松迈入电工技术大门,而且能让学习者的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快速成为电工技术领域的行家里手。

《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是一套零基础起步、由浅入深、知识技能系统全面的电工技术学习图书,读者只要具有初中文化水平,通过系统阅读本套图书,就能很快达到电气工程师的技术水平。本套图书分为基础篇、提高篇、精通篇三册,其内容说明如下。

《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基础篇)》主要包括电工基础知识,电工工具的使用与导线选用连接,电工电子测量仪表的使用,低压电器,电子元器件,变压器,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常用控制线路,单相异步电动机及控制线路,直流电动机及控制线路,常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变频器入门,PLC入门等内容。

《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提高篇)》主要包括住宅配电线路的设计规划,常用电动工具的使用,暗装方式敷设电气线路,明装方式敷设电气线路,开关、插座的接线与安装,灯具、浴霸的接线与安装,弱电线路及门禁系统的接线与安装,电工识图基础,电工测量电路的识读,照明与动力配电线路的识读,供配电系统电气线路的识读,电子电路的识读,电力电子电路的识读,实用电工电子电路的识读,变频器的组成与主电路原理及检修,变频器的电源、驱动电路原理与检修,变频器的其他电路原理与检修等内容。

《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精通篇)》主要包括PLC入门与实践操作,三菱FX系列PLC硬件接线和软元件说明,三菱PLC编程与仿真软件的使用,基本梯形图元件与指令的使用及实例,步进指令的使用及实例,应用指令的使用举例,模拟量模块的使用,PLC通信,变频器的使用,变频器的典型控制功能及应用电路,变频器的选用、安装与维护,PLC与变频器的综合应用,触摸屏与PLC的综合应用,交流伺服系统的组成与原理,三菱通用伺服驱动器的硬件系统,三菱伺服驱动器的显示操作与参数设置,伺服驱动器三种工作模式的应用举例与标准接线,步进电机与步进驱动器的使用及应用实例,三菱定位模块的使用等内容。

《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主要有以下特点:

◆ 基础起点低。读者只需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即可阅读本套图书。

◆ 语言通俗易懂。书中少用专业化的术语,遇到较难理解的内容用形象比喻说明,尽量避免复杂的理论分析和烦琐的公式推导,阅读起来感觉会十分顺畅。

◆ 内容解说详细。考虑到自学时一般无人指导,因此在编写过程中对书中的知识技能进行详细解说,让读者能轻松理解所学内容。

◆ 采用图文并茂的表现方式。书中大量采用读者喜欢的直观形象的图表方式表现内容,使阅读变得非常轻松,不易产生阅读疲劳。

◆ 内容安排符合认识规律。图书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来确定各章节内容的先后顺序,读者只需从前往后阅读图书,便会水到渠成。

◆ 突出显示知识要点。为了帮助读者掌握书中的知识要点,书中用阴影和文字加粗的方法突出显示知识要点,指示学习重点。

◆ 网络免费辅导。读者在阅读时遇到难理解的问题,可登录易天电学网:www.xxITee.com,观看有关辅导材料或向老师提问进行学习,读者也可以在该网站了解本套图书的新书信息。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教师的支持,其中蔡玉山、詹春华、黄勇、何慧、黄晓玲、蔡春霞、刘凌云、刘海峰、刘元能、邵永亮、朱球辉、蔡华山、蔡理峰、万四香、蔡理刚、何丽、梁云、唐颖、王娟、吴泽民、邓艳姣、何彬、何宗昌、蔡理忠、黄芳、谢佳宏、李清荣、蔡任英和邵永明等参与了资料的收集和部分章节的编写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的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和同仁予以批评指正。


编者



《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基础篇)》简介 本书旨在为有志于投身电气工程领域、渴望通过自学掌握核心知识与技能的读者提供一份全面而实用的入门指南。它并非一份冗长的理论堆砌,而是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引领您从零开始,逐步构建扎实的电气工程基础。 本书特色与内容概述: 本书的核心目标是赋能读者,使其能够独立理解并解决基础的电气工程问题。我们深知,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是成长为一名优秀工程师的关键。因此,本书在理论讲解的同时,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力求让您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第一部分:电学基础入门 电的本质与基本概念: 这一章节将带领您走进电的微观世界,深入理解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的物理意义。您将学习到如何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这些概念,并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欧姆定律,这是所有电气工程分析的基石。我们会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活中的实例,让抽象的电学原理变得生动易懂。 电路分析基础: 学习分析电路的构成、工作原理以及如何求解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是电气工程师必备的技能。本书将详细介绍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您将掌握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并学会运用这些定律来分析复杂的电路。此外,还将引入一些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 直流电源与元件: 了解直流电源的种类、特性以及在电路中的作用。本书将详细介绍电阻、电容、电感这三种基本无源元件的定义、特性以及它们在直流电路中的行为。您将学习到如何计算它们的数值,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电路的性能。 交流电基础: 交流电是现代电力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电能形式。本章将介绍交流电的产生、特性,如频率、周期、幅值,并深入讲解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包括相量及其运算。您将学习到交流电路中电阻、电容、电感的阻抗概念,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交流电路分析。 第二部分:常用电气设备与系统 电动机与发电机原理: 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关键设备,而发电机则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本书将为您揭示它们的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磁场与电流的相互作用等。您将理解不同类型电动机(如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和发电机的基本结构和运行特点,为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打下基础。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它在电压的升高和降低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将详细阐述变压器的电磁感应原理、结构组成以及其在电力传输中的核心地位。您将学习到变压器是如何实现能量的传递和电压的转换的,以及其不同绕组的作用。 电力系统概览: 构建一个宏观的视角,让您对整个电力系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发电、输电、变电到配电,我们将梳理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功能和联系。您将理解电力是如何从发电厂安全高效地输送到千家万户的,以及其中涉及到的关键设备和技术。 常用电气测量仪表: 掌握如何使用常见的电气测量仪表是进行电路调试和故障排查的基础。本书将介绍万用表(包括电压表、电流表、电阻表功能)、示波器、功率计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读数技巧以及注意事项。您将学习到如何准确地测量电路中的各种参数。 第三部分:电气工程实践与安全 电路的安装与连接: 了解基本的电路布线规范和连接方法。本书将指导您如何安全、规范地进行导线连接、端子安装等基础操作。我们将强调正确连接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为您的实际操作提供指导。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安全是电气工程的生命线。本书将系统地介绍电气安全的基本原则,包括触电的危害、防护措施(如接地、绝缘、漏电保护)、安全操作规程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您将学习到如何在工作环境中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基础故障排查思路: 当电路出现问题时,如何系统地进行故障排查至关重要。本书将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故障排查思路和方法,从现象分析到逐步验证,帮助您快速定位问题所在。您将学习到如何利用理论知识和测量工具,有效地解决实际电路故障。 学习资源的拓展与进阶建议: 自学之路永无止境。本书的最后部分将为您提供进一步学习的资源建议,包括推荐的书籍、在线课程、专业论坛等。同时,也将为您规划进阶学习的方向,帮助您在掌握基础知识后,能够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 本书的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所有对电气工程感兴趣的初学者,包括: 希望系统学习电气工程基础知识的学生。 跨专业转行,希望掌握电气工程入门技能的从业人员。 对家庭电路、电子设备感兴趣,想要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爱好者。 初级技术工人,希望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 我们相信,通过对本书内容的深入学习和实践,您将能够建立起坚实的电气工程知识体系,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启您精彩的电气工程师自学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电气领域一直抱有一种“敬畏”又“好奇”的情感,总觉得它充满了神秘和力量。《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基础篇)》这本手册,听起来就像是一把能够解开这些谜团的钥匙。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对“电路”这个核心概念的深入剖析。不仅仅是告诉我们电路是由什么组成的,更重要的是讲解电路中能量是如何流动和转化的。例如,当我们将电源、导线和用电器连接起来时,电子是如何在导线中移动,产生电流,并最终驱动用电器工作的。我期望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电路图绘制规范和解读方法,让我能够看懂那些复杂的电路图,并能自己动手绘制简单的电路图。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基础知识,例如电阻式传感器、霍尔效应传感器等,以及它们如何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还有像继电器、电磁阀等执行器是如何接收电信号并完成相应动作的。了解这些基础的输入输出设备,能够让我更好地理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电气工程的入门知识。

评分

我对学习电气工程的动力,更多地源于对“动手实践”的热情。我总觉得,光是看书上的公式和理论,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奥妙。《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基础篇)》这本书,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基础的实验指导,那就再好不过了。我期望书中能够列出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例如使用面包板搭建简单的电路,比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验证,或者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变化。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实验的步骤、所需的器材以及预期的结果,并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给出一些提示和解决方案。我尤其看重书中是否会包含关于焊接技术的基础指导,虽然我知道这可能有些进阶,但如果能有一个初步的介绍,说明如何安全规范地进行焊接,能够极大地提升我动手操作的信心。我希望书中能够用清晰的图示来展示焊接的步骤,以及一些常见的焊接故障和避免方法。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可能,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其中的实验。

评分

终于下定决心踏入电气工程这个浩瀚的领域,但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教材,我感到有些无从下手。正当我举棋不定之际,一本名为《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基础篇)》的书籍映入我的眼帘。虽然我尚未深入研读,但从目录和前言中,我已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良苦。这本书似乎并非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更侧重于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正是我这种自学者所急需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电工基础知识,比如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基本定律、元件特性,以及如何使用万用表等基本测量工具。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分析和规避方法,帮助我少走弯路。同时,如果书中能加入一些实际的电路设计案例,哪怕是最简单的LED闪烁电路,也能极大地激发我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力。我对书中关于安全用电的讲解也非常关注,毕竟这是电气工程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希望它能涵盖触电的原理、防护措施、急救方法等内容,让我能够安全地进行各项实践操作。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电气工程世界的大门,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我坚信,通过这本书的引导,我能够逐步建立起扎实的电气工程基础,为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作为一名对电气工程充满好奇但缺乏系统性指导的学习者,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接地气”的书籍。而《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基础篇)》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从书名上看,“自学成才”这个词语就极具吸引力,它暗示着本书的编写思路是以引导读者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为导向,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学习路径和方法论,例如如何有效地阅读电路图、如何分析电路的运行原理、如何进行简单的电路故障排查等等。我希望书中在讲解基本概念时,能够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辅以大量的图示和实例,帮助我建立直观的理解。例如,在讲解欧姆定律时,如果能结合水流和压力的类比,我相信我会更容易掌握。此外,我对书中关于电磁感应和电机原理的介绍尤为感兴趣,希望它能够用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比喻,让我理解这些看似抽象的概念。本书的“基础篇”定位也让我感到欣慰,这意味着它会从最根本的部分讲起,避免了上来就接触复杂内容的尴尬。我希望书中能够涵盖一些基础的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并详细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在电路中的作用。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资源,让我能够以一种更自主、更有效的方式来探索电气工程的奥秘。

评分

作为一个即将步入大学、选择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提前了解专业内容、打下坚实基础的书籍。《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基础篇)》这本书,从名字上就透露出它极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这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电路的基本构成要素,例如各种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物理特性、符号表示以及在电路图中的作用。我期望书中不仅给出定义,更能深入浅出地解释其工作原理,例如电容是如何存储电荷的,电感是如何产生磁场的,这些基本的物理现象是如何在电路中发挥作用的。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基础的信号处理概念,比如交流电的波形、频率、相位等。理解这些概念对于后续学习交变电流电路和信号系统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够用生动的图例和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这些抽象的概念,例如用正弦波的形状来类比随时间变化的电压或电流。此外,我对书中是否包含一些关于电能转换的初步介绍也抱有很大的兴趣,比如简单的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了解这些基础的能量转换机制,能够让我对电气工程的宏观应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评分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气工程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深知掌握这门技能的重要性。《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基础篇)》这本书,凭借其“自学成才”的定位,给了我巨大的信心。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电源”和“负载”的详尽讲解。例如,不同类型的电源,如直流电源、交流电源,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和联系。我期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各种常见的用电器,例如灯泡、电阻加热器、电动机等,并解释它们是如何消耗电能的,以及在电路分析中如何用等效电路来表示。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基础的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常识,例如交流电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基本构成等,即使是初步的介绍,也能让我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希望书中能够用一些实际的案例来佐证理论知识,例如分析一个简单的家用电路,说明电能是如何从电网传输到家中的各种电器。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电气工程世界的大门,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希望。

评分

我一直对电磁世界充满了好奇,总觉得电气工程背后蕴藏着许多令人着迷的规律。《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基础篇)》这本书,从它的标题来看,似乎是一本能帮助我这个“门外汉”逐步走进这个神奇世界的指南。我非常看重书中是否能够清晰地解释一些基础概念,比如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电路工作的。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列出公式,更能解释这些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体现。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电路分析的入门技巧,比如如何使用节点电压法或网孔电流法来求解简单的电路。我知道这些方法听起来有些专业,但如果书中能够循序渐进地讲解,并提供大量的练习题,我相信我能够掌握。此外,我对书中关于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也抱有很大的期望,例如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等。了解这些概念,对于理解现代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够用最直观的方式解释二进制、逻辑运算等基本概念,并提供一些简单的组合逻辑设计实例,比如用与非门实现基本的逻辑功能。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电气工程的契机,我相信通过它的指导,我能够逐步掌握这项技能。

评分

我一直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循序渐进,才能建立起稳固的知识体系。《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基础篇)》这本书,从它的名字来看,就非常符合我的学习理念。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电路保护”的全面介绍。例如,保险丝、断路器等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电路中是如何起到保护作用的。我期望书中能够详细解释过载、短路等故障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它们对电路和人身安全可能造成的危害。我希望书中能够给出一些实用的建议,例如如何根据用电器的功率选择合适的保险丝,以及在发生故障时应该如何安全地处理。我对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基础的接地和绝缘知识也抱有很大的兴趣。了解这些基础的安全措施,能够让我更加放心地进行电气相关的操作。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电气工程安全知识的平台,让我能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评分

作为一个对科学原理充满探索欲望的人,我总是希望能够理解事物背后的“为什么”。《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基础篇)》这本书,如果能够满足我这方面的需求,那就太棒了。我希望书中不仅是告诉我们“是什么”,更能解释“为什么”。例如,在讲解电阻时,不仅仅是给出定义,更能解释为什么金属导体有电阻,以及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我期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材料科学基础的介绍,例如不同导电材料的特性,以及它们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我尤其看重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磁场和电场的基础知识,并解释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产生电磁现象的。我希望书中能够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和实验来展示这些现象,例如用小磁针感应磁场,或者用摩擦起电来演示静电。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电气工程背后物理原理的绝佳机会,让我能够从更深层次上掌握这门学科。

评分

我深知,一个优秀的工程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基础篇)》这本书,如果能在培养我的实践能力方面提供帮助,那我将非常感激。我期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实际的工程案例分析,例如分析一个简单的家庭电路的布线设计,或者一个小型电动机的控制电路。我希望书中能够引导我分析这些案例的出发点、设计思路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常用的电气设计软件的基础操作,例如绘制电路图的EDA软件,或者进行电路仿真的软件。即使是初步的介绍,也能让我对现代工程师的工作方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查找和阅读技术文档的技巧,例如电子元器件的数据手册,以及相关的行业标准。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提供了一个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桥梁,让我能够更好地为未来的工程师之路做好准备。

评分

值得购买 通俗易懂!。。。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不错

评分

宝贝很好,非常实用,很喜欢,物流速度快,满意

评分

还不错,但内容比较老,比较浅

评分

本书很好,特别适合初学者!

评分

一般,内容几本上跟得上现代的发展。

评分

还不错,但内容比较老,比较浅

评分

质量不错,配送快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