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基础实例教程(田洪阵 )

ArcGIS基础实例教程(田洪阵 )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沁萍,石培宏,副主编 著,田洪阵,刘沁萍,石培宏,副 编
图书标签:
  • ArcGIS
  • GIS
  • 地理信息系统
  • 空间分析
  • 地图学
  • 实例教程
  • 田洪阵
  • 基础教程
  • ArcGIS基础
  • 软件操作
  • 遥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12280
版次:1
商品编码:1231220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7
字数:31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ArcGIS基础实例教程》介绍了ArcGIS的重要产品ArcGIS for Desktop的基本功能,具体包括数据显示与管理、数据查询、数据输入、数据处理与分析和地图设计与出版。本书以地理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为框架,同时以实例的方式介绍软件的具体功能,有助于读者了解ArcGIS for Desktop的基本功能,掌握地理数据的处理步骤。
《ArcGIS基础实例教程》可以作为土地资源管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科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研究生参考,同时也可以作为从事土地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林业管理、地质矿产管理、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等相关行业的从业者学习ArcGIS for Desktop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田洪阵,天津工业大学,讲师, 具有多年从事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教学经历,以及软件开发经验。已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取的软件著作权1份,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1项。

目录

第一篇包含图形界面/1
1初识ArcGIS2
本章学习目标2
1.1ArcGIS简介2
1.2ArcGIS for Desktop的版本分级3
·多学一点:如何查看ArcGIS for Desktop的级别?3
1.3ArcGIS for Desktop的构成5
1.4ArcMap界面6
·实例1-1初识ArcMap7
·多学一点:如何定制ArcMap的界面?7
1.5ArcGIS的帮助7
1.5.1帮助文档7
1.5.2悬停窗口帮助8
小结9
练习9
2数据显示与管理11
本章学习目标11
2.1文件夹连接12
·实例2-1文件夹连接12
2.2数据的加载14
·实例2-2数据加载14
·多学一点:地图文档31
2.3图层的显示33
·实例2-3图层显示的设置34
小结49
练习49
3数据查询50
本章学习目标50
3.1空间数据查询50
·实例3-1查看海南有哪些城市50
3.2属性数据查询55
·实例3-2查看面积大于等于50万平方公里的省份55
小结58
练习58
4数据输入59
本章学习目标59
4.1新建地图59
·实例4-1创建新地图文件59
4.2地图配准61
·实例4-2地图配准62
4.3图层创建71
·实例4-3Shapefile文件的创建71
4.4空间数据输入75
·实例4-4数字化操作75
4.5属性数据输入83
·实例4-5属性数据输入83
小结87
练习88
5数据处理与分析89
本章学习目标89
5.1坐标定义与转换89
·实例5-1指定坐标系统89
·实例5-2坐标系统转换98
5.2空间插值108
·实例5-3高程数据插值108
5.3栅格数据分析114
·实例5-4坡向分析114
5.4矢量数据分析118
·实例5-5缓冲区分析118
小结125
练习125
6地图设计与出版126
本章学习目标126
6.1布局设置126
·实例6-1数据加载126
·实例6-2图层名更改131
·实例6-3地图符号设置135
·实例6-4透明度设置143
·实例6-5布局设置145
6.2格网设置153
·实例6-6格网设置153
6.3图例设置161
·实例6-7插入图例161
·实例6-8自定义图例166
·实例6-9比例尺设置168
6.4地图整饰174
·实例6-10地图整饰174
6.5地图输出180
·实例6-11地图导出180
·实例6-12地图打印182
小结183
练习184
第二篇图形界面/185
7初识ArcGIS186
本章学习目标186
7.1ArcGIS简介186
7.2ArcGIS for Desktop的版本分级187
·多学一点:如何查看ArcGIS for Desktop的级别?187
7.3ArcGIS for Desktop的构成187
7.4ArcMap界面188
·实例7-1初识ArcMap188
·多学一点:如何定制ArcMap的界面?189
7.5ArcGIS的帮助189
7.5.1帮助文档189
7.5.2悬停窗口帮助189
小结189
8数据显示与管理190
本章学习目标190
8.1文件夹连接190
·实例8-1文件夹连接190
8.2数据的加载191
·实例8-2数据加载191
·多学一点:地图文档194
8.3图层的显示194
·实例8-3图层显示的设置194
小结197
9数据查询198
本章学习目标198
9.1空间数据查询198
·实例9-1查看海南有哪些城市198
9.2属性数据查询199
·实例9-2查看面积大于等于50万平方公里的省份199
小结200
10数据输入201
本章学习目标201
10.1新建地图201
·实例10-1创建新地图文件201
10.2地图配准202
·实例10-2地图配准202
10.3图层创建203
·实例10-3Shapefile文件的创建203
10.4空间数据输入204
·实例10-4数字化操作205
10.5属性数据输入205
·实例10-5属性数据输入206
小结206
11数据处理与分析207
本章学习目标207
11.1坐标定义与转换207
·实例11-1指定坐标系统207
·实例11-2坐标系统转换208
11.2空间插值209
·实例11-3高程数据插值209
11.3栅格数据分析210
·实例11-4坡向分析210
11.4矢量数据分析211
·实例11-5缓冲区分析211
小结212
12地图设计与出版213
本章学习目标213
12.1布局设置213
·实例12-1数据加载213
·实例12-2图层名更改214
·实例12-3地图符号设置215
·实例12-4透明度设置216
·实例12-5布局设置216
12.2格网设置217
·实例12-6格网设置217
12.3图例设置218
·实例12-7插入图例218
·实例12-8自定义图例219
·实例12-9比例尺设置219
12.4地图整饰220
·实例12-10地图整饰220
12.5地图输出221
·实例12-11地图导出221
·实例12-12地图打印222
小结222
重要概念223
参考文献227

前言/序言

对地理信息的处理、分析、可视化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如土地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林业管理、地质矿产管理、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军事等,而掌握一款广泛使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于相关从业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ESRI公司的ArcGIS产品因功能齐全、操作简便被国内外广泛使用。然而当前的教材多是通过对菜单命令或Arctoolbox中的工具进行分组介绍来组织内容。有些教材甚至为了追求全面性,变成了类似于帮助文档的简写版。而根据编者多年学习、使用、讲授软件的经验,该类教材可以作为参考书以供查阅,但是要用于学习软件常常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即使勉强看下去也难以深入体会并掌握软件的功能。通过实例的方式学习,因目标明确往往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对软件功能的理解。因此,本书采用实例的形式来介绍ArcGIS的基本功能。
本书内容以地理信息的处理流程作为大的框架,便于读者定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初识ArcGIS介绍了ArcGIS的产品构成(ArcGIS for Desktop、ArcGIS for Server、ArcGIS for Mobile、ArcGIS Online和ArcGIS Engine)、ArcGIS for Desktop的构成及版本级别(基础版、标准版和高级版)、ArcMap的界面和ArcGIS的帮助。数据显示与管理介绍了文件夹的连接方法、不同类型数据的加载方法和图层显示控制的设置方法。数据查询介绍空间数据的查询方法和属性数据的查询方法。数据输入介绍了地图文件的创建方法、地图配准的方法、图层创建的方法、空间数据的输入方法以及属性数据的输入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介绍了坐标定义与转换的方法、空间插值的方法、栅格数据的分析方法和矢量数据的分析方法。地图设计与出版介绍了地图布局设置的内容与方法、格网设置的方法、地图图例的设置方法、地图整饰的方法和地图输出的方法。
考虑到大多数单位和公司软件的更新都会有滞后性,本书并没有使用当前的最新版软件(ArcGIS 10.3)作为演示软件,而是使用了目前广泛使用的ArcGIS 10.1版。这两个版本的界面、功能并大的差异,读者学习时使用ArcGIS 10.1版,对将来若使用ArcGIS 10.2版或ArcGIS 10.3版并大的影响,当然如果读者所用的是高版本的软件,本教材也同样适用。
本书以中文版作为演示软件,但是同时也给出了相关命令的英文版本。建议在工作中需要成为ArcGIS高级用户的读者使用英文版的软件。本教材所有操作均是在简体中文Windows 7旗舰版下进行,使用其他操作系统的用户所用界面会略有差异。
若作为本科生的教材使用时,各章建议的课时如下:初识ArcGIS(2个课时)、数据显示与管理(4个课时)、数据查询(4个课时)、数据输入(8个课时)、数据处理与分析(8个课时)、地图设计与出版(6个课时)。
在使用本教材时,建议先使用带有图的部分(第一篇)完成实例练习,然后再使用不带图的部分(第二篇)完成同样的操作,只有在实在找不到位置的情况下再看图,最后仅看任务要求不看操作步骤来完成任务。经过这三步练习,使用者能够基本掌握ArcGIS各种任务的完成方法和操作步骤。
田洪阵负责编写本书的第一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其他章节由刘沁萍、石培宏编写,最后由田洪阵负责统稿。感谢崔昊、张静媛、宁贝旺、付朋雨、隆黎达等同学帮助校稿。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数据可通过邮件broad_sky@163.com索取,请将邮件标题设为“索取GIS数据”。

编者
2017年12月28日于天津工业大学
《ArcGIS空间分析与应用案例解析》 引言 在当今信息时代,地理空间数据的价值日益凸显,而ArcGIS作为全球领先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分析、管理和可视化空间信息不可或缺的工具。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到资源管理、灾害预警,ArcGIS的强大功能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和解决地理空间问题的能力。本书《ArcGIS空间分析与应用案例解析》并非一本基础入门的教程,而是旨在带领读者,特别是那些已经具备ArcGIS基本操作能力,并希望进一步挖掘其潜力、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人士,进入ArcGIS空间分析的深邃世界。本书将聚焦于ArcGIS中核心的空间分析工具和技术,并通过一系列贴近实际的案例,展示如何将这些工具应用于解决复杂的地物问题,实现从数据到洞察的飞跃。 本书定位与目标读者 本书的目标读者群体是已经熟悉ArcGIS基本功能,如地图制作、数据管理、要素编辑等,但希望掌握更高级的空间分析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的GIS从业人员、环境工程师、城市规划师、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遥感专家、数据分析师以及对空间分析感兴趣的跨领域研究者。我们假设读者已经能够熟练地在ArcGIS环境中进行数据导入、浏览、符号化等操作,并具备一定的地理学、空间统计学基础知识。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不是简单地罗列ArcGIS的功能,而是通过系统性的讲解和详尽的案例,引导读者理解空间分析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场景,并教会读者如何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工具,如何构建分析模型,以及如何解读和应用分析结果。我们将力求内容充实,逻辑严谨,案例鲜活,让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技能,更能培养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创新能力。 本书内容概述 本书将围绕Arc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展开,重点涵盖以下几个核心模块: 第一部分:空间分析基础理论与工具概览 在深入案例之前,我们将首先回顾和梳理空间分析的基本概念,包括空间数据模型、空间关系、空间过程等。随后,我们将对ArcGIS中主要的空间分析工具集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帮助读者建立起对ArcGIS分析能力的整体认知。这部分内容将包括: 空间数据处理与预处理: 强调数据质量对于分析结果的重要性,介绍数据清洗、转换、投影、坐标系管理等关键步骤,以及如何在ArcGIS中高效完成这些任务。 空间查询与选择: 讲解基于空间关系(如相交、包含、邻近等)和属性条件的查询技巧,以及如何利用选择集进行后续分析。 叠加分析(Overlay Analysis): 深入探讨各种叠加分析工具,如Union、Intersect、Erase、Identity、Symmetrical Difference等,阐释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逻辑和输出结果的解读。 邻域分析(Neighborhood Analysis): 介绍Kernel Density、Point Density、IDW(反距离权重)、Kriging等插值方法,以及在栅格分析中常用的移动窗口(Moving Window)分析,理解如何在空间上聚合或分散数据信息。 地形分析(Terrain Analysis): 讲解如何从DEM(数字高程模型)中提取坡度、坡向、剖面、汇流累积量、流域等地形因子,并讨论其在水文学、地质学、地貌学等领域的应用。 网络分析(Network Analysis): 介绍ArcGIS Network Analyst扩展模块,涵盖路径分析、服务区域分析、最佳位置选择等功能,重点讲解如何构建和使用网络数据集,以解决交通、物流、应急响应等问题。 空间统计(Spatial Statistics): 引导读者了解常用的空间统计工具,如平均中心、中位数中心、标准差椭圆、聚类与离散分析(Getis-Ord Gi)、空间自相关(Moran's I)等,理解其在识别空间模式、发现热点/冷点区域方面的作用。 地统计学(Geostatistics): 重点介绍变异函数(Variogram)的概念和构建,以及Kriging插值方法(普通Kriging、简单Kriging、泛Kriging等)的原理和应用,强调其在连续空间数据建模中的优势。 第二部分:ArcGIS空间分析经典案例深度解析 本书的重头戏在于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应用案例,我们将通过这些案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个案例都将遵循“问题提出—数据准备—分析方法选择—工具实施—结果解读与应用—优化建议”的完整流程。 案例一:城市扩张与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问题: 评估某城市近十年的城市扩张速率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预测未来城市发展趋势,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内容: 数据准备: 收集不同年份的遥感影像(如Landsat、Sentinel-2)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进行预处理(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裁剪),提取城市建设用地、农用地、林地、水域等分类图层。 空间分析: 利用面积计算(Calculate Area)和空间连接(Spatial Join),统计不同年份各类土地利用的面积和变化量。 使用缓冲区分析(Buffer),创建城市扩张前沿的缓冲区,量化扩张速度。 采用栅格计算器(Raster Calculator)或重分类(Reclassify),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 结合景观格局指数(Landscape Metrics)(如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形状指数等),从更宏观的视角分析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 (进阶)利用马尔可夫链(Markov Chain)模型,结合历史变化数据,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可视化与解读: 制作城市扩张动态图、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图,分析扩张模式(如沿交通线路扩张、向特定区域聚集等),评估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案例二:环境污染源识别与风险评估 问题: 针对某区域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潜在污染源(如工业区、交通干道、居民区),识别污染热点区域,并评估不同区域的污染风险等级。 内容: 数据准备: 收集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数据(PM2.5、SO2等浓度)、兴趣点(POI)数据(工业企业、加油站、大型停车场)、交通网络数据、高程数据。 空间分析: 利用插值分析(Interpolation)(如Kriging或IDW),将离散的监测点数据转化为连续的污染物浓度分布图。 使用核密度分析(Kernel Density),分析工业企业、交通干道等潜在污染源的空间集聚程度。 结合密度分析(Density)、缓冲区分析(Buffer)和栅格计算器(Raster Calculator),计算不同距离的污染物扩散影响范围。 进行叠加分析(Overlay Analysis),将污染物浓度图、污染源密度图、高程信息等进行融合,计算综合污染指数。 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Spatial Autocorrelation),识别污染物浓度存在的统计学上的聚集或离散模式。 (进阶)构建环境风险评估模型,结合污染暴露度和敏感性,划分高、中、低风险区域。 可视化与解读: 制作污染浓度分布图、污染源集聚图、环境风险等级图,分析主要污染源及其影响范围,为环保部门制定减排措施提供决策支持。 案例三:应急响应与资源优化配置 问题: 在突发事件(如火灾、洪水)发生时,如何快速确定最优救援路线,规划应急物资的配送方案,并评估救援力量的服务范围。 内容: 数据准备: 准备详细的道路网络数据(含通行限制、限速等属性)、医院、消防站、物资仓库等点要素数据,以及需要响应的事件地点。 空间分析(网络分析): 路径分析(Route Analysis): 确定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最快或最经济的救援路线。 服务区域分析(Service Area Analysis): 确定不同救援点(如消防站)在规定时间(如5分钟、10分钟)内能够覆盖的服务范围,评估现有资源的覆盖能力。 最佳位置选择(Location-Allocation Analysis): 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量(如人口密度、受灾程度),优化应急物资仓库或救援队的设置位置,以最小化响应时间或最大化覆盖范围。 生成OD(Origin-Destination)成本矩阵,分析各点之间的连通性和成本。 可视化与解读: 绘制最优救援路线图、救援力量服务范围图、物资配送路径图。分析现有救援资源的不足之处,为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提供建议。 案例四: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产量预测 问题: 利用多时相卫星遥感数据和作物生长模型,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并预测最终产量。 内容: 数据准备: 收集不同生长季度的卫星遥感影像(如Landsat、Sentinel-2),提取植被指数(如NDVI、EVI)时间序列。收集土壤类型、降雨量、气温等气象数据。 空间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Time Series Analysis): 对植被指数时间序列进行平滑、去噪处理,提取生长关键期(如起身期、拔节期、成熟期)的指数特征。 空间制图(Map Algebra)和栅格计算器(Raster Calculator),计算不同植被指数的年际变化。 相关性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研究植被指数与气象因子、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 (进阶)利用作物生长模型(Crop Growth Model)(如DSSAT、WOFOST等),将遥感数据和环境因子输入模型,进行产量模拟。 可视化与解读: 制作植被长势分布图、产量预测图。分析影响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为农业生产管理和产量评估提供依据。 案例五: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估 问题: 针对某区域,识别影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构建灾害易发性模型,划分高、中、低易发区。 内容: 数据准备: 收集地形因子(坡度、坡向、高程、地形起伏度)、地质构造、岩性、土壤类型、土地利用、降雨量、断裂带距离、河流距离等影响地质灾害的因子图层。 空间分析: 地形分析(Terrain Analysis),提取DEM的各项地形因子。 缓冲区分析(Buffer),计算距离断裂带、河流的距离。 栅格重分类(Reclassify),将连续的因子数值转化为等级。 加权叠加分析(Weighted Overlay)或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根据各因子对灾害的影响权重,构建地质灾害易发性模型。 (进阶)AHP(层次分析法)或机器学习方法(如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辅助确定因子权重和模型构建。 可视化与解读: 制作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图。分析各因子在灾害形成中的作用,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部分:ArcGIS高级分析技术与实践技巧 除了上述案例,本书还将深入探讨一些ArcGIS的高级分析技术和实践技巧,帮助读者提升分析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模型构建器(ModelBuilder)的应用: 讲解如何利用ModelBuilder可视化地构建、管理和自动化复杂的空间分析流程,实现分析过程的标准化和重用。 Python脚本与ArcPy的应用: 介绍如何利用Python语言结合ArcPy库,实现ArcGIS中更高级的批量处理、定制化分析以及与其他软件的集成。 地理处理工具集的深入理解: 详细讲解ArcGIS Pro中更具特色的地理处理工具,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问题灵活运用。 三维空间分析的初步探索: 简要介绍ArcGIS在三维空间分析方面的能力,如视域分析、坡地分析等。 空间分析结果的误差评估与不确定性分析: 强调对分析结果的科学评估,讨论误差来源和不确定性传播。 ArcGIS Online与Web GIS的结合: 简要介绍如何将ArcGIS桌面端的分析结果发布到ArcGIS Online,实现Web端的应用和共享。 总结与展望 本书力求通过系统的理论讲解、详实的案例分析和实用的操作技巧,帮助读者全面掌握ArcGIS的空间分析能力,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解决实际地理空间问题。我们相信,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更自信地驾驭ArcGIS,从海量的地理空间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科学研究、行业决策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地理信息科学和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ArcGIS作为行业标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本书所涵盖的内容将为读者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能够快速适应未来的技术变革,并持续深入地探索ArcGIS的无限可能。我们鼓励读者在掌握本书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勇于创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解决更多更具挑战性的地理空间问题。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希望入门ArcGIS的学习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提供系统化、实践化指导的书籍。这本书“ArcGIS基础实例教程”的标题,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因为它精准地触及了我学习过程中的痛点——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GIS的定义、空间数据的类型、坐标系的理解等等,为我构建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随后,我期待它能带领我一步步熟悉ArcGIS的操作界面,熟练掌握诸如图层管理、数据编辑、空间分析等核心功能。我特别看重的是“实例教程”这个部分,这意味着我将能够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贴近实际应用场景的例子,来学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我希望学习如何利用ArcGIS分析某个区域的人口分布特征,如何进行道路网络分析,或者如何制作一份展示环境污染状况的专题地图。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实践导向的学习方式,我能够更快地理解ArcGIS的强大功能,并且能够将其应用到我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

评分

说实话,刚开始接触GIS的时候,感觉像是在一个巨大的迷宫里,各种专业术语、各种工具栏,让人眼花缭乱,甚至有点不知所措。我尝试过网上找一些免费的教程,但大部分都太碎片化了,而且很多都比较老旧,跟不上最新的版本。这次拿到这本书,我最大的期望就是它能提供一个系统性的学习路径。我希望它能够从最基本的概念讲起,比如什么是空间数据,什么是地理坐标系,什么是投影等等,这些基础知识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我总觉得,地基不牢,上面盖什么都会有问题。然后,我希望它能带着我一步一步地熟悉ArcGIS的操作界面,告诉我每个工具大概是干什么用的,以及在什么场景下可以使用。最关键的是,这本书的“实例”二字让我看到了希望,我希望它能提供真实世界的案例,比如如何制作一张城市规划图,如何分析洪水风险区,或者如何进行交通流量分析。通过这些具体的例子,我才能真正理解ArcGIS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学习ArcGIS的“敲门砖”,让我能够快速入门,并且建立起对GIS的兴趣。

评分

作为一名对地理信息系统(GIS)充满好奇但又经验尚浅的学习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理解和掌握ArcGIS的书籍。市面上有很多关于GIS的书籍,但很多都过于理论化,或者针对的是高级用户,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往往难以理解和实践。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它的“基础实例教程”这个名字,就直接点出了我的需求——既要有基础的理论知识,更要结合实际操作,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加深理解。我非常期待它能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地引导我熟悉ArcGIS的界面和基本操作,让我明白如何创建和管理地理数据库,如何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和转换,以及如何运用ArcGIS进行各种空间分析。我尤其希望能通过书中的实例,学习到如何将现实世界中的地理信息转化为GIS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分析地块的适宜性、规划最优路线,或者进行环境监测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对GIS的基本认知,掌握核心的工具和技术,为我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到我的工作中,但苦于没有合适的入门指南。ArcGIS作为行业内的翘楚,一直是我关注的对象,但其复杂的操作和庞大的功能体系让我望而却步。偶然得知这本书的存在,让我眼前一亮。它的“基础实例教程”定位,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希望这本书能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将ArcGIS的核心功能和操作流程呈现出来。我希望它能从最基础的地图投影、数据类型讲起,循序渐进地引导我熟悉ArcGIS的工作流程,比如如何导入和导出不同格式的空间数据,如何进行属性数据的编辑和关联,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空间查询和分析。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系列贴近实际工作场景的案例,比如如何分析市场潜力区域,如何进行选址评估,或者如何制作符合实际需求的专题地图。我希望通过这些实例,能够让我快速上手,并且看到GIS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从而激发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动力。

评分

终于下定决心,开始学习ArcGIS,这玩意儿之前只在脑子里有个模糊的概念,感觉高大上,但又不知从何下手。偶然间翻到了这本书,封面就透着一股实在劲儿,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宣传。拿到手沉甸甸的,这感觉就对了,感觉里面一定有料。我平时就是属于那种“理论结合实践”的类型,光看概念性的东西容易走神,所以需要一本能够手把手教我操作的书。这本书的标题就很直白,“基础实例教程”,一看就知道这是我的菜。我希望它能让我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地理解ArcGIS的各种功能,特别是那些最常用、最核心的部分。我想知道如何加载地图,如何进行空间数据管理,如何进行简单的分析,甚至是一些基础的制图技巧。毕竟,GIS最终还是要落地到实际应用中,一张清晰、准确的地图,有时候比任何报告都更能说明问题。这本书的篇幅也挺厚实的,这让我感到安心,说明内容不会浅尝辄止,应该能覆盖到我学习的初期阶段需要的大部分知识点。我特别期待它能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让我看到ArcGIS的魅力,比如如何分析某个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如何查找离某个点最近的设施,诸如此类。只有把这些概念具象化,才能真正地把知识内化。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