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们的思想,不论它们在对的时候还是在错的时候,都比一般设想的要更有力量。世界的确就是由它们统治着的。”依照这一判断,当我们从事某项经济活动,认知某种经济行为,解释某个经济现象时,统治我们头脑的那个“经济学思想”一定是存在的。这如同赛场裁判问你“选边还是选开球”一样,你脑海里既已存在的“思想”,会指挥你选择其中的一种。尽管你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是“思想”统治了你的选择。
那么,“经济学思想”包括什么内容呢?它们是如何统治我们的呢?经济学家作为“经济学思想”的制造者生产了什么“产品”,又应当生产什么“产品”?我们先看三个经济学的理论说法。
一是“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这是有无数生活经验事实支持的结论。例如,买房子的需求大大超过可以出售房子的数量,即求大于供,住房的价格就必定上升;反之,则反是。不论政府官员、企业家、普通民众还是经济学家,在相当的程度上,都认可这一说法。这是具有明显知识特征或强知识性的结论,我们称之为“经济学知识”。
二是“货币供应量大,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这似乎是有生活经验事实支持的。在一个经济体内,观察某些时段的货币供应量和商品价格的关系,有时的确能够建立起这种关联。
目录
“正义排放”的道德共识
统治我们的“经济学思想”是什么?
短长书
从追求完美到接受次优王宇
公木的“第三自然界”郭杰
“丹青百奏如新”余辉
谭纵波、王军等城市空间的社会建构
从国家话语到日常实践
从选院长到选院士
姚玳玫“个人”发现与中国女性的自我画像
弥散性思想:一种模糊史学
无偿的爱
品书录
沃格林的“中国之眼”(王水涣)傅刚《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
平议(冉雪立).文采风流润花笺(刘璁)
火耗归公与黄宗羲定律:一个实证研究
在康定发现帝国
明治维新的“过错”与阴影
日本谋华:明治维新的再认识
纯真博物馆
为什么我们需要图米纳斯的“奥涅金”
清廷使团访欧观剧考
《在花园温室里》的现代文化反思著译者言
读书短札
会稽谢氏北窗读记(刘涛)
漫画
文墨家常
精彩书摘
《读书(2018年第4期)》:
三是“经济危机将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消亡”。不论用“知识”还是“学说”来定位这种结论,都不足以展示出它的特性。近代世界经济史表明,经济危机发生许多回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还在运行。尽管许多经济学家,运用各种各样的数据、逻辑、模型,试图证实这一说法,经验事实至今仍不充分支持。或许,更长的历史、更大规模和更高频率的经济危机累积,最终会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崩溃,但我们时下还不能够说,这就是“知识”;即使是作为“学说”来看,其性质也是有些弱的。我们称之为“经济学假说”。
按照英国哲学家罗素的理解:“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在这里,经济学与哲学很类似,也处在神学和科学之间的领域。以“确切性”为标尺来看,“经济学知识”更靠近科学些,“经济学假说”则更靠近神学。“经济学学说”处在相对中间的位置——既非确切的科学,而且离科学还不近;也非全然不确切的神学,它与神学保持着非常明显的距离。
既然类似于哲学,经济学也是受到科学和神学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为什么它会受到攻击?为什么它又会是“无人之域”呢?知识或说科学的确切性,决定了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可以反反复复地运用,去获得相对确切的预期结果。运用知识的人越多,知识的地位就越牢固,由此浓厚化出了一种人类共有的意识形态:知识是有用的,经得起检验,因而值得相信、值得崇拜,更值得追求。事实上,知识的“确切性”本身,就已经内含了“可以相信”或“无可置疑”的内在因素。例如,“水往低处流”作为一种知识,它的确切性不只是经得起生活的检验,更让人在看到或想到位势高低落差时,确信一旦有水流过,绝对不会从低处流向高处。可见,“确切性”就是某种相信、信赖甚至于信仰的别名。基于此,知识或科学领域里,聚集了为数众多的人们。他们相信知识、运用知识和追求知识,通常却不会去攻击知识。他们清楚地知道,与“确切性”为敌,是不可能胜利的,也是很荒唐的。
神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复杂原因。它以人类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精神活动,构造了一个超然的思想体系,推演出了一个极致完美的理想世界和超现实的终极善者,或说上帝。在现实社会生活不完美或不可能完美的格局下,神学引导下的宗教实践,吸引了为数广大的信众,他们在向往理想世界和精神大善的过程中,弱化或消解现实的痛苦与内心的冲突,笃信理想世界和终极善者并非虚无。本来,神学的基色就是“绝对的不确切”,它所张扬的理想世界和善者.常人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在信众的精神时空里,则是绝对地存在。这就实实在在地完成了一种特殊的意识转化——由信仰而将“绝对不确切”的神学认定为“确切的”精神活动了。这个领域受到攻击,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它完全超乎了确切的知识,攻击它找不到武器——知识无法攻击它,神学又不会自残。例如,你或许会说,从经验来看,理想世界和终极善者并不存在。然而,你又凭什么可以证明它们不存在呢?
……
读书(2018年第4期)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读书(2018年第4期)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