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把握制造业发展变化的特征及趋势,《中国制造2025:重塑竞争新优势/中国宏观经济丛书》以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为需求平台,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动力,通过关键领域、重要环节和重点行业创新突破,破解各种瓶颈约束,促进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由低端向中高端跃进,推进加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形成具有先进性、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低碳化的现代制造业体系,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挑战与出路
一、我国制造业规模在变大、结构在升级
二、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三、我国制造业转型的战略思路与对策
第二章 我国制造业结构变化的特征及趋势
一、我国制造业结构的总体变化情况
二、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三、我国制造业结构的趋势性变化判断
四、结论与启示
第三章 提升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研究
一、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现状评价
二、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三、政策建议
第四章 制造业转型发展与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一、引言
二、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转型发展效应
三、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机制
四、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技术创新制约及原因
五、加强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发展的方略
第五章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研究
一、相关理论和国际实践
二、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势在必行
三、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四、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的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
第六章 劳动力供给变化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一、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
二、劳动力供给变化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三、部分国家制造业应对劳动力供给变化的经验及启示
四、我国制造业应对劳动力供给变化的对策建议
第七章 资源环境约束与制造业发展问题研究
一、制造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分析
二、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
三、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四、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制造业发展路径研究
第八章 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的国际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美国的制造业发展
二、日本的制造业发展
三、韩国的制造业发展
四、德国的制造业发展
五、对我国发展制造业的启示
精彩书摘
《中国制造2025:重塑竞争新优势/中国宏观经济丛书》:
(一)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目前,世界制造业可排列三个方阵,第一方阵是美国,第二方阵是德国、日本,第三方阵是英国、法国、俄国、韩国和中国。与处于世界制造业前列国家相比,我国主要差距是原始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今后,要采取综合举措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争取用20时间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达到第二方阵。一是要继续加大R&D;的投入强度。创新需要投入,科技创新更需要长期不懈的投入。近几年,尽管我国R&D;占GDP比重上升很快,但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建议进一步加大政府在R&D;中的投入比重,可以建立高端制造产业引导基金,用于引导企业发展关键和核心技术、基础机械、关键零部件和基础配套设备等方面的研发设计、推广应用。此外,还可采取税前抵扣的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增加R&D;的投入强度,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投入主体。二是,加强核心技术研发,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大制造业领域部署创新。集聚国内一流科研力量,筹集必要的技术、资金、设施等创新资源,围绕目前我国亟需的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共性技术,组成若干个制造业技术重大专项,争取在较短时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天航空装备和无人机、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方面取得重点突破。三是围绕《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动的十个重点领域,支持设立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工程包,强化对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今后,我国制造业要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要以产业链为基础,组成若干个工程包,合力推进。要深化产学研合作,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市场准入等方面,推进科技成果有效转换。四是引导企业创新。要不断完善引导企业创新的机制和政策,大幅度提高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引导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根据产业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在全国选择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完善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允许并支持企业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创新风险基金、新产品试制准备金、技术革新基金、人才培育或引进基金等,这类基金或准备金允许税前扣除,实行专款专用。五是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积极支持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成果检测、中介咨询等科技服务机构的发展,为实现创新技术成果的扩散、转移、推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精细制造为重点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加快转型期,低端制造、落后产能要么被替代、要么被转移,这将是一种必然趋势。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大量低端落后产能被淘汰或转移过程中,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对还没有被淘汰、转移或将要被淘汰、转移的传统产业进行及时改造升级,中国经济增长将面临大滑坡,这是因为低端落后产能淘汰转移是快变量,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成长是慢变量,当慢变量在短期内无法迅速填补“去产能化”遗留下来的增长缺口时,制造业将会出现“空心化”。因此,在做好减法即“去产能化”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加法,加快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步伐,积极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以避免制造业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空心化”。对传统制造业改造,一定要走中高端化、细分化、智能化和低碳化发展路线,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改造工艺路线和生产流程,更新机械设备,引进先进管理,延长产业价值链条,促进制造业朝着价值链的上游发展,从以往追求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鼓励企业全身心地投入到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低排放制造活动中。
对于消费品制造业,为了适应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演变,可以适当降低低档产品生产量和生产比重,不断提高中高档产品产量和生产比重。以服装业为例,目前我国每年生产服装约270多亿件,大多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不但国内消费不了,就是出口也遇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价格不断下降,成本持续上升,利润空间变小。相反,每年我国却大量进口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服装。因此,我国应该在淘汰或转移一批低端、低附加值服装生产能力的同时,发展一批中高端西服、衬衫、女装、童装等。
对于能源原材料加工制造业,今后的改造方向是:压缩能源原材料粗加工的生产能力,降低其比重,提高精加工和高加工的生产能力,着力发展一批为精密加工制造配套的原材料。同时要大力发展新材料制造产业,实施一批工程,支持一批创新型企业,鼓励发展电子信息材料、生物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建筑材料、低碳包装材料加工等。
……
前言/序言
制造业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主要力量,是衡量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产业。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制造业取得了迅速发展,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加快转型,技术进步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所有制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作用突出。但是,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生产成本全面上升、大多行业产能过剩、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总量、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方式都将发生转折性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力争通过30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对此,我们必须把握制造业发展变化的特征及趋势,以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为需求平台,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动力,通过关键领域、重要环节和重点行业创新突破,破解各种瓶颈约束,促进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由低端向中高端跃进,推进加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形成具有先进性、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低碳化的现代制造业体系,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在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设立了“我国制造业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课题。课题组在马晓河副院长的带领下,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了八份研究报告。本书是在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辑完成的。马晓河副院长负责总体思路拟订、研究框架设计和第一章主报告执笔,其他章节执笔人分别为:第二章周劲,第三章付保宗,第四章刘中显,第五章卞靖,第六章黄汉权,第七章王明姬,第八章张宇辉。卞靖同时承担了课题的组织协调工作。
由于我们研究水平有限,本书内容可能存在一些不当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中国制造2025:重塑竞争新优势”课题组
中国制造2025:重塑竞争新优势/中国宏观经济丛书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制造2025:重塑竞争新优势/中国宏观经济丛书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