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采用表演理论(performance theory)来研究古代雅典民主的集大成之作。法格援引了戈德黑尔等人对“雅典民主的表演式文化”的概括,但又发展和深化了这一理论对古代民主的研究。他认为,表演与民主的公民身份是一回事,即公民身份事实上就是表演/施行。将公民身份的观念理解为表演公民剧本中特定角色的能力或者特权,既可以很好地解释公民分享的集体认同感,又为理解雅典人如何体验他们的个体性提供了一条康庄大道。作者古典学修养很深,在探讨其理论时,引用了荷马史诗、柏拉图对话、古希腊悲剧和史学著作,并都有精彩的解读。本书是探讨古代雅典民主乃至民主本身的一部力作,出版后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致谢 /1
重要术语
导论
1民主雅典中公民身份的表演及其剧本
2演出自我
3自我与共同体:三种当代的观点及其各自剧本
4自由主义的剧本:作为自我的公民(The Citizen as Self)
5社群主义的剧本:自我作为公民
6商谈民主主义的剧本:公民、自我与对话
7希腊公民与自我是如何运用商谈来施行正义与法律的?
第一章 公正地对待逝者:早期希腊公民与自我的原型
1铁器时代早期共同体公正地对待逝者
2在荷马式哀悼中施行正义
3阿基琉斯的自我转换
第二章 早期希腊的正义施行:《伊利亚特》中的争执调解
1仲裁的转变:basileus(王)作为正义的施行者
2阿基琉斯之盾上的争执
3什么是themis?
4作为“关联性行动(joint action)”的争执解决
5作为证明方式的发誓
6誓言、范例与比喻是如何类似于法律的?
7用礼物、誓言与吟唱来进行仲裁(dikê)
8第一回合:阿基琉斯和安提洛科斯
9第二回合:安提洛科斯与墨涅劳斯
10第三回合:涅斯托尔与阿基琉斯
11什么是Themistes和Thesmia?它们是如何关联着的?
第三章 《奥德赛》中的自我转换及正义治疗
1正义的剧本与执行者是如何转换的?
2有关僭妄与正义的一个诗化商谈
3卡吕普索、奥德修斯与无拘无束的自我
4奥德修斯的听众:认知与道德的挑战
5作为精神治疗的对逝者的审判
6米诺斯与五位行僭妄者
7《奥德赛》式正义中的自为与人格
第四章 施行法律:立法家、成文法条与陪审团审判
1法律剧本的修订:立法家与成文法
2陪审团审判及其框架
3复活的立法家
第五章 渐进发展的公民身份:民主雅典的埃弗比与民众领袖
(公元前465年-前460年)
1公民身份与成为男人
2埃斯库罗斯《乞援人》中的公民审查
3民众领袖的自我:雅典的商谈与自主性,公元前465-前460年
第六章 民主雅典中公民与自我的自然化(公元前450年-前411年)
1普罗塔戈拉与伯里克利眼中的公民与自我
2伯里克利与影子公民
3自然:公民与自我的性质
4安提丰所谓的公民与自我
5安提丰的《论真理》:如何让公民自然化?
6安提丰的《论和谐》与公民身份游戏
第七章 民主社会的自恋公民:阿尔喀比亚德和苏格拉底
1审判阿尔喀比亚德
2自恋与偏执状态
3自恋与个人崇拜
4阿尔喀比亚德的自主性:喜剧与悲剧阶段
5公民游戏与Magister Ludi(游戏大师)
6苏格拉底:难以效仿的公民与自我
7苏格拉底的自我能够施行/表演公民身份吗?
8苏格拉底与社会契约
结语
参考文献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冲击,在于它对“理想”与“现实”之间那永恒张力的细致描摹。古希腊的公民理想,那种近乎完美的自我实现和政治参与的构想,读来令人心驰神往,仿佛触手可及。然而,作者紧接着又用冰冷的史实和制度的局限性,将我们从天堂拉回人间,展示了权力运作的复杂性、奴隶制度下的道义困境,以及民主实践中的非理性因素。这种亦梦亦幻、又极度写实的叙事手法,使得整本书充满了悲剧性的张力。它不是歌颂,也不是批判,而是一种深沉的理解——理解人类在追求崇高目标时,必然要面对自身的局限和历史的重负。这本书教会我的,是带着清醒的头脑去欣赏那些宏伟的蓝图,同时也能平静地接受它们注定不完美的现实。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甸甸的质感,配合着古朴典雅的字体,仿佛瞬间就能把你拉回到那个遥远的城邦时代。内页的纸张选用也很考究,触感温润,阅读体验极佳,即便是长时间沉浸其中,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本书的排版也做得非常用心,字距和行距把握得恰到好处,使得版面既疏朗有致又不失紧凑感,即便是复杂的概念和人名地名,也能清晰地呈现出来。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用原文时所采用的注释方式,那种细致入微的考证和精准的翻译,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原著的敬畏之心。总的来说,光是拿起这本书,就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庄重与厚实,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它所散发出的那种对知识的尊重和对阅读本身的敬意,是当下许多出版物所缺乏的,让人忍不住想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其中蕴含的智慧。
评分读完这本厚厚的著作,我内心涌起的是一种近乎迷醉的震撼。作者的叙事方式极其高明,他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编年史或者简单的概念罗列,而是通过一系列鲜活的案例和深入的文本分析,将古希腊思想的脉络层层剥开。我仿佛跟随作者的笔触,亲身走进了雅典的集市,聆听苏格拉底的辩论,感受伯里克利的激情演说。尤其是在探讨公民身份的演变时,作者那种洞察人性的深刻,将不同阶层公民的权益与义务之间的微妙张力描绘得入木三分。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思想的张力,让我的思绪不断地跳跃,不断地反思我们自身所处的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这本书的逻辑链条极其严密,每一步推导都建立在扎实的史料之上,读起来酣畅淋漓,却又引人深思,绝非泛泛而谈的通史读物可比。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与其说是在获取知识,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对话。作者提出的那些关于个体责任与集体规范的边界问题,像一根根尖锐的针,不断地刺痛着我,让我不得不审视自己内心深处对“正当性”的理解。我发现自己过去对许多概念的理解是何等肤浅和单薄。那些古老的辩论,例如关于法律的普遍性和城邦的特殊性之间的冲突,在今天的世界依然有着惊人的现实意义。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关键节点设置的那些富有哲理性的诘问,它们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强迫读者跳出既有的思维框架,去重新建构自己的认知地图。这种引导式的阅读体验,非常适合那些不满足于被动接受信息,而渴望主动参与思想建构的读者,读完后感觉自己的心智都被打磨得更加锋利了。
评分从语言风格上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学术著作中的一股清流。它没有陷入那种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泥潭,虽然内容极具深度,但作者的文字却保持着一种克制而优雅的古典美感。描述场景时,笔触精准而富有画面感,如同精心雕琢的浮雕,纹理清晰可见;阐述理论时,语言则变得逻辑严密、抽丝剥茧,犹如一把精密的解剖刀,直指核心。阅读过程中,我几乎没有感受到任何“阅读障碍”,仿佛作者本人就坐在我对面,用最清晰、最有条理的方式向我阐述他毕生的研究成果。这种将高度的学术性与极佳的可读性完美结合的能力,在我看来,是作者文学素养和学术功力的双重体现,实在难能可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