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零件与装配体教程(2018版)

SOLIDWORKS零件与装配体教程(2018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其登 著,杭州新迪数字工程系统有限公司 译
图书标签:
  • SOLIDWORKS
  • 机械设计
  • CAD
  • 教程
  • 装配
  • 零件
  • 2018
  • 工程图
  • 入门
  • 软件教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95748
版次:9
商品编码:12348067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SOLIDWORKS公司原版系列培训教程 CSWP全球专业认证考试培训教程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企业工程设计人员和大专院校、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师生
本教程提供练习文件下载,详见“本书使用说明”。本书配有300分钟高清语音视频和3D立体模型,读者可以扫描二维码免费观看。

4大特点
● SOLIDWORKS公司官方授权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原版培训教程
● CSWP全球专业认证考试培训教程
● 迄今为止科学而体系完整的一套SOLIDWORKS系列培训教程
● 丛书累计销量超45万册,多次荣登同类书排行榜榜首

5大改进
● 增加高清语音教学视频
● 修正部分素材文件和教程不对应的问题
● 修正部分模板不匹配问题
● 修正按操作步骤执行无法达到教程中效果的问题
● 修正个别术语和软件不匹配的问题

配套资源:
● 典型实例,手把手教您SOLIDWORKS操作技能
● 配套练习素材免费下载,满足学习、练习需要
● 配套高清语音教学视频,名师详细讲解操作步骤

内容简介

《SOLIDWORKS零件与装配体教程(2018版)》是根据DS SOLIDWORKS公司发布的《SOLIDWORKS�k2018:SOLIDWORKS Essentials》编译而成的,着重介绍了使用SOLIDWORKS软件创建零件、装配体的基本方法和相关技术,以及生成工程图的基础知识。本教程提供练习文件下载,详见“本书使用说明”。本书提供3D模型和300分钟高清语音教学视频,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免费查看。
本教程在保留了英文原版教程精华和风格的基础上,按照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编译,配套教学资料齐全,适于企业工程设计人员和大专院校、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作者简介

胡其登 现任DS SOLIDWORKS公司亚太区技术总监
胡其登先生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后获得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专业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3D CAD/CAM/PDM/PLM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软件开发、企业技术培训与支持、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深化应用与推广等工作,经验丰富,先后发表技术文章20余篇。在引进并消化吸收新技术的同时,注重理论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在给数以百计的企业进行技术交流、方案推介和顾问咨询等工作的过程中,对如何将3D技术成功应用到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问题上,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总结出了推广企业信息化与数字化的佳实践方法,帮助众多企业从2D平滑地过渡到了3D,并为企业推荐和引进了 PDM/PLM管理平台。作为系统实施的专家与顾问,以自身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体系,帮助企业成为3D数字化企业。
胡其登先生作为中国早使用SOLIDWORKS软件的工程师,酷爱3D技术,先后为SOLIDWORKS社群培训培养了数以百计的工程师,目前负责SOLIDWORKS解决方案在大中国区全渠道的技术培训、支持、实施、服务及推广等全面技术工作。

目录


前言
本书使用说明
第1章SOLIDWORKS软件介绍1
1.1什么是SOLIDWORKS软件1
1.2设计意图2
1.2.1设计意图示例3
1.2.2设计意图的影响因素3
1.3文件参考4
1.3.1对象链接与嵌入(OLE)4
1.3.2文件参考实例4
1.4打开与保存文件5
1.5SOLIDWORKS用户界面5
1.6CommandManager7
1.6.1添加及移除CommandManager选项卡7
1.6.2FeatureManager设计树7
1.6.3PropertyManager菜单8
1.6.4文档路径8
1.6.5选择导览列8
1.6.6任务窗格8
1.6.7使用设计库打开练习文件9
1.6.8前导视图工具栏9
1.6.9不可选的图标9
1.6.10鼠标的应用10
1.6.11快捷键10
1.6.12多屏幕显示10
1.6.13系统反馈11
1.6.14选项11
1.6.15搜索12
第2章草图13
2.1二维草图13
2.2处理流程14
2.3保存文件15
2.4了解草图15
2.5绘制草图15
2.5.1默认平面15
2.5.2草图指示器16
2.6草图实体17
2.7基本草图绘制17
2.7.1草图绘制模式17
2.7.2推理线(自动添加几何关系)18
2.7.3草图反馈20
2.7.4草图状态20
2.8草图绘制规则21
2.9设计意图22
2.9.1控制设计意图的因素22
2.9.2需要的设计意图23
2.10草图几何关系23
2.10.1自动草图几何关系23
2.10.2添加草图几何关系23
2.10.3草图几何关系的示例24
2.10.4选择多个对象26
2.11标注尺寸26
2.11.1尺寸的选取与预览27
2.11.2角度尺寸28
2.11.3Instant 2D29
2.12拉伸30
2.13草图指南31
练习2-1草图和拉伸132
练习2-2草图和拉伸232
练习2-3草图和拉伸333
练习2-4草图和拉伸434
练习2-5草图和拉伸534
练习2-6草图和拉伸635
第3章基本零件建模36
3.1概述36
3.2专业术语36
3.3选择最佳轮廓37
3.4选择草图平面38
3.4.1参考基准面38
3.4.2模型的放置38
3.5零件的分析39
3.5.1标准视图39
3.5.2主要的凸台特征39
3.5.3最佳轮廓40
3.5.4草图平面40
3.5.5设计意图40
3.5.6绘制第一特征的草图41
3.5.7拉伸特征选项42
3.5.8重命名特征42
3.6凸台特征42
3.7在平面上绘制草图43
3.7.1绘制切线弧43
3.7.2切线弧的目标区域43
3.7.3绘制直线和绘制切线弧间的自动转换44
3.8切除特征45
3.9视图选择器46
3.10使用异形孔向导47
3.10.1创建标准直孔47
3.10.2添加柱形沉头孔48
3.11圆角特征48
3.11.1创建圆角特征的规则49
3.11.2最近的命令50
3.12编辑工具51
3.12.1编辑草图51
3.12.2编辑特征51
3.12.3退回控制棒52
3.13出详图基础55
3.13.1模板的设置55
3.13.2工具栏56
3.13.3新建工程图56
3.14工程视图56
3.15中心符号线59
3.16尺寸59
3.16.1驱动尺寸59
3.16.2从动尺寸59
3.16.3操作尺寸61
3.16.4模型与工程图的相关性63
3.17修改参数63
练习3-1绘制零件图65
练习3-2切除66
练习3-3修改Basic零件67
练习3-4支架69
练习3-5创建零件工程图71
第4章铸件或锻件建模72
4.1实例研究:棘轮72
4.2设计意图72
4.3带有拔模斜度的凸台特征73
4.3.1创建手柄部分73
4.3.2手柄部分的设计意图73
4.4草图中的对称74
4.4.1草图绘制后创建对称74
4.4.2两侧对称拉伸75
4.4.3拔模开/关75
4.5模型内绘制草图76
4.5.1过渡部分的设计意图76
4.5.2绘制圆形轮廓77
4.5.3绘制圆78
4.5.4修改尺寸外观形式78
4.5.5成形到下一面79
4.5.6头部特征的设计意图80
4.6视图选项81
4.6.1显示选项82
4.6.2修改选项82
4.6.3鼠标中键的功能83
4.6.4参考三重轴的功能83
4.6.5快捷键83
4.7草图中使用模型边线84
4.7.1放大选取范围84
4.7.2添加新视图84
4.7.3绘制等距实体85
4.8剪裁草图几何体86
4.8.1剪裁和延伸86
4.8.2修改尺寸88
4.8.3到离指定面指定的距离88
4.8.4转化曲面选项88
4.8.5选择其他89
4.8.6测量89
4.9复制和粘贴特征91
4.10编辑圆角特征92
练习4-1带轮93
练习4-2对称和等距实体(一)94
练习4-3修改棘轮体手柄95
练习4-4对称和等距实体(二)96
练习4-5工具手柄97
练习4-6惰轮臂97
练习4-7成形到一面98
第5章阵列100
5.1使用阵列的优点100
5.1.1阵列类型100
5.1.2阵列选项100
5.2线性阵列103
5.2.1跳过实例105
5.2.2几何体阵列106
5.2.3性能评估106
5.3圆周阵列107
5.4参考几何体109
5.5镜像113
5.6使用只阵列源115
5.7到参考116
5.8草图驱动的阵列118
5.9自动标注草图尺寸120
练习5-1线性阵列122
练习5-2草图驱动的阵列123
练习5-3跳过实例124
练习5-4线性阵列和镜像阵列124
练习5-5圆周阵列125
练习5-6轴与多种阵列125
第6章旋转特征128
6.1实例研究:手轮128
6.2设计意图128
6.3旋转特征——轮轴128
6.3.1旋转特征的草图几何体129
6.3.2控制旋转特征草图的规则130
6.3.3草图尺寸标注130
6.3.4直径标注130
6.3.5创建旋转特征131
6.4创建轮缘133
6.4.1槽口133
6.4.2多实体135
6.5建立轮辐136
6.5.1完成路径和轮廓草图137
6.5.2旋转视图138
6.5.3边线选择139
6.5.4倒角140
6.5.5RealView图形141
6.6编辑材料143
6.7质量属性144
6.8文件属性145
6.8.1文件属性的分类145
6.8.2创建文件属性146
6.8.3文件属性的用途146
6.9SOLIDWORKS SimulationXpress简介14

前言/序言

DS SOLIDWORKS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三维机械设计、工程分析、产品数据管理软件研发和销售的国际性公司。SOLIDWORKS软件以其优异的性能、易用性和创新性,极大地提高了机械设计工程师的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目前已成为主流3D CAD软件市场的标准,在全球拥有超过500万的用户。DS SOLIDWORKS公司的宗旨是:to help customers design better products and be more successful——让您的设计更精彩。
“SOLIDWORKS�k公司原版系列培训教程”是根据DS SOLIDWORKS公司最新发布的SOLIDWORKS�k2018软件的配套英文版培训教程编译而成的,也是CSWP全球专业认证考试培训教程。本套教程是DS SOLIDWORKS公司唯一正式授权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原版培训教程,也是迄今为止出版的最为完整的SOLIDWORKS公司原版系列培训教程。
本套教程详细介绍了SOLIDWORKS�k2018软件的功能,以及使用该软件进行三维产品设计、工程分析的方法、思路、技巧和步骤。值得一提的是,SOLIDWORKS 2018软件不仅在功能上进行了600多项改进,更加突出的是它在技术上的巨大进步与创新,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工程师的设计需求,带给新老用户更大的实惠!
《SOLIDWORKS零件与装配体教程(2018版)》是根据DS SOLIDWORKS公司发布的《SOLIDWORKS�k2018:SOLIDWORKS Essentials》编译而成的,着重介绍了使用SOLIDWORKS软件创建零件、装配体的基本方法和相关技术,以及生成工程图的基础知识。
本套教程在保留了原版教程精华和风格的基础上,按照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编译,使其变得直观、通俗,让初学者易上手,让高手的设计效率和质量更上一层楼!
本套教程由DS SOLIDWORKS公司大中国区技术总监胡其登先生担任主编,由杭州新迪数字工程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志杨负责审校。另外,DS SOLIDWORKS公司亚太区资深技术总监陈超祥先生对本套教程的编写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深表感谢。承担编译、校对和录入工作的有陈志杨、张曦、王绍清、叶伟、胡智明、刘红政、李鹏等杭州新迪数字工程系统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杭州新迪数字工程系统有限公司是DS SOLIDWORKS公司的密切合作伙伴,拥有一支完整的软件研发队伍和技术支持队伍,长期承担着SOLIDWORKS核心软件研发、客户技术支持、培训教程编译等方面的工作。本套教程的操作视频由SOLIDWORKS高级咨询顾问李伟制作。在此,对参与本套教程编译和视频制作的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胡其登
2018年3月
《CAD高级建模与数字化设计实战》 引言 在瞬息万变的工业设计与工程制造领域,精湛的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已成为专业人士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从概念构思到产品落地,CAD技术扮演着连接想象与现实的桥梁。本书《CAD高级建模与数字化设计实战》并非一本针对特定软件版本(如2018版)的初学者入门指南,而是旨在系统性地提升设计师与工程师在复杂三维建模、高级曲面造型、装配体协同设计以及数字化流程整合方面的实战能力。我们聚焦于那些能够真正驱动创新、优化产品性能、缩短研发周期的核心技能,引导读者跳出软件界面的具体操作限制,深入理解设计背后的原理与方法论,从而在更广阔的数字化设计领域游刃有余。 第一部分:精湛的三维实体建模艺术 本部分将深入探索三维实体建模的进阶技巧与策略,超越基础的拉伸、旋转等操作,着重于构建具有复杂几何特征和工程意义的部件。 特征驱动设计的哲学: 我们将阐述如何通过“特征”来构建模型,理解特征之间的父子关系、依存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编辑特征来高效地修改模型,而非从头开始。这包括对草图的精妙运用,如利用投影、相交、曲线等工具创建复杂草图,并结合尺寸与约束,保证草图的稳定性和可编辑性。 高级实体建模技术: 扫描特征与扫掠: 深入研究扫描(Sweep)和扫掠(Loft)命令的强大之处。我们将讲解如何创建基于一条路径和多个截面的扫掠,以及如何利用引导线和扭转角控制扫掠体的形态,实现如管道、手柄、流线型外壳等复杂结构。 肋筋(Rib)与薄壳(Shell)的智能应用: 探讨肋筋在增强结构强度方面的设计考量,以及如何生成均匀厚度的薄壳结构,并处理不同曲率下的厚度变化。 阵列与镜像的高级运用: 不仅是简单的线性或圆形阵列,还将介绍基于曲线阵列、特征驱动阵列等更灵活的方式,以及如何通过组合镜像和阵列,快速构建对称或周期性结构。 装配体中的特征创建: 学习如何在装配环境中直接创建零部件特征,实现“自底向上”与“自顶向下”相结合的设计流程,加速大型装配体的设计迭代。 曲面建模的融合与升华: 实体建模并非孤立存在,本书将介绍如何将曲面造型的优势融入实体建模流程。 曲面构建基础: 讲解自由曲面(Freeform Surface)、多截面曲面(Fill Surface)、边界曲面(Boundary Surface)等关键曲面类型。 实体与曲面的协同: 演示如何利用曲面作为实体建模的辅助工具,例如,使用曲面创建复杂的过渡圆角,或者将曲面造型转化为实体。反之,亦然,如何从实体表面提取曲面进行编辑。 曲面质量的评估与修复: 强调曲面连续性(G0, G1, G2)的重要性,并介绍评估曲面质量的工具,以及处理曲面缝隙、扭曲等常见问题的技巧。 第二部分:装配体设计与协同工作流程 大型产品通常由成百上千个零部件构成,装配体设计能力是衡量一个工程师专业程度的关键指标。本部分将聚焦于高效、可靠的装配体构建方法,以及在团队协作环境下的设计流程。 装配体结构与逻辑: 层次化设计(Sub-assembly): 讲解如何将复杂装配体分解为更小的、可管理的子装配体,以提高整体的可控性和设计效率。 骨架模型(Skeleton Model)与结构设计: 介绍利用骨架模型来定义装配体的整体尺寸、关键结构布局,以及各部件之间的空间关系,实现“自顶向下”的参数化设计。 高级配合(Mates/Constraints)的应用: 超越简单的重合、平行配合,深入讲解高级配合如配合集(Mate Folder)、限位配合(Limit Mate)、驱动配合(Drive Mate)等,以更精确地模拟机械运动和连接关系。 性能优化与大型装配体管理: 轻化模式(Lightweight Mode)与简化表示(Simplified Representation): 学习如何处理包含大量零部件的装配体,利用轻化模式和简化表示来显著提升打开、编辑和导航装配体的速度。 零部件的替换与升级: 讲解如何在不影响整体装配体结构的情况下,高效地替换旧版本零部件或引入新设计的零部件。 爆炸视图(Exploded View)与动画: 演示如何创建清晰的爆炸视图,用于产品装配指导、技术文档和营销展示,并可进一步生成动态的装配/拆卸动画。 数字化工作流程的整合: 参数化设计与方程式(Equations): 学习如何利用方程式驱动模型的尺寸、特征,实现设计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一旦修改关键参数,整个模型随之更新。 配置(Configurations)与变体设计: 演示如何通过配置来管理同一零件或装配体的不同状态,例如不同颜色、不同尺寸、不同功能选项等,极大地提高设计效率。 设计自动化与脚本: 简要介绍通过宏(Macros)或脚本语言(如VBA)来实现重复性设计任务的自动化,释放工程师的创造力。 与PLM/PDM系统的集成(概念): 介绍CAD数据管理的重要性,以及CAD软件如何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或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集成,实现设计数据的集中管理、版本控制与协同共享。 第三部分:工程应用与设计思维 本部分将引导读者将CAD技能与实际工程问题相结合,培养解决实际工程挑战的设计思维。 结构分析与仿真基础(概念): 介绍如何利用CAD软件内置的仿真工具(如有限元分析FEA,运动仿真MBD)来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我们将重点讲解如何正确建立仿真模型,理解载荷、约束以及结果解读,帮助读者在设计早期发现潜在问题,避免后期昂贵的修改。 制造工艺的考量(DFM/DFA): 面向制造的设计(Design for Manufacturing, DFM): 探讨在建模过程中如何考虑材料特性、加工方法(如CNC加工、注塑成型、3D打印)的限制,以优化产品的可制造性,降低生产成本。 面向装配的设计(Design for Assembly, DFA): 讲解如何设计便于装配的零件,减少装配步骤,提高装配效率,降低装配错误率。 逆向工程与数据导入/导出: 点云与网格数据的处理(概念): 简要介绍如何导入和处理扫描获得的点云或网格数据,并将其转化为可编辑的CAD模型。 常用文件格式的理解与应用: 深入理解STEP, IGES, STL等常见CAD文件格式的特性,以及在不同软件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的注意事项。 创新设计与参数化工具的应用: 探讨如何利用参数化设计和高级建模技术,探索新的设计空间,实现产品功能的创新和性能的突破。 结论 《CAD高级建模与数字化设计实战》并非止步于软件功能的堆砌,而是致力于构建一套完整的、面向未来的数字化设计能力体系。通过对本书内容的深入学习和实践,读者将能够熟练运用CAD工具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提升产品的设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并在日益激烈的工业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本书的目标是赋能每一位热爱设计、追求卓越的工程师,让他们能够将创新的想法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3D建模一直抱有一种“高冷”的印象,总觉得是设计师们才能掌握的技能。但当我开始接触 SOLIDWORKS,并且有了这本《SOLIDWORKS 零件与装配体教程(2018版)》作为指引,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易懂,即使是 CAD 新手,也能很快跟上节奏。它没有使用过于专业晦涩的术语,而是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把复杂的概念拆解开来,一点一点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特征”的讲解,比如“拉伸”、“旋转”、“扫描”等,作者不仅告诉了我们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还深入分析了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场景,以及如何通过组合运用这些特征来创建出更复杂的模型。书中提供的练习题,覆盖了从基础到进阶的各种难度,让我能够充分巩固所学知识,并且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有时候,即使按照书上的步骤操作,也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候书中的“常见问题解答”板块就派上了大用场,它准确地抓住了我可能遇到的困惑,并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软件操作层面,还融入了一些设计理念和工程思维,比如在讲解装配体时,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如何将零件组合在一起,还强调了配合关系、运动仿真等概念,让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设计出更合理、更优化的机械结构。

评分

我是一名拥有数年 SOLIDWORKS 使用经验的工程师,虽然日常工作基本能够应对,但总觉得在某些复杂建模和高级技巧方面有所欠缺。《SOLIDWORKS 零件与装配体教程(2018版)》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解锁了 SOLIDWORKS 的“隐藏关卡”。它不仅仅是基础知识的堆砌,而是更侧重于“如何更高效、更智能地进行设计”。书中关于“扫描”和“放样”特征的讲解,提供了许多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巧妙用法,能够帮助我快速创建出复杂且精密的模型。在装配体设计方面,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的对比分析,让我对如何组织和管理大型装配体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书中对于“配置”的运用,更是让我看到了提高设计效率的巨大潜力,通过一套模型实现多种规格产品的设计,这在实际工作中非常有价值。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鈑金设计”和“焊接件设计”的章节,这些内容在很多基础教程中都是略过的,但对于机械工程师来说却是非常实用的技能。书中提供了大量实用的案例,涵盖了不同行业的应用场景,让我能够学以致用,并将书中的技巧融会贯通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这本书的内容非常贴合实际工程需求,作者的讲解深入浅出,让我能够快速理解并掌握那些看似复杂的概念。

评分

我是一名在校的机械设计专业学生,平时接触 SOLIDWORKS 的机会很多,但总觉得自己的技能不够扎实,尤其是在零件的细节处理和装配体的约束关系上,常常感到力不从心。《SOLIDWORKS 零件与装配体教程(2018版)》的出现,正好弥补了我的这一需求。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非常满意。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软件操作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带着我深入理解 SOLIDWORKS 的设计逻辑。书中对“高级曲面造型”部分的讲解,是我之前接触过的教程中最详细和深入的。作者详细介绍了各种曲面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曲面工具来创建出流畅、美观且符合工程要求的曲面。在装配体部分,书中对“配合”的讲解可谓是入木三分,它不仅列举了各种配合类型,更深入分析了不同配合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工程中如何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最合适的配合方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运动仿真”的章节,它让我第一次直观地看到了我设计的机构在运动中的表现,这对于我理解机械原理、优化设计方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工程图”的讲解,让我能够将设计模型转化为规范的工程图纸,这对于我未来的工作和学习都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涵盖了 SOLIDWORKS 零件与装配体设计的方方面面,对于想要深入学习 SOLIDWORKS 的学生和工程师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一直以来,SOLIDWORKS 软件的学习对我来说都像是在迷雾中摸索。我尝试过网上零散的视频教程,也翻阅过一些内容泛泛的书籍,但总感觉缺乏系统性和深度。这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本《SOLIDWORKS 零件与装配体教程(2018版)》,心想不如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拿到书的那一刻,我被厚实的内容和精美的排版所吸引。首页的目录就清晰地勾勒出了整个学习脉络,从基础的草图绘制,到复杂的曲面造型,再到最终的装配体设计,每一步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前几章,关于草图绘制的讲解,不仅罗列了各种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更深入地阐述了尺寸标注、约束条件的应用技巧,让我明白了草图的重要性远不止于“画出形状”,更在于“精确控制形状”。书中穿插的大量案例,更是让我这种“动手派”爱不释手,我跟着书中的步骤,一点一点地构建出各种零件,虽然刚开始有些磕磕绊绊,但每次成功完成一个模型,都让我信心倍增。尤其是书中对于参数化设计的讲解,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改变一个尺寸就能联动更新整个模型,这对于后期的设计修改简直是福音。而且,书中对于每个命令的讲解都非常细致,连一些不常用的选项都一一列举,并说明其作用,这种“事无巨细”的态度,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是真的用心在做教程,而不是简单地把软件功能堆砌一番。

评分

作为一个对设计充满热情,但又缺乏专业指导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带我入门 SOLIDWORKS 的书籍。《SOLIDWORKS 零件与装配体教程(2018版)》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次学习投资。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友好,充满了鼓励性,让我这个新手也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它从最基础的界面介绍开始,一步一步地引导我熟悉软件的各项功能。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草图实体”的讲解,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画线和圆,更是强调了“智能尺寸”和“尺寸驱动”的重要性,让我明白如何通过参数来控制模型的变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画图”的层面。在学习零件设计时,书中提供的“图纸练习”是我最喜欢的环节。这些练习题非常有针对性,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让我能够很好地巩固每一个知识点。当我遇到困难时,书中的“技巧提示”和“注意事项”总能及时地给我一些灵感和帮助,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而关于装配体的讲解,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整体设计”的魅力。如何将各个零件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功能性产品,这本书给了我很好的启示。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感觉自己已经掌握了 SOLIDWORKS 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设计项目,这让我感到非常兴奋和有成就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