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5年核心考点测评卷:申论》紧随国考变化,立足教学研发,依照中公老师精心研究的近5年申论考试高频率和核心考点编写而成。内含6套试卷和一张核心考点速览图,文字视频双解析,一题一码,可观看老师详述答题要点和评分要点的讲解视频,为自己估分。快速培养考生申论答题思维,帮助考生全面高效备考申论。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5年核心考点测评卷:申论》精心选取国家公务员考试近五年考试的核心考点试题编写,内含6套核心考点测评卷和一张核心考点速览图,科学配题,系统讲解。答题后的个性化测评结果可帮助考生了解自身实力,查缺补漏,帮助考试高效备考,提升实战能力。
目录
《中公版·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5年核心考点测评卷:申论》
精彩书摘
给定资料
1.位于R市市郊西隅的沙坝村,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山清水秀,历史悠久。
1980年前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中国广大农村推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等有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文件一层层传达下来,但沙坝村却没有变革的迹象,人们还在观望。时任大队书记的杨某回忆说:“那时候土地、山林还有各种财产都是国家(集体)的,国家的东西,哪个敢随便动!”
到了1981年年底,沙坝村把耕地按好、中、差进行了搭配,然后按人口平均发包给村民,完成“分田到户”,第一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沙坝村初步落实。从此,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村民对于承包地有了经营权、使用权。当时的规定是:所有承包的土地,不许出租、买卖;不许在承包地上建房、烧砖瓦等。虽然承包时大队已经确定承包期是3至5年,但是,村民中仍有人怀疑分田到户不会长久,会不会“今天分下去,明天又收回来”。直到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十五年以上”,村民们的忧虑才初步解除。而后中央提出的“为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民增加投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算是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为了给农民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预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2.L村位于某省中北部沿海平原区,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冬小麦与夏玉米一年两季轮作,经济作物以苹果为主。L村的土地分为两类,一是“围庄地”,在村庄周边,有较好的水利条件;二是“洼子地”,离村庄远,水利条件较差。与全国大多数村庄一样,L村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根据当时的政策完成了“二轮土地承包”。L村把全村土地分成两份,一份为各户承包的人口地,另一份为机动地。机动地主要用于给新增加的人口增地。
与其他村庄二轮承包普遍执行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政策不同的是,L村在机动地上实行“增人增地但减人不减地”的办法。自二轮土地承包以来,L村的人口增减变化将近百人。L村给新增加的人口分配土地先从位置、水利条件较好的围庄地开始,围庄地分完之后,新增加的人口就只能分到洼子地了。到了2014年,预留的机动地全部分配完了,“增人增地但减人不减地”的办法也就难以为继了。
村民李某在二轮承包时家里只有他们夫妇和未成年的儿子,多年后儿子娶妻生子,都没赶上村里分地,一家6个人种着3个人的地,收入窘迫。特别是每当看到邻居张某家2个人种着9个人的地时,颇有怨言:“明显不公平,就应该收回重分。”但张某对他的话却不完全认同:“我家地多人少是事实,可二轮续包的时候就是这样,30年不变也是国家规定的。”
与李某、张某想要地、想种地不同,L村还有不想要、不想种地的人。76岁的万老汉,家里有6亩地,儿子和孙子都在外地打工、上学。每年的秋收季节都是万老汉发愁的时候,繁重的劳动都得雇人帮忙。他想把地流转出去,但因为地比较零散,收益也不高,流转也很困难。村里和万老汉情况差不多的还有二十多人。近几年一直在外地打工的王某说:“种地费时费力不说,农忙时回家打理,请假还要被扣工资,不合算。这两年一直是托付亲戚来种地,没什么收益,明年也不想这么干了。”此外,村里还有10户完全脱离农业的家庭,因各种原因,他们承包的土地大多撂荒了。
现任村支书告诉记者说,村里二轮承包后一直没进行土地调整,这是因为国家对土地调整有政策,明确提出“小调整、大稳定的前提是稳定”,“小调整”的间隔期短不得少于5年,而且“小调整”只限于人地矛盾突出的个别农户。2006年因为村民的承包地占用量与家庭人口数量不均衡,村里曾有过一次调整的打算,村委会研究决定:凡是人口减少以及已经迁往城镇落户的非农户,其承包的土地份额一律收回,另行发包给新增人口的农户。村民石某因妻子去世而被收回了2亩地。石某不服,将村委会告上法庭,要求返还被收走的土地。法院经审理认为,2003年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确立了“承包土地以户为单位,减人不减地”的原则。根据该法律,家庭承包经营权的主体是农户整体,而不是家庭成员个体。只要承包方的家庭还有人在,土地就不能收回。只有在承包经营的家庭消亡,或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并转为非农户口的情况下,发包方才可以收回承包地。如果承包方自愿放弃承包地,则应提前半年提出申请。后法院判决村委会返还石某土地。石某这一告,那次土地调整就没往下进行。后来,国家对土地调整的限制越来越严格,多次强调“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2016年春,李某和一些农户以土地承包量有失公平为由找到了当地政府,要求调整。这一诉求得到了政府的支持。面对这种局面,村支书无奈地说:“这样一来,我们的压力很大,看来村里的土地调整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
3.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16年年底,中国大陆城镇常住人口已达7亿9298万,比2015年末增加2182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57.35%。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李奶奶是几年前从农村来到X市的。离开了广袤无垠的田野,住进了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单元楼的瑞丽花园小区。舒适的住所、单调的生活、陌生的邻里,李奶奶过得并不开心,觉得自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她几乎每天都要坐公交车穿过喧闹的街区到城郊的公园里活动活动筋骨,想法子找人说说话。
瑞丽花园小区是X市近年来新开发的商品房小区,位于市区两大主要交通干线的交汇处。因位置临近商业中心,所以地价昂贵,住宅楼比较密集。为了体现其景观的生态性,小区内有一条人工河道蜿蜒而过,把小区的空地分割成大小不一的碎片。河边花香草绿,绿柳成荫,不少凉亭、假山点缀其间。但仔细观察便可发现,小区里可供居民活动健身的空地却十分有限,大的一块空地,只能容纳30人共同活动。每次看到“芳草青青、留心脚下”的木牌时,李奶奶总免不了要唠叨一句“景有了,可人没了”。事实上,小区内也建有设备完善、宽敞明亮的室内舞蹈室、羽毛球馆及各类文体活动室,但羽毛球馆和健身房是不对社区居民免费开放的,需要居民办理会员卡。舞蹈室在有对外演出活动时用于排练使用,平时都上着锁。其他文体活动室都有一定的开放时限,利用起来并不方便。
离瑞丽花园小区不远的南平巷地区是一个具有完整元代胡同院落肌理、文化资源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迄今还有2万多名居民生活在此。
已经在此生活20多年的康阿姨对记者说,当初这里特别清净,没有商业化,更没有这么多的游客。可是到了2006年进行商业开发以后,南平巷变了样子,喧哗的酒吧、随意改建的建筑物、各种小吃店和水果摊占道经营,人流量和车流量骤增,传统的文化气息荡然无存。近两年,因为这里的居住环境条件每况愈下,商品价格攀升,老住户纷纷外迁,老宅成了外来人口的聚集地。
在如何把握历史文化保护、商业发展和居民人居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业内人士认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核心考点精析与实战演练 一、 时代背景与考试特点分析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依旧是人才选拔的重中之重。作为衡量考生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依法办事能力的关键科目,《申论》的备考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历年考情数据显示,申论考试并非一成不变,它紧密结合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热点问题以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考查重点和命题形式。 2019年的申论考试,在继承往年“贴近实际、注重能力”的原则基础上,更加强调考查考生对复杂社会现象的洞察力,对宏观政策的理解力,以及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实践的执行力。因此,考生需要对近几年的国家发展战略、重要会议精神、社会改革的焦点领域(如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文化自信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等)有着深刻的认知和独到的见解。同时,申论题目日益呈现出多元化、情境化、案例化的特点,要求考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并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二、 核心考点深度解析 本教材紧扣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核心考点,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梳理与解析,旨在帮助考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掌握解题的底层逻辑。 1. 理论根基与思想引领: 申论考试是党和国家选拔政治素质过硬、理论素养扎实的公务员的重要环节。因此,考生必须深刻理解并熟练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特别是关于新发展理念、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战略。这包括: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深刻理解其内涵、相互关系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在分析经济发展问题时,如何体现创新驱动;在解决区域差距时,如何贯彻协调发展;在面对环境挑战时,如何落实绿色发展;在深化对外开放中,如何把握开放的内涵;在解决民生问题时,如何践行共享发展。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理解其历史意义、战略布局和实现路径。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掌握其核心要义、基本要求和推进举措。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理解其相互联系、内在逻辑以及在不同政策层面的体现。 党的建设总要求: 把握其在贯彻执行政策中的重要性。 相关政策法规: 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基本法律法规,以及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2. 社会热点与时政要闻: 申论试题取材广泛,常与当下的社会热点紧密相连。考生需要关注近一年来国内外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社会发展焦点。本教材将重点梳理以下方面: 经济领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高质量发展、宏观经济调控、“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接续、科技自立自强、数字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优化等。 政治领域: 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风廉政建设、基层治理创新、依法行政、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等。 文化领域: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等。 社会领域: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人才强国战略、就业优先政策、社会矛盾化解与社会稳定、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社会管理等。 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与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 对外开放与国际关系: 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国外交、国际贸易摩擦与合作、全球性挑战应对(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安全)等。 3. 能力维度考查: 申论的本质是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本教材将围绕以下能力维度进行重点突破: 阅读理解与概括能力: 能够迅速捕捉材料的核心信息、主旨要义,进行准确、精炼的概括。这要求考生掌握“抓首句、抓尾句、抓关键词、抓重复词、抓总括词”等多种概括技巧。 分析推理与判断能力: 能够深入挖掘材料背后的原因、影响、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逻辑推理和准确判断。这包括分析原因、分析影响、比较分析、趋势分析、联系分析等。 贯彻执行与对策制定能力: 能够根据材料反映的问题,结合国家政策,提出切实可行、具有操作性的对策建议。这要求考生熟悉不同领域(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思路,掌握对策建议的结构和表述方式,强调“可行性、针对性、创新性”。 文字表达与公文写作能力: 能够运用规范、准确、生动的语言,按照公文格式要求,完成各种申论文体的写作,如提纲、要点、报告、意见、发言稿、宣传稿、评论文章等。这要求考生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逻辑结构、语言风格。 三、 实战演练与技巧提升 理论学习最终要落脚于实战。本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实战演练模块,帮助考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解题能力。 1. 真题回顾与解析: 精选近五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对每一道题目进行深度剖析,包括题目考查的重点、材料的解读思路、解题的步骤、答案的要点及得分关键。通过对真题的“解剖”,让考生直观了解考试的“口味”。 2. 模拟题与专项练习: 根据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趋势预测,设计一系列高质量的模拟题,涵盖不同题型(如概括题、分析题、对策题、应用题、论述题、漫画题等)和不同主题。同时,提供专项练习,针对考生普遍薄弱的环节进行强化训练,如“热点解读”、“材料分析”、“对策设计”、“公文写作”等。 3. 答题技巧与方法指导: 教授科学有效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如: 审题技巧: 如何准确理解题意,把握题干的关键信息,确定答题的范围、角度和要求。 材料阅读技巧: 如何快速有效地阅读和理解申论材料,提炼核心信息,构建思维导图。 答题结构与逻辑: 如何构建清晰、严谨的答题结构,保证逻辑的连贯性和条理性。 语言表达与润色: 如何使用专业、精准、生动的语言,避免口语化和套话。 时间管理: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完成所有题目。 4. 范文赏析与借鉴: 精选多篇高质量的优秀申论范文,从文章的立意、结构、论证、语言等方面进行详细点评,帮助考生学习范文的优点,提升写作水平。 5. 考场应试指导: 提供考场上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调整心态、保持最佳应试状态的建议。 四、 备考策略建议 1. 系统学习,打牢基础: 认真研读教材,掌握国家大政方针、重要理论,形成宏观视野。 2. 勤于思考,紧跟时事: 每天阅读权威媒体的时政新闻,关注社会热点,并尝试从申论角度进行分析。 3. 精练真题,把握规律: 认真研究历年真题,吃透考点和出题思路。 4. 多写多练,提升能力: 积极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并进行模仿写作,不断提升文字表达能力。 5. 善于总结,形成体系: 对所学知识、练习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解题方法。 6. 模拟演练,熟悉考场: 适时进行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和时间分配。 结语 “中公版·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5年核心考点测评卷:申论”旨在成为考生备考路上的良师益友。通过对核心考点的深度解析、丰富实战演练以及科学的备考策略指导,相信广大考生定能全面提升申论应试能力,在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最终实现自己的公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