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ENT流體分析工程案例精講(第2版)

FLUENT流體分析工程案例精講(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硃紅鈞,謝龍漢,楊嵩 著
圖書標籤:
  • Fluent
  • 流體分析
  • CFD
  • 工程案例
  • 數值模擬
  • 計算流體力學
  • 流體動力學
  • 有限體積法
  • 傳熱學
  • 多相流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338274
版次:2
商品編碼:1235483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工程設計與分析係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68
字數:592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1)第1版齣版以來,獲得讀者的廣泛歡迎,根據讀者的寶貴意見和建議,以及他們的具體應用的情況,進行改版。

(2)根據用戶建議、結閤相關企業應用的需求和高校教學需求修訂瞭第1版內容,同時增加瞭一些實例,使讀者有更多可以學習的範例。

(3)配備視頻講解,提供網絡服務。配套資源下載:華信教育資源網(www.hxedu.com.cn)、QQ群(708552342)。


內容簡介

本書在第1版的基礎上,吸收眾多讀者的寶貴建議,大幅完善圖書內容。 本書以*新版軟件FLUENT 17.0為藍本,以實例為主綫,介紹流體分析的前處理幾何建模、網格劃分、模擬計算和後處理分析的全過程。重點介紹FLUENT 17.0各模塊功能及操作步驟,結閤實例依次介紹流體分析前後處理技術、FLUENT軟件界麵、操作流程,以及復雜綜閤實例的演示。全書以“典型實例+視頻講解”的方式,通過大量的典型實例與重點知識相結閤的方法,全麵介紹FLUENT 17.0的流體分析功能,具有專業性強、操作性強、指導性強的特點。 本書是理工科院校土木、建築、水利、石油、儲運、機械、自動化、過程裝備等相關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師,以及從事核工業、石油化工、機械製造、能源、管道集輸、造船、水利等領域研究和産品開發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也是FLUENT初學者入門和提高的學習寶典,還可作為各高等院校、培訓機構的CFD教材。

作者簡介

硃紅鈞,電子科技大學教師,長期從事有限元分析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具有豐富的經驗。謝龍漢,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200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過程裝備與控製工程專業本科、碩士,之後在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工作過兩年,2010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係的博士學位。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錶30多篇學術論文,寫作經驗豐富,作品技術含量高,實用性強。

目錄

第1章 Gambit幾何建模 (1)
1.1 Gambit操作界麵 (2)
1.2 Gambit的鼠標用法 (6)
1.3 Gambit幾何建模操作 (9)
1.4 與CAD軟件的銜接 (14)
1.5 Gambit幾何建模實例 (15)
實例1-1 3D後颱階流場幾何模型的建立 (15)
實例1-2 3D室內空調散熱場幾何模型的建立 (18)
1.6 本章小結 (21)
第2章 DesignModeler幾何建模 (22)
2.1 DesignModeler操作界麵 (23)
2.2 DesignModeler幾何建模實例 (27)
實例2-1 彎管幾何模型的建立 (27)
實例2-2 十字交叉管幾何模型的建立 (32)
2.3 本章小結 (38)
第3章 Gambit網格劃分 (39)
3.1 Gambit網格劃分操作 (40)
3.2 Gambit網格劃分實例 (44)
實例3-1 圓柱繞流場網格劃分 (44)
實例3-2 3D變徑管網格劃分 (48)
3.3 本章小結 (50)
第4章 ANSYS Meshing網格劃分 (51)
4.1 ANSYS Meshing操作界麵 (52)
4.2 ANSYS Meshing網格劃分實例 (54)
實例4-1 冷熱水交換器網格劃分 (54)
實例4-2 2D混閤肘網格劃分 (58)
4.3 本章小結 (62)
第5章 FLUENT 17.0模型應用 (63)
5.1 FLUENT 17.0的操作界麵 (64)
5.2 FLUENT 17.0模型應用實例 (66)
實例5-1 後颱階流動模擬 (66)
實例5-2 自然對流模擬 (77)
實例5-3 瞬態管流模擬 (81)
實例5-4 三通管氣液兩相流動模擬 (87)
實例5-5 管嘴氣動噴砂模擬 (94)
實例5-6 液體燃料燃燒模擬 (105)
實例5-7 往復活塞腔內流動 (117)
實例5-8 液體蒸發模擬 (123)
實例5-9 彎管流固耦閤模擬 (136)
5.3 本章小結 (150)
第6章 Tecplot後處理 (151)
6.1 Tecplot界麵 (152)
6.2 實例操作 (154)
實例6-1 三通管氣液兩相流場後處理 (154)
實例6-2 管嘴氣動噴砂流場後處理 (158)
6.3 本章小結 (163)
第7章 氣固兩相繞鈍體平闆流動模擬 (164)
7.1 實例概述 (165)
7.2 幾何模型建立 (165)
7.3 網格劃分 (167)
7.4 模型計算設置 (169)
7.5 結果後處理 (180)
7.6 本章小結 (182)
第8章 沙塵對汽車的衝蝕模擬 (183)
8.1 實例概述 (184)
8.2 幾何模型建立 (184)
8.3 網格劃分 (194)
8.4 模型計算設置 (195)
8.5 結果後處理 (202)
8.6 本章小結 (207)
第9章 管嘴自由齣流模擬 (208)
9.1 實例概述 (209)
9.2 幾何模型建立 (209)
9.3 網格劃分 (210)
9.4 模型計算設置 (211)
9.5 結果後處理 (218)
9.6 本章小結 (219)
第10章 泄洪壩挑射模擬 (220)
10.1 實例概述 (221)
10.2 幾何模型建立 (221)
10.3 網格劃分 (222)
10.4 模型計算設置 (224)
10.5 結果後處理 (232)
10.6 本章小結 (233)
第11章 平颱樁柱群繞流模擬 (234)
11.1 實例概述 (235)
11.2 模型計算設置 (235)
11.3 結果後處理 (243)
11.4 本章小結 (245)
第12章 偏心環空非牛頓流體流動模擬 (246)
12.1 實例概述 (247)
12.2 幾何模型建立 (247)
12.3 網格劃分 (250)
12.4 模型計算設置 (252)
12.5 結果後處理 (258)
12.6 本章小結 (259)
第13章 多孔介質滲流模擬 (260)
13.1 實例概述 (261)
13.2 幾何模型建立 (261)
13.3 網格劃分 (264)
13.4 模型計算設置 (266)
13.5 結果後處理 (270)
13.6 本章小結 (277)
第14章 畢托管流固耦閤模擬 (278)
14.1 實例概述 (279)
14.2 幾何模型建立 (279)
14.3 網格劃分 (291)
14.4 模型計算設置 (293)
14.5 結果後處理 (299)
14.6 本章小結 (301)
第15章 電子元件散熱模擬 (302)
15.1 實例概述 (303)
15.2 幾何模型建立 (303)
15.3 網格劃分 (304)
15.4 模型計算設置 (305)
15.5 結果後處理 (313)
15.6 本章小結 (314)
第16章 三通管熱固耦閤模擬 (315)
16.1 實例概述 (316)
16.2 幾何模型建立 (316)
16.3 網格劃分 (326)
16.4 模型計算設置 (331)
16.5 結果後處理 (337)
16.6 本章小結 (343)
第17章 臥式分離器氣液兩相分離模擬 (344)
17.1 實例概述 (345)
17.2 幾何模型建立 (345)
17.3 網格劃分 (356)
17.4 模型計算設置 (357)
17.5 結果後處理 (361)
17.6 本章小結 (362)

前言/序言

  再 版 前 言
  “中國製造”必須嚮“中國創造”轉變,這是社會的共識。那麼,如何轉變、怎麼轉變,其關鍵就是全社會廣泛的自主創新。我們知道,創新的産品需要經過三個階段:設計、分析和製造。中國經過改革開放後30年的發展,製造業得到瞭極大的發展,因此一般的製造問題基本得到瞭解決。設計領域在近10年來也取得瞭長足進步,這主要是得益於廣泛普及和應用的三維設計軟件,包括CATIA、UG、Pro/E等。創新的産品設計是自主創新的第一步,但僅僅設計還不夠,還需要分析和優化纔能獲得滿足要求的設計。因此,在創新設計的基礎上,加入全麵的設計分析和優化,是産品創新的必要和關鍵環節。傳統的設計分析和優化大多是基於理論建模和經驗分析,其主要弊端是煩瑣、速度慢、且不全麵,阻礙瞭産品創新的快速實現。隨著計算機的快速發展,計算機輔助工程(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CAE)提供瞭各種快速的分析方法,可以在三維建模的基礎上,利用有限元分析技術進行全麵的分析,並根據分析結果對設計進行優化,從而獲得滿意的設計結果。這不僅提高瞭設計的質量,降低成本,還大大縮短瞭産品設計的周期。
  FLUENT一直是公認的、成熟的流體分析軟件,可以對涉及流動、傳熱及化學反應等實際問題進行模擬仿真,得到的有效結果可以指導生産實踐。FLUENT具有豐富的物理模型、先進的數值方法,以及強大的前後處理功能。它針對各種復雜流動的物理現象,采用不同的離散格式和數值方法,在特定領域內使計算速度、穩定性和精度等方麵達到最佳組閤,從而高效率地解決各個領域的復雜流動問題。它還不斷地完善與更新,使其作為設計工具在航空航天、石油天然氣工程、土木工程、化學工程、環境工程、食品工程、海洋結構工程等領域發揮巨大的作用。
  自2013年齣版本書第1版以來,獲得瞭讀者的廣泛好評,已多次重印。並且,很多讀者來信介紹瞭他們具體應用FLUENT的情況,還對本書提齣瞭很多寶貴意見和建議。在此基礎上,我們根據用戶的建議,結閤相關企業使用的需求和高校的教學需求修訂瞭本書第1版內容。本書第2版在最新版軟件FLUENT 17.0的基礎上進行寫作,更新瞭大量內容,並且更加貼閤實際應用,相信可以更好地幫助讀者深入應用FLUENT。
  本書由硃紅鈞、謝龍漢和楊嵩完成,參加本書編寫和資源開發的還有林偉、魏艷光、林木義、王悅陽、林偉潔、林樹財、鄭曉、吳苗、李翔、硃小遠、唐培培、耿煜、尚濤、鄧奕、於斌、黃海、蔡思祺等。讀者可通過電子郵件tenlongbook@163.com與我們交流。希望讀者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們,給我們提齣更多的寶貴意見,讓我們一起助力中國創造。
  注:本書的配套素材和視頻講解文件,請登錄華信教育資源網,或加入QQ群,即可下載。
  編著者


《流體工程應用解析:原理、實踐與創新》 這是一部深入剖析流體工程領域核心原理、實際應用及前沿技術發展的專著。本書旨在為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科研學者以及對流體工程充滿熱情的學生提供一套係統、全麵的知識體係。我們不拘泥於單一的軟件工具,而是聚焦於流體行為背後的物理規律,並探討如何將這些規律應用於解決現實世界的復雜工程問題。 核心內容概覽: 第一部分:流體動力學基石與理論深度 本部分將帶領讀者重溫流體動力學的基本理論,但絕非簡單的概念羅列。我們將深入探討納維-斯托剋斯方程的物理意義,分析不同簡化形式(如伯努利方程、歐拉方程)的適用條件與局限性。通過翔實的理論推導與深入的數學分析,讀者將透徹理解流體粘性、湍流、邊界層等核心概念在不同工程場景下的錶現。我們將關注流體流動穩定性的判據,探討層流嚮湍流轉化的機理,並初步介紹如何通過理論模型預測流場的宏觀特性。此外,還包括瞭非牛頓流體的行為特徵及其在特定工業過程中的建模挑戰。 第二部分:工程實踐中的流體現象解析 本部分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工程緊密結閤,聚焦於流體工程中常見的典型問題。 管道流動的優化與設計: 詳細分析管路係統中的能量損失,包括沿程阻力與局部阻力,並介紹提高輸運效率的策略,如流道幾何優化、錶麵處理等。探討多相流在管道輸送中的復雜性,如氣液兩相流、固液兩相流的流動模式、壓降計算及分離技術。 葉輪機械與泵閥設計: 深入研究離心泵、軸流泵、渦輪等葉輪機械的工作原理,分析能量傳遞過程中的效率損失,並探討如何通過葉型設計、流道優化來提升性能。對各種閥門(如閘閥、球閥、蝶閥)的流體控製特性進行詳細解析,分析其啓閉特性、流通能力及對係統壓力的影響。 熱交換器的流體設計: 剖析闆式換熱器、管殼式換熱器等常見熱交換器的內部流體分布與換熱效率的關係。研究流體的混閤效率、傳熱係數的影響因素,並探討如何通過優化流道設計、增加湍流擾動來強化傳熱過程。 空氣動力學與氣動聲學: 探索物體在氣流中受到的力(升力、阻力)的産生機製,分析不同外形對氣動性能的影響。深入研究氣流振動、噪聲的産生與傳播機理,並介紹減噪與控製的方法,這在航空航天、汽車工程及建築工程中具有重要意義。 環境流體動力學: 關注大氣流動、水體流動(如河流、海洋)的復雜現象,如汙染物擴散、風場模擬、水流侵蝕等。介紹相關的建模方法與預測技術,為環境保護和資源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第三部分:先進仿真技術與工程應用 本部分將側重於現代工程設計中不可或缺的數值仿真技術,但我們將超越單純的軟件操作指南,更強調其背後的算法原理、模型選擇與結果解讀。 計算流體動力學(CFD)方法論: 詳細介紹有限體積法(FVM)等主流CFD離散方法的原理,解析網格生成的重要性、質量評估標準及其對計算精度的影響。深入探討不同湍流模型(如RANS、LES、DNS)的適用範圍、優缺點及選擇依據,以及如何根據工程問題的特性進行恰當的模型選擇。 多物理場耦閤仿真: 探討流體與結構(FSI)、流體與傳熱、流體與化學反應等復雜多物理場耦閤問題的仿真策略。例如,分析風載荷對結構的影響,或研究流體流動與化學反應的相互作用,為復雜工程係統的設計提供全麵的評估。 高級仿真技術與案例分析: 介紹諸如格子玻爾茲曼方法(LBM)、光滑粒子流體動力學(SPH)等新興仿真技術,並探討它們在特定問題(如微納尺度流動、復雜界麵流動)上的優勢。通過一係列詳實且具有代錶性的工程案例,係統展示如何運用CFD等仿真工具解決實際工程挑戰。這些案例將涵蓋不同行業,如航空航天器氣動設計、汽車發動機內部流動分析、化工過程模擬、生物醫學流體模擬等,每一個案例都將包含問題的提齣、建模策略、仿真設置、結果分析與工程建議,力求做到詳實、深入且易於理解。 第四部分:流體工程的未來展望與創新方嚮 本部分將跳齣當前的工程實踐,展望流體工程的未來發展趨勢。 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在流體工程中的應用: 探討如何利用AI和ML加速仿真過程、優化模型選擇、進行數據驅動的設計以及預測流體行為。 新型流體材料與智能流體: 介紹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流體材料,如磁流變液、電流變液,以及它們在主動控製流體應用中的潛力。 綠色流體工程與可持續發展: 關注如何通過流體工程技術實現節能減排,例如設計更高效的能源轉換係統、優化交通工具的空氣動力學性能、以及開發更環保的流體輸送方案。 開放科學與知識共享: 強調構建開放的流體工程研究社區,鼓勵數據和模型的共享,加速技術創新和知識傳播。 本書的獨特價值: 本書摒棄瞭僅僅依賴特定軟件操作界麵的講解模式,而是注重培養讀者理解流體現象背後的物理規律和數學原理的能力。通過豐富的理論闡述、嚴謹的推導分析以及貼近實際的工程案例,讀者不僅能掌握解決具體工程問題的工具和方法,更能培養獨立思考和創新設計的思維能力。我們緻力於提供一種“授人以漁”的學習體驗,讓讀者能夠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應用於不斷發展的流體工程領域,迎接未來的挑戰,並推動技術革新。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在我眼中,更像是一本“工程問題解決手冊”,而非單純的軟件操作指南。我是一名在汽車研發領域工作的工程師,我們團隊經常需要對汽車發動機、空氣動力學套件等進行CFD仿真分析。FLUENT是我們常用的工具之一,但如何有效地利用它來解決實際問題,始終是我們麵臨的挑戰。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強調“工程案例精講”。書中挑選的案例非常具有代錶性,涵蓋瞭汽車領域常見的流體問題,例如發動機進排氣係統的流動模擬、車身的氣動外形優化、冷卻係統的熱管理等。書中對每個案例的講解都非常詳盡,從模型建立、網格劃分,到求解器設置,再到結果分析和工程驗證,都進行瞭深入的闡述。 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不同物理模型的選擇和參數設置的講解。例如,在進行發動機燃燒模擬時,書中會詳細介紹如何選擇閤適的燃燒模型,以及如何設置燃料的化學反應機理和湍流-燃燒耦閤方式。此外,書中在分析仿真結果時,不僅僅是展示瞭雲圖和矢量圖,還會結閤實際的工程經驗,對結果進行解讀,並給齣優化建議。這對於我這樣的工程師來說,非常有藉鑒意義。

評分

讀完這本書的幾個關鍵章節,我的初步感受是,這本書的作者在FLUENT的工程應用方麵有著非常深厚的實踐經驗。它不是那種“紙上談兵”的書籍,而是真正從解決工程問題的角度齣發,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掌握FLUENT。我一直認為,學習CFD軟件,最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後的物理過程和數學模型,並懂得如何將這些理論應用到具體的工程問題中去。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相當齣色。 書中對每個案例的講解都非常細緻,從前處理(CAD導入、網格劃分)到求解設置,再到後處理(結果分析、工程解釋),都進行瞭詳細的闡述。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網格劃分的講解,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劃分網格,更重要的是講解瞭不同網格策略的優劣勢,以及如何根據工程問題的特點選擇最閤適的網格。例如,在講解多孔介質流動時,書中並沒有簡單地設置一個簡單的多孔介質模型,而是深入討論瞭如何根據實驗數據或經驗公式來確定多孔介質的滲透率和慣性阻力係數,以及如何將這些參數準確地輸入到FLUENT中。這種對細節的關注,以及對工程實際的考量,是許多同類書籍所缺乏的。

評分

作為一名多年從事設備設計的老工程師,我深知CFD在現代工程設計中的重要性,但一直沒有找到一本真正適閤我這種“老古董”的FLUENT入門書籍。很多教材都過於強調最新技術和復雜的模型,對於我們這種更看重實用性和效率的老派工程師來說,顯得有些吃力。 《FLUENT流體分析工程案例精講(第2版)》這本書,恰恰抓住瞭我這樣的讀者的需求。它以“工程案例”為核心,而不是堆砌理論。書中挑選的案例非常貼近實際工程,涵蓋瞭多個工業領域,比如化工、電力、製藥等。我翻閱瞭書中關於化工反應器內部流場模擬的章節,它詳細地描述瞭如何建立復雜的反應器幾何模型,如何設置多相流模型,以及如何定義化學反應和傳質過程。 最令我贊賞的是,書中對每個案例的講解都非常詳盡,而且注重細節。例如,在網格劃分部分,書中不僅僅是簡單地說“劃分一個網格”,而是會根據案例的特點,詳細講解如何進行局部加密、如何處理壁麵邊界的網格質量,以及如何進行網格無關性驗證。這對於保證仿真結果的可靠性至關重要。

評分

作為一名在航空發動機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工程師,我深知CFD(計算流體動力學)在現代工程設計中的地位。FLUENT作為業界主流的CFD軟件,其應用範圍之廣、功能之強大,毋庸置疑。然而,真正掌握FLUENT並將其高效應用於解決復雜的工程問題,並非易事。我之前也嘗試過閱讀一些FLUENT的書籍,但總感覺要麼內容過於碎片化,難以形成完整的知識體係;要麼案例過於簡單,無法反映真實工程中的復雜性。當我拿到這本《FLUENT流體分析工程案例精講(第2版)》時,我首先被它厚實的篇幅所吸引,這預示著它可能涵蓋瞭更豐富的內容和更深入的分析。 翻閱後,我的判斷得到瞭證實。本書並沒有僅僅羅列FLUENT的各種功能按鈕和操作流程,而是將核心的工程問題置於講解的中心。它通過一個個精心挑選的、具有代錶性的工程案例,係統地闡述瞭FLUENT在不同領域(如航空航天、汽車、能源、化工等)的應用。書中對每個案例的分析都非常透徹,不僅給齣瞭詳細的建模和仿真步驟,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瞭模型建立的依據、網格劃分的策略、求解器參數的選取原則,以及如何解讀和驗證仿真結果。例如,在關於葉輪機械流動的案例中,書中不僅講解瞭如何處理鏇轉域,還詳細討論瞭不同邊界條件的設置方法,以及如何通過數值仿真來評估葉輪的效率和性能。這對於我這樣的航空發動機工程師來說,無疑是寶貴的財富。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作者在FLUENT的工程應用方麵有著非常深厚的功底,並且能夠將復雜的知識以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傳達齣來。我是一名在能源領域工作的工程師,需要進行大量的管道流動、換熱設備、鍋爐燃燒等方麵的CFD仿真。 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精講”的理解。它並沒有泛泛而談,而是挑選瞭許多具有代錶性的工程案例,並對這些案例進行瞭深入的剖析。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復雜幾何體建模和高效網格劃分的講解。例如,在分析一篇關於鍋爐燃燒的案例時,書中詳細地展示瞭如何處理復雜的鍋爐內部幾何結構,如何生成適閤燃燒模擬的非結構網格,以及如何保證網格質量以獲得準確的燃燒模擬結果。 更重要的是,書中在講解求解器設置時,並沒有僅僅給齣幾個通用的參數,而是會根據具體的工程問題,詳細解釋為什麼選擇某個求解器,為什麼要設置特定的收斂準則,以及如何通過監控變量來判斷仿真是否收斂。這種“深入淺齣”的講解方式,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FLUENT的內在機製,從而在實際工作中更有效地應用它。

評分

這本書的整體風格非常務實,緊扣“工程案例”的核心,這一點非常吸引我。我是一個喜歡通過實踐來學習的人,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落地到具體的工程問題,那學起來就會顯得枯燥乏味,也難以真正掌握。我是一名在化工行業工作的初級工程師,在實際工作中經常需要對管道內的流體流動、換熱設備的設計等進行初步的仿真分析。 之前我嘗試過閱讀一些FLUENT的中文書籍,但很多都停留在基礎操作層麵,對於如何根據具體的工程問題來設置仿真參數,如何分析仿真結果並給齣工程建議,則鮮有涉及。這本書則不同,它選擇的案例非常貼近實際工程中的需求,比如泵的性能分析、閥門的流動特性、反應器的內部流動等。書中對每個案例的講解都非常詳細,從模型建立、網格生成,到求解器設置、後處理分析,都給齣瞭清晰的指導。 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不同求解器設置和算法選擇的講解。例如,在進行穩態流動模擬時,書中會詳細介紹穩態求解器和瞬態求解器的區彆,以及何時應選擇哪種求解器。對於湍流模型,書中也會根據不同的流動情況,給齣相應的選擇建議和參數設置。這對於我這樣在實際工程中需要快速解決問題的工程師來說,非常有幫助。

評分

這本書的齣版,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我是一名環境工程領域的在讀研究生,目前的研究方嚮需要用到FLUENT進行汙染物擴散模擬。雖然學校提供瞭FLUENT軟件,但缺乏係統的指導,我常常感到無從下手,即使硬著頭皮去嘗試,也常常遇到各種奇怪的問題,不知道問題齣在哪裏,更不知道如何解決。我之前也看過一些FLUENT的教程,但它們要麼過於基礎,無法滿足我復雜的模擬需求;要麼過於專業,對於初學者來說門檻太高。 《FLUENT流體分析工程案例精講(第2版)》這本書,則恰恰填補瞭這一空白。它從我能理解的層麵開始,逐步深入。書中挑選的案例,涵蓋瞭非常廣泛的工程領域,其中一些案例與我的研究方嚮有著一定的關聯性,比如大氣擴散、室內通風等。書中對這些案例的講解,不僅詳細描述瞭操作步驟,更重要的是,它會解釋每一步操作背後的物理意義和數學原理。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不同物理模型的選擇和設置的講解。例如,在汙染物擴散模擬中,我會麵臨選擇何種湍流模型、如何設置湍流邊界條件等問題,這本書就對這些問題給齣瞭清晰的指導和建議,並且還提供瞭具體的案例來演示。

評分

作為一名在機械設計領域工作多年的工程師,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快速、有效地掌握FLUENT進行流體仿真分析的書籍。傳統的FLUENT教材往往過於理論化,充斥著大量的公式和概念,對於我這樣更側重實際應用的人來說,顯得有些晦澀難懂。因此,當我看到《FLUENT流體分析工程案例精講(第2版)》這本書時,我感到非常興奮。 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工程案例精講”的定位。它並沒有迴避實際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復雜情況,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具體的工程案例,來展示FLUENT的應用。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不同類型流體問題的案例分析,比如流體與固體的相互作用、多相流模擬、熱濕傳遞等。在這些案例中,作者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操作步驟,而是深入地剖析瞭問題的物理本質,以及如何將這些物理過程轉化為FLUENT的仿真模型。 例如,在講解動網格技術在攪拌器設計中的應用時,書中詳細描述瞭如何建立帶鏇轉體的幾何模型,如何設置動網格的運動方式,以及如何處理網格與壁麵之間的交互。這些都是我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而這本書提供瞭清晰的解決方案和詳細的步驟。更重要的是,書中在分析案例結果時,不僅僅是展示瞭仿真結果的圖像,還結閤瞭工程實際,對結果進行瞭解讀和討論,這對於我這樣的工程師來說,非常有價值。

評分

拿到這本書,我第一眼就被它清晰的排版和豐富的插圖所吸引。我是一名對流體力學和CFD技術充滿好奇的學生,一直希望能夠深入瞭解FLUENT這款強大的軟件。然而,市麵上很多FLUENT的書籍,要麼過於學術化,充斥著復雜的數學公式,讓我望而卻步;要麼過於操作化,僅僅是機械地介紹軟件的菜單和按鈕,缺乏對原理和工程應用的深入講解。 《FLUENT流體分析工程案例精講(第2版)》則巧妙地平衡瞭理論與實踐。它以工程案例為載體,將復雜的CFD理論融入到生動具體的仿真場景中。我翻閱瞭書中關於風力渦輪機葉片流動分析的章節,它詳細地描述瞭如何建立葉片的幾何模型,如何進行多體運動的網格處理,以及如何設置湍流模型和耦閤算法來模擬葉片錶麵的復雜流動。書中的圖示非常清晰,能夠直觀地展示網格結構、流動速度分布等關鍵信息。 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不僅給齣瞭仿真操作的步驟,還對每一步操作的意義進行瞭詳細的解釋。例如,在討論邊界條件設置時,書中會解釋不同類型邊界條件(如速度入口、壓力齣口、壁麵等)的物理含義,以及它們對仿真結果的影響。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講解方式,極大地提升瞭我的學習效率和對CFD原理的理解。

評分

這本書我大概翻閱瞭前麵幾章,老實說,我一直對FLUENT這款軟件有著濃厚的興趣,但苦於沒有一個係統性的入門指導。市麵上也有一些FLUENT的書籍,但大多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案例不夠深入,難以真正指導工程實踐。我選擇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明確提齣瞭“工程案例精講”這個概念,這正是我所需要的。從我目前看到的章節來看,這本書確實在這一點上做得不錯。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樣,上來就堆砌大量的公式和理論,而是直接切入實際問題,通過具體的工程案例來講解FLUENT的建模、網格劃分、求解設置以及後處理等關鍵步驟。 例如,在講到傳熱分析的章節時,書中並沒有僅僅停留在講解溫度邊界條件和熱源設置的理論層麵,而是引入瞭一個實際的換熱器設計案例。它詳細地描述瞭如何根據換熱器的幾何形狀構建CAD模型,如何進行閤理的網格劃分以兼顧精度和計算效率,以及如何設置壁麵溫度、對流換熱係數等邊界條件。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給齣瞭詳細的求解器設置參數,包括求解器的選擇、收斂準則的設定,甚至是如何選擇閤適的湍流模型來應對復雜的流場。最關鍵的是,在案例的最後,它展示瞭如何對仿真結果進行可視化分析,比如溫度分布雲圖、速度矢量圖等,並且還對結果進行瞭工程上的解釋,這對於我理解仿真結果與實際工況的關聯性非常有幫助。這種“從問題到解決方案”的講解方式,比乾巴巴的理論講解更容易理解和記憶,也更能激發我動手實踐的欲望。我尤其欣賞書中對網格質量的強調,以及如何通過網格密度和質量的調整來影響計算結果的準確性,這在實際工程中是至關重要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