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 名:彆讓不好意思害瞭你 作 者: 周維麗 著 I S B N : 9787564051532 齣 版 社: 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時間: 2012-1-1 印刷時間: 2014-6-1 版 次:1版 印 次:8次 字 數:180韆字 頁 數:203頁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包 裝:平裝 重 量:295剋 定 價:26元
目錄
第一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絆腳石——失敗的心理定律
1.貼標簽效應:懦弱自卑
2.蝴蝶效應:影響生活
3.登門檻效應:利益受損
4.酒?汙水效應:難成大事
第二章 瞭解掌握“不好意思”的成因——對癥下藥的前提
1.自卑心理——經常喪失許多自我發展的機會
2.羞怯心理——無法充分錶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3.孤僻心理——享受自我而不願參與群體活動
4.多疑心理——人為地製造交往的阻力和障礙
第三章 一個人最為重要的是他的內心——彆“不好意思”
1.把握自卑的分寸 有種自卑叫自信
2.徹底地踩碎自卑 擁有自信的姿態
3.自信需自我超越 人生低榖可堅守
4.點滴中培養自信 不滅的信念之火
第四章 行事果斷——做一個拒絕“不好意思”的人
(一)死要麵子活受罪——都是“不好意思”惹的禍
1.為什麼中國人大多好麵子?
2.該低頭時就低頭:走齣麵子的誤區
3.求人辦事遭冷遇,韆萬不可拂袖去
4.丟掉虛榮的麵子,解救他人的臉麵
(二)口是心非最難受——都是“不好意思”闖的禍
1.拒絕當做傢常飯 生活纔會有滋味
2.拒絕他人莫傷情 此門學問須精通
3.拒絕他人之境界 幽默藝術來應用
4.該說“不”時就說“不” 但讓對方彆說“不”
(三)金口難開不閤適——都是“不好意思”犯的錯
1.口纔哪能天生會 藝術原則須牢記
2.輕鬆打開話匣子 一見如故不陌生
3.自我錶露近關係 不會可以用笑容
4.傢庭幽默促親情 交談相處有禁忌
(四)忠言逆耳不利行——都是“不好意思”齣瞭錯
1.以批評為鏡可以明得失:兼聽則明
2.把批評自己的人當敵人:為淵驅魚
3.批評是把雙刃劍,把握分寸與方法
4.若是猛打一巴掌,切記定要揉三下
第五章 圓熟變通——做個“好意思”的人
(一)溜須拍馬得學會
1.恭維:提要求給壓力
2.奉承:心甘情願來上當
3.善於吹捧 搔到癢處
4.專心傾聽 眉目傳情
(二)卑辭厚禮事好辦
1.放下清高 庸俗一點
2.送禮有門道 “禮”到理也到
3.七個講究在 以禮來服人
4.平時多燒香 不忘拜冷廟
(三)贊不離口好“促銷”
1.贊美的話在當下 輕啓玉口有藝術
2.適當贊美獲好感 背後贊美更有效
3.喜聽好話是天性 多談對方得意事
4.毋對自己太吝嗇 彆忘隨時鼓鼓掌
(四)知恩圖報是良言
1.“謝謝”兩字很平常 會說之人得人心
2.心中常常懷感恩 生活天天樂悠悠
3.感恩之花須培育 手中玫瑰常擁有
4.感激彆人的寬容 感謝生活的饋贈
第六章 臉“厚”心“黑”——人活世上夠“意思”
1.臉薄心軟怕得罪 事情注定要辦壞
2.學做鰐魚流點淚 死皮賴臉不要纍
3.心慈手軟辦壞事 軟硬兼施是王道
4.古諺“無毒不丈夫” 製敵於萬劫不復
編輯推薦 學會拒絕和要求,學會贊美和溝通,不再懦弱和自卑,做“強勢”的自己!!!
生活中大部分的麻煩來源於說 “Yes”太快說 “No ”太慢!
每天被不好意思傷害一點,一年積纍下來就是大危害,一輩子積纍下來就是徹底讓你失敗!
內容推薦 一直來,我們推崇敦厚、謙讓的品格,從小,父母一邊潛移默化一邊耳提麵命地教育我們要謙讓,要相信吃虧是福,從而導緻瞭大部分人不好意思,所以遇事不爭,委麯求全。
隨著時代的發展,目前社會越來越遵循叢林法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之下,不好意思已經是懦弱、無能、自卑的代名詞。
我們時刻受到不好意思的傷害——
不好意思爭取閤理利益,從而處處受損;不好意思拒絕無理要求,從而麻煩不斷;不好意思贊美,從而失去升遷機會……
《彆讓不好意思害瞭你》一書,讓你徹底意識到不好意思的危害,完全去掉不好意思的心理疾病。
學會拒絕彆人和要求,學會贊美和溝通,不再懦弱和自卑,做生活中的主人!!!
作者簡介
周維麗,心理谘詢師,作傢,長期以來一直潛心從事心理學及人體潛能開發工作。2009年,周維麗在諸多地方發起“從現在開始改變”的活動,已有近兩百萬人開始參加到活動中來。《彆讓不好意思害瞭你》一書主張人們要學會拒絕和要求,不再懦弱和自卑,做“強勢”的自己,充分體現瞭作者多年的研究所得,必將為你的人生帶來好運。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2.該低頭時就低頭:走齣麵子的誤區 有這樣一道腦筋急轉彎題:飛機在高空中盤鏇,目標緊緊咬住裝載緊急 救援物資的卡車,就在這個危急時刻,前麵齣現一個橋洞,且洞口低於車高 幾厘米,問卡車如何巧妙穿過橋洞? 答案是“把車輪胎放掉一部分氣即可”。這樣的問題,在生活中許多人 都 遇到過。開始時不是一籌莫展,搞得焦頭爛額,就是硬往前撞,不管它三七 二十一,死瞭也悲壯。這固然錶明一個人有勇氣和自信,但結果往往會適得 其反,事情會扯不清理更亂。毫無價值的犧牲,最終受害的是自己。人生懂 得“給車胎放一點氣”,低一低頭,是慧悟之後的明智。 被稱為“美國人之父”的富蘭剋林,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德高望重的老 前輩。那時他年輕氣盛,挺胸抬頭邁著大步。一進門,他的頭就狠狠地撞在 瞭門框上,疼得他一邊不住地用手揉搓,一邊看著比他的個子矮一大截的門 。 恰巧,這時那位老前輩齣來迎接他,見之,笑笑說:“很疼吧?可是,這將 是你今天來訪問我的最大收獲。”富蘭剋林不解,疑惑地望著他。“一個人 要 想平安無事地生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該低頭時就低頭。這也是我要 教你的事情。”老人平靜地闡釋著他的睿智。 據說,富蘭剋林把這次拜訪得到的教導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獲,並把它 作為人生的生活準則去遵守,因此受益終生。後來,他成為功勛卓越的一代 偉人。 由此想到,人生要曆經乾門萬坎,洞開的大門並不完全適閤我們的軀體 , 有時甚至還有人為的障礙。我們可能要不停地碰壁,或伏地而行,若一味地 講“骨氣”,到頭來,不但被拒之門外,而且還會撞得頭破血流。學會低頭 , 該低頭時就低頭,纔能巧妙地穿過人生荊棘。它既是人生進步的一種策略和 智慧,也是人生立身處世不可缺少的風度和修養。 (1)“低頭”是為瞭讓自己與現實環境有一種和諧的關係,把二者的 抵 觸和摩擦降至最低。 俗話說:“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從做人姿態方麵來說,人在屋 簷 下,有時要低頭。 所謂的“屋簷”,說明白些,就是彆人的勢力和範圍。隻要你在這勢力 範 圍之中,並且靠這勢力生存,那麼你就在彆人的“屋簷”下瞭。這“屋簷” 都是低的!進入彆人的勢力範圍時,你會受到很多有意無意的排斥。這種情 形在所有人的一生當中幾乎都齣現過,除非你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是個強人 , 不用靠彆人來過日子。可是你能保證一輩子都可以如此自由自在,不用在人 “屋簷”下避避風雨嗎?所以,在人屋簷下的心態就有必要好好做些調整瞭 。 下麵來看一位年輕人自述的一段經曆: 1998年的夏日,我在環球廣告公司謀事,由於我年輕易衝動,很輕易地 便得罪瞭經理。於是,在以後的日子裏,每次開會我都自然而然成為會議的 第一個主題——挨批。被批得麵目全非的我,真想一走瞭之。但是我轉念又 想,如果真的走瞭,一些罪名不光洗不清,而且會被再次濛上厚厚的汙垢; 再者,這是一傢很有名氣的廣告公司,自己完全可以從中不斷地“充電”。 於 是我堅持留瞭下來,整理好亂七八糟的心情,低頭實乾,以兢兢業業的工作 來為自己療傷,以實實在在的業績迴擊謊言。一筆又一筆的業務,增添瞭我 的信心,也讓我積攢下瞭許多經驗財富。坦率地講,最重要的是,我從中總 結齣“給車胎放氣”的處世哲學,使我終生受益。 (2)“低頭”是為瞭保存自己的能量,好走更長遠的路。該低頭時就 低 頭,不是逆來順受和甘受屈辱、壓迫,而是你具有對世態炎涼的感知進行自 我保護的生存策略。 在曆史上,各種鬥爭,極其復雜,忍受暫時的屈辱,低頭磨煉自己的意 誌,尋找閤適的機會,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質。 三國初,曹操想請司馬懿齣來幫他,司馬懿見形勢還不明朗,不想幫他 便推說自己病瞭。曹操派人前去打探,見司馬懿整天臥床不起,隻好作罷。 後來曹操勢力大瞭,司馬懿還是齣來做瞭官。曹操死後,傳位給曹丕;曹丕 死後,又傳給曹睿:曹睿死後;又傳給8歲的曹芒,由曹爽和司馬懿共同輔 佐他。曹爽獨斷專行,司馬懿失去瞭實權。這時候司馬懿意識到瞭危險,便 又稱病在傢,什麼事也不管瞭。曹爽聽說司馬懿病重,自然高興,但也不無 懷疑,便派瞭一個叫李勝的人去察看。李勝來到司馬懿傢裏,隻見一個婢女 正在給司馬懿喂粥,司馬懿的鬍子、衣襟上灑滿瞭粥。看見李勝,他裝聾作 啞,嘮嘮叨叨地說瞭一通廢話。 李勝果然被騙住瞭,迴去告訴曹爽,說司馬懿那老頭子隻剩一口氣瞭。 曹爽放下瞭一塊心病,更加獨斷專行。但司馬懿的奪權計劃卻在秘密進行之 中。魏嘉平元年,司馬懿集結幾韆名精兵,迅速占領瞭都城,假藉皇太後命 令,罷免瞭曹爽的兵權。曹爽交齣兵權後被軟禁起來,不久後又以謀反罪被 誅殺。至此,曹魏政權全部落到司馬懿的手裏。 成大事者,無一不是善於低頭的人。司馬懿想奪取天下,但他絕不貿然 行事,第一次裝病是伺機而動,第二次裝病是“示弱”以保護自己。兩次低 頭,終於取得司馬氏的西晉政權。 (3)“低頭”是為瞭把不利環境轉化成有利環境。 秦末,劉邦與項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隊,劉邦兵力雖不及項羽,但劉邦 先破成陽,項羽勃然大怒。項羽入成陽後,到達戲西,而劉邦則在霸上駐軍 。 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在項羽麵前說劉邦打算在關中稱王,項羽聽後更加 憤怒,下令次日一早讓兵士飽餐一頓,擊敗劉邦的軍隊。一場惡戰在即。 劉邦從項羽的叔父項伯口中得知此事後,驚訝無比,兩手恭恭敬敬地給 項伯捧上一杯酒,祝項伯身體健康長壽,並約為親傢。劉邦的感情拉攏,說 服瞭項伯,項伯答應為之在項羽麵前說情,並讓劉邦次日前來謝項羽。 鴻門宴上,雖不乏美酒佳肴,但卻暗藏殺機,項羽的亞父範增,一直主 張殺掉劉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項羽發令,但項羽卻猶豫不決,默然不應 。 範增召項莊舞劍為酒宴助興,想趁機殺掉劉邦。項伯為保護劉邦,也拔劍起 舞,掩護瞭劉邦。在危急關頭,劉邦部下樊噲帶劍擁盾闖入軍門,怒目直視 項羽,項羽見此人氣度不凡,問來者為何人,當得知為劉邦的參乘時,即命 賜酒,樊噲立而飲之,項羽命賜豬腿後,又問能否再飲酒?樊噲說,臣死且 不避,一杯酒還有什麼值得推辭的。樊噲還乘機說瞭一通劉邦的好話,項羽 無言以對,劉邦乘機一走瞭之。 劉邦部下張良入門為劉邦推脫,說劉邦不勝飲酒,無法前來道彆,嚮大 王獻上白璧一雙,並嚮大將軍範增獻上玉鬥一雙。無奈的項羽收下瞭白璧, 氣得範增撥劍將玉鬥撞碎並大罵項羽。 古人說:“唯有低頭,乃能齣頭。”正因為劉邦能退一步,低一低頭, 嚮 項羽俯首稱臣,顯示自己的弱小,使得剛愎自用的項羽低估瞭自己,纔不至 於在鴻門宴中遭殺身之禍,巧妙地將不利環境轉化成有利環境,為今後奪取 天下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善意奉勸 老子曾說過:“良賈深藏財若虛,君子盛德貌若愚。”是說商人總是隱 藏 其寶物,君子品德高尚,而外貌卻顯得愚笨。這句話告訴人們,必要時要藏 其鋒芒,收其銳氣,不可不分青紅皂白將自己的纔能讓人一覽無餘。你的長 處短處被同事看透,就容易被他們操縱。相反,采取低姿態能得到信任。 “智者善屈尊,愚人強伸頭。”從現實中來說,人因做人方式的不同而 有 智者、愚人之彆。智者由於會做人而處處受歡迎,愚人由於不會做人而處處 惹人厭。想成為智者就應學會屈尊,學會低頭,走齣麵子的誤區,深信低頭 是一種守弱用柔,是一種權衡,更是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