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社区医生用药手册
原价:45.00元
售价:37.4元,便宜7.6元,折扣83
作者:杨继章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2-01
ISBN:9787117153065
字数:534000
页码:59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558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结合目前社区医疗现状,归纳总结了基层医务工作者日常工作中的必备知识和常见问题。分别介绍了用药基本知识、社区常见疾病与药物治疗、社区常见疾病用药。药物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为主,主要用于帮助在社区一线工作的医务工作者更好地掌握常见疾病的诊疗和基本药物的合理应用知识,以满足基层医疗机构全程药学服务的需要。
本书内容突出实用性,深入浅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包括药物的选择、用药注意事项等合理用药常识,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肝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疼痛患者等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以及抗菌药物、中成药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的临床应用原则。常见疾病涵盖了感染性疾病、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产科疾病、儿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和皮肤科疾病等近百种。收载了社区医生常用药物380种,其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275种,中成药105种。本书可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新农村合作医疗机构的医师、药师和护士工作时参考。
目录
上篇 用药基本知识
一、药物的选择
二、用药注意事项
三、药物的用法与用量
四、药品不良反应和报告
五、儿童用药
六、老年人用药
七、妊娠期妇女用药
八、哺乳期妇女用药
九、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十、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十一、疼痛患者用药原则
十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
十三、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
十四、糖皮质激素类药临床应用原则
中篇 社区常见疾病与药物治疗
一、感染性疾病
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病毒性肝炎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食物中毒
急性阑尾炎
急性膀胱炎
肾盂肾炎
溃疡性结肠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毒性心肌炎
水痘
麻疹
二、内科疾病
高热
……
下篇 社区常见疾病用药
作者介绍
杨继章,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主任药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临床药学杂志》、《中国药房》、《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中国临床康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临床合理用药杂志》、《上海医药》、《河北医药》等杂志编委。中国药学会药师.2008年度我国药学学科高被引作者排名第二,《中国药房》杂志“十佳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主编及参编《少年儿童合理用药指南》、《家庭常见病合理用药》、《新编妇产科合理用药》、《实用五官科制剂手册》、《药物临床应用进展》、《内科急症用药手册》、《新编药物学》(第16、17版)、《合理用药》(第5版)等多部专著。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完全颠覆了我对农业技术书籍的刻板印象。它不是那种廉价、油墨味重的工具书,而更像是一本高端的生活方式杂志。纸张的质感温润细腻,即使用手触摸也能感受到对细节的考究。插图部分更是令人惊叹,那些手绘的解剖图清晰、优美,线条流畅,连植物细胞的结构都描绘得栩栩如生,完全可以单独裱起来作为艺术品。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叙述理论时,总能恰到好处地穿插一些历史典故或者区域风俗,比如某个古老民族如何利用特定天气现象来判断播种时机。这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文化上的愉悦感。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做”,更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读者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这种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让这本书从一本工具书,升华为了一件值得收藏的文化载体。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对我个人的生活哲学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它最让我震撼的部分,是作者对于“风险管理”的论述,这完全是跨领域的思维拓展。他将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性——比如突发的极端天气、无法预料的市场波动——视为一种内在的必然,而不是需要彻底消除的“错误”。作者倡导建立一个具有“弹性”的生产系统,而不是一个追求绝对“精确”的工厂。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极具借鉴意义。他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多样化的种植组合、分散化的资源配置来构建一个“抗打击能力强”的生态系统。这不仅仅是关于如何保护庄稼免受霜冻的讨论,更像是一部关于人生韧性与危机应对的指南。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对照着书中的描述,反思我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安排是否存在“单点故障”的风险。这本书用作物的生命周期,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的平衡,其深刻性令人叹服。
评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那就是“沉浸式体验”。我承认,我通常对技术性书籍缺乏耐心,容易被枯燥的图表和晦涩的术语劝退。然而,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位说故事的高手。他巧妙地将复杂的农业科学知识融入到生动的案例分析中。例如,在讲解营养液配比时,他没有直接列出冰冷的公式,而是通过一个“模拟农场主与营养液的‘博弈’”的故事来展现不同元素比例对植株形态产生的微妙影响。这种叙事手法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原本让人望而生畏的化学反应变得如同侦探小说般引人入胜。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时间管理”的独特见解——他将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比作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每一个声部(水分、光照、温度)必须在恰当的时机达到高潮或低谷。这本书真正教会我的,是如何以一种更具艺术性和节奏感的方式去对待园艺工作,让原本重复性的劳动,变成了一种充满期待的创作过程。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对于“创新与传统的辩证统一”的深刻理解。在如今这个追求“黑科技”和快速迭代的时代,许多农业书籍都倾向于过度宣传最新的基因编辑或物联网技术。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花费了大量篇幅去追溯和尊重那些代代相传的传统智慧。作者并没有将传统方法斥为落后,而是用现代科学的视角去“解构”和“验证”这些经验背后的原理。他展示了如何将老农的朴素观察与现代光谱分析技术结合,从而找到最佳的中间路线。这种平衡的视角,让我对任何新兴技术都能保持一份审慎的敬畏之心,而不是盲目跟风。这本书传达出的信息是:真正的“高效”不是抛弃过去,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去优化未来。它提供了一种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对于渴望长期发展而非短期暴利的实践者来说,这种扎实的指导思想尤为宝贵。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一部园艺界的“奇幻史诗”!我原本以为只是一本关于如何种出甜美草莓的实用指南,没想到它却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植物世界大门。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将植物的生长过程描绘得如同史诗般壮阔。从土壤微生物的微观世界到气候变化的宏观影响,每一个细节都被赋予了独特的生命力。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听到根系在泥土中汲取养分的“低语”,感受到叶片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欢歌”。特别是关于病虫害防治的部分,与其说是技术指导,不如说是作者对自然生态系统深刻理解后的哲学思考。他没有简单地推荐化学药剂,而是引导读者去观察、去理解植物的内在需求,从而通过环境的调适来实现健康的平衡。这本书的深度远远超出了“种植”的范畴,它更像是一部关于生命哲学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宣言。读完后,我对“高效”二字的理解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的效率,在于尊重自然规律,而非一味地强求高产。这种深沉的启发性,让这本书在我书架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值得反复品读,每一次翻阅都会有新的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