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德)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 著;史竞舟 译 定 价:148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8月01日 页 数:360 装 帧:精装 ISBN:9787301282496 ●序言
●I. 面貌多变的脸和面具
●1. 表情、自我面具及脸的角色
●2. 面具在宗教仪式中的源起
●3. 殖民地博物馆中的面具
●4. 戏剧舞台上的脸和面具
●5. 从面相学到大脑研究
●6. 对脸的怀旧与现代死亡面具
●7. 脸之悼亡:里尔克与阿尔托
●II. 肖像与面具:作为再现的脸
●8. 作为面具的欧洲肖像
●9. 脸与骷髅:截然相反的面貌
●10. 圣像与肖像:“真实的脸”与“相似的脸”
●11. 记忆证明与脸的诉说
●12. 伦勃朗和自画像:与面具的抗争
●13. 发自玻璃箱的无声呐喊:挣脱牢笼的脸
●14. 摄影与面具:属于莫尔德自己的陌生面孔
●III. 媒体与面具:脸的生产
●15. 脸:对媒体脸的消费
●16. 档案:对大众面孔的监管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当人出现在图像中时,人脸总是成为图像的中心。而与此同时,脸却仍以其特有的鲜活和生动,与一切将其固化为图像的尝试相对抗。在这部靠前的《脸的历史》中,作者汉斯?贝尔廷探讨了脸和图像之间的这种张力。
本书从石器时代很初的面具开始,以现代大众传媒制造的脸为终点。汉斯·贝尔廷在宗教面具、舞台面具与演员的脸部表情、欧洲肖像绘画、摄影、电影、当代艺术中,发现了种种企图征服脸的尝试。而由于脸和人的自我都是一种鲜活的存在,这些尝试无一不以失败告终。生命不断地进入图像,很终却与一切再现规范和阐释标准相对抗。甚至近代欧洲的肖像绘画所生产出的也大多只是一些面具。电影虽然以无可比拟的私密性对人脸进行了展现,但这种将人类靠前次真正付诸画面的诉求也宣告失败。
本书充满了打破流行观点的真知灼见,是对漫长历史中诞生的人类自画像的一次引人入胜的探索。 (德)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 著;史竞舟 译 汉斯·贝尔廷,1935年出生于德国安德纳赫,1959年在德国美因茨大学取得艺术史博士学位。他曾担任过汉堡大学、海德堡大学的艺术史教授,以及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西北大学的客座教授。1992年,他参与创建了卡尔斯鲁厄新媒体学校,并担任艺术史 及媒介理论教授(1992年-2002年)。2003年,他在法国大学讲学,并于同年获得伦敦考陶德艺术学院名誉教授称号。2004-2007年,他担任维也纳靠前文化学中心主任。他是卡尔斯鲁厄新媒体艺术中心(ZKM)“优选艺术与美术馆”项目的顾问。同时,他也是美国中世纪研究院、美国艺术学院、美国哲学协会、柏林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欧洲学院、北莱茵-威斯特科等 一一部关于“脸”的历史?—选择这样一个不落窠臼、引出一切图像之图像的主题,无疑是一种充满冒险的尝试。“脸”究竟是什么?人人都有一张脸,一张人群中的脸。只有当一张脸与另一张脸目光交汇、彼此交流的时候,它才成为一张“脸”。“面对面”这一日常词语描述了一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那种直接和不可避免的目光接触,一个真相流露的时刻。唯有目光、声音和表情变化才能让一张脸变得生动起来。“做”出某种表情意味着人为地“制造”出一张脸、表达某种感情,或是与他人进行一种无声的“交谈”。换句话说,即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脸来展现“自我”。为便于他人理解,人们在展现“自我”的同时,也必须遵循相应的社会习俗。语言蕴含了源自脸部文化实践的丰富经验,日常会话中的一些比喻性的惯用语—如“保住脸面”“丢脸”等—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这方面的启发。从字面上看,这两个俗语分别描述了对脸的不同掌控情形,但实际描述的对象却是驾驭脸的那个“人”。诚然,我们等
脸的历史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脸的历史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