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6180-2014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GB/T 16180-2014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著
图书标签:
  • 工伤
  • 职业病
  • 致残等级
  • 劳动能力鉴定
  • GB/T 16180-2014
  • 职工
  • 医学
  • 法律
  • 标准
  • 规范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平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GBT161802014
商品编码:1367401293
开本:大16开
出版时间:2014-09-01

具体描述

 
标准中文名称:  GB/T 16180-2014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标准英文名称:  
ISBN:  GB/T 16180-2014
出版语种:  
总页数字:
 64/110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9月
 装帧:  平装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定价:  54.00

ICS号:   ICS11.020
中标分类号:   C60
标准技术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中文名称: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发布日期:   2014-04-29
实施日期:   2014-04-29
商品编号:138294  定价:¥54.00  一口价:¥43.00  折扣:80%折  立即节省:¥11.00

本标准规定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劳动能力鉴定原则和分级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和因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

¥13.60 0.9折 ¥16.00
¥13.60 0.9折 ¥16.00
¥17.85 0.9折 ¥21.00
¥35.70 0.9折 ¥42.00
¥17.85 0.9折 ¥21.00
¥30.60 0.9折 ¥36.00
¥20.40 0.9折 ¥24.00
¥45.90 0.9折 ¥54.00


《伤残鉴定实用指南:医学评定与法律依据》 内容梗概: 本书旨在为从事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伤残等级评定以及相关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士,提供一套全面、系统且实用的评定方法与依据。本书深入探讨了伤残等级评定的医学评估标准、法律框架以及实践操作要点,力求在复杂的伤残评定过程中,为读者提供清晰的指引和坚实的理论支持。 第一部分:伤残评定的医学基础与评估方法 本部分聚焦于伤残评定的医学核心,详细阐述了各类损伤和疾病对人体功能造成影响的评估原则。 第一章:人体功能障碍的分类与评估 1.1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评估: 详细介绍神经系统损伤(如脑外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癫痫等)导致的运动、感觉、认知、语言、吞咽、排泄等功能障碍的评估方法。包括神经系统查体技术、神经电生理检查(如肌电图、脑电图、诱发电位)、影像学(CT、MRI)解读在功能障碍评定中的应用,以及国际通用的神经功能评分量表(如格拉斯哥昏值为代表的意识水平评估、MMSE、MoCA等认知功能评估量表)的解析与应用。重点分析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如何对应不同的功能丧失程度。 1.2 运动系统功能障碍评估: 涵盖骨骼、关节、肌肉、韧带等损伤(如骨折、关节脱位、脊柱畸形、肌肉萎缩、肌腱断裂等)以及风湿性疾病、骨关节病等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详细讲解步态分析、关节活动度测量、肌力评估、疼痛评估等方法。介绍影像学(X光、CT、MRI、关节镜)在判断骨骼肌肉损伤程度与对功能影响方面的作用。阐述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运动系统损伤如何影响日常生活能力(ADL)和职业活动能力。 1.3 感觉器官功能障碍评估: 重点关注视力、听力、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器官的损伤。详细介绍眼科(视力、视野、色觉、眼球运动等)和耳鼻喉科(听力、平衡功能、嗅觉、味觉等)的专业检查方法与评估标准。阐述白内障、青海湖、青光眼、视网膜病变、耳蜗病变、前庭功能障碍等常见疾病对感知能力的影响,以及如何量化这些影响。 1.4 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评估: 阐述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瓣膜病等)和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深静脉血栓等)对心肺功能的影响。重点介绍心电图、心脏超声、运动负荷试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检查的应用,以及如何依据这些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的活动耐力、呼吸困难程度、心悸等症状。 1.5 呼吸系统功能障碍评估: 涵盖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肺炎、肺结核、肺癌等)导致的呼吸功能受损。详细介绍肺功能检查(如肺活量、用力肺活量、一秒率等)、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X光、CT)等在评估呼吸困难程度、气体交换能力、通气/灌注比例方面的作用。 1.6 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评估: 讲解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炎症性肠病、肝硬化、胰腺炎、肠梗阻等)对消化吸收、营养摄入、排泄功能的影响。介绍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在评估病变严重程度及对营养代谢影响方面的作用。 1.7 泌尿生殖系统功能障碍评估: 涵盖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球肾炎、肾结石等)和生殖系统疾病(如前列腺疾病、妇科肿瘤等)对排泄、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影响。重点介绍尿液分析、肾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在评估病变程度及对身体整体功能影响方面的作用。 1.8 内分泌与代谢系统功能障碍评估: 阐述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肾上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对糖、脂、蛋白质代谢,以及对神经、心血管、肌肉等系统的影响。介绍血糖、血脂、甲状腺激素、皮质醇等激素水平的测定,以及这些指标的异常如何影响身体的整体功能。 1.9 精神与心理功能障碍评估: 关注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对认知、情绪、意志、行为的影响。介绍精神科的临床访谈、心理测验(如SAS、SDS、MMPI等)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社会功能受损程度方面的应用。 1.10 皮肤与软组织损伤评估: 涵盖烧伤、冻伤、外伤、褥疮、皮肤溃疡、过敏性皮炎等导致的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功能障碍。重点介绍创面面积、深度、愈合情况、瘢痕程度、关节活动受限等评估指标。 第二章:伤残等级评定的通用原则与标准解析 2.1 伤残等级评定的基本原则: 阐述“功能障碍与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相对应”的核心原则,强调评估的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讨论一次性评定与定期复评的适用场景。 2.2 身体各系统功能障碍的量化方法: 详细介绍不同功能障碍的量化标准,包括残疾程度的百分比划分(如部分丧失、完全丧失),以及由此衍生的等级划分。例如,针对视力障碍,会详细说明不同视力残疾等级对应的矫正视力范围;针对听力障碍,会说明不同听力残疾等级对应的纯音听阈范围。 2.3 综合评定与多系统损伤的叠加: 探讨当患者存在多项功能障碍时的综合评定方法,如何避免重复计算,以及如何科学地叠加不同系统功能障碍的残疾程度,最终确定总的伤残等级。 2.4 伤残评定的影响因素: 分析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既往病史等因素在伤残评定中的潜在影响,以及如何平衡这些因素以得出公正的结论。 第二部分:伤残评定的法律依据与实践操作 本部分将法律法规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为读者提供在具体操作中所需的法律指引和工作流程。 第三章:工伤与职业病伤残等级评定的法律框架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及相关配套法规解读: 深入解读涉及工伤保险、职业病防治的核心法律条文,明确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的法定程序和条件。 3.2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与《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的适用: 详细解析国家发布的职业病分类目录,明确哪些疾病属于职业病范畴。同时,深入阐述各类职业病和工伤所对应的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包括各项标准的具体内容、适用范围及评定方法。 3.3 伤残等级评定的法律程序: 梳理从初次鉴定、复核鉴定到最终裁定的全过程法律流程,包括申请、受理、组织鉴定、专家评审、结论出具等环节,明确各方权利与义务。 3.4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职责与运作: 介绍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组成、工作职责、专家库的建立与管理,以及鉴定委员会在解决争议、做出最终裁定中的关键作用。 第四章:工伤与职业病伤残等级评定的实践操作指南 4.1 伤残评定报告的撰写要点: 提供详细的伤残评定报告范本,指导如何清晰、准确、完整地记录病史、临床检查、辅助检查结果,以及基于医学依据和法律标准进行等级评定的过程和理由。强调客观性、逻辑性和可追溯性。 4.2 临床医学证据的收集与分析: 指导读者如何识别、收集和分析与伤残评定相关的各类临床证据,包括病历、影像报告、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记录、出院小结等,并对证据的可靠性和证明力进行评估。 4.3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工作流程详解: 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详细讲解伤残评定申请的受理、病历资料的审查、医学专家组的组建、现场评估的组织、鉴定会议的召开、鉴定结论的形成与送达等各个环节的操作细节。 4.4 常见争议与处理: 分析在伤残评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争议点,如伤残原因的认定、功能障碍程度的判断、多重伤残的叠加计算等,并提供解决这些争议的策略与方法。 4.5 职业病诊断与劳动能力鉴定衔接: 阐述职业病诊断报告与劳动能力鉴定报告之间的关联性,明确职业病诊断在劳动能力鉴定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如何处理职业病鉴定与劳动能力鉴定之间的可能差异。 4.6 案例分析与疑难解答: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深入分析,剖析复杂伤残评定的思路与方法,为读者提供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的参考。 第三部分:伤残评定的前沿进展与伦理考量 第五章:伤残评定新技术与新趋势 5.1 功能评估的量化与标准化: 探讨利用新兴技术(如三维动作捕捉、生物力学分析、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提高伤残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5.2 国际伤残评定标准与比较: 简要介绍国际上通用的伤残评定标准(如WHO的ICF模型),并与国内标准进行比较,为借鉴国际经验提供参考。 5.3 康复医学在伤残评定中的作用: 强调康复医学在功能恢复、减少伤残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在伤残评定中应如何考虑康复的潜力和效果。 第六章:伤残评定的伦理规范与职业操守 6.1 公平、公正、客观的评定原则: 重申伤残评定作为一项严肃的法律和医学工作,必须坚持最高标准的公平、公正和客观。 6.2 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 引导读者遵守职业道德,抵制不正当影响,确保评定结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6.3 保护隐私与信息安全: 强调在伤残评定过程中,必须严格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和医疗隐私。 本书特色: 体系完整: 覆盖了伤残评定的医学基础、法律依据、实践操作等各个环节。 内容详实: 对各类功能障碍的评估方法和法律标准进行了详细阐述。 案例丰富: 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增强了实践指导性。 语言专业: 使用规范的医学和法律术语,确保内容的严谨性。 实用性强: 旨在为读者提供可操作的评定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书适合于从事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伤残等级评定、医疗保险、人身损害赔偿、法律援助等领域的专业人员阅读。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学习者提供了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教材。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更深入地理解伤残评定的复杂性,掌握科学、规范的评定方法,并能更有效地运用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需要了解一些关于工伤保险和劳动补偿的知识。这本书《GB/T 16180-2014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恰好能满足我的需求。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工伤致残等级的划分,以及不同等级所对应的赔偿标准。虽然书中主要侧重于鉴定本身,但我可以从中推导出相关的法律后果。我对书中关于一些复杂伤情的描述,以及如何进行量化评估的部分,特别感兴趣。这让我对工伤鉴定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最近因为工作原因,我需要深入了解职业病致残等级的鉴定流程和具体标准,偶然间接触到了这本书。我之前对这类标准化的技术性文件总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感觉,觉得会非常枯燥乏味,但翻开这本书后,我的看法有所改变。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一堆条文,而是通过严谨的逻辑和详细的分类,将复杂的鉴定过程变得相对易懂。尤其是在关于职业病的部分,我注意到书中对不同职业病可能造成的不同程度的身体损害有着非常细致的描述,并且将其与具体的伤残等级对应起来。这对于我理解那些患有职业病的员工的实际情况,以及如何进行科学的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我正在尝试着将书中的案例与我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进行比对,希望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评分

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我经常会接触到与劳动者权益相关的案件,其中劳动能力鉴定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这次我专门翻阅了《GB/T 16180-2014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希望从中获取最新的鉴定标准和法律依据。这本书的内容非常详实,它不仅列出了各种伤残等级的划分,还对每一项鉴定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解释。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职业病的部分非常感兴趣,因为职业病的认定和评估往往比一般的工伤更为复杂。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框架,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标准,在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和代理诉讼时,能够更加专业和有说服力。

评分

我是一名小企业的管理者,最近公司发生了一起工伤事件,让我对劳动能力鉴定这个概念感到十分困惑。在朋友的建议下,我找到了这本书。这本书的条理非常清晰,我最关心的就是如何根据员工的受伤情况,来判断其劳动能力受到的影响程度,以及最终的伤残等级。书中对不同部位的损伤,以及可能导致的各种功能缺失,都有非常细致的描述。我正在尝试着将书中的内容与我们实际遇到的情况进行对照,希望能从中找到科学的评估方法。这本书的出现,解决了我在实际管理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难题,让我能够更从容地应对工伤事件的处理。

评分

作为一名健康管理师,我对与工作相关的健康问题非常关注。最近我了解到《GB/T 16180-2014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这本书,觉得非常有必要去了解一下。书中关于职业病的部分,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它详细列出了各种职业病可能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以及如何根据这些损害程度来鉴定伤残等级。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一些慢性职业病的评估方法,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比较缓慢,但对人体的长期影响是巨大的。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评估框架,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职业健康领域的相关问题,也能更好地为员工提供健康指导和建议。

评分

最近工作上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涉及到员工的工伤认定和后续的劳动能力评估。我需要一本权威的书籍来指导我如何处理。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这本《GB/T 16180-2014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专业性。从书的封面到里面的内容,都透露出严谨的科学态度。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对于“致残等级”的定义和划分,以及不同等级所对应的身体功能丧失程度。虽然有些术语对我来说比较陌生,但我通过书中提供的详细解释和示例,正在努力理解这些专业内容。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掌握一套系统的方法论,从而在面对复杂的工伤和职业病鉴定问题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评分

作为一名刚入职不久的HR,对劳动能力鉴定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最近公司里发生了一些工伤事故,这让我感到压力很大,迫切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鉴定标准。在同事的推荐下,我翻开了这本《GB/T 16180-2014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这本书的整体编排设计非常清晰,从目录的设置就能看出其专业性和系统性。我尤其关注的是它对不同伤残等级的划分标准,以及如何针对工伤和职业病进行细致的评估。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深入到每一个条文,但初步的浏览让我对“劳动能力鉴定”这个概念有了更具象的认识,不再是那种模糊不清的理论化描述。我特别希望通过学习这本书,能够掌握如何准确地界定职工的伤残等级,以便在后续处理工伤赔偿和康复事宜时,能够更加有理有据,避免不必要的纠纷。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学习平台。

评分

最近我对劳动安全和职业健康方面的内容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在了解了职业病对个体和家庭的严重影响后,我更加渴望深入了解相关的鉴定标准。《GB/T 16180-2014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这本书,从书名就能看出其专业性和权威性。我尝试着去理解书中关于不同职业病导致的身体功能障碍的描述,以及如何将这些功能障碍与具体的伤残等级挂钩。这不仅仅是数字和表格,背后代表着一个人生活质量的改变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职业病有更深刻的认识,也能更关注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了解这个复杂领域的入口。

评分

作为一名工会工作人员,我经常需要代表职工处理与工伤和职业病相关的事宜。拥有一本权威的鉴定标准非常重要。这本书《GB/T 16180-2014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为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尤其注重书中关于如何客观、公正地评定职工的劳动能力受损程度。对于一些疑难案例,我需要有明确的标准来衡量。书中对不同伤残等级的细致划分,以及对各项评估指标的量化描述,对我来说非常有帮助。我希望能够通过学习这本书,在维护职工权益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专业、有效。

评分

作为一个常年与工伤鉴定打交道的老员工,我对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的变化一直很敏感。这次新版的《GB/T 16180-2014》出来,我第一时间就找来学习。与旧版相比,新版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更加完善,也更加贴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我重点对比了关于肢体伤残和内脏器官损伤的部分,感觉新版在伤残等级的评估上更加细致和人性化。比如说,对于一些复合型的伤残,新版有更明确的界定和评估方法,这在以往是比较模糊的。我正在仔细研究它对于不同功能障碍的量化标准,希望能将这些标准更有效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职工提供更公平、公正的鉴定结果。总的来说,这本书的更新换代,对于我们一线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评分

书的质量还行,但是装订相对较差,书的边缘都不整齐,以后买书还是不能图便宜,只能买自营的。

评分

没啥。。。。。。。。。

评分

工伤管理的工具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评分

正版,价格优惠,很满意

评分

不错吧,还行吧,包装好啊

评分

正版,价格优惠,很满意

评分

不错吧,还行吧,包装好啊

评分

是正版。。。。。。。。。。

评分

书的质量还行,但是装订相对较差,书的边缘都不整齐,以后买书还是不能图便宜,只能买自营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