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建築結構設計問答及分析(第三版) | |||
| 主編: | 硃炳寅/編 | 齣版社: | 中國建築工業齣版社 |
| 齣版時間: | 2017年6月 | 版次: | 第3版 |
| 印刷時間: | 2017年6月 | 印次: | 第15版 |
| ISBN: | 9787112205059 | 定價: | 70元 |
《建築結構設計新規範綜閤應用手冊》(第二版)、《建築結構設計規範應用圖解 手冊》、《建築地基基礎設計方法及實例分析》(第二版)、《建築抗震設計規範應用與 分析》(第二版)、《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應用與分析》的相繼齣版發行、博 客(http: //blog. sina.com.cn/zhubingyin)的開通;及在國內主要城市的巡迴宣講, 作者有機會通過博客、郵件、電話與網友和讀者交流,就大傢感興趣的工程問題進行 討論,現將作者對這類問題的理解和解決問題的建議歸類成冊,以迴報廣大網友和讀 者的信任與厚愛。其目的是對建築結構設計人員遵從規範解決問題時有所幫助;也希 望對備考注冊結構工程師的考生有所啓發。 本書所根據的主要結構設計規範是:《建築結構荷載規範》GB 50009、《建築抗震 設計規範》GB 50011、《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 GB 50010、《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GB 50007和《砌體結構設計規範》GB 50003。 本書可供建築結構設計人員(尤其是備考注冊結構工程師的考生)和大專院校土 建專業師生應用。
荷載
1.1等效均布活荷載
1.1.1 等效均布活荷載的概念
1.1.2等效均布活荷載的取值原則,實際工程中等效均布活荷載的計算
1.2汽車荷載
1.2.1 汽車等效均布活荷載與闆跨度的關係
1.2.2 汽車荷載的動力係數
1.2.3足夠的覆土層厚度
1.2.4消防車等效均布活荷載的簡化計算
1.2.5 為什麼《荷載規範》錶5.1.1中對汽車荷載要限定闆跨
1.2.6 復雜形狀的樓闆是否可以直接按《荷載規範》確定消防車的
等效均布活荷載
1.2.7 消防車荷載取值的閤理性問題
1.2.8汽車輪壓對地下室外牆的側壓力計算
1.3樓麵活荷載的摺減
1.3.1 關於主、次梁的活荷載摺減係數
1.3.2 活荷載摺減係數與樓層數的關係
1.3.3 計算程序對活荷載的摺減
1.3.4 梁的從屬麵積與竪嚮導荷
1.3.5對荷載效應的等效與對活荷載的摺減
1.4其他
1.4.1 關於懸掛荷載
1.4.2地下室頂麵覆土屬於恒荷載還是活荷載?
1.4.3關於吊車荷載
1.4.4關於風、雪荷載
1.4.5 關於荷載組閤
參考文獻
2結構設計的基本要求
2.1結構抗震設防要求
2.1.1 關於抗震設防目標
2.1.2 關於性能設計問題
2.1.3關於抗震設防分類
2.1.4關於地震動參數的確定
2.1.5關於本地區設防烈度和抗震設防標準
2.1.6 關於Ⅲ、Ⅳ類場地0. 15g和0.30g地區建築的抗震構造措施
2.1.7關於抗震建築的地基和基礎設計
2.1.8 關於有效樓闆寬度和典型樓闆寬度
在我多年的結構設計工作中,我曾讀過不少關於結構設計理論的書籍,但真正讓我感到受益匪淺,甚至能夠改變我設計思路的,並不多。這本《正版現貨 建築結構設計問答及分析(第三版)》,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這本書的“問答”形式,極大地提高瞭我的學習效率,因為它直接切中瞭我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讓我能夠快速找到答案,並且深入理解。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基礎設計的分析。在實際工程中,基礎設計往往是決定結構安全性的關鍵環節,但同時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細節。這本書就詳細地分析瞭各種類型基礎的受力特性、設計方法以及施工注意事項,並且還結閤瞭大量實際工程案例,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不同基礎形式的優缺點。這讓我對基礎設計有瞭更全麵和深刻的認識,也能夠更加自信地去處理各種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基礎設計問題。而且,書中的“分析”部分,不僅僅是給齣答案,更重要的是解釋瞭其背後的原理,讓我能夠從根本上理解問題,並且舉一反三。
評分在我看來,一本真正的好書,應該是能夠激發讀者的思考,而不是簡單地灌輸知識。而這本《正版現貨 建築結構設計問答及分析(第三版)》,無疑就是這樣一本能夠讓人反復品味的書。我是一個對細節要求非常高的人,在結構設計中,任何一個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導緻嚴重的後果。因此,我一直努力去尋找那些能夠幫助我發現和規避設計風險的書籍。這本書的“問答”形式,恰恰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它涵蓋瞭結構設計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疑難雜癥,從基礎的荷載組閤到復雜的動力分析,再到具體的構件構造,幾乎無所不包。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抗震設計的部分,它將規範條文與實際工程案例相結閤,詳細分析瞭不同震級下的結構反應,並給齣瞭有效的抗震措施。這讓我對如何進行有效的抗震設計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更加理解瞭規範背後的邏輯。而且,書中對一些常見的設計誤區的剖析,讓我受益匪淺,避免瞭不少潛在的麻煩。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的“分析”部分,不僅僅是給齣答案,更是在引導你去思考,去理解每一個決定背後的科學依據。這種啓發式的學習方式,讓我能夠更快地成長,並且在設計中更加得心應手。
評分作為一名在結構設計領域摸爬滾打瞭十多年的老兵,我見過的結構設計書籍可謂是數不勝數,但真正能夠讓我眼前一亮的卻不多。直到我翻開這本《正版現貨 建築結構設計問答及分析(第三版)》,纔意識到原來一本好書,可以如此精準地切中行業痛點,又能以如此深入淺齣的方式呈現。這本書的“問答”模式,簡直就是為我們這些一綫工程師量身定做的“救心丸”。我們常常在設計過程中遇到一些刁鑽的問題,要麼是因為規範錶述不夠清晰,要麼是因為實際工程的復雜性遠遠超齣瞭理論的範疇。這時候,一本能夠直接解答這些實際睏惑的書,其價值就顯得尤為珍貴瞭。書中關於高層建築結構動力特性分析的問答,對我來說就是一場及時雨。我一直對風振和地震作用下的結構響應感到有些棘手,書中的解答不僅清晰地解釋瞭這些現象的物理原理,還提供瞭實用的計算方法和控製措施,甚至還分享瞭一些實際工程案例中的經驗教訓。這讓我更加自信地去處理類似的項目,並且能夠在設計中做齣更優的決策。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一些復雜結構的連接構造,比如鋼結構節點的設計,也有詳細的闡述和圖示,這對於我們提高施工圖的質量非常有幫助。
評分這本書確實是我的建築生涯中的一座寶藏!當初在網上偶然看到推薦,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入手瞭這本《正版現貨 建築結構設計問答及分析(第三版)》,沒想到真的讓我驚喜連連。我是一名剛剛入行不久的結構工程師,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教科書上講得不那麼詳細,或者在實際案例中需要反復斟酌的細節問題。這本書的“問答”形式恰好解決瞭我的痛點,它將那些看似零散、晦澀的理論知識,通過一個個實際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抽絲剝繭般地解釋清楚。比如,關於梁的受力分析,我一直對剪力牆的內力傳遞機製有些模糊,書中通過一個具體的框架剪力牆結構的例子,詳細分析瞭在不同荷載作用下,牆體各部分的受力特徵,並給齣瞭相應的驗算方法和注意事項。這比我死記硬背那些公式要直觀得多。而且,書中還列舉瞭許多常見的結構設計誤區,並給齣瞭糾正建議,這讓我避免瞭不少潛在的錯誤。我尤其喜歡的是書中關於“分析”的部分,它不僅僅是給齣答案,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是這樣”,從根本上幫助我理解問題的本質。這種深入的剖析,讓我對結構設計的理解上升瞭一個颱階,不再是停留在錶麵的計算,而是能夠真正地從力學原理齣發,進行更加嚴謹和科學的設計。
評分這本書,對我來說,與其說是一本工具書,不如說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我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在結構設計領域的專業素養,但很多時候,會感到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之間存在一定的脫節。《正版現貨 建築結構設計問答及分析(第三版)》這本書,恰好彌補瞭這一不足。書中的“問答”模式,仿佛就是站在我的角度,為我解答工作中遇到的每一個睏惑。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幕牆工程結構設計的分析。在當今的建築設計中,幕牆已經成為重要的建築錶皮,其結構設計也越來越復雜。這本書就詳細地分析瞭幕牆的受力特性、連接構造以及抗風雨性能等問題,並給齣瞭具體的計算方法和設計原則。這讓我對幕牆的結構設計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能夠更有信心去處理相關的設計項目。而且,書中的“分析”部分,不僅僅是給齣答案,更重要的是解釋瞭其背後的原理,讓我能夠從根本上理解問題,並且舉一反三。這本書記載的知識,將伴隨我繼續在結構設計這條道路上不斷前行。
評分我一直認為,學習結構設計,最重要的是要培養一種“思辨”的精神,而不是死記硬背。而這本《正版現貨 建築結構設計問答及分析(第三版)》,正是這樣一本能夠激發讀者思辨能力的書籍。它不僅僅是提供答案,更重要的是引導你去思考,去探究問題的本質。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復雜結構體係分析的問答。比如,對於一些特殊的建築形式,如大跨度空間結構、筒體結構等,其內力分析和構造設計往往非常復雜。這本書就通過詳細的案例分析,深入剖析瞭這些結構的力學特性,並給齣瞭相應的分析方法和設計原則。這讓我對這些復雜結構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能夠更有信心地去處理相關的設計項目。而且,書中對一些規範條文的解讀,也更加深入和透徹,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規範的意圖,從而做齣更閤理的設計。我常常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感到腦海中豁然開朗,對很多曾經睏擾我的問題,都有瞭新的認識。
評分老實說,我一開始拿到這本《正版現貨 建築結構設計問答及分析(第三版)》的時候,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畢竟市麵上的結構設計書籍太多瞭,很多都是雷同的理論堆砌,對實際工作幫助有限。但這本書,真的讓我颳目相看瞭。我是一個比較注重理論基礎的人,但在實際工作中,總會遇到一些理論無法完全覆蓋的細節問題,尤其是對於一些比較新穎的設計方法或者特殊結構形式,更是感到無從下手。這本書的“問答”形式,恰好解決瞭這個問題。它不是從宏觀理論講起,而是直接切入我們在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然後深入淺齣地進行分析。比如,關於某一種新型復閤材料在結構中的應用,書中的問答就詳細解釋瞭其力學性能、設計原則以及需要注意的關鍵點,並且還給齣瞭相關的工程實踐參考。這對於我瞭解和掌握新技術非常有幫助。而且,書中不僅僅是迴答問題,更重要的是它會引導你去思考問題背後的原理,幫助你建立起更完善的知識體係。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分析”的部分,它不僅僅是給齣解決辦法,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這樣做的好處和潛在的風險。這種深度分析,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設計思路,從而提升自己的設計水平。
評分作為一個對結構設計有強烈追求的工程師,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引領我深入理解結構力學精髓的書籍。《正版現貨 建築結構設計問答及分析(第三版)》這本書,簡直就像是我多年尋覓的知音。這本書的“問答”形式,將那些復雜抽象的理論問題,用非常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齣來,讓我能夠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結構優化設計的部分。在實際工程中,如何在滿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是每一個結構工程師都需要麵對的挑戰。這本書就從多個角度,詳細分析瞭如何進行結構優化,比如通過改變構件截麵尺寸、調整材料配比、優化結構布局等等,並給齣瞭具體的計算方法和設計依據。這讓我對結構優化的理解有瞭質的飛躍,並且能夠在實際項目中應用這些方法,提高設計的經濟性和技術水平。而且,書中還涉及瞭許多前沿的結構設計理念和技術,讓我能夠及時瞭解行業發展動態,保持自己的競爭力。
評分作為一名熱愛鑽研的結構工程師,我對知識的渴求從未停止。《正版現貨 建築結構設計問答及分析(第三版)》這本書,就像是一扇通往更深層次理解結構設計的大門。這本書的“問答”形式,用一種非常直觀和易於接受的方式,將那些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控製的分析。在實際工程中,裂縫控製是保證結構耐久性和使用功能的重要方麵,但很多時候,我們對於裂縫産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並沒有一個係統的認識。這本書就詳細地分析瞭各種類型裂縫的産生機理,並給齣瞭有效的控製方法和設計建議,還配有大量的實物圖片和案例分析,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裂縫的形態,並且理解其背後的原因。這讓我對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設計有瞭更深入的理解,也能夠更好地預防和處理裂縫問題。而且,書中對一些規範條文的解讀,也更加細緻和深入,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規範的背後邏輯。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正版現貨 建築結構設計問答及分析(第三版)》給我的職業生涯帶來瞭巨大的改變。我是一名在基層從事結構設計工作的工程師,經常會麵對一些來自施工現場或者項目業主的各種“奇葩”問題,這些問題往往超齣瞭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讓人感到束手無策。這本書的“問答”模式,就像是我的“萬能工具箱”,總能為我提供及時有效的解決方案。我最欣賞的是書中關於既有建築結構鑒定與加固的章節。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老舊建築的改造加固項目,這涉及到很多復雜的技術難題,比如如何評估原有結構的承載能力,如何選擇閤適的加固方案,以及如何保證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等等。這本書就非常詳細地分析瞭這些問題,並給齣瞭具體的解答和建議,還配有大量的圖例和案例分析,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每一步操作的原理和目的。這大大提升瞭我處理這類項目的信心和能力。而且,書中的“分析”部分,深入剖析瞭問題的根源,讓我不僅僅是知道“怎麼做”,更能理解“為什麼這麼做”,從而在日後的設計中能夠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