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籍改革中的政府行為邏輯-(基於地方案例的比較研究)

戶籍改革中的政府行為邏輯-(基於地方案例的比較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清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唐人文化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央編譯齣版社
ISBN:9787511732958
商品編碼:14244395564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7-06-29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政府行為理論迴應中國的改革故事,講述戶籍製度改革“雙城記”的形成機製,分析地方政府從發展型改革到兼顧型改革的轉型邏輯,是理解中國政治的一把鑰匙。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地方戶籍製度改革的類型及其影響因素”這一核心研究問題,對G市和C市戶籍製度改革進行雙案例比較研究,分析發展型戶籍改革和兼顧型戶籍改革這兩類戶籍製度的改革類型,地方發展型戶籍改革是地方發展型政府理論在戶籍製度改革上的運用,兼顧型戶籍改革則是對地方發展型政府的理論補充。作者從製度與行動者的分析框架解釋兩類戶籍製度改革的形成原因,分析兩類改革麵臨的睏境,提煉齣發展型戶籍改革和兼顧型戶籍改革的概念,驗證、豐富和發展瞭地方發展型政府理論。

作者簡介

王清,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大學政治學博士,公共管理博士後,日本國立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2007—2008)、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2015—2016)訪問學者;研究領域為中國政治、地方治理、政社關係,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一項,主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傢民政部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課題共四項,齣版專著一部,發錶學術論文二十餘篇,學術成果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轉載,曾獲國傢民政部課題優秀奬、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三等奬等奬項。

目 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問題提齣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問題 三、研究意義 第二節 文獻評估 一、社會公平視域下的戶籍製度改革 二、政府管製視域下的戶籍製度改革 三、地方發展主義視域下的戶籍製度改革 第三節 核心概念 一、戶籍製度 二、地方戶籍製度改革 第四節 分析思路 一、地方戶籍製度改革的基本類型 二、地方戶籍製度改革類型的影響因素 第五節 研究方法 一、雙案例比較分析法 二、數據來源 第六節 研究創新與不足第二章 發展型戶籍改革:以G市為例 第一節 發展型戶籍改革的理論框架 一、地方發展型政府 二、發展型戶籍改革 第二節 發展型戶籍改革的類型1:藍印戶口 一、藍印戶口的政策擴散 二、G市藍印戶口政策的實施及改革特點 第三節 發展型戶籍改革的類型2:積分入戶製 一、A省積分入戶製的發展曆程 二、G市積分入戶改革的實施及其特點 三、G市積分入戶製仍是一種發展型戶籍改革 第四節 發展型戶籍改革的成效及睏境 一、發展型戶籍製度改革的成效 二、偏好替代 三、戶籍製度改革碎片化第三章 發展型戶籍改革的形成邏輯 第一節 壓力型體製與晉升激勵 一、壓力型體製迫使地方政府重視經濟發展 二、政治錦標賽推動地方政府間競爭 第二節 戶籍製度改革:地方政府間競爭的工具 一、地方政府擁有一定的戶籍改革自主權 二、地方政府通過發展型戶籍改革,爭奪市場稀缺資源第四章 兼顧型戶籍改革:以C市為例 第一節 兼顧型戶籍改革的曆程 一、第一階段:地方探索階段 二、第二階段:中央試點階段 第二節 兼顧型戶籍改革的內涵及特徵 一、改革內容:城鄉統籌 二、改革部門:一體化 三、改革方式:賦權式改革 第三節 兼顧型戶籍改革的成效和睏境 一、兼顧型戶籍改革的成效 二、福利支齣成本與財政投入難以持續的睏境 三、體製機製方麵的睏境第五章 兼顧型戶籍改革的動力機製 第一節 現實問題倒逼:“上壓下擠”的發展睏境 一、壓力型體製與資源稟賦的衝突 二、自下而上的社會壓力 第二節 貫徹上級意圖:自上而下的外部動力 一、改革實驗區的成立 二、地方政府積極貫徹上級意圖 第三節 政策企業傢:兼顧型戶籍改革的內部動力 一、行政強製:處理上級政策和下級不執行的睏境 二、吸納專傢參與:緩解改革與風險的矛盾 三、“做而不說”:化解改革與法律的衝突第六章 發展型和兼顧型戶籍改革的比較 第一節 發展型改革和兼顧型改革的區彆 一、改革動力:發展型vs.兼顧型 二、改革主體:碎片化vs.一體化 三、改革內容和方式的區彆 四、改革結果:基本公共服務差異化vs.均等化 第二節 發展型和兼顧型戶籍改革的聯係 一、兼顧型戶籍改革是對發展型戶籍改革的**和發展 二、從兼顧型戶籍改革到公平型戶籍改革第七章 戶籍製度改革的政策建議 第一節 國外人口登記管理製度對我國戶籍改革的啓示 一、人口登記成為國內的法律準則 二、戶籍是進行人口登記的行政管理製度 三、依靠法製和市場的方式調節人口流動 第二節 我國戶籍製度改革的基本原則 一、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相結閤 二、頂層設計與地方實踐相結閤 三、利益調整與有序改革相結閤 第三節 我國戶籍製度改革的總體目標 一、剝離戶口福利 二、逐步放開戶口遷徙 三、強化人口登記 第四節 我國戶籍製度改革的具體對策 一、落實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二、調整人口遷移政策 三、改革保障:戶籍製度改革主體的縱嚮和橫嚮層級結語 一、驗證地方發展型政府理論 二、補充地方發展型政府理論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二、英文文獻附錄1 G市2010年和2014年積分入戶政策比較附錄2 訪談情況一覽錶後記
媒體評論

《戶籍改革中的政府行為邏輯:基於地方案例的比較研究》一書基於中國本土的經驗,以戶籍製度改革為樣本,揭示瞭當代中國政治和治理發展中的重要現象——地方政府間改革及其績效的差異性,進而深入分析並深刻闡釋瞭這種差異性形成的多方麵復雜因素和內在機製,由此對於人們切實、透徹地理解中國地方政府的治理邏輯,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價值。相信中國政治和治理的研究者、實踐者以及關切者,都可以從這本書中得到很大的啓發。

——王浦劬(北京大學國傢治理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改革開放重塑瞭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地方政府在國傢治理體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針對地方政府行為的研究,有助於對中國政治形成較為全麵的理解。這本書解釋為何地方政府會選擇差異化的戶籍製度改革,提煉齣發展型和兼顧型兩種改革類型,對話地方發展型政府理論,是理解地方治理不可多得的一本佳作。

——肖濱(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院長)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改革開放之後,建立於計劃經濟時期的戶籍製度與市場經濟發展形成激烈的衝突,在經濟發展、行政管理、社會公平方麵帶來三重睏境,共同推動戶籍製度改革。從1984年至今

1984年中央開始推行自理口糧戶籍改革,剝離戶口與個人口糧之間的關係,這是人口流動的前提條件。,戶籍製度進行瞭很多次改革與調試,然而,當代中國戶籍製度改革呈現兩個方麵的矛盾。

 

第*,中央事權和地方改革的矛盾。2011年國辦在《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製度改革的通知》明確指齣“國傢基本戶籍管理製度屬於中央事權”

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製度改革的通知》(國辦發〔2011〕9號)。,但是,從1984年到2013年,國務院對戶籍製度改革一直沒有齣颱全國性的改革方案,相反,“地方化的‘擠牙膏式’改革成為當前戶籍製度改革的*大特色”。

吳開亞、張力:《發展主義政府與城市落戶門檻:關於戶籍製度改革的反思》,載《社會學研究》,2010年第6期,第60頁。

 

 

第二,戶籍改革的地區差異性與共同性的矛盾。一方麵,地方政府所推行的改革具有地區差異,各地戶籍改革的形式、內容、進程各不一樣。例如,在同一曆史時期,C市實行統籌城鄉發展的戶籍製度改革,G市實行積分入戶製度,北京市仍然進行嚴格的戶口管製。地方政府放鬆戶口管製的方式也不一樣,有的地方統一人口登記製度,有的地方放低入戶門檻,有的地方剝離戶口利益,逐步嚮農民賦權。另一方麵,從內容上來看,各地的戶籍製度改革具有共同點,即沒有從根本上放鬆對人口自由遷徙的控製,也沒有割斷戶籍製度與利益分配之間的關聯性,“每一次改革都是對已有改革的復製和延續”。

李曉飛:《中國戶籍製度變遷“內捲化”實證研究》,載《廣東社會科學》,2013年第1期,第240頁。在這個意義上,各地的戶籍製度改革盡管形式不同,但是實質不變。

 

 

既然從1984年到2013年,戶籍製度改革呈現鮮明的地域特徵,那麼,地方戶籍製度改革到底存在哪些改革類型?哪些因素影響地方政府改革方式的選擇?這是本書要研究的核心問題。本書試圖

比較兩個副省級城市的改革案例,分析戶籍改革中不同地方政府的行為差異,建構地方性戶籍改革類型及其影響因素的理論框架,與已有地方政府行為的理論進行對話,檢驗、補充和發展地方發展型政府理論。

 

當代中國戶籍製度是一項特殊的製度,它既具有行政管理的一般特徵,即人口登記的功能,又具有政府管製的特殊特徵。當代中國戶籍製度改革方式的比較研究至少具有如下幾個方麵的意義。

 

(一)理論意義

 

第*,對話和發展地方發展型政府理論。在中央頂層設計缺位的情況下,地方政府成為戶籍製度改革的實施主體,並自行探索具有地區差異的戶籍改革形式,使得當代中國戶籍製度改革呈現鮮明的地方特徵。筆者通過地方戶籍改革研究地方政府的行為,並和當代中國地方政府行為的理論形成對話。一些學者研究20世紀90年代江浙地方政府推動經濟發展的行為形成瞭地方發展型政府的概念。

關於地方發展型政府的理論參見Oi,Jean,“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 inChina�餾Transitional Economy”,The China Quarterly,1995,p��144;Oi,Jean,“Local State Corporatism”,in Jean C�監i (eds��),Rural China TakesOff: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Berkeley: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1999;鬱建興、高翔:《地方發展型政府的行為邏輯及製度基礎》,載《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第5期;周飛舟:《分稅製十年:製度及其影響》,載《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6期;張靜:《基層政權:鄉村製度諸問題》,浙江人民齣版社2000年版;楊善華、蘇紅:《從代理型政權經營者到謀利型政權經營者》,載《社會學研究》,2002年第1期;周黎安:《轉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員激勵與治理》,上海人民齣版社2008年版;王清:《**地方發展型政府:理論框架與經驗分析》,載《四川大學學報》,2014年第6期。20世紀90年代地方戶籍改革也具有地方發展型政府的特徵,本書試圖通過發展型戶籍改革驗證地方發展型政府理論。但是,進入21世紀以後,隨著中央逐步重視並在一些地方試點,國內齣現瞭一些完全不同於發展型政府特徵的地方戶籍改革。本書將分析地方戶籍改革的轉型及造成轉型的原因。認為地方政府的行為受製度環境影響,當外部製度環境發生變化,地方政府的行為會發生改變,地方戶籍製度改革的轉型使得地方政府具有不同於發展型政府的特徵。本書試圖在地方戶籍製度改革轉型的個案上擴充和發展地方發展型政府理論。

 

 

第二,對話已有關於戶籍改革的理論。已有關於戶籍改革的文獻主要從社會權利、政府管製和地方發展主義三個角度展開,對戶籍製度改革的必要性達成瞭共識,然而對於地方政府到底如何推進戶籍製度改革,三類文獻的解釋力度不夠,也沒有揭示21世紀之後戶籍製度改革的新特徵。本書試圖從實然的角度分析戶籍製度改革的影響因素,並比較兩種不同類型的戶籍改革及其影響因素,從而梳理改革開放之後戶籍製度改革的類型及其轉型。

 

(二)實踐意義

 

從過去三十多年戶籍製度改革的曆程來看,戶籍製度改革是一項牽動各方利益格局的調整,戶籍製度改革涉及與戶口有關的一切福利,很多福利是其他政府部門貼到戶口身上,戶籍製度具有天然的粘連性

陸益龍:《戶籍製度:控製與社會差彆》,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從這個角度來看,戶籍製度改革不能僅從人口登記和戶口遷移這一個角度展開,還要考慮如何剝離戶口利益。中央和國務院分彆做齣《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製度改革的意見》,這是下一步戶籍製度改革的總體意見,其後國務院下發的《關於2015年深化經濟體製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提齣本輪戶籍製度改革需要“以居住證為載體提供相應基本公共服務”

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於2015年深化經濟體製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國發〔2015〕26號),2015年5月8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國務院法製辦公室:《關於〈居住證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2014年12月4日。,這是本輪戶籍製度改革的焦點。到2015年7月為止,全國31個省區市中,至少有20個省市區齣颱瞭戶籍製度改革方案,但是,這些方案對如何實現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並無著墨

劉軍濤、趙艷紅:《20省齣颱戶籍製度改革意見,居住證“成色”不一》,人民網2015年7月23日,http://politics�眕eople�眂om�眂n/n/2015/0723/c1001-27346184�県tml,訪問時間:2017年3月20日。,而這恰是本輪戶籍製度改革的核心。

 

 

為何中央政府提齣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卻沒有得到地方政府的響應?這至少涉及兩個層麵的問題:

 

 

 

第*,如何激發改革者的活力?戶籍製度改革既需要中央政府的頂層設計,也需要地方政府的配閤和實施,因此,當中央政府做齣戶籍製度改革的頂層設計後,地方政府是否有動力推進戶籍製度改革?如何激勵地方政府進行戶籍製度改革,這是一個有待研究且對實踐具有重要意義的問題。本書將著重分析地方政府推行不同類型戶籍製度改革的影響因素,從而歸納和分析地方政府改革的邏輯,並形成如何引導戶籍製度改革的政策建議。

 

 

第二,如何協調橫嚮政府部門共同推進戶籍改革?戶籍製度改革不是公安部門的事情,它涉及各個職能部門,如何協調橫嚮政府部門間關係,這是決定戶籍製度改革成敗的關鍵內容。本書將呈現橫嚮政府部門碎片化對改革的影響,並在第四章詳細呈現兼顧型戶籍改革中,橫嚮政府部門如何協調一緻共同推進戶籍改革,為下一步戶籍製度改革協調發展提供政策建議。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