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思维:电商产品设计全攻略

产品设计思维:电商产品设计全攻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产品设计
  • 电商
  • 用户体验
  • 设计思维
  • 用户研究
  • 原型设计
  • 交互设计
  • 商业设计
  • 数字化产品
  • 产品经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一键团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73555
商品编码:14541460655

具体描述

 

产品设计思维:电商产品设计全攻略

定价 79元

基本信息

  • 作者:  target='_blank' style='margin: 0.0px;padding: 0.0px;text-decoration: none;cursor: pointer;color: #0066aa;'>王丁   
  • 丛书名: target='_blank' style='margin: 0.0px;padding: 0.0px;text-decoration: none;cursor: pointer;color: #0066aa;'> 产品管理与运营系列丛书
  • 出版社: target='_blank' style='margin: 0.0px;padding: 0.0px;text-decoration: none;cursor: pointer;color: #0066aa;'>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73555
  • 上架时间:2017-7-27
  • 出版日期:2017 年8月
  • 开本:16开
  • 版次:1-1
  • 所属分类: style='margin: 0.0px;padding: 0.0px;text-decoration: none;cursor: pointer;color: #0066aa;'>计算机
     

目录

前言 
第1章 互联网的产品设计 1
1.1 产品设计的核心是什么 2
1.1.1 产品设计初心 2
1.1.2 让设计回归设计 4
1.2 互联网设计思维 6
1.3 有效的设计框架 8
1.3.1 设计的思维定式 9
1.3.2 RTPA设计框架 11
1.4 产品经理的必要准备 14
1.4.1 跨界思维 14
1.4.2 结构化思维 15
第2章 电子商务的整体产品架构 17
2.1 电子商务中的角色定位 18
2.1.1 电商商业模式核心 18
2.1.2 电商的角色体系 20
2.2 电子商务信息流的本质 27
2.3 电子商务的存在形态 28
2.4 电子商务的核心生态系统 31
2.4.1 常见电商平台的基本模式 31
2.4.2 电商产品架构设计 32
第3章 电商梦的开始:首页设计 41
3.1 首页设计为什么难 42
3.2 品牌运营与用户需求的融合 43
3.2.1 企业需求 43
3.2.2 用户需求 44
3.2.3 首页功效设计 45
3.3 首页的需求调研 46
3.3.1 首页调研报告框架 47
3.3.2 关于“经营假设”的应用 47
3.3.3 首页调研实战报告 48
3.4 如何构建一个具有品牌冲击力的首页 54
3.4.1 首页的衡量标准 54
3.4.2 首页的品牌设计 55
3.4.3 首页导流模型设计 58
3.4.4 首页的服务入口设计 59
3.4.5 首页促销导购设计 61
3.5 首页的效益评估体系 61
第4章 供应链管理 63
4.1 供应链的价值与感知 65
4.1.1 什么是供应链 65
4.1.2 电商供应链价值 66
4.2 平台与供应商的关系设计 69
4.2.1 供应链上游竞争力 70
4.2.2 供应商关系管理SRM 70
4.3 信息化与自动化的供应链管理构建 75
4.3.1 电商供应链四大核心管理 75
4.3.2 供应链信息化设计 76
4.3.3 电商供应链信息化构建的核心目标 77
4.4 供应链的商户系统:助力供应商信息化的利器 77
第5章 品类的应用 81
5.1 为什么要提出品类的概念 82
5.1.1 什么是品类 82
5.1.2 品类管理对电商的价值 85
5.2 电商的本质:基于品类的商品化 87
5.2.1 品类数字化场景 87
5.2.2 品类与属性数字化 89
5.3 品类设计的核心框架 90
5.3.1 界定品类界限 90
5.3.2 品类设计要素 92
5.3.3 品类系统产品架构 93
5.3.4 品类结构设计 94
5.4 实物品类与虚拟品类 97
5.4.1 什么是虚拟品类 97
5.4.2 准确设计实物与虚拟品类结构 99
5.5 品类的交叉与聚合设计 100
5.6 可扩展的品类及品类属性架构 101
5.7 品类设计的总结和反思 101
第6章 商品信息数字化 102
6.1 商品的基本属性与销售属性 103
6.1.1 商品的基本概念 103
6.1.2 电商系统的商品定义 105
6.1.3 SKU与SPU的价值差异 111
6.2 信息结构化是数字化的基础 112
6.3 商品信息化在互联网大环境下的有效应用 114
6.3.1 时代变革:从单元素商品到自由组合商品 114
6.3.2 自由组合商品结构 115
第7章 商品的定价与促销 117
7.1 商品的价格体系 118
7.2 卖与买的多次价格转换应用 128
7.3 如何处理下单过程中的变价行为 129
7.3.1 变价背后 129
7.3.2 价格保护设计 130
7.4 电商中丰富的促销形态 132
7.4.1 电商有哪些可用的促销模式 133
7.4.2 如何设计促销服务 134
7.5 有效的促销:用户简单认知下的复杂设计 138
第8章 电商搜索 140
8.1 全网搜索与电商垂直搜索 141
8.2 搜索的核心架构与处理机制 143
8.3 搜索对卖方与买方的价值 144
8.4 如何有效设计搜索的运营管理结构 146
8.5 如何设计关键字搜索 147
8.6 如何设计搜索结果列表 150
8.7 如何基于大数据和搜索做关联推荐系统 153
8.7.1 什么是关联推荐 154
8.7.2 关联推荐有什么价值 156
8.7.3 如何设计一个好的关联推荐系统 157
8.7.4 ABTest系统的应用 158
8.7.5 早期如果没有用户数据怎么设计推荐 159
8.7.6 “猜你喜欢”设计实战 159
8.7.7 关联推荐组合策略 160
第9章 商品在线展示的模式与技巧 161
9.1 用户在商品详情页究竟想看到什么 162
9.1.1 网购消费决策模型与特征 164
9.1.2 消费者关注什么 167
9.2 详情页与转化率的强关联 170
9.3 商品详情的五大要素(商品、服务、品牌、营销及互动) 172
9.3.1 商品详情页设计目标 172
9.3.2 商品详情页设计要素 175
9.3.3 商品详情页产品架构 180
9.3.4 商品详情页首屏设计 181
9.4 C2C与B2C详情的差异设计 182
9.5 详情的价值评估模型 186
第10章 构建快速有效的用户预订过程 188
10.1 用户的预订场景与预订模式的设计 189
10.1.1 在线预订的主要场景:现售模式 189
10.1.2 在线预订创新模式:预售 194
10.2 不注册用户预订与注册用户预订的设计差异 196
10.3 预订步骤的多与少 199
10.4 如何提供预订帮助以提高预订成功率 200
10.5 预订过程的跟踪与反馈 204
第11章 如何让用户更便捷地付款 206
11.1 除现金支付外更有效的付款方式 207
11.1.1 支付工具的发展 207
11.1.2 电商主流支付方式 208
11.2 支付体系结构背后的原理 211
11.3 网络支付设计的注意点 215
11.3.1 关键支付清结算场景思考 215
11.3.2 支付体系产品架构 215
11.3.3 支付系统账户体系设计 217
11.3.4 支付系统收银台设计 221
11.4 如何提升支付的安全性 226
第12章 订单与工作流 229
12.1 订单的主体设计 230
12.1.1 OMS(订单管理系统)的产品架构 232
12.1.2 订单设计 233
12.2 高效及灵活的订单流转体系:Workflow 235
12.2.1 工作流设计的引入 235
12.2.2 订单流体系设计 236
12.3 主子订单模式的应用 239
12.4 后台的订单处理界面集成设计 241
12.4.1 工作台设计 241
12.4.2 订单查询页面设计 243
12.4.3 订单处理集成界面设计 244
12.5 订单的自动化机制 245
12.6 订单池与分单逻辑 247
第13章 团购与秒杀 249
13.1 互联网众筹模式:团购 250
13.2 团购的魅力设计:如何形成群体购买潮流 252
13.3 团购与零售的差异设计 254
13.3.1 团购首页设计 255
13.3.2 团购商品详情页设计 256
13.4 互联网的独特交易模式:秒杀 260
13.5 秒杀系统设计 260
13.6 如何防止秒杀作弊 266
第14章 购物车的价值 269
14.1 手推车与购物车的前世今生 270
14.2 电商购物车的核心功能 271
14.2.1 购物车场景与需求 272
14.2.2 购物车产品结构 275
14.2.3 加入购物车 275
14.2.4 购物车管理 277
14.3 什么时候可以不要购物车 281
14.4 如何有效设计购物车的入口 282
14.5 购物车的外延价值 284
第15章 会员体系与CRM 285
15.1 你无法知道终端的用户是不是一条狗 286
15.2 客户的忠诚度计划 287
15.3 客户等级的金字塔结构 290
15.4 客户的生命周期管理 295
15.5 CRM(客户关系管理)的运作原理 297
15.6 CRM产品架构设计 299
15.7 现代CRM与大数据 301
第16章 服务保障设计 303
16.1 电商非人性化背景下的补充:服务保障体系 304
16.2 用户在意什么样的服务保障 306
16.3 服务保障的制约与守信 309
16.4 服务保障体系设计框架 310
16.5 服务保障响应与监督 314
第17章 电商形态下的社交元素构建 315
17.1 Web3.0时代背景下的电商:电商社交化与个性化 316
17.1.1 电商社交化之路 316
17.1.2 电商社交化的必要条件 317
17.1.3 电商社交化趋势 319
17.2 电商社交体系产品架构 320
17.2.1 电商社交商业模式 320
17.2.2 电商社交产品结构 321
17.3 社交元素与电商结构的融合 323
17.3.1 寻找适宜的电商场景 323
17.3.2 社交电商场景实例 325
第18章 买卖沟通的桥梁,联络工具的选择与构建 327
18.1 从人与人的交流到人与机器的交流 328
18.2 即时通信工具的应用 329
18.3 如何构建自有的多方联络体系 330
18.4 WebChat与Client的选择 340
18.5 如何防御第三方即时通信的安全风险 341
第19章 渠道设计 342
19.1 互联网的全网渠道 343
19.2 你究竟需要哪些渠道 345
19.3 电商渠道分销的产品架构 348
19.4 渠道平台化的构建 349
19.5 如何面对渠道份额对自有体系的冲击 351
第20章 智能仓储物流系统 353
20.1 电子商务与智能仓储 354
20.2 采购与入库 356
20.3 库存管理 359
20.4 订单分拣与出库 361
20.5 运输与配送 363
第21章 移动电商 365
21.1 移动互联网对旧有电商的商业模式改造 366
21.2 移动电商的整体产品架构设计 369
21.2.1 移动中台与前端 370
21.2.2 移动端特性技术 371
21.2.3 移动电商APP产品结构 372
21.3 今日预订与即时预订的应用 374
21.4 移动与O2O的融合 376
21.5 B端客户的移动服务 377
21.6 移动支付 379
21.6.1 支付渠道适配性 381
21.6.2 跨平台支付 381
21.6.3 拆单支付 384
21.7 照相应用与电商购物的融合设计 385
21.8 移动电商安全化设计 388
21.9 移动与云计算 391
第22章 应对变化,保持持续成长力 392
22.1 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 393
22.2 机遇与挑战 394
22.3 不要因循守旧 397
22.4 持续的学习+借助巨人的力量 398
22.5 创新与突破 401
22.5.1 什么是产品创新 401
22.5.2 创新思维 402  style='margin: 0.0px;padding: 0.0px;text-decoration: none;cursor: pointer;color: #0066aa;'>↑折 叠  

前言

 

产品设计思维:电商产品设计全攻略

 

产品设计思维:电商产品设计全攻略


深入用户:构建人性化数字体验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部分:理解用户与市场——洞察需求的核心 第一章:用户研究的基石:从观察到洞察 本章专注于构建坚实的用户研究框架,强调理解用户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而非仅仅记录表面行为。我们将探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如何协同工作,形成对目标群体的全面画像。 1.1 用户的本质:需求层次与痛点挖掘: 深入剖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数字产品语境下的应用,重点讲解如何通过深度访谈和情境观察,精准定位用户在使用现有解决方案时感到的“摩擦点”和未被满足的核心需求。我们将引入“Jobs-to-be-Done”(JTBD)框架,指导设计者将关注点从“用户是谁”转向“用户希望完成什么任务”,从而发现潜在的创新机会。 1.2 研究工具箱:有效的数据采集技术: 详细介绍并对比各种用户研究方法,包括焦点小组、可用性测试(认知走查法、眼动追踪初探)、日志数据分析(A/B测试的设置与解读)、问卷设计(避免引导性偏差的技巧)。强调数据收集过程中的伦理考量与隐私保护。 1.3 角色(Persona)的构建与应用: 超越简单的用户画像,本章指导如何基于真实数据创建富有生命力的“关键用户角色”。重点阐述如何利用情景脚本(Scenario Mapping)来模拟角色在使用产品时的完整旅程,确保设计决策始终以关键角色的目标为中心。 第二章:市场环境与竞争分析:定位差异化优势 产品设计并非真空作业,必须深刻理解其所处的商业生态。本章侧重于如何通过结构化的市场分析,为产品找到独特的价值主张。 2.1 市场蓝图的绘制: 介绍P.E.S.T.L.E.(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法律、环境)分析法在识别宏观趋势中的应用,以及波特五力模型在评估行业竞争结构中的作用。 2.2 竞争对手的解构与对标: 不仅是罗列功能列表,更重要的是深入分析竞品的用户体验流程、信息架构和核心交互模式。我们将教授“体验解构法”,系统地拆解优秀竞品的设计决策,识别其背后的设计哲学和潜在的局限性。 2.3 价值定位与差异化策略: 如何将研究洞察转化为清晰的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讨论如何利用价值矩阵(Value Matrix)来定位产品在“功能性价值”与“情感性价值”上的独特位置,确保产品在拥挤的市场中拥有清晰的识别度。 第二部分:体验架构与信息组织——流程的逻辑构建 第三章:信息架构(IA)的艺术:清晰的导航逻辑 信息架构是数字产品的骨架,决定了用户能否高效、无碍地找到所需内容。本章聚焦于如何构建直观且可扩展的信息结构。 3.1 内容的组织原则: 探讨基于主题、任务和受众的分类策略。详细讲解卡片分类法(Card Sorting)和树状测试(Tree Testing)的实施细节,确保分类体系符合用户的心理模型。 3.2 导航系统的设计模式: 全面分析主导航、次级导航、面包屑(Breadcrumbs)和上下文导航等不同组件的设计标准与适用场景。重点讨论如何处理复杂信息量下的全局导航的可见性与持久性问题。 3.3 搜索与过滤机制的优化: 优秀搜索是高效体验的保障。本章探讨从模糊搜索到精确过滤的整个设计链条,包括同义词处理、结果排序的权重设定,以及如何通过视觉反馈引导用户优化查询。 第四章:用户流程设计:从起点到目标的流畅转化 用户流程图(User Flow Diagram)是连接用户目标与产品功能的桥梁。本章着重于流程的效率、容错性与体验的连贯性。 4.1 流程映射与瓶颈识别: 教授如何绘制高保真用户流程图,并引入“减负分析”工具,识别流程中不必要的步骤、决策点或信息输入环节。 4.2 错误处理与反馈机制: 流程中断是体验失败的常见原因。本章详细阐述预防性错误设计(Pre-emptive Design)和纠正性错误处理(Corrective Error Handling)。强调系统反馈的及时性、明确性和建设性,确保用户在遇到问题时能快速回到正轨。 4.3 进度指示与预期管理: 针对多步骤操作(如注册、支付或内容创建),系统阐述加载状态、进度条和分步向导的设计规范,核心在于精准管理用户对等待时间和结果的预期。 第三部分:交互设计与界面精进——触达用户的细节 第五章:交互设计的核心原则与模式库 交互设计是将信息架构转化为可操作界面的过程。本章深入探讨构成优秀交互的底层逻辑和常见模式。 5.1 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的实战应用: 不只是理论介绍,而是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如何将可见性、匹配度、用户控制与自由等原则融入日常设计决策中。 5.2 界面组件的精细化设计: 深入讲解表单设计(输入校验、自动填充)、按钮状态管理(悬停、按下、禁用)、以及数据输入控件(下拉菜单、滑块、日期选择器)的最佳实践,确保每个组件的响应都符合用户习惯。 5.3 手势与动态的运用: 针对移动和现代Web环境,探讨合理引入滑动、拖拽、长按等手势的边界。分析动画和微交互在传达系统状态、增强愉悦感方面的策略性作用。 第六章:视觉设计与品牌一致性:建立信任的语言 视觉设计超越美观,它是系统化、可预测的交流工具。本章强调视觉系统如何服务于可用性。 6.1 色彩、字体与层级的构建: 教授如何基于品牌调性选择色彩板,并定义其在界面中的语义化作用(如错误、成功、警告)。明确字体层级(Typography Hierarchy)在引导用户注意力中的决定性作用。 6.2 设计系统的核心:组件化与一致性: 介绍构建可扩展设计系统的必要性。讲解原子设计(Atomic Design)方法论,重点在于如何创建可复用的UI组件库,确保跨平台和跨页面的体验一致性。 6.3 可访问性(Accessibility)的内置考量: 强调设计包容性体验。讨论色彩对比度标准(WCAG)、键盘导航支持、屏幕阅读器标签的重要性,确保产品能被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有效使用。 第四部分:验证、迭代与交付——将设计转化为价值 第七章:快速原型制作与有效测试 设计是一个不断假设、验证、修正的循环过程。本章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测试与评估方法。 7.1 原型制作的保真度选择: 区分线框图(Wireframe)、低保真(Low-Fi)和高保真(High-Fi)原型在不同设计阶段的适用性。推荐用于不同阶段的工具选择与协作流程。 7.2 可用性测试的实施与分析: 详细指导如何招募合适的测试参与者、撰写有效的测试脚本,以及在测试中保持中立的引导技巧。重点讲解如何从测试观察中提炼出可操作的优化项,避免被单一反馈主导。 7.3 设计的量化评估: 引入关键绩效指标(KPIs)在设计评估中的应用,例如任务完成时间、错误率、SUS(系统可用性量表)得分。学习如何通过前后对比数据来量化设计改进带来的价值。 第八章:跨职能协作与设计交付 优秀的设计需要无缝的开发和维护。本章关注设计流程如何有效融入敏捷开发周期。 8.1 设计师与开发者的沟通桥梁: 探讨如何准备清晰的设计交付件(Specification Documents),包括标注、状态流转图和交互说明。强调使用设计工具(如Figma或Sketch)中的规范功能来减少沟通成本。 8.2 敏捷环境下的设计迭代: 讲解如何在Scrum或Kanban框架中有效地进行“设计就绪”的规划。讨论“渐进式交付”的设计策略,即如何将复杂功能分解为可测试、可发布的小块设计增量。 8.3 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持续优化: 探讨上线后的设计职责,包括数据监控、用户反馈的持续收集、以及如何管理设计债务(Design Debt),确保产品在长期运营中保持其核心体验的竞争力。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如何平衡商业目标和用户体验感到头疼,很多时候感觉就像在走钢丝。这本书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帮我找到了那根坚实的绳索。作者在书中深入探讨了“价值主张”的设计,这不仅仅是CEO层面的战略,而是如何将公司的愿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与用户能够获得的切实好处,完美地结合起来。他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框架,叫做“双钻模型”,但不是那种教科书式的讲解,而是结合了电商场景的实际操作。在“发散”阶段,他教你如何去“发现”和“定义”问题,如何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去探索各种可能性;而在“收敛”阶段,他又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原型”和“测试”,如何快速验证想法,并在迭代中不断优化。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MVP”(最小可行产品)的理念,它不是为了省事而做个粗糙的产品,而是如何在最小的成本下,最快地验证核心价值,并以此为基础去拓展。书中还有一些关于“商业模式画布”和“精益创业”的讨论,虽然不是直接讲设计,但这些思维方式对于理解产品如何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也直接影响了设计的方向和优先级。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如何设计一个产品,更是在学习如何构建一个有生命力的产品。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落地性”和“实用性”。虽然书名听起来很“攻略”,但它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教程。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你“怎么做”,而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在什么情境下这么做”。他用大量的实际案例,展示了不同的电商平台在面临相似问题时,是如何运用“设计思维”来找到最优解的。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众电商,到一个家喻户晓的巨头,它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必然经历过无数次的设计决策,而这本书就像是帮你梳理了这些关键的节点。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数据驱动设计”和“A/B测试”的讲解。它并没有把数据当成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教你如何从数据中“读懂”用户,如何通过数据反馈来验证设计假设,并不断进行优化。这种循证的设计方法,让我对自己的设计决策更有信心,也更能说服团队。更重要的是,作者还讨论了设计团队的协作和沟通,如何在跨部门的合作中,依然能坚持以设计思维为核心,推动项目的进展。读这本书,就像是请教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他不仅教你技能,更传授你方法,让你能独立地去解决问题。

评分

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像市面上很多技术类的书籍那样,堆砌大量的图表和代码,而是从一种更宏观、更具哲学性的角度来剖析电商产品设计。作者反复强调“设计是解决问题”,并且把“问题”的概念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拓展。他认为,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是在解决用户的功能性问题,但实际上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社会认同需求,甚至是个体价值的实现。他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易懂。例如,在讲解“共情”时,他没有简单地告诉你要站在用户的角度,而是让你想象自己就是那个在深夜犹豫是否要下单的用户,体会那种不安、期待和犹豫。书中对“叙事”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也做了精彩的阐述,让我意识到,好的产品不仅仅是功能堆砌,更是一个能够讲好故事、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的载体。这种对“体验”的深度挖掘,让我对“用户体验”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不再仅仅关注界面的流畅度,而是开始思考如何通过设计来塑造用户的整体感受,如何让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感受到被理解、被关怀,甚至是被赋能。

评分

这本书为我打开了全新的视野,让我对“产品”这个词的理解,从单纯的功能性工具,提升到了更深层次的“价值创造”和“用户成长”的维度。作者在书中并没有回避电商产品设计中的复杂性和挑战,而是用一种坦诚、深入的方式,去剖析那些让很多产品经理头疼的问题。他提出了“需求挖掘”的几个关键误区,以及如何去构建一个“可持续的产品增长模型”,这让我明白,好的产品设计不仅仅是满足当前需求,更是要为产品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创新”的讨论,它没有把创新说成是天才的灵感,而是将其分解为一系列可控的、系统性的过程,比如如何进行“设计探险”,如何构建“创新孵化机制”。这让我不再对创新感到畏惧,而是觉得它是一个可以通过努力和方法去实现的“目标”。书中还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探讨“伦理”和“责任”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这在当前信息爆炸、用户隐私备受关注的时代,显得尤为可贵。它让我意识到,作为产品设计者,我们不仅仅是在创造产品,更是在塑造一种互动方式,一种社会影响。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学会了电商产品设计,更是学会了如何用设计去赋能用户,去创造更美好的体验。

评分

这本书绝对颠覆了我对电商产品设计的认知!我一直以为做产品设计就是把界面做得好看,流程顺畅,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核心在于“思维”。作者通过大量案例,把“以用户为中心”这个听起来很虚的概念,拆解成了可执行、可落地的具体方法论。例如,关于“用户画像”的部分,书中不仅仅是简单罗列了几个维度,而是深入讲解了如何通过访谈、数据分析、同理心地图等方式,构建出立体的、有温度的用户画像,并且说明了如何利用这些画像去指导产品决策,避免拍脑袋。还有关于“痛点挖掘”,我以前总觉得是凭经验,但这本书教我如何系统地去发现那些用户自己都可能没意识到的深层需求,甚至是如何通过“反向思考”来找到新的增长点。最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花了大量篇幅讲述了如何将这些思维方法融入到实际的产品设计流程中,从需求分析、原型设计到用户测试,每一个环节都紧密围绕着“设计思维”展开。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响应需求,而是能主动地去创造价值,去解决真正的问题。我甚至开始重新审视我过去的一些产品设计决策,庆幸能在职业生涯的这个阶段读到如此深刻的指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