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欧洲艺术目前,印象派的产生成为了新旧两个时代的分水岭。印象派之后,现代艺术脱离了以再现对象为目的的传统形式,变得自由丰富。印象派因而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价值。但是,在印象派的强烈光环之下,人们往往忽略了与之分享同一时代的学院派画家。他们具有更严格的技术训练,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更高的地位——在一个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国度中——这意味着他们绝非简单的尸位素餐之辈。本书瞩目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学院艺术,主要使用图像学、阐释学以及文献法,通过对当时法国学院的代表人物和重要作品的解读和梳理,简介学院作为一个艺术机构的基本情况,同时探讨其在社会转型期承担的重要职能。具体到艺术史的层面,本书对学院中风格技法观念的演变、学院艺术家之间的关系、他们与独立艺术家共同构成的艺术生态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以期再现一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历史语境。 马萧 著 马萧,1980年出生于四川。中央民族大学文学学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学硕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目前就职于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曾在靠前艺术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第二帝国时期的皇家订件》《热罗姆的东方绘画与摄影》。目前研究领域为19世纪法国学院艺术史和中国现代绘画史。 12012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