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精选版

曾国藩家书:精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曾国藩
  • 家书
  • 清史
  • 晚清
  • 书信集
  • 传统文化
  • 修身养性
  • 人生哲理
  • 历史人物
  • 励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人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ISBN:9787517121978
商品编码:14898047514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曾国藩家书:精选版
作者:曾国藩著
定价:35.0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17121978
印次:1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曾国藩的影响之所以经久不衰,这归之于他人生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他创办洋务,不愧为洋务派;著作丰富,可当之为学者,研究与文辞,无忝于文人;治军有方,调配得宜,堪与名优兵家相媲美;拥兵而不自重,善权变而又谦退,足见道德修养功夫之深厚;吏治清廉,教养兼施,鞠躬尽瘁,以身作则,不啻为青天;治家有道,关怀子弟,亦为后人楷模。

  目录

目录
辑一 一八四一年家书 / 001
辑二 一八四二年家书 / 019
辑三 一八四三年家书 / 049
辑四 一八四四年家书 / 075
辑五 一八四五年家书 / 101
辑六 一八四六年家书 / 117
辑七 一八四七年家书 / 133
辑八 一八四八年家书 / 139
辑九 一八四九年家书 / 147
辑十 一八五一年家书 / 157
辑十一 一八五四年家书 / 163
辑十二 一八五五年家书 / 169
辑十三 一八五七年家书 / 177
辑十四 一八五八年家书 / 185
辑十五 一八六〇年家书 / 209
辑十六 一八六一年家书 / 219
辑十七 一八六二年家书 / 223
辑十八 一八六三年家书 / 243
辑十九 一八六五年家书 / 253
辑二十 一八六六年家书 / 259

  编辑

修身、齐家、教子的经典读本。

言传身教,立德立言  寥寥数篇,字字珠玑 

★修身齐家的楷模 正人正己的典范

★《曾国藩家书》是在1500余封家书中精选300余封汇编而成的精华本。它集中体现了曾国藩为人处世、教子持家的智慧。

 

    读家书,树家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媒体评论
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无论欣赏他的人还是贬低他的人都对他的家书推崇备至,可见他的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书。






《清代士绅的家教与治世:以晚清名臣的视角审视家族传承与地方治理》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深入剖析清代中晚期,尤其是在社会动荡与王朝更迭的关键时期,以曾国藩为代表的精英士大夫群体,如何通过精心构建的家族教育体系,实现对子孙后代的道德塑造、学业培养与职业规划。同时,本书将重点探讨这种以“家”为核心的治理哲学,如何延伸并投射到他们参与国家与地方的实际治理实践之中,构建起一套在乱世中维持秩序、推行改革的独特路径。 第一部分:家族教育的基石——道德实践与日常训诫 本部分将详尽考察清代儒家士大夫家庭内部的教育实践,而非仅仅停留在书本理论的层面。我们将选取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家族文献(如早期家训、书信往来中的教诲、日常生活中的规制等),来重建一个生动的教育场景。 一、“敬畏”的内化:从日常生活到精神修养 “敬”是曾氏家族教育的核心精神之一。本书将分析“敬”如何从对祖先、对师长、对自然、乃至对日常琐事的敬畏中逐步内化为个体品格。具体而言,我们将研究他们如何通过严格的作息制度(如早起、晨读、习劳)、精简的生活方式(如反对奢靡、提倡自持)来培养子弟的自律性与对“天理”的虔诚。这种对“敬”的强调,并非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身体力行的典范作用得以体现。例如,对“勤”的推崇,不仅仅要求读书,更要求事必躬亲,这直接培养了后世湘军将领与官员所需的坚韧执行力。 二、学问的层次:经世致用与圣贤之学的平衡 清代中后期的教育目标已不再仅仅是科举功名,更强调“经世致用”。本书将细致梳理曾氏家族对子弟学习内容的选择与侧重。他们如何处理传统“四书五经”的学习与时局变迁所需知识(如水利、兵法、西学初探)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他们的教育体系成功地实现了对圣贤之学的继承与对现实需求的适配。书中将分析特定的学习方法,例如“日课”、“月考”制度的设立,以及对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如何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并记录在案,这构成了一种持续性的自我批判与进步机制。 三、人际交往的艺术:对“交友”与“做人”的严格规范 士大夫深知,个人的成就离不开其社会网络。因此,家书中关于交友的论述占据了显著篇幅。本书将系统梳理他们对子弟选择朋友的标准:如何辨识“真伪”君子,如何避免结交投机钻营之徒。更重要的是,探讨他们对“谦抑”与“自强”之间微妙平衡的把握。一个成功的士人,既需要保持谦逊以避免招嫉,又必须具备坚定的自信以应对挑战。这种复杂的人际智慧,是家族得以在新旧交替的官场中立足的关键。 第二部分:从家规到治世——家国一体的治理逻辑 本部分将目光投向家族教育成果在实际社会治理中的投射。曾国藩及其门人将“修身”的哲学推广至“齐家”、“治国”、“平天下”,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治理逻辑。 一、治军的“家法”投射:湘军体系的内部建设 湘军的建立与壮大,被视为曾国藩“治家”思想在国家层面的最大实践。本书将分析湘军不同于旧有绿营或八旗的组织特点,这些特点如何直接源于家族的教育原则: 1. 地方性与信任基础: 如何利用家族、宗族、同乡的纽带,构建起高忠诚度的军事力量,这与家族内部的血缘与情感纽带是同一逻辑的延伸。 2. 军纪与道德重塑: 湘军严明的军纪和对地方士绅的礼遇,是“敬慎”原则在战场上的体现。我们将探究他们如何通过严格的考评机制和对贪腐的零容忍,来实现对军队的有效控制。 3. 精英干部的培养: 湘军内部的师、将、营各级军官的选拔,很大程度上遵循了家族对“贤能”的界定标准,即德行与才干并重。 二、地方治理的“家风”塑造:以地方行政的改革为例 在太平天国运动后的地方重建中,士大夫们扮演了关键角色。本书将选取几个典型案例(如水利兴修、地方团练的收编、教育机构的重建),分析他们如何在处理与地方豪强、百姓关系时,体现出家族教育中强调的“体恤民情”与“刚柔并济”。他们如何运用家族体系中积累的信誉和人脉资源,来调动地方资源,实现政令的有效推行,这是传统士绅政治智慧在乱世中的一次高强度检验。 三、应对危机的策略:内省、适应与持续学习 清朝后期,内忧外患层出不穷,对统治阶层提出了极高的适应能力要求。本书将聚焦于士大夫们如何面对来自内部(如政敌倾轧)和外部(如西方冲击)的挑战。他们并非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而是能够在坚守核心价值(如儒家伦理)的同时,积极吸收外部信息、调整策略的实用主义者。这种“变通”的能力,是家族教育中“格物致知”精神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的体现。 结论:一个时代的家族遗产与治理模式的深刻意涵 本书的结论部分将总结这种基于精英家族内部培养模式所形成的治理哲学,在晚清社会转型中的历史地位。它既是旧时代儒家伦理的最后辉煌,也是中国传统社会权力结构在面对现代化冲击时所能爆发出的最强韧性。通过对这些家族文本和实践的细致考察,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在缺乏强大中央集权支撑时,精英个体的道德操守、教育方法以及其衍生出的治理艺术,如何在区域层面维持了社会的韧性与秩序的延续。本书力求提供一个多维度、去神化地解读清代士大夫阶层如何通过其家庭内部的精细管理,有效地参与并塑造了国家命运的深度分析。

用户评价

评分

《曾国藩家书:精选版》这本书,单是触感就让我觉得很舒服,翻开第一页,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沉静的力量。我对曾国藩的印象一直是很复杂的,他既是毁誉参半的历史人物,又被后世誉为“完人”。我想,通过他的家书,或许能更接近他真实的内心世界。我希望在这本书里,能够读到一些不那么“官方”、不那么“说教”的内容,而是他作为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真实的喜怒哀乐、困惑与坚持。比如,他是否也有过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是否也有过因为战事不利而产生的焦虑,或者在教育子女时,他是否也遇到过让他们头疼的问题?这些鲜活的细节,往往更能打动人,也能让我更好地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了解曾国藩及其那个时代的窗口,从中汲取一些关于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保持内心的平静的启示。

评分

最近入手了一本《曾国藩家书:精选版》,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光是翻阅目录和开篇的几篇文章,就已经被深深吸引了。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这位晚清名臣最真实、最柔软的一面。读家书,总会有一种特别的情感连接,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一场心与心的对话。曾国藩的文字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为人处世的智慧。他写给儿子、弟弟、母亲的信,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家人的殷切期望、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身处乱世的种种思虑。我尤其喜欢他谈论读书的方法,那份坚持和自律,对于现代人来说,依然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并非高高在上的圣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烦恼的普通人,只是他的格局和心胸更为开阔。这本书的内容,我预感会成为我案头常备的一本精神食粮,在迷茫时指引方向,在懈怠时鞭策自己。

评分

收到《曾国藩家书:精选版》,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一下。整本书的装帧设计简洁大方,散发着一种沉静内敛的气质,非常符合我对曾国藩的印象。我一直认为,家书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学形式,它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最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情感世界和思维方式。曾国藩的家书,我之前听说过很多关于他“严于律己”、“勤勉治家”的故事,希望在这本精选版中,能够看到更多细节,了解到他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身体力行这些原则的。我特别想知道,他如何处理与家人的具体矛盾,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时间陪伴家人,以及他在面对重大决策时,是否也会向家人寻求建议,或者说,他的家人在他的决策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看到一个更具人情味、更有温度的曾国藩,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历史书本上的那个符号。

评分

拿到《曾国藩家书:精选版》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厚重。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也清晰,拿在手里就知道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我一直对曾国藩这个人很感兴趣,他能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凭借自己的才智和毅力,一步步走到权力的顶峰,并对历史产生深远影响,这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家书,无疑是他展现真实自我最直接的载体。我设想,在这本书里,我将看到一个如何在纷繁的政务之外,去维系家庭情感、教育子女、关怀长辈的男人。我希望从中能够汲取到一些关于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的智慧,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虽然我还没有开始正式阅读,但我已经能够想象到,当我沉浸其中时,那种与古人精神交流的奇妙体验。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次深入了解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宝贵机会,也是一次对自身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审视。

评分

《曾国藩家书:精选版》这本书,虽然书名点明了内容,但具体呈现形式却给了我不少惊喜。我注意到,精选版在编排上可能更加注重主旨的提炼和内容的流畅性,这对于初次接触曾国藩家书的读者来说,是非常友好的。我个人比较期待的是,在这本精选版中,能够看到曾国藩在不同人生阶段、面对不同困境时,所展现出的不同侧重点的思考。例如,年轻时期的求学之道,中年时期的治军理念,以及晚年时期的处世哲学。这些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家书,或许能够勾勒出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全面的曾国藩形象。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劝学”、“励志”的层面,更能深入到他对人性的洞察、对社会现实的理解,以及他对自身局限性的反思。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找到那些能够触动我内心深处、引发我深度思考的篇章,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滋养和成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